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主动了解中国,西方会后悔的

编辑:观察者网 文章类型:观点时评 发布于2023-07-10 13:53:14 共2798人阅读
文章导读 中国式现代化为世界提供了一个全新的选择,这表明一个新的世界是完全可能的。”……

来源:观察者网

中国式现代化为世界提供了一个全新的选择,这表明一个新的世界是完全可能的。”

“我们让他来看,眼见为实。看到了中国的发展变化之后,你心里会有触动的。”

在东方卫视7月4日播出的《这就是中国》第192期节目中,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的院长张维为教授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联络协调处梁磊处长,讨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全球意义。

张维为:

由中国外交部创建的蓝厅论坛自2010年创办以来,在2023年4月21日,首次来到上海北外滩的世界会客厅举行。论坛的主题是“中国式现代化与世界”,来自近八十个国家的政要、前政要,国际知名的专家学者和工商界代表,外国驻华使节和国际组织驻华代表,以及国际媒体的代表与会。我也荣幸地应邀参加了论坛,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些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国务委员兼外长秦刚做了主旨演讲:常言道百年中国看上海。百多年前,中国共产党就是从这里启航。一个多世纪以来,上海不仅见证了中华民族的风风雨雨,更见证了神州大地的沧桑巨变。从曾经的“十里洋场”到如今的改革开放排头兵,从解放初的百废待兴到现在的欣欣向荣,今天的上海作为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创新发展中心、世界经贸航运枢纽,正走在时代前列,立于发展的潮头,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亮丽名片。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中国让八亿多人摆脱贫困,让四亿多人迈入中等收入群体。今天的中国已成为140多个国家和地区主要的贸易伙伴,每天有3.2亿美元中国直接投资走向世界,每月有3000多家外资企业落户中国。过去十年,中国对全球增长的带动超过七国集团的总和。

富者愈富、穷者愈穷不是现代化;服务少数国家、少数人也不是现代化,全世界人民的共同富裕需要各国的共同发展。

他的话印证了一个观点,就是崛起的中国正在重新定义现代化和现代性。从中国式现代化的标准来看,美国现代化模式代表的“富者愈富、穷者愈穷”不是真正的现代化,服务少数国家、少数人的模式也不是真正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并为各国共同发展开辟更广阔的途径,这才是现代化的人间正道。

世界会客厅

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行长、巴西前总统罗塞芙接着发表演讲,几个世纪以来,“全球南方”,特别是拉丁美洲一直处于从属和依附中心国家的地位。长期以来西方强加给我们一种虚假的现代化,最初是以殖民主义的形式出现,包括对土著的屠杀、奴隶制和掠夺性的榨取主义。最近在金融化的新自由主义背景下,收入和财富越来越多地集中在少数人手中。这是一个残酷的过程,数百万人被抛弃。

罗塞芙的这番话也印证了这一观点,以殖民主义为特征的现代化,以及新自由主义带来的贫富两极分化,都不是真正的现代化,而是罗塞芙所讲的“虚假的现代化”。

罗塞芙接着说,中国提出并推动的现代化提供了一个全新的选择,这表明一个新的世界完全是必要的,完全是可能的。无疑,罗塞芙把中国式现代化的意义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境界,即中国式现代化代表一个新的现代世界,这不仅是必须的,而且是可能的。

我认为巴西前总统罗塞芙一语道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全球意义。她接着又谈到了货币问题,指出要推动创建一个新的全球金融架构,这个架构要基于使用不同国家的本国货币。此时此刻下面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天下苦美久矣,天下苦美元久矣,特别是拉美许多国家,几乎一直是美元霸权的直接受害者和牺牲品。

我自己在论坛上也做了一个发言,开会这两天我和不少来宾进行了交谈,有马来西亚的、埃及的、刚果(金)的、意大利的、英国的、匈牙利的,他们都谈到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自己国家经历的许多困难乃至危机。

在过去的一年中,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要么是已经经历过,要么还在经历以下几种危机:一是粮食危机,二是能源危机,三是通货膨胀危机,四是银行危机。而中国成功地避免了所有这些危机,背后是中国式现代化模式的巨大成功。

根据我自己实地走访一百多个国家的经验,十几年前我就提出中国模式是站得住脚的,经得起国际比较的。中国是非西方世界里为数不多的真正找到现代化成功之路的国家。在实现现代化方面,中国模式与西方模式有一些差别。我们从西方学了很多东西,但是在很多方面,我们的看法和眼光确实超越了西方模式。

比如,我说中国模式是以人民为中心,这与西方模式下以选票为中心形成鲜明的对照。我们知道今天多数采用西方政治模式的国家,选举的投票率一般在55%左右,政客只要拿到55%选民中的51%的选票就胜选了,所以他们的许多政策往往都只聚焦于少部分人的利益。

美国亚洲协会董事会主席桑顿在论坛上发言道,在他长期与中国打交道的过程中,他发现中国模式有一个特点,中国人总是能够发现世界上某个领域内最优秀的人,然后邀请他来到中国,向他请教。但唯独有一个领域,就是在通过英文向外部世界传播中国信息方面,一直没有做好。中国在每一个话题上都保持着系统性的开放心态,如果说有一个例外的话,那就是和英语世界的沟通。

在他看来,关于中国的英文信息主要不是来自于中国人,所以这些叙事往往不准确、不积极,甚至用他的话说是完全不能接受的。所以他希望中国能够抓紧弥补这个短板。对于他的这番话,我也感同身受,我们的英文国际传播确实有许多地方需要改进。

但同时我也表达另外一个看法,中国有个成语叫做“孤掌难鸣”,现在我们看到的是一种明显的不对称。西方愿意了解中国的愿望远远低于中国了解西方的愿望,我们有大量的数据可以证明这一点。然而像中国这样事实上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根据购买力平价)——四亿多人口的中产阶层,世界最大的消费市场,走在新工业革命许多领域的最前沿。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还是觉得没有必要对你深入了解,只是等着你用英文来给我解释。这种心态是有问题的,最终为此后悔的可能是西方国家,是美国自己。

桑顿先生当场就回应说,确实,美国人对于外部世界的好奇心不足,这导致美国今天的许多问题。

由此,我想起了与蓝厅论坛几乎同时举行的十分火爆的2023年上海车展,这是当今世界最大的车展。多少参展的外商感叹,疫情三年没来中国,中国汽车产业今天已经震惊世界。这种震惊写在很多外国参展商的脸上,世界竟然变化得如此之快。美国《纽约时报》是这样描述了车展现场的情况的,大部分中国品牌电动汽车的展厅前,门庭若市,但外国品牌燃油车展台前却几乎无人问津。德国参展商拉开车门,体验智能座舱。日本人拿出皮尺,对着中国自主豪华品牌细心测量,这些都是本届上海车展的经典画面。

中国就是这么一块神奇的土地,一个产生奇迹的地方,它总是可以为解决许多世界性的难题带来全新的思考。也就是巴西前总统罗塞芙所说的,中国式现代化为世界提供了一个全新的选择,这表明一个新的世界是完全可能的,也是必要的。

我的分享到这里,谢谢大家!

【圆桌讨论】

主持人:张老师的演讲给我们详细介绍了第二十一届外交部蓝厅论坛。这是蓝厅论坛第一次走出(外交部)蓝厅,来到了上海。坐在我对面的梁磊处长全程参与了这次会议,也做了很多工作。所以我想请梁处先给我们些感性的认识,外交部的蓝厅论坛,特别在上海举办,它是一种怎样的现场感?

梁磊:当天现场的确是非常激动人心的。我记得当天进到上海的世界会客厅里,它整个Logo的设计,都给人非常震撼的感觉。大家到这个里面就可以感觉到,这个地方是代表中国式现代化在上海的一些最新的实践。同时它本身就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一个符号。会议当天也是高朋满座,包括张老师,我们也请到了很多官员、学者,一些商界人士。我拿到与会名单时,感觉我们筹备时有一种自豪感。

主持人:上海世界会客厅的第一场启用的政府活动就是我主持的,当时与梁磊处长也全程在一起合作,所以我完全了解那个地方的恢弘气度,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符号。

张维为:因为这个地点解放前叫扬子江码头。当年我们中国共产党最早一批去欧洲留学的,包括周恩来、邓小平,都是从这个码头出发的,毛主席还来送过他们。

毛主席自己选择不出去,留在国内,但是他来送过几批年轻人去法国留学,所以它是一个有历史意义的地方。在北外滩黄浦江和苏州河交界的地方,那天晚上举行了一个欢迎宴会。拉开窗帘后能看到,外边就是老外滩、新外滩。世界大城市最漂亮的夜景,过去曾经是东京,但后来被上海超越了。现在上海的夜景是全世界最漂亮的,华灯齐放,中国式现代化展现在眼前。社会主义的现代化,非常成功地展示,效果非常好。

主持人:在会议上,我们与世界上知名的学者、专业人士、前政府官员,进行对话,它本身的意义就是非凡的,它的意义在哪儿?

