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丰华:普京总统第四任期内外政策走向

编辑:国关国政外交学人 文章类型:观点时评 发布于2018-08-25 12:17:09 共1305人阅读
文章导读 柳丰华:普京总统第四任期内外政策走向

学人简介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俄罗斯外交研究室主任、研究员

关键词】普京总统第四任期、俄罗斯内政外交、中俄关系

内容提要

在第四任期,普京总统将维护社会政治稳定,进行适当的政治改革。普京政府将促进经济增长,发展创新型经济,推进再工业化。俄罗斯经济能否保持低增长,主要取决于国际油价、美欧制裁、经济结构调整状况等因素。鉴于俄罗斯与西方对抗长期化,还面临乌克兰危机和叙利亚冲突等严峻问题,普京政府将在抵制西方经济制裁与政治军事遏制的同时,谋求与西方关系正常化,继续奉行“转向东方”政策,推进欧亚经济联盟一体化。新时代,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有望继续稳定而深入地发展。

2018年3月,普京以76.69%的得票率赢得俄罗斯总统选举,开启其第四个总统任期。当前,俄罗斯面临国内外一系列老问题和新形势,再次连任后的普京如何因应,将对国家复兴产生深远的影响。准确研判普京第四任期内外政策的基本走势,对推动新时代中俄关系稳定发展有一定指导意义。

一、政治维稳为主,适度推行改革

当前,俄罗斯政治形势稳定、可控。普京执政基础牢固,拥有很高的民意支持率,受到“统一俄罗斯”党和全俄人民阵线的拥护,俄罗斯共产党、俄罗斯自由民主党、“公正俄罗斯”党等体制内反对派对政府采取配合态度,其他反对党不成气候。“统一俄罗斯”党一党独大,在俄罗斯议会占据多数席位,可以凭一党之力通过普京政府想要施行的法律。俄罗斯联邦主体行政长官绝大多数出自“统一俄罗斯”党,并且普京总统还可通过审查地方行政长官候选人资格、责成总统驻各联邦区全权代表督察等方式,确保中央对地方的有效控制以及中央政府的政令在地方畅通无阻。

尽管如此,普京在新的任期仍然面临一些国内社会政治问题。首先,俄罗斯民众对国家经济形势和自身生活水平并不满意。2014年以来,受西方制裁、国际能源价格下跌等因素影响,俄罗斯陷入经济衰退,2017年虽然有所回升,但不稳定。与此相关,俄罗斯居民实际可支配收入和消费水平连年下降,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人口增加到2000万人。“克里米亚共识”能够在短期内保持对普京的高支持率,但是无法长期掩盖经济和民生问题。其次,俄罗斯反对派所指责的普京政府以全面控制取代政治竞争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2011—2012年俄罗斯的抗议运动反映了反对派对政治垄断的不满,“梅普组合”随后采取简化政党注册手续、实行州长直接选举等改革举措,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政治竞争。乌克兰危机爆发后,俄罗斯国内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情绪高涨,自由派政党完全失声。在普京总统就职典礼之前,反对派领导人纳瓦利内在俄罗斯多个城市组织示威游行,再次提请普京新政府关注政治控制问题。最后,“Color revolution”风险依然存在。西方不断延长对俄罗斯经济制裁的动机之一,就是指望引起俄民众对当局的不满,降低普京政府的民意支持率,甚至激起“Color revolution”,从内部更迭普京政权。自2017年以来,美国越来越将制裁直指俄罗斯精英阶层,意在通过制裁与克里姆林宫合作的寡头,使俄罗斯金融和工业精英分裂,进而动摇普京政权根基。

由上可见,出于对内增强政治体制竞争性和对外防止“Color revolution”输入等考虑,普京政府既有维稳的压力,又有改革的动力,因而将在维护政治稳定与推进政治改革的均衡区间内有所作为。

第一,维护政治稳定。普京信奉强大的国家和强有力的国家政权体系有利于保障秩序和推动改革的理念,认为俄罗斯复兴和蓬勃发展的关键就在于国家政治领域。普京通过建立垂直国家权力体系,理顺府会关系等重大举措,实现俄罗斯由乱而治的转变,进而将国家引入经济社会复兴之路,因此得到俄罗斯人民广泛支持。普京在2018年度国情咨文中指出,包括政治在内的各个领域的稳定,对俄罗斯至关重要,因为它幅员辽阔,民族众多,拥有复杂的联邦制、多样的文化和艰难的历史记忆。在总统第四任期,普京将继续维护俄罗斯宪政体制和政治体系,巩固国家的权威,确保中央对地方的强有力领导;支持“统一俄罗斯”党的发展,使之继续发挥议会中支持政府的稳定多数派的作用;保持对社会一定的控制,在西方制裁并在俄制造政治分裂的形势下,严防“Color revolution”。

第二,进行适当的政治改革,以促进政治竞争。早在2011年,时任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就提出对俄罗斯政治体系进行综合改革的建议,其中包括直接选举联邦主体行政长官、简化政党注册手续、将国家杜马选举制度从比例代表制改回混合选举制等,这些建议得到时任总理普京的支持。2012年以后,上述改革计划先后付诸实施,但是从实际效果看,偏离了梅氏改革的初衷。比如,虽然实行了州长直接选举,但是总统仍然可以通过审查候选人资格等方式决定州长人选;修改后的《政党法》简化了政党注册手续,但是政党数量大量增加,其中绝大多数没有活动能力,在2016年选举中,能够跨过5%门槛线进入国家杜马的仍然是“统一俄罗斯”党、俄罗斯共产党、俄罗斯自由民主党、“公正俄罗斯”党这四个政党。俄罗斯前财政部长库德林撰文指出,俄罗斯政治体制还缺乏竞争,2018年总统选举结束后国家议程中的优先任务之一,就是要使俄罗斯政治体制更加开放,更有代表性。“扩大自由空间和民主化,应当成为新当选总统实质性的优先方向之一,也应当成为反对派工作的主要目标。若不扩大政治竞争空间,国家发展就不可能实现。”着眼于未来俄罗斯发展,普京或将进行适当的政治改革,包括:完善多党制,使之更有竞争性和代表性;提升政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作用,以提高民众对政党的信任度和对政治的参与度;实施行政改革,提高行政机关工作效率,等等。

第三,完成政治精英更新换代,保持精英阶层的稳定和团结。2016年以来,普京总统先后将一批年轻的专家型政治家任命为总统办公厅主任、州长、总统驻联邦区全权代表,关于俄罗斯政治精英代际更替问题的讨论由此而兴。2018年5月和6月,普京分别重组俄罗斯政府和总统办公厅,虽然有年轻技术官僚进入高官队伍,但总的来说,长期与普京共事的政治精英仍然占据着最重要的职位,普京政权保持很高的稳定性。未来,普京仍将面对俄罗斯政治精英代际更替的任务,同时还需要维系精英团队的稳定。在普京执政团队中,围绕增加或削减军费预算的博弈还会继续,围绕俄罗斯究竟应当发展工业,还是应当发展市场和调整货币政策的辩论也不会停止。对于这些分歧和争论,普京不但要作出裁判,而且要进行协调。普京还将对美国制裁在俄罗斯精英中所造成的裂痕甚至矛盾采取措施。不言而喻,在第四任期的后半段,普京将物色和培养自己的接班人,为未来的政权交接作准备。

第四,持续改善民生。这是新任期普京政府内政的优先方向。普京在2018年度国情咨文中强调,俄罗斯发展的关键因素是民众的福利、家庭的富足。为此,俄罗斯政府将提高居民收入,增加退休金,提高民众生活水平,改善医疗、教育和其他公共服务,提高居民寿命。政府致力于减贫,争取在未来6年内将贫困率降低一半,即减少到1000万人。

二、发展创新型经济,促进经济长期增长

普京开始其第三个总统任期时,俄罗斯经济保持着4.3%的增速,而且国际石油价格居高不下,俄罗斯外部政治经济环境尚好。因而,普京当时的经济方针是发展新型经济,推进经济现代化,其主要特征包括:部门多元化;高科技和知识密集型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GDP)中占有较高比重;高生产率和低能耗;技术不断更新;中小企业活跃等。由于出口和投资下降、居民消费增速放缓等原因,俄罗斯GDP增速从2012年的3.7%下降到2013年的1.8%。乌克兰危机爆发后,在西方经济制裁、国际油价下跌、卢布汇率暴跌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下,俄罗斯经济陷入衰退。俄罗斯经济现代化进程遭受挫折,经济政策的优先方向被迫从发展新型经济转向恢复宏观经济形势稳定。2017年俄罗斯经济出现复苏,但是增长率仅为1.5%。鉴于经济增长潜力几乎用尽,俄罗斯经济发展部预计2018年俄罗斯GDP增幅为2.5%,而世界银行的预测较为悲观,仅为1.7%。

