戎评|伊拉克请求中国出手帮忙,开出了这个条件!

编辑:戎评 文章类型:观点时评 发布于2019-10-17 20:19:19 共2141人阅读
文章导读 戎评|伊拉克请求中国出手帮忙,开出了这个条件!

戎评说策 戎评
土地是以它的肥沃和收获而被估价的;才能也是土地,不过它生产的不是粮食,而是真理。如果只能滋生冥想和幻想的话,即使再大的才能也只是砂地或盐池,那上面连小草也长不出来!

——别林斯基

据Al-Monitor新闻网10月10日报道:

在阿卜杜勒-迈赫迪率代表团访华期间,伊拉克和中国正式启动了“石油换重建”项目。根据协议,中国公司参与伊拉克基础设施重建工作,伊拉克则承诺每天向中国提供10万桶石油。

伊拉克战争已经结束了16年,但这个昔日的中东强国仍然一蹶不振。在很大程度上,这些困难源于美国出兵干预之后又撤军带来的混乱。随着美军从中东地区的大规模撤离,经济建设将成为各国的首要任务!

在此背景下,伊拉克总理阿卜杜勒-迈赫迪于上个月19至23日,对中国进行了正式访问,并达成8项重要协议。

这些协议涉及道路、铁路网络、住房、港口、医院、学校、水坝、能源和运输等多个项目。根据协议,中国一开始就将投资100亿美元,用于修建从伊拉克输送石油到中国的基础设施。

9月24日,伊拉克电力部长哈迪卜在社交媒体上写道:

随着伊拉克石油产能的增加,中国资金也会增加。与先前的政策不同,此项目将通过重建委员会来运作,包括重建、投资,以及规范委员会的运行。

基础设施建设换大宗商品,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但背后涉及到的各种战略考量却鲜为人知……

经济的定海神针

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央行的货币政策往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众所周知,现代国家的货币是信用货币,它的价值取决于变现能力:

------谁能把央行印出来的钱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谁的发展速度也就越快。

中国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2008年,缘起于美国华尔街的金融风暴最终席卷世界,凡是高度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国家无一幸免。为缓解危机,各国央行纷纷启动放水政策。

据统计,在中国释放出的4万亿资金中,超过18700亿被投入了基建。

在基础设施并不完善的情况下,大规模投入的基建价值,与经济增长是呈正比关系的:1元钱的基建,能带动1+N元的GDP增长!

因为全国性基建所带来的庞大需求,将促使企业的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由此便能创造出海量的就业岗位与生意往来。而相关从业者的收入增多,又会对服务业形成反哺效应!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某地饭店长期处于低盈利状态,后来恒大在附近修建小区,该饭店一跃成为最火爆的饭店。

在整个环节中,恒大会为上游材料供应商增加需求,也能够为下游建筑工人提供就业岗位,这是基建本身对GDP的贡献。修房子的闲暇之余,建筑工人会去饭店吃饭喝酒,而当小区建好后,大量入驻的用户又能为饭店提供稳定的客源,这是基建对其他行业GDP的贡献。

当然,基础设施建设对经济的拉动并非是万金油,至少它对基础设施较为完善的国家或人口较少的地区,是存在边际效应的。

------基础设施越完善的时候,每增加一元钱的基建投入,其对经济产生的效用成递减速趋势!

这就是我们当前所面临的问题。

2018年,中国大陆总人口为13.95亿人,城镇常驻人口为8.3亿人,城镇化率为59.58%,距离发达国家及格线还差15个百分点!

基建最大的市场在哪里?

城镇!

一个地区的城市化推进,需要大量的公共设施为依靠,如居民出行的道路、集中供电的发电厂、通讯所需的信号基站、生活饮水的污水处理厂、汽车补给的加油站...

虽然我国的城镇化仍未及格,但从人口分布的结构来看,集中全国80%人口资源的中东部地区,其城镇化率已接近发达国家75%的数值。

换言之,基建对中国经济产生的效用,正因城镇化率的提高而不断递减!

如果西北地区能够回暖,中国经济则还有一次依靠基建腾飞的契机

重点来了:

之前大建设所提供的需求,导致大量企业产能与社会就业岗位,向以基础设施为核心的建筑类行业汇集。

一旦基建对中国经济的效用削弱,这些企业和工人将面临严重的生存危机!

这个问题其实可以用存量视角解读。

以前的基建对中国经济而言是增量市场,不论再多的企业抑或是工人涌入,都能从中分到一块蛋糕。而现在的基建是存量市场,数量相对固定的蛋糕必然无法满足所有人的需求。

所以,那些在国内没有足够蛋糕的企业和工人,需要寻找新的增量。

很显然,基础设施极度匮乏的第三世界国家,正是最理想的增量市场!

这是基建换大宗商品的第一个作用:

------做大经济发展的增量蛋糕!

打破西方对利用大宗商品建立的霸权

首先需要明白一个问题:何为大宗商品?

在百度百科上,释义为可进入流通领域,但非零售环节,具有商品属性并用于工农业生产与消费使用的大批量买卖的物质商品。

类别大致分为三种:能源、基础材料(主要是金属矿产)、农副产品!

它们有多重要?

能源与基础材料决定着一个国家的现代化上限,而农副产品则决定着一个国家的存亡兴衰!

毋庸置疑,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在世界范围内对大宗商品拥有着绝对的控制权,甚至可以称之为霸权!

这一点,具体体现在两个层面:一是储备量,二是期货化。

1.大宗商品的储备量

在三项大宗商品的储备中,我们只有农副产品能高度自给。

2019年10月14日,国务院发布的《中国的粮食安全》白皮书列出两项极为重要的数据:

一是,粮食总产量2015年以来稳定在6.5亿吨以上;二是,2018年全国共有标准粮食仓房仓容6.7亿吨。

这两项数据表明,即便外部购买渠道被中断,中国自身的产能也完全能养活13.9亿的人口。

但能源和基础材料的自给能力却不容乐观!

以石油、煤炭、天然气为核心的能源类别里,中国只有煤炭能独立供应。2018年,中国煤炭产量为36.8亿吨,储备量高达万亿吨以上。

石油、天然气则长期依赖于从独联体国家、俄罗斯、中东进口。

相比之下,我们的对手有着绝对优势!

美国加沙特的石油产量,能占到世界三分之一左右,目前美国还试图控制世界最大的重油出口国委内瑞拉。

近些年来,中国在地缘政治方面的动作,基本上都是围绕建设能源安全线展开的。比如缅甸的石兑港、吉布提的海军基地、巴基斯坦的瓜达尔港、斯里兰卡的汉班拖达港。

金属矿产方面:根据美国地质勘探局(USGS)的统计,中国的大金属品种资源储备远不及工业生产的需求。

所谓大金属品种,是指密度体积较大,且在工业生产过程中运用最为广泛的金属,即铜铝铅锌锡镍锰硒硅钴。

这其中,铜铝铁锌是中国工业的主要需求矿产。

铜是各种电子元件里的导线;铝被广泛运用于汽车与航空工业;铁是炼制粗钢的必备原材料;锌对现代电池具有不可磨灭的作用。

但这些金属的储备量,依然是欧美国家或被欧美控制的国家占有多数。

虽然中国的相对储备仍能排进世界前十,但不要忘了,我们的工业产值之和比美国+日本+德国之和还多!

2.以期货化建立的大宗商品霸权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一种产品的价格取决于下游的需求与上游的产能。

但通过进入期货市场实现金融化的大宗商品,其定价早已不由供需关系决定,而是西方金融资本家谋取暴利的工具。

2003年至2008年,国际原油价格在五年间从25美元暴涨到124美元,几乎每一年就会增长一倍。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世界主要工业国五年的GDP增长仅有3倍!

显而易见,国际原油的增长幅度,已经远远超出市场的需求。

有媒体对此作出了最凌厉的点评:

近几年来,全球大宗商品价格的波动幅度已难以仅用商品供求关系的变化加以解释,而表现出明显的金融化特征...由于在石油美元体制下的能源期货交易量大约相当于现货交易量的10—12倍,美英等发达国家得以利用金融资本来掌控世界能源期货交易,通过操纵各种投机性因素来影响国际油价走势,导致国际油价常常背离正常的市场规律。

2007年,由华尔街花旗银行等财团控制的世界三大矿企(力拓、必和必拓、淡水河谷公司)就利用限定产能联合涨价的方式,从中国钢铁企业的身上收割走数以亿计的溢价暴利。

对于中国这样一个世界级工业大国来说,上游原材料价格的稳定,直接关乎到下游工业制成品的销售,进而延伸到整个经济层面的稳定。

因此,打破西方在大宗商品领域的定价权,建立以自身利益为主的期货市场就显得尤为重要。而这一切的前提,是中国必须获得足够多且产出稳定的大宗商品供应市场,比如非洲!

2018年5月4日,中国铁矿石期货国际化正式启动。这背后,正是靠着援助基础设施建设,从非洲国家换取的铁矿石开采权。

除此之外,这种基建换取大宗商品的方式,也有能效规避美元霸权的剥削!