张维为:因为之前我们也与有关部门一起来探讨过,关于主题的设计,邀请的贵宾,以及举行哪些分会,以此希望能够将影响力最大化。因为2021年7月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领导人峰会上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和我们过去讲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有一定的差别。差别在于中国式现代化更具有国际比较的含义。过去我们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时候,我们主要面对国内。我们现在针对全世界的,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领导人峰会提出,然后又在上海,这样一个很好展示中国式现代化的地方,举行这么一个研讨会,我觉得恰到好处。

主持人:论坛的主题叫“中国式现代化与世界”,中国式现代化到底是什么,我们确实需要跟各国人民,跟世界人民去做很多的阐述。所以是不是可以通过这样的一个论坛,告诉大家中国式现代化是什么?

梁磊:我觉得的确是。在这样一个论坛当中,里面有不同的嘉宾在做演讲。在这个演讲当中,大家进行交流和探讨,其实就是把中国式现代化的一些内容和理念,向大家做一些介绍。这也就是我们在整个国际舆论场当中,自己主动设置议题的考虑。我们主动设置议题,在这个议题当中,我们来引导一些议题,这是我们主动的探索和实践。

主持人:您刚刚特别说到“主动”两个字,我们不能等着对我们感兴趣的人他来了解,事实上我们要主动地去讲我们的一些理念,要去做分享。

从嘉宾的组成来看,我们有来自“全球南方”的,也有来自“全球北方”的,来自西方国家,来自发展中国家,来自学界、产业界、政界、媒体界都有。所以这种互动是蛮好的。而且我们分论坛除了有主讲嘉宾,还有跟主讲嘉宾进行互动、跟会场的互动。大家都收获感很强。

4月21日,“中国式现代化与世界”蓝厅论坛在上海北外滩世界会客厅举办,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秦刚出席论坛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 澎湃新闻记者 赵昀 图

主持人:有没有让梁处印象特别深刻的部分?

梁磊: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习主席的贺信,他就在(贺信)里面提出来,中方愿与各国一道,努力通过中国式现代化的新成就来为世界发展提供新机遇,为人类探索现代化的道路和更好的社会制度提供新的助力,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这也是对我们整个论坛更好地进行提供了一个更高的指导性的意见。

主持人:除了向世界来说明、阐述什么是中国式现代化,并且通过这种对话问答,来加深大家对中国式现代化的认知的理解、构建外,第二方面是,中国是要在中国自己的现代化的基础上,对世界发展做贡献的。这个角度非常重要,我想这是不是在跟这些专业人士对话过程中都有提及?

张维为:讨论开始之后,有很多有意思的问题,比方说在改革开放、中国崛起的过程,经常讲发展、稳定、改革三者的关系。但是对一些像巴西这样的大国,要做到又要变革,又要稳定,又要发展是很不容易的。中国是为数不多的真的找到自己成功之路的国家。巴西总统卢拉讲到,巴西还有三分之一的老百姓吃不饱。而我们现在唯一的任务,就希望在我四年任期结束后,能够解决人民的吃饭问题。大家的交流是有针对性的,也都坦诚地互动。

主持人:二十大报告当中,有一个词叫“日用而不觉”,我们看到中国这么多年的成就、变化,很多时候我们身处其中却浑然不觉。因为大家已经在享受、在感受这种变化。但恰恰是外部的观察者,他们在见证这个变化过程中,他有很多问题要问,你们是怎么做到的?梁处,您看这次论坛,还有平时工作时你要接触那么多外国的,各个行业、各个领域中对中国感兴趣的人,他们观察点都在哪?

梁磊:我总体的感觉,有各种各样的观察点。在日常的工作当中,接触到这么多的外宾中,发展中国家对我们的认同度可能是更高一点。他们到上海,看到上海这种发展,他们内心会有一种比较震撼的感觉。对比他们国内存在的种种状况,他都能更好的感受中国道路、中国制度,他能发自内心的思考。我们在接触当中真的会碰到有些外宾他们谈起来我们那些发展道路,他研究得很透彻,而且他有一点感同身受一样,他会激动和感慨。我的国家如果像中国这么安全的形势,这种发展的速度,这种高质量的生活,他们内心有这个期盼的,我们感觉他是发自内心的。这是很真诚的、很朴实的一种感觉。

主持人:您刚说了发展中国家,那其它的发达国家的外宾呢?

梁磊:发达国家的外宾,在他们的话语体系当中,对我们的中国式现代化,它有一个自然屏蔽的过程。一提到中国式现代化,他就会有一种回避的感觉。这种冷漠的恰恰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他有一种危机感,或者说他有一种不自信的一种感觉。因为我们现在说要打破的现代化就是西方化的东西。

但是他又不愿意让你看出来,在这个情况下,我们让他来看,眼见为实。你到了中国,你看到了中国的发展变化之后,心里会有触动的。当然你口头上认可不认可,那是另外一回事,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主持人:尽管他可能还坚持他的某种视角和立场,但他内心一定会有触动。来的次数多,触动会越来越多,我们要等待积累到一定的程度。

张维为:梁磊处长他接触的外国的政要、西方的政要、媒体人比较多。

实际上西方国家的普通老百姓或者企业界人士,一到上海也会被震撼的。特别是一些学生,他就没想到现代化可以是这个样子。比如在电影院,怎么点点屏幕,出来一张票,还有手机支付也是。这些东西有时候我们自己没有意识到,外国年轻人凭直觉觉得你们在一个新的时代。所以为什么很多外国年轻人到中国变成网红,因为他们的视角特别独特。比如晚上十二点吃个夜宵,他发个视频到国外就火了。怎么讲好中国故事,一个效果非常好的方法就是把中国比西方更现代化的地方告诉全世界。这个对西方是震撼,对非西方国家也是一种震撼。因为非西方国家很多人受的教育也是西方的教育,所以他也觉得西方化和现代化这好像是一回事,但一看你们做得比西方还要好,他们就会受到震动。

我再举一个例子,现在上海的整个黄浦江滨江岸线全部开放给公众,四十多公里。任何一个人,包括外国人,他如果看到这个,他会被震撼的。他会说,在我们国家肯定这个是属于五星饭店的,这个属于超级富豪的,不可能全部属于老百姓的。但这就是社会主义,我们把这些地方还给老百姓,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

主持人:外国的年轻朋友来的时候,他会被中国震撼,而且他会发自内心地赞叹,那是因为他有一个开放的胸怀。我觉得开放的胸怀真的很重要,您看中国,我们就有开放的胸怀,所以其实我们尊重所有国家,尊重他们的付出和他们的建设成就。当然像美国那样,要遏制我们的,我们也要斗争。布林肯来华访问,当天北京是蓝天白云,但是在西方国家的媒体拍出来的照片,那个天阴得已经不能再阴了。

张维为: BBC比较阴,《华盛顿邮报》最阴。

主持人:就像梁处刚才讲的,他们给自己做了一种自我的视野的限制。所以通过这样一场又一场的对话,我们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到我们的开放。对话确实是非常重要的途径。

梁磊:其实那天开会也来了很多其它国家的媒体,它们对整个蓝厅论坛的报道,我们也是做过一些跟踪分析的。不同国家媒体的关注点不一样。我们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宣传,在发展中国家,关于讨论的报道受到的关注要更多一点。但是西方的媒体可能关注的,不是会议本身,而是会议背后的东西。比如当天秦刚部长、国务委员的表态,以及一些对台、对美的东西。西方媒体自动屏蔽掉对中国式现代化成就的介绍,它把自己固化在这样一个很小的范围内。其实说,中国式现代化这个概念,没有进入到西方的主要舆论场。

主持人:这个说明我们还是要说的。这样的论坛、对话要办一场又一场,总有一天这个声音会传出去。

【提问环节】

观众:两位老师好,主持人好。我叫马瑞,过去国际上现代化这个词是由西方来主导的,所以有一种观点认为说现代化等于西方化,那目前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之后,我想请问一下,“现代化等于西方化”的迷思已经打破了吗?我们的国际话语权和我们综合实力可以实现匹配了吗?谢谢老师。

张维为:我个人觉得,与“全球南方”学者,以及非西方国家的学者接触,基本上多数都认同,中国走出了一条现代化的成功之路。西方国家的人,特别是政要和媒体人,他们有时候要政治正确,他不愿意公开承认。但私下交谈,就会发现他们还是受到触动。比如我们互联网应用远远领先西方国家,全世界的4G的基站、5G的基站,70%在中国。背后就是我们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或者叫混合经济模式:国企负责基础设施建设,民企抓住各种各样的商业机遇、服务机遇。在中国一部手机可以搞定全部。所以现在外国人一到中国来,马上加微信,发现微信这么方便,什么功能都整合在一起,这叫“微信革命”。

梁磊:从整个国际关系或者整个国际大局来看,中国对世界的影响力正在跟我们的大国的地位逐渐匹配,处在一个不断上升的过程当中。包括中国在联合国发挥作用,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倡议。当然,在西方的话语体系中,我们要建构自己的话语体系,在整个话语体系中提高我们中国的影响力。实事求是的讲,我们有更多要改进的地方,可能从内容、渠道,我们自己的叙事体系还需要一个提升的过程。

主持人:除了中国人自己讲好中国故事,利用互联网平台,很多外国朋友也变身为民间的交流使者,他们也在讲他们看到的中国故事。所以我觉得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要开放,欢迎大家来走走看看,来讲出你眼中的中国故事。

张维为:有一点是非常好的,因为中国崛起、中国式现代化是个实实在在的事实。外国人一看就能知道中国更现代。

观众:两位老师好,主持人好,我是周榆琴。今天我想提的问题是,中国式现代化倡导的共建共享理念与美西方一贯奉行的零和博弈理念是相违背的,那么随着中国式现代化在国际上的声量越来越大,中国式现代化是否会愈加遭到美西方阻碍?谢谢。

张维为:美西方到现在为止还是带着滤镜来研究中国,所以你想要它们不误解、不曲解,它们也不会这样做,而且在相当时间内它们还是会继续这样做。但西方主流媒体在它们国内的信誉也越来越低,各种民调,BBC的报道,在英国大概50%的人不怎么相信。

过去外交部举行的记者招待会,总是请BBC、CNN,这些西方的主流媒体对我们有舆论偏见继续报道自己的偏见,所以现在不怎么请它们了。现在请埃及、南非的媒体,这些国家的媒体会报道你真实情况。我们让广大发展中国家先了解中国,“农村包围城市”也可以。因为中国崛起是一个事实,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是一个事实,你们了解得越多越好,但如果由于种种原因你不愿意了解,最后后悔一定是你自己。世界上最大的,事实上最大的经济体、最大的消费市场、最大的中产阶层,科技的最前沿,你都不愿意了解,还要等别人来一遍又一遍解释。

梁磊:它对我们的打压,不仅是现在进行时,而且是将来进行时的。这是不可避免的。当它抹黑你的时候,我们要主动斗争,所以我们要创新一些外宣的媒体渠道。在现在这个社会,其实每个人都是一个媒体人。我身边很多外国朋友,他们自己也会在他们的朋友圈里面分享。我们要欢迎越来越多的人,我们要始终保持开放的心态。你再说我,我们还请你来看,你到这儿来看了之后,你回去自己想一想,我们中国式现代化是不是有我们自己的优点,有我们自己的长处。

张维为:现在是互联网世界,你从大的民调看得出来,西方和非西方世界的年轻人,对中国的印象明显好于年长者,年长者还是看电视、看报纸的。这个就是互联网的影响,你看现在美国用得最多的五个App,四个是中国的,SHEIN、TikTok、CapCut,还有Temu.

观众:两位老师好,主持人好,我叫张宇。今天我想提问的问题是,随着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让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认为,中国的经验是可以借鉴的,但是我们都知道中国式现代化是有我们的独特性和特定条件的,中国式现代化在其它国家可否顺利地应用和推广?

主持人:我们有我们的独特性,但有没有一些共性的东西,大家可以分享的?

张维为:我们跟来自于发展中国家的朋友接触,他们还是受到触动的,他们总会觉得很多东西都可以借鉴。比方说我们已经消除了极端贫困,八亿人脱贫。他们简直想都不敢想,因为发展中国家最大的问题就是脱贫,人家问你怎么解决脱贫的,我们跟他说了一些方法后,他发觉有些他们是可以借鉴的。

比方说,对消除贫困的认知,中国把它放在核心人权。而西方的理论中消除贫困不是人权问题,所以这个是有个理念上的差别。西方认为人权是个法律问题,比方说法律明确规定某一个权利你没有享受到。而中国不是,中国从政治上给你界定,这就是核心人权,一定要做,各级政府必须落实。这些东西是对他们有触动的。中国经验很多,我们就这样客观地介绍,但无形当中产生了影响。比方说,他们问上海地铁怎么从零公里,建成世界最长的地铁线?这么短的时间内,你告诉我们一二三怎么做的。

所以我觉得这是年轻人可以参与的一个事业。比如你学建筑,你就可以从这个小切口来讲中国故事,可以讲得很精彩。

主持人:所以其实我们自己对中国式现代化的认识也要不断加深的。我们要看到中国式现代化的五大特征是纲领性的,是指导性的。但是这里头它有具体的许许多多的内容,这个内容我们只有去做才会有心得。那么其实对于其它国家来说,他要是来看,他也会找到跟自己的共鸣点,不用说中国式现代化整个要搬过去,只要找到与自己有共鸣的地方,都可以做出一番成果来。

张维为:弱水三千,取一瓢饮,总有一款适合我。

梁磊:在接待广大发展中国家时,我们介绍的东西中,包括这五大特征的理念,是真的很适合他们在建设过程中借鉴的。它不一定关乎你的具体建设,但它是有指导性的意义。因为它是理念性的一个东西,你要在发展当中要坚持这个理念。可能这个是发展中国家需要更多地去学习的。具体到发展理念下更具体的东西,就要结合到每个国家的实际了。

浙江省嘉善市姚庄镇横港村(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徐昱 摄

主持人:对,举个例子就像您刚才说我们五大特征里面,其中有一条是共同富裕的现代化,那其实对它们发展中国家来说,是很有借鉴的。你把任何一个人落下了,那就不是现代化,我们就是要所有人都要过上好日子,叫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再举个例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那是因为我们生态文明很重要,也提醒这些发展中国家,不管你国家的实际情况怎么样,建设过程中一定不要破坏生态,不要在这个方面造成巨大的代价。就像您说的,这些指导性的纲领还是很有共鸣。

张维为:我就再补充一点,就是我们和“全球南方”学者的讨论,有一点让我印象非常深刻,就是他们觉得中国的成功是社会主义真的成功了。

因为长期以来,西方觉得社会主义是不可能成功的,特别是苏联解体、东欧崩溃之后。大家都认为社会主义不行,社会主义意味着落后、封闭,没有现代性,没有自由。但他们到中国一看,就会发现中国真的成功了。他们看到上海比纽约更安全、更现代、更发达,这是多数人的看法,他们都去过纽约。这些都是有震撼力的。

观众:主持人好,两位老师好。我来自于中国香港,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CGTN的一名英语主持人。最近我发布了一档全新的节目,是一个比较轻松有趣的青年圆桌讨论节目,我们第一集围绕着传统文化的创新、文明交流、人文交流,然后收获了全网420万的阅读观看,但同时我也亲身经历过海外平台的限流跟账号的关闭,所以我就想请教一下老师们,作为一个中国香港青年,作为一个对外传播工作者,怎么样可以更好、更有效地为中国式现代化的传播做贡献?谢谢。

主持人:你说得很有道理,海外平台不想让别人知道你,它就限流你。

张维为:但我个人觉得,即使在西方控制平台对你限流的情况下,还是可以做很多事情的。可能因为你有CGTN这个符号,所以它把你算作官方媒体了。但实际上据我所知,以个人身份,用推特、用其它的形式,这也是一个途径。另外,大量的中国故事是非政治故事,是文化故事,讲好的自由度很大。

生活故事的空间也是非常之大的。你可以做戏剧,做音乐,做国潮,做游戏,等等。你只要真的发自内心自信,你做什么都会更加自信。像你这样在香港长大,又有很好的外语基础和中文基础,我觉得你有一种优势,英文叫sensitivity,敏感性。你会凭直觉觉得这个视频在国外会火,外国人看到会被触动。对于很多完全生活在国内的人,他不容易有这种敏感性,你的感觉会可能比人家更强,把这种长处发挥出来,会使我们的国际传播做得更好。

梁磊:民间的交流是润物细无声的,这个声音可能会达到官方媒体达不到的效果。所以从你的角度,来讲我们“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还有“一国两制”下我们整个内地和香港之间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东西。这样收到的效果可能比我们传统媒体更显著。

来源|底线思维


 
0
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邮箱:mhwmm.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