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评:以澜湄合作机制,推进亚洲命运共同体建设

编辑:中国网-传媒经济 文章类型:观点时评 发布于2016-03-23 14:38:31 共1828人阅读
文章导读 中国网评:以澜湄合作机制,推进亚洲命运共同体建设

    今天,与2016年博鳌亚洲论坛配套举行的首场国际重要活动,澜沧江-湄公河合作首次领导人会议将在三亚举行,李克强总理昨天在欢迎来华出席澜沧江—湄公河合作首次领导人会议的五国相关领导人致辞中谈到,澜湄合作机制“3+5”合作框架将进一步增进互信、加强合作、密切交流、推动发展。中方期待同澜湄各国领导人一道,本着“同饮一江水,命运紧相连”的主题,共商合作大计,共绘合作蓝图,共同跨出澜湄合作远大前程的第一步。

    全长4880公里的澜沧江—湄公河,是亚洲唯一连接六国的一条国际河流,90多个民族依河而居,流域总人口约3.26亿。2014年11月第17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上李克强总理提出了澜湄合作机制倡议,旨在进一步深化中国与湄公河国家全方位友好合作,提升次区域整体发展水平,推进地区一体化进程。去年11月,六国外长在云南省景洪市发表《澜沧江-湄公河合作首次外长会联合新闻公报》,宣布澜湄合作机制正式建立。澜湄合作机制可谓具有三大优势。

    其一,澜湄合作机制有地缘相近、人文相亲的六国民意期待。2011年“10·5”中国船员金三角遇害事件后,为维护澜沧江—湄公河商贸安全,中老缅泰四国相关部门协商发布了《湄公河流域执法安全合作会议联合声明》。随着联合巡航,执法合作和相关人文、经贸交往的深入,经济发展水平各不相同并各具发展优势的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六国人民也有了更多合作发展的期待。涵盖政治安全、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社会人文三大合作支柱,互联互通、产能、跨境经济、水资源、农业和减贫为五个优先方向和78个早期收获项目的澜湄合作机制,也将成为打造南南合作新典范,为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作出有力贡献。

    其二,澜湄合作机制重在温暖与务实。澜湄合作机制近期的最大亮点是中国宣布通过云南景洪水电站在3月15日至4月10日对湄公河下游实施紧急补水27亿立方米,此举将惠及老挝、缅甸、泰国、柬埔寨等面临严峻旱情的湄公河流域国家。而根据数据显示,受强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景洪水电站入库流量仅500立方米每秒,25天补水期内不但加倍泄流,下泄总流量也相当于景洪水电站水库库容量的2.5倍。应急补水,与雪中送炭、久旱降霖具有同样的支持作用,此次应急补水,中国不但尽显与邻为善,“亲、诚、惠、容”的义利观,更有力地批判了那些质疑中国合理开发澜沧江水利资源“控制下游国家的命脉”的挑拨生事者。

    其三,澜湄合作机制秉持开放包容理念。澜湄合作机制是习近平主席亚信峰会上建设亚洲命运共同体倡议的具体实践,是各方共商、共建、共享的次区域合作平台,与东盟合作机制、“10+3”机制、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东盟-湄公河流域开发合作、湄公河委员会等现有次区域合作机制相互补充、相辅相成,共同致力于推进区域一体化进程。如果对比其他合作机制,澜湄合作机制中国所起的作用无疑更加突显,其他五国在澜湄合作机制框架下,将成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合作伙伴,更快捷、方便地搭承中国经济发展列车,展现增进睦邻友好,促进社会人文交往,扩大贸易投资,改善互联互通,促进水资源合作,推动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无限机遇。

    本次澜湄合作机制首次领导人会议主题“共饮一江水,命运紧相连”,引自宋代李之仪的诗词名句,也传递了澜湄合作机制融情于水、以水喻情的深刻内涵。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六国,当携手同心、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坚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亚洲安全观,秉持不同文明兼容并蓄、交流互鉴、合作共赢理念,让澜沧江—湄公河成为和平、友谊、合作、互惠之河,以造福沿岸六国90多个民族和3.26亿人口,进而力促亚洲和平繁荣,助推亚洲经济一体化进程和命运共同体建设。(文/刘立峰)

 
0
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邮箱:mhwmm.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