在过去,大宗商品与美元的直接挂钩,使美元在国际贸易中拥有了不可或缺的地位。即任何大宗商品的贸易,都需要以美元进行结算。这种广泛的国际流通性,为西方金融资本家收割世界经济提供了充要条件。

以基建换大宗商品,从本质上讲属于以物换物,虽然价值仍然是以美元为单位计算,但实际上却没有一美元的流通。

更为重要的是,作为世界最大贸易国与工业产值国的中国,一直是刺激美元流通的主导力量。当中国在国际经济活动中逐渐减少美元的使用量,则美元在全球范围内的流通性就会急剧下降!

这是基建换大宗商品的第二个作用:

------打破西方资本对大宗商品的垄断与去美元化!

输出工业标准

中国制造与建筑在深耕他国的同时,还会输出一整套中国的工业标准及其他标准操作。

标准这玩意儿有多重要?

简单来说,在国际层面被广泛认可的标准,随时能够为输出国带来各种意想不到的利益。

我们以民航业的通用标准为例: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在由FAA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主导的ETOPS标准中(双发客机延程飞行标准),考虑到双发客机一旦发动机停车将造成严重的空难事故,因此要求双发客机飞行的航线必须在一定时间范围内有备降机场。

起初这个时间只有60分钟,换言之,大部分双发客机无法执行跨洋飞行业。毕竟在茫茫大海上,一个小时内未必能找到合适的机场。

有鉴于此,欧洲空客公司在八十年代研发出一款四发宽体客机——A340,专门用于跨洋业务。

作为空客的劲敌,波音公司肯定不愿意让空客独占鳌头,但研发一款四发宽体客机,需要建立一套全新的科研体系、生产系统以及供应链,这也就意味着天量的研发资金投入。以追求极致利润的波音,显然不想砸钱赌未来。

于是,在军火商和相关利益群体的游说下,FAA于1985年以发动机技术进步为由,将ETOPS的通行标准从60分钟提高到120分钟!

三年后,FAA再次将ETOPS通行标准提升至180分钟。如此一来,大型双发宽体客机在执行跨洋任务时,就不再有备降机场的限制。三个小时的通行时间,足够客机飞到下一个机场。

结果很明显,只有两个发动机的波音客机,在油耗方面要远远低于四个发动机的空客A340,各大航空公司自然更青睐前者!

这就是标准的重要性!

不掌握标准的制定权,一个文件的改动,就能不费吹灰之力的打败对手。

说起标准戎评就扯远了,咱们还是书归正传。由中国进行基础设施援建的国家,百分之九十是落后农业国或工业基础薄弱国。

也就是说,工程建设所涉及的大部分零部件、工程设备、施工人员,都需要中方供应。而后期的维护要么是中国工程师参与,要么是按照中国的标准进行人才体系的培养。

当这些国家的工业设备及生产采用统一的标准后,其他国家的工业产品就难以融入其中。

比如铁轨,现行的国际通用标准轨距为1435mm,但印度的铁路轨距为1676mm。如果印度想把机车卖给由中国修建铁路的国家,就需要搭建新的机车生产体系。

但这还不是最关键的地方!

毋庸置疑,各种各种按照中国标准建设的基础设施在投入运转后,它们必将成为这些国家经济发展的支柱。

它说明什么呢?

政治经济学告诉我们,政治与经济向来是难舍难分的:

------一个国家如果不在政治上向另一国靠拢,那么它是不可能在决定国家未来发展的经济支柱上,采用对方国家的标准。

反过来看,当一个国家决定在经济支柱上延用对方国家的标准时,来自于经济的诱因就会驱使该国在政治上主动向标准输出国走近。

文章最后,戎评有话说

2019年9月19日,伊拉克总理阿卜杜勒-迈赫迪在到访北京时说道:

伊拉克属于亚洲,我们希望成为亚洲崛起的一部分。

亚洲因何崛起?

答案一定也必然是中国!

因为只有以天下苍生为己任的中国,才愿意用双赢的理念,帮助亚洲乃至世界的落后国家突破贫困的深渊。
也许基建换大宗商品的成果要十年,甚至十几年才能见效。

但它的过程注定荡气回肠:

------世界上的落后国家总比发达国家多,通过统一的工业标准把它们互相连接起来,就会在以欧美为主导的资本世界中形成星火燎原之势!

这,是一场新时代从农村包围城市的大戏……

 

 
0
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邮箱:mhwmm.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