尽管普京政府实现了稳定宏观经济形势的目标,但是俄罗斯经济仍然面临一系列挑战,其中多为具有长期性、深层次影响的问题:其一,经济增长方式问题,包括劳动生产率低、能耗高、能源利用效率低、技术设备陈旧老化等。俄罗斯必须提高生产率,降低能耗,更新技术设备,才能提高其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其二,经济发展模式问题,即俄罗斯能源原材料出口型经济模式。多年来,俄罗斯一直想建立多元化的创新型经济模式——除了能源部门,发展一些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科技产业和知识密集型产业,但是成效不彰。其三,经济结构问题,主要表现为三次产业比例失衡。并且工业内部结构也不平衡,重工业产值占比大,轻工业产值占比小,工业能源化、原材料化问题严重。产业结构失衡导致俄罗斯国民收入、固定资产投资结构和对外贸易商品结构失衡,成为其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威胁。针对这一问题,俄罗斯政府确定了再工业化政策,其目标是建立有竞争力的、稳定的、结构平衡的工业体系,但是其实施效果甚微。其四,由于俄罗斯与西方对抗加剧,西方对俄制裁不仅长期化,而且越来越严厉,因此俄罗斯金融、能源、军工等企业在西方市场难以获取融资和先进技术,俄欧贸易额与制裁之前相比大幅下降。

上述问题久拖不决,而且相互牵扯,严重制约着俄罗斯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发展经济是普京总统第四任期最重要的任务,因为无论是兑现关于增进俄罗斯民众福祉的承诺,还是实现国家现代化,乃至维护俄罗斯大国地位,都需要经济实力作保障。鉴于当前俄罗斯的经济形势和外部环境,普京政府既需要把经济增长作为新任期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又需要着眼长远,为俄罗斯经济模式革新创造条件。

第一,全力促进经济增长。普京在2018年度国情咨文中指出,政府要改善民众福祉,并且要在本世纪20年代中期,使俄罗斯进入世界经济前五强,人均GDP增幅达到50%。俄罗斯只有以超过世界经济平均水平的增速才能实现这些目标,因此,达此增速是新政府工作的主要方向。为了保证经济稳定增长,俄罗斯将扩大投资,把投资占GDP比重提高到27%,并通过减税和下调利率,刺激企业投资积极性;提高居民实际收入,以刺激消费;扩大出口。2018年5月,普京在宣誓就职当天就签署“2024年前俄罗斯发展的国家目标和战略任务”总统令,提出使俄罗斯在2024年前跻身世界经济前五强,在保持宏观经济稳定的情况下确保俄罗斯经济增速超过世界水平等目标。在2018年世界经济和俄罗斯经济都将延续低增长的形势下,鉴于诸多经济问题仍然存在,普京政府实现高于世界经济平均增速的目标有一定难度,为此必须发掘更多的经济增长点。

第二,发展创新型经济。为了改变俄罗斯经济结构,摆脱国家对原料出口的依赖,提高国际竞争力,普京表示将从以下方面推动创新型经济的发展。首先,在新技术、管理和人员基础上提高劳动生产率,使基础行业大中型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年增速高于5%。其次,扩大对技术设备的投资,以实现工业现代化。再次,发展小企业,使其对GDP贡献率接近40%。最后,发展非能源产品出口,包括机械设备、农产品、服务业出口等。在这方面,俄罗斯面临着投资不足、企业缺乏创新积极性、企业创新能力有待提高等问题,但这是俄罗斯经济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普京政府决心推进这项工作。

第三,兴建基础设施。普京表示,今后6年有必要大量增加公路建设经费,将拨款11万亿卢布。提增经俄罗斯铁路的集装箱过境运输规模至目前近四倍,力争使俄罗斯成为欧亚大陆集装箱运输的“世界领先者之一”。改造港口基础设施,继续提高俄罗斯港口总吞吐量。扩大北方海航道的货运量,使之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交通干线,并借此带动俄罗斯北极地区和远东地区的发展。扩建俄罗斯各地区机场网络,争取6年后半数地区之间实现直飞。此外,俄罗斯还将更新国家电力系统,扩大互联网覆盖面。除了国家投资以外,俄罗斯正在研究吸引社会资本和外国投资参与其基础设施建设。

第四,推进再工业化。普京早就认识到,俄罗斯必须发展制造业与加工工业,才能实现民族工业的复兴和现代化。俄罗斯将在保持能源和军事工业传统优势的同时,巩固原子能和航天部门在国际市场上的技术优势,优先发展制药、高科技化学、复合材料、航空、信息技术、纳米技术,在这些领域逐步打造国际领先的制造业。同时,普京政府还要继续实施进口替代政策,提高俄罗斯自产自给的能力。

第五,发展国际经贸合作。普京政府将尽量维持与欧盟、美国现有的经济联系,但为避免在经济上被西方孤立和边缘化,将更积极地参与全球化进程和亚太地区经济一体化,在“大欧亚”地区构建多层次的经济伙伴关系。在西方国家不断延长对俄经济制裁的情况下,俄罗斯将对外经济合作的重点转向亚太国家,努力扩大与该地区国家的贸易和投资合作。俄罗斯将与欧亚经济联盟其他成员国一道,致力于建立统一的电力市场及油气市场。

三、谋求与西方关系正常化,继续“转向东方”

普京第三次入主克里姆林宫时,俄罗斯所处的国际环境总体尚好。俄美关系还处于“重启”状态,俄罗斯与欧盟仍然保持互利合作的关系,与亚太国家的政治经济合作和欧亚经济共同体框架下的一体化进程都处于良好发展状态。因此,普京确定了在其第三任期内俄罗斯外交的主要任务:建立欧亚经济联盟直至欧亚联盟;发展与中国、印度等国的战略伙伴关系,融入亚太地区一体化进程;继续与欧盟、美国推进“现代化伙伴关系”。但是,乌克兰危机发生后,美欧不断延长对俄制裁,北约加大对俄军事遏制力度,俄罗斯与西方对抗呈现长期化趋势。2015年俄罗斯出兵叙利亚,本来是想寻求与西方在反恐方面合作的机会,结果却使俄美关系进一步恶化。对普京颇有好感的特朗普就任美国总统,没能逆转美俄对抗状态。美欧经济制裁和国际石油价格下降等因素叠加,使俄罗斯经济从2015年陷入衰退,直到2017年才止跌回升。在这种形势下,俄罗斯被迫实行“转向东方”政策。普京政府加强与中国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中俄两国在经贸、能源、军事技术和外交等各个领域的合作均取得长足的发展。俄罗斯积极发展与印度、越南及东盟的战略伙伴关系,参与亚太经合组织框架下的区域合作进程。同时,俄罗斯主导成立欧亚经济联盟,推进欧亚地区经济一体化。通过“转向东方”外交,俄罗斯打破了西方对俄政治孤立,并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西方制裁所造成的经济损失。

捍卫俄罗斯的安全和发展利益,维护其大国地位,一直是普京外交的主要目标。在普京总统第四任期,俄罗斯将在坚持自身利益的基础上,争取在乌克兰和叙利亚问题上缓和与西方矛盾,以改善与西方关系,同时继续发展与东方国家的合作。

第一,争取改善俄美关系。普京总统签署的《俄罗斯联邦国家安全战略》和《俄联邦对外政策构想》等官方文件表明,俄罗斯愿意与美国开展建设性合作,但也将强硬回击其不友好行动。2018年初以来,俄美两国在制裁和反制裁、相互大规模驱逐外交官、叙利亚等诸多问题上的矛盾加剧,表明俄美对抗升级,甚至有可能在叙利亚和乌克兰发生直接武装冲突。在2018年度国情咨文中,普京表示希望同美国进行对话与合作。但俄美关系的现实与俄罗斯对美政策目标严重脱节,形势的发展越来越使该政策沦为空中楼阁。一方面,俄美关系在除核裁军之外的所有领域都呈恶化态势,并且两国在反导系统部署和中导条约有关问题上的矛盾正在侵蚀双方核裁军合作的基础。另一方面,两国在反恐和经济领域的合作十分有限,不足以抑制相互关系恶化,遑论促使其改善。俄美宣布两国总统7月中旬将在赫尔辛基会晤,考虑到俄美矛盾复杂难解、美国将于11月举行国会中期选举等因素,新一轮的俄美峰会未必能取得实质性成果,但是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两国对抗的程度。

第二,促进与欧盟政治对话和经贸关系的恢复。尽管制裁战使俄欧(盟)贸易大幅降低,但是双方贸易额仍然占俄罗斯外贸总额的40%左右,由此可见欧盟在俄罗斯外交中的重要性。因此,普京政府的外交文件指出,俄罗斯对欧外交的战略任务是建立共同的经济和人文空间。鉴于俄欧关系前景不容乐观,普京在2018年度国情咨文中下调对欧政策目标,改为开展正常而有建设性的合作。俄罗斯将发展与欧盟及其成员国的政治交往,以此促成俄欧高层对话、欧盟放松制裁。阻碍俄欧关系正常化的因素包括:乌克兰危机调解没有进展;俄欧在叙利亚问题上矛盾加剧;原俄罗斯间谍斯克里帕尔中毒事件导致俄罗斯与英国及欧盟外交冲突;欧盟内部主张延长对俄制裁的声音一直占据主导地位;美国对俄制裁日益严厉;俄罗斯与法国、德国、英国等欧洲主要国家的关系日益疏远,等等。另一方面,美国宣布退出伊朗核协议、对欧盟进口钢铝产品征收高额关税等因素,促使德国总理和法国总统在2018年5月相继访问俄罗斯,俄与德、法两国开展合作,将对俄欧关系产生积极的影响。尽管如此,近期欧盟取消对俄制裁、恢复与俄罗斯政治关系的前景依然黯淡。

第三,维护俄罗斯在独联体地区的传统影响。西方制裁和乌克兰危机导致独联体国家对俄罗斯的离心倾向加剧:前者削弱了俄罗斯整合独联体国家的能力,后者加重了这些国家的恐俄心理。乌克兰加入欧盟自贸区并宣布将退出独联体,格鲁吉亚、摩尔多瓦同欧盟签署联系国协定,哈萨克斯坦进行字母改革,白俄罗斯要改国名为白罗斯,亚美尼亚发生“天鹅绒革命”,这些事态表明俄罗斯对独联体地区外交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普京政府将通过发展双边和多边(欧亚经济联盟、集体安全条约组织、独联体)层面、各个领域的合作,加强俄罗斯与其他独联体国家的关系。俄罗斯将重点推进欧亚经济联盟一体化,近期目标是建立共同的油气市场。普京政府探索新思路,比如在冲突地区接触线附近部署联合国维和部队等,以促进乌克兰危机调解进程。

第四,继续推行“转向东方”政策。俄罗斯将参与亚太地区一体化,借此推进西伯利亚和远东开发。普京政府将发展俄印特惠战略伙伴关系和俄越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拓展俄日互利合作,加强与东盟的战略伙伴关系。在俄罗斯的推动下,欧亚经济联盟已经与伊朗签署建立自由贸易区临时协议,并与印度及东盟进行自贸区谈判。普京政府致力于构建“大欧亚伙伴关系”,由于俄罗斯与西方对抗长期化,俄罗斯可能意在以此打造“非西方世界”。

第五,推行积极的以叙利亚为中心的中东政策。普京政府将致力于固化俄罗斯对叙利亚军事干预所取得的成果,主要包括保留其在叙军事基地,支持叙利亚亲俄政权,维护俄罗斯作为叙利亚危机调解主导国之一的地位等。同时,俄罗斯将缓和与美国在叙利亚的斗争,争取与美国开展合作以促进俄美总体关系的改善。普京政府继续发展俄罗斯、伊朗、土耳其三边协作及与其他中东国家的关系,扩大俄罗斯在该地区的影响。

四、深化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在与西方对抗不断加剧的形势下,普京政府推行“转向东方”外交政策,特别是深化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从而给中俄关系的发展带来额外的驱动力。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几已涵盖所有领域,每个领域的合作皆富有成效。2017年中俄贸易额在俄罗斯对外贸易总额中的占比已增至14.8%,中国连续7年保持俄罗斯最大贸易伙伴国地位,并是俄罗斯主要投资来源国之一。2015年,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全线开工建设。2016年和2017年,俄罗斯都是中国的最大原油供应国。中俄军事技术合作获得突破性发展,两国先后签署S-400“凯旋”防空导弹系统和苏-35战斗机供应合同。中国与俄罗斯在从朝鲜核问题到东北亚地区战略平衡,再到全球治理的广泛国际事务中,进行了富有成效的合作。中俄两国启动“一带一路”建设与欧亚经济联盟建设对接合作(以下简称“一带一盟”对接合作),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

尽管如此,在普京总统第三任期,中俄关系也存在一些问题。随着中国快速崛起,中俄两国经济实力差距不断拉大,俄罗斯对华政治疑虑也日益上升,对华防范外交初露端倪:提出“大欧亚伙伴关系”倡议,期望通过新的地区性机制来平衡中国的影响。由于俄罗斯视独联体地区为其势力范围,中国在中亚地区经济影响的增强已经引起俄方焦虑。这些问题虽然不足以影响到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持续发展,但是应给予重视,并寻求妥善解决之道。

2017年召开的中共十九大和2018年举行的俄罗斯总统选举,分别开启了中国和俄罗斯发展的新时代,也把中俄关系引入新时代。中共十九大确定了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总目标,即“两个构建”: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言而喻,不断发展中俄全面战略协作和睦邻友好关系,是实施新时代中国外交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总统第四任期,普京面临着领导国家“实现突破性发展”,巩固俄罗斯大国地位的战略任务。在外交上,由于在中近期内俄罗斯仍将遭受西方经济制裁和政治军事遏制,发展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仍将是未来6年普京政府的优先任务。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是俄罗斯实现经济复兴的重大外部机遇;作为政治大国,中国是俄罗斯抵制西方遏制的最重要战略协作伙伴。毫无疑问,新时代将是中俄关系深化发展的机遇期。普京政府将继续推进与中国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重点发展在以下四个优先方向的合作。

其一,加强政治交流与合作。发展中俄政治关系,既能促进双方在其他领域的合作,又可弱化西方对俄罗斯的政治孤立。普京政府将继续在维护主权、安全和发展等核心利益上与中国合作。保持密切的高层交往,发挥两国政府间各种对话机制的沟通作用。加强两国立法机关的对话与合作,增进双方地方和民间的交流与友好。

其二,深化经济合作。这将是普京新任期对华政策最重要的任务。在西方对俄制裁长期化的形势下,发展与亚太国家,特别是与中国的经贸合作,对俄罗斯来说极为重要。普京政府将促进中俄贸易平稳增长,改善贸易结构;扩大投资合作,落实大型联合项目;推进金融合作,为两国经济技术合作提供资金融通保障;发展在石油和天然气领域的上下游合作,拓展在煤炭、电力和核能方面的合作,以巩固中俄能源战略伙伴关系;推动实施交通和基础设施项目,进一步改善两国间货物运输条件;发展在农业、工业、科技、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合作。

其三,加强外交协作。当前俄罗斯面临诸多外交难题,发展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合作,有助于俄罗斯平抑外部压力,维护自身利益。对普京政府来说,迫切的外交任务是避免俄美两国在乌克兰和叙利亚发生武装冲突,降低俄罗斯与北约在东欧前沿的军事对峙程度,促使美欧放松直至取消对俄制裁。其他外交问题还包括应对美国的欧洲反导系统、重新整合独联体、参与解决朝鲜核导问题。中俄在很多国际问题上都有一致或相似的立场,这有利于双方开展合作。但是,两国在一些问题上也有分歧,对国际问题的关注更侧重于各自周边,因而需要加强沟通,存小异而求大同。

其四,拓展人文合作。普京政府将扩大与中国的教育合作,为两国各领域合作培养高层次专业人才。俄罗斯继续与中国共同举办文化节、艺术节、国家年等大型文化活动,支持两国文化中心积极开展活动。俄罗斯将积极发展同中国在旅游、科学、卫生、体育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在两国积极深化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形势下,中俄关系可望保持从乌克兰危机以来的加快发展态势。中俄两国将共同推动“两个构建”,为世界多极化、全球和平与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两国将在已经签署的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经贸合作协定的基础上,推动“一带一盟”对接合作的发展,构建欧亚经济伙伴关系,促进地区一体化进程;将继续推动上海合作组织框架下的安全、经济与人文等领域合作,促进区域稳定与发展;将继续深化在政治、经济、能源、金融、外交、安全、人文等领域的双边合作,巩固中俄睦邻友好与战略协作关系的物质和社会基础。

五、结 语

与其说政治改革、经济创新和外交调整是普京总统第四任期内外政策着力的方向,不如说是普京政府对国家发展战略的长期规划,只是用力程度时有差异而已。俄罗斯有独特的国情,普京对国家政治经济发展进程和节奏也有自己的考虑,特别是改革受到国家现实发展条件的制约,而对外关系调整并不取决于俄罗斯一方的意愿和行动,凡此种种,仍将继续影响俄罗斯国家发展议程的落实情况。即便如此,在普京总统新任期,俄罗斯的政治稳定——即使是“普京式稳定”,也是可以预期的。俄罗斯经济能否保持低增长,主要取决于国际油价、美欧制裁、俄罗斯经济结构调整状况等因素。虽然西方的“窗户”依然关闭,但是东方的大门一直敞开着,俄罗斯可以通过参与亚太地区经济一体化、“一带一盟”对接合作、发展中俄全面战略协作等途径,融入世界发展潮流。(注释略)

 
0
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邮箱:mhwmm.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