神州动态 中国经济将进入「十九大时区」

编辑:香港镜报 文章类型:观点时评 发布于2017-01-13 13:55:12 共2077人阅读
文章导读 神州动态 中国经济将进入「十九大时区」

作者:白雪冰

按照执政逻辑,如果十八大期间更多的是解决政治层面问题的话,那么十九大之后,更多经济层面、社会层面的改革将进入决策层视野。有鉴于此,更多改革难题,有望在「十九大时区」破冰。改革、拆弹双线并进,中国经济有望真正迎来经济转型的大拐点时刻。

2017年,中国经济正式进入「十九大时区」。作为次年经济工作的基石,2016年底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已开出多张药方抗内外经济逆风,保增长、防风险、促改革仍是中国经济政策主线。

2017年,中国经济虽无崩盘之险,但仍面临汇率保卫战、泡沫歼灭战、风险阻击战、改革攻坚战等未竟之题。复合危机考验下的中国经济,如出招不慎,或会断送弱企稳良局。进入「十九大时区」的中国经济,新一轮的政府投资周期也会随之启动,各地竞相吹响投资集结号,对扩大改革空间并非利好消息。中国唯有利用未来两三年的窗口期,改革、拆弹双线并进,中国经济才能在「十九大时区」完成蜕变,真正迎来经济转型的大拐点时刻。

「十九大」时区  决胜五大战役

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元年。时至年终,中国经济呈现弱企稳态势,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的中央政治局会议用「中国经济社会保持平稳健康发展,实现了「十三五」良好开局」,来形容当前经济形势。

中国经济虽现弱企稳态势,但展望2017年,仍有内外经济逆风困扰,概括而言,要打好五大战役:

其一、汇率保卫战  进入2017年,人民币汇率保卫战料将成为中国经济领域「头等大事」。今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已累计贬值约4000个基点,幅度超过6%,创下年度贬值纪录基本已无悬念。

有激进观点认为,到2017年末,人民币将跌到7.3,认为最快明年2月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就开始「7字头」,并且会在2017年跌去超过3000基点,甚至会将这种势头延续到2018年底,届时人民币对美元将跌到7.6。丹尼斯银行和瑞穗证券研报也认为,7.3将是2017年底的报价。

申万宏源首席宏观分析师李慧勇的预测相对中性。认为人民币在年内的贬值利空基本上已出尽,但在2017年年底之前,汇率将再度贬值5%至7.3。

人民币一路击穿铁底,一度跌至8年半新低,并非简单美联储加息所致。有分析认为,中国经济增长持续下行导致市场信心减弱、资本流出速度加快而流入速度减缓,若不能有效提振经济,让资本流动趋向相对平衡的状态,人民币对美元的贬值压力仍会存在。

一旦人民币持续贬值的社会心理预期形成,不仅不易逆转,也将全面冲击中国金融市场各个方面,导致大量的中国资金外流,并造成人民币国际化受阻。

相关数据显示,2016年11月末中国的外汇储备余额为30,516亿美元,为2011年3月以来新低,比2016年10月末减少了690.6亿美元。这也是连续第5个月外汇储备减少,且创2016年以来最大单月跌幅。2016年以来中国外汇储备已经累计减少2,788亿美元。如果以2014年6月中国外汇储备达到3.99万亿美元高位来看,2016年11月中国外汇储备已经跌到了30,516亿美元,29个月累计减少了9,400亿美元,减少幅度达近四分一。

其二、泡沫歼灭战  近年来中国经济进入调整阶段,但在实体经济低迷,民间投资乏力情况下,2016年中国楼市却烈火烹油,屡屡涨破天际触碰危险红线。

有报告显示,中国35个大中城市中24个城市房价收入比正向偏离历史均值,且22个城市的偏离程度高达10%以上。其中,深圳在收入增速保持平稳的状况下,房价存在超过180%的回调空间,风险状况堪忧。

另据一项调查数据显示,中国的空屋率面积已超过10亿平方米,换算为成屋套数已接近5000万套,这使得中国的城镇空屋率达到了22.4%的历史高位纪录。

本轮楼市热潮风险程度整体高于2010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院长助理倪鹏飞接受媒体采访时认为,这不可避免地使局部房地产泡沫加剧,从而诱发并加大市场风险,不得不引起重视。例如,局部上涨过快刺激巨量资金通过各种灰色管道涌入房地产市场,扭曲资源合理配置,加剧财富分配不平等,加大金融体系风险。

火热楼市与冰冷实体经济的「冰火两重天」的局面有望在2017年发生逆转。2016年「国庆黄金周」前后,中国20多个城市先后出台调控措施,限购、限贷、加税等密集调控政策,不少政策被称为「史上最严」,11月下旬,上海、天津等热点楼市更加码调控。11月28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继7月26日年中会议后,政治局会议第二次公开表态「抑制资产泡沫」。

不同以往,中国此次控房价、抑制泡沫的决心异常坚决。各地方政府更将抑制房价作为政治任务,不敢懈怠。2017年,中国楼市将有望进入「空头阶段」。有专家预计,在实体经济依然较弱的背景下,中国不会选择贸然刺破房地产泡沫,会选择逐步释放风险。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课题组完成的《中国住房发展报告(2016-2017)》预测,2017年中国楼市将迎来一个短期调整期,大概将持续一年左右的时间。经济学家任泽平也预测,2017年房地产投资可能会有二次探底,房地产调整至少会到2017年年末。

进入挤泡沫阶段的中国楼市,拉动经济动能将趋弱。摩根士丹利预计,中国楼市调控或令2017年GDP损失0.6个百分点,如果政府进行更加激进的全国性调控,则将令经济增速损失多达1个百分点。

房产市场通过投资直接影响经济,间接影响管道包括消费者的财富效应和例如家具、家用电器等相关商品的销售。楼市降温将可能对上下游数十个、甚至上百个行业造成影响。

2017年,中国楼市的回调将对「稳增长」构成「利空」,但对「促改革」将形成利好。楼市回调不仅有助于减压金融风险,更会促使资金回流实体经济,而去地产化的中国经济将会走入健康复苏的轨道。

其三、放水阻击战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后遗症之一,便是全球央行竞相进入「宽松俱乐部」,中国货币发行量也进入了加速「赶超阶段」。据一项统计显示,自2007年起,中国的货币发行量已接连超过日本、欧盟、美国等超大型经济体。

据推算,截至2014年底,中国的人民币发行总量已突破120万亿(约合17万亿美元),而在央行保持稳健的货币政策预期下,到了2018年,人民币发行量有望顺势突破200万亿元。这意味?中国的货币发行量将达到美国、欧盟的两倍,日本的三倍之多。

货币供给增长速度已远超经济增长速度,导致一系列经济问题,包括投资的边际回报率不断下降,杠杆率不断提高,货币政策效应不断下降,流动性泛滥,资产估值严重泡沫化。

2017年,中国一方面将消化前期放水影响,更会收紧放水闸门。事实上,央行数据显示,2016年10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6513亿元,已出现环比下降46%,增速低于市场预期。

有分析指,2017年中国将进入此轮金融周期下半场的元年,信贷增速将放缓。2017年可能展开的放水阻击战,将让资产泡沫无以为继。但在戳泡沫的同时,也会对经济增长造成部份拖累。

其四、债务拆弹战 债务问题也是2017年经济的高悬之剑。有专家认为,中国是超级债务大国,经济困境本质都与债务风险相关。

据中国人民大学国度生长与战略研究院等机构公布的研究称,中国现在总体债务已经处于一个「临界点」。总债务程度254.9%,已远远高于墨西哥危机前77.7%和泰国在亚洲金融危机前的债务程度188.8%,也略高于金融危机前美国的债程度238.5%,并靠近西班牙金融与经济危机前的债务程度262.1%。

中国官方数据也显示债务问题不同寻常。财政部近日公布的最新财政收入与支出数据显示:2016年前10个月,中国财政债务付息支出合计4107亿元,同比激增41.2%,创下历史新高,已经远超2015年全年总额。据审计署统计,未来3年将有超过35%的地方性债务到期。

进入「十九大时区」的中国经济,新一轮的政府投资周期也会随之启动,各地竞相吹响投资集结号,对中国拆弹债务危机绝非利好消息。

事实上,大部份地方融资平台的抵押资产都是土地。一旦楼市进入下行空间,债务风险将加码爆发,对2017年经济「稳增长」形成威胁。

其五、逆全球化升温贸易战  英国脱欧、意大利公投失败、特朗普入主白宫,2016年一系列黑天鹅事件令全球资本市场大跌眼镜。全球化逆风之下,贸易保护主义、孤立主义和民粹主义盛行,对中国外贸形成负面冲击。根据世界贸易组织秋季报告的预测,2016年世界货物贸易量将增长1.7%,创2009年金融危机以来的最低水平。2017年世界贸易量将增长1.8%-3.1%之间,世界贸易形势虽然略有改善,但难以从根本上扭转低迷的态势。

发达国家需求减弱,全球经济从共同做大蛋糕转换到争夺蛋糕阶段,贸易保护主义一触即发,中国所遭遇的外贸战也可能增多。美欧逆全球化之下,中国可成「再全球化」主力。但由于国际经济环境偏差,2017年,外贸对中国经济贡献并不乐观。

逆全球化以及经济减速动能之下,中国经济培育新动能对冲经济下行,显得至关重要。但事实上,从经济总量和贡献率上看,目前中国经济新动能依然所占份额较少。以火爆的网上零售为例:根据统计局数据显示,2016年上半年网络零售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也仅为11.6% 。

展望2017年,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等新增长动能在经济中的比重尚不足20%,难以替代房地产、汽车等传统制造业的作用。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预测,2017年将是中国经济持续筑底的一年,全年经济增长6.5%。

也有预测指,拉动2016年经济增长的房地产投资、汽车消费将会因信贷收紧而在2017年转弱,经济增长下行拐点或在上半年出现,预计全年GDP增长6.3%。

「稳中求进」现「新意涵」

 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稳中求进」一直是近几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主题词,为2016年经济工作会定调的政治局会议对「稳中求进」也有延续,其中更有新意涵值得关注。

「稳中求进」并非简单等同于经济增速目标不调低等具体政策要求,并非仅仅是短期的政策走向,而将上升成为「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政治局会议提出,要在保持社会稳定的前提下,推进关键领域工作取得突破。

2017年中国将进入「十九大时区」,从政治周期的角度考虑,稳增长依然吃重。稳定经济增长,既是完成每年新增就业的需要,也是完成2020年GDP和人均收入翻番目标的前提条件。要保证中国经济的平稳性,不能因为过度的增速下滑带来隐性问题显性化,甚至出现经济硬?陆,依然是中国决策层制定政策的优先目标。

当前,全面深化改革已到深水区,涉及诸多重大利益的调整。把握好稳和进的关系,对于顺利推进各方面改革至关重要。

虽然稳增长依然是优先目标,但控风险、促改革,却也将上升到重要地位。

稳增长与控风险可谓相辅相成,控风险将对稳增长形成「真支撑」。

2017年,影响稳定的风险点仍层出不穷,中国在汇市、债市、楼市以及外贸领域遇到的下行压力会进一步凸显。这些压力的迭加出现表明中国经济深层次的问题并未解决,反而有所深化。因此,2017年经济政策应从单纯的经济目标向细项目标转变,避免汇市、房市、股市、债市风险交叉感染,「控风险」重任在肩。

为中央经济会定调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经济运行仍面临不少突出矛盾和问题,产能过剩和需求结构升级的矛盾仍然突出,一些领域金融风险显现,部份地区困难较大等。对这些问题,要高度重视,努力加以解决。」

供给侧改革进入「全面发力期」

2016年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元年,随?十九大召开,外界对中国新的五年将有更高期待,而供给侧改革也将由方案落地期过渡到全面发力期。

当前的中国经济,正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虽然在寻求L形触底,但是更多是周期性触底,而非结构性触底。

实体经济被视为中国经济复苏的牛鼻子,2017年须解决实体经济运行成本过高,资金「脱实向虚」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三大问题,中国经济才能有望实现结构性触底。中央政治局会议此次明确提出,「大力振兴实体经济,培育壮大新动能。」这意味?提振实体经济,关键领域改革在2017年或会获得实质性突破。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黄益平就曾指出,宽松的货币和财政政策支持经济增长的可能性已非常低。世界经济,也包括中国经济的增长前景,更多的是取决于结构改革。能不能把经济改革方案真正落地,是中国经济增长能不能保持可持续的中高速增长,能不能真正触底回升的一个非常关键所在。

经济进入结构转换期是「十三五」期间的最大特征,因此,通过改革推进经济转型、加快结构转换是明年经济发展的一大看点。提振实体经济、发力供给侧改革依然是2017年中国经济的主攻方向。

根据笔者判断,进入「全面发力期」的供给侧改革,将在2017年迎来一系列突破。

其一,收入分配改革、金融体制改革及国有企业经营改革方面会出台新的相关政策,一系列基础性改革将鱼贯而出。

其二、应对中国经济下行的最好方式是大刀阔斧改革,降低制度成本。体制改革的主要目标是让市场在配置资源中起决定作用,政府要减少对市场的过度干预,逐渐放开垄断行业,降低民间企业进入成本。2017年,制度改革将有突破。

其三、鉴于十九大之前人士调整将迎来频密周期,不少新财经官员将接棒上位,啃下财政体制改革等改革「硬骨头」,更可堪期待。

按照中共执政逻辑,如果十八大期间更多的是解决政治层面问题的话,那么十九大之后,更多经济层面、社会层面的改革将进入中共决策层视野。有鉴于此,更多改革难题,有望在「十九大时区」破冰。改革、拆弹双线并进,中国经济有望真正迎来经济转型的大拐点时刻。

 
0
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邮箱:mhwmm.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