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 外国人为何喜用它们代指中国

编辑:香港镜报 文章类型:观点时评 发布于2016-03-24 13:56:14 共1887人阅读
文章导读 特稿 外国人为何喜用它们代指中国

    五羊子

    北京师范大学首都文化创新与文化传播工程研究院2015年发布的《外国人对中国文化认知调查报告》显示,排在外国人认知度第一位的中国文化符号就是熊猫。如今憨态可掬的熊猫确实代表?中国的特殊文化,在中国与世界交往中成为了中国文化符号。

    首次由中美两国影人联合拍摄的动画系列电影《功夫熊猫》第三集今年1月底登陆中国,一周即收获5.8亿元人民币票房,打破了多项动画片票房纪录。同时也引发了国内外对于文化输出和文化传播的大讨论。在如今中西文化交流碰撞剧烈的时代,憨态可掬的熊猫确实代表?中国的特殊文化,在中国与世界交往中成为了中国文化符号。

    其实,外国人对中国文化感兴趣往往都源自一些具体而形象的文化元素,很少有西方人会对整套中国文化进行全方位了解和追求。也正是这些具体形象的文化符号,成功地受到了世界瞩目,塑造?中国的形象,也反映?中国在全球体系中的地位变化。

    猴子

    猴子在历史上曾作为代表中国的符号,这可以追溯到十八世纪的欧洲。北京大学的董熠晶就专门研究了这一课题,她在发表于2007年的论文《猴子与近代欧洲文化视野中的中国人形象》中写道:「猴子和中国人形象两者之间发生对应关系,经过了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中欧双方的政治经济关系的转变、一系列传统文化因素等——特别是欧洲人对中国人的传统印象在外部环境转变之中的不断起伏显隐,都促成了猴子由一种表现异域情调的符号转变成中国人形象的代表。」

    这个持续了200年的过程大致可以分成三个阶段:首先,十八世纪初中期正值欧洲「中国热」时期,猴子形象频繁地出现在表现中国情调的艺术作品中,虽然它仅仅作为一种氛围的描述,但可以看作是猴子和中国、乃至中国人相联系的最初源头。其次,从十八世纪中期到十九世纪鸦片战争前,欧洲人心目中的中国和中国人形象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中国人形象逐渐接近于野蛮、未开化的民族,中国人的性格也越来越接近欧洲人对于猴子这种动物的传统印象;同时,人与猿猴的进化关系被发现,也为把猴子用于指称中国人提供了可模拟的可能——猴子开始从描述一种中国氛围逐渐转而描述中国人。最后,鸦片战争以后,由于战争的缘故、社会达尔文主义的影响、以及传统因素的融合,中国人形象和猴子的关联在这一时期被固定了下来,并且一直持续到二十世纪初期。?

    近些年来,随?中国国力的增强及与全球交流的日益增多,西方人早已不再把中国人与「野蛮、未开化」联系在一起。中国猴年到来之际,多国邮局都推出猴年纪念邮票、纪念币或者纪念钞。商家更是追捧中国农历新年和生肖元素,LV、Dior等大品牌纷纷推出「猴年版」商品,讨好中国消费者。尤其是中国神话传说中的孙悟空,一个神猴七十二变,更引起了外国人的好奇,有关孙猴子的各种影片传至海外,也成为了中国传奇的符号。

    熊猫

    北京师范大学首都文化创新与文化传播工程研究院2015年发布的《外国人对中国文化认知调查报告》显示,排在外国人认知度第一位的中国文化符号就是熊猫。

    外国人有多喜欢熊猫?澳洲阿德莱德动物园曾因接收大熊猫,一年之内游客人数从40万人激增到100万人。其实,自二十世纪30年代,一代代熊猫就作为礼物从中国去往西方国家,掀起了西方人对熊猫的热情和对它所代表的东方国度的想象。

    不过,很少有人知道熊猫作为一个物种是被外国人「发现」的。1869年3月,法国传教士戴维神父将熊猫的皮毛和骨骼寄回本国,立刻引起了欧美动物学家的高度关注。因为它虽然看上去像熊,但骨骼及牙齿排列却不同,属于从未见过的动物。

    随着动物学界的日益关心,熊猫的皮毛及骨骼等标本,经由各国派遣的探险队少量地「流入」欧美社会。1929年4月,美国罗斯福探险队首次成功捕获了熊猫——这大大激发了欧美狩猎家们对熊猫的好奇。接着1936年12月,迎来了熊猫历史的转折点。美国人克Ruth Harkness将熊猫幼崽苏琳带回了美国,首次目睹了活生生的熊猫的美国社会态度发生逆转,此前被视为「狩猎战利品」的熊猫,摇身一变成了「宠物动物」。饲养熊猫苏琳的芝加哥动物园观众络绎不绝,熊猫也出现在商业广告中—— 这便是延续至今日的西方「熊猫热」的开端。

    以此为界限,欧美人对于熊猫的捕猎热情一下高涨起来。结果,国民政府于1930年代后期采取了禁捕禁运措施,1939年11月,一只熊猫运往芝加哥后,外国人便不能自由地将熊猫带出中国了。一度曾在国际社会显现出商业价值的熊猫,在国家权力下被从经济活动的流通链中分离了出来。

    其间,蒋介石的妻子宋美龄负责国民政府对美国的宣传,她于1941年11月宣布向美国赠送熊猫,目的就是为了抗战需要,以期获得美国社会的同情和援助。备受美国社会宠爱的熊猫,首次被作为代表中国的动物赠送给外国。

    为了赠送熊猫,国民党中央宣传部制订了详细的计划:充分利用广播、画报杂志等媒体,以似乎与政治、外交没有直接关系的「儿童」为对象。这一系列的活动,在当时被称为「国际宣传」,其实就相当于今天的 「公共外交」。

    赠送熊猫由此成为中国政府在面对重要外交局面时推出的文化活动,1949年成立的新中国也沿用了这一传统。在过去的几十年间,熊猫走出国门的路从未间断。

    最著名的「熊猫外交」发生在1972年,成就了中美外交史上的一段蜜月时光。当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逊来中国访问,中国总理周恩来宣布赠送给美国人民的一件隆重的国礼,这就是来自四川省宝兴县的大熊猫「玲玲」和「兴兴」。4月26日,当「玲玲」和「兴兴」乘专机从北京抵达华盛顿国家动物园时,受到8000名美国观众的冒雨迎接,开馆与观众见面第一个月,参观者就多达100余万。

    龙,似乎是中国人自己认为最能代表中国的动物——尽管它是一种实际上并不存在的动物。

    《三国演义》里青梅煮酒论英雄一段道出了龙的形象与涵义,曹操说:「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在很多中国人看来,这道出了龙能屈能伸纵横四海的性格,和中华民族龙腾虎跃的英勇气概。

    中国龙古老而稳定、外形至少6500年基本不变,这在世界各种传统形象中可以说绝无仅有,世界也因此公认龙代表中国。然而,2004年,北京奥运吉祥物评选委员会却剔除了作为六个候选形象之一的中国龙,理由是「中国龙的概念非常硬朗,但它有王权、皇族的特征,亲和力较差,在一些西方人眼中的形象也不是很好」。

    2006年上海某高校有教授说:「龙在中国是帝王象征,在西方是邪恶象征,所以龙当文化图腾引起外国人误解。」这在当时引起一番争论,虽然不了了之,但此后龙在西方是邪恶象征的说法深入中国人心。

    然而,这其实只是一种对西方文化的误读。西方的龙成为邪恶的象征是从基督教时代才开始的。在《新约全书》的启示录里,有一条大红龙,七头十角,戴?七个冠冕,名叫魔鬼,又叫撒旦——从此西方龙才带有邪恶的意味。在基督教以前西方龙善恶兼有形象各异。比如,龙一直是维京人、塞尔特人和撒克逊人的民族象征;欧洲很多民族都用龙做纹章或战旗,帆船船头雕刻龙头,船桅杆高悬龙旗,象征力量与威严。

    在十七-十八世纪,「中国热」席卷欧洲上层社会,虽然传教士们不知如何准确翻译「龙」字,但在西方的宫廷与贵胄之家中,中国龙纹形象随处可见,那时候的中国龙是典雅、伟大、高贵的象征。在欧洲知识界的心目中,中国人是「高贵的异教徒」。1687年出版的《中国哲学家孔夫子》一书中载有孔子画像,画面上方配了一幅「双龙戏珠」图案。此后300年间,这张酷似欧洲哲人的孔子像,连同两条粗糙的戏珠龙,被各种有关中国的著作一再翻印。1735年,编写《中华帝国全志》的杜赫德明确地将龙升格为「中国人的国家象征」。由此可见,中国龙并非从一开始就被欧洲人误读。

    十八世纪末到十九世纪初,随着西方的崛起与对外扩张,西方人也开始了重构话语权的过程。1815年,来华的英国传教士马礼逊编译了《华英字典》,这是历史上第一本英汉字典。此时的马礼逊等新教传教士们已经看到了中华帝国的腐朽不堪,或许是出于对清政府禁止传教的不满,抑或是出于政治需要——达到说明本国政府排斥中国和激起西方民众对中国的厌恶心理的目的,马礼逊在编译字典时直接将中国龙译为了被西方妖魔化了的「dragon」。

    与此同时,西方「中国热」时期中国龙的正面形象也荡然无存。1860年英法联军入侵中国之后,「征服中国龙」之类的漫画在欧洲社会流行,此时的中国龙形象被急剧丑化扭曲。

    1981年,身为法国社会党领袖的密特朗来中国访问。在游览孔府时,他手扶龙柱让随行摄影师拍了一张照片。在这张照片上,龙柱下的密特朗眼睛微闭,若有所思,似乎在倾听龙为他讲述中国的悠久历史。对中国龙文化略有了解的摄影师为照片取名为「倾听龙的声音」,一年后,这幅颇有意味的作品获得了世界摄影大奖。

    「倾听龙的声音」不仅源自中国对世界的一种期望,也源于世界对中国的需求,只是双方都需要时间。



 
0
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邮箱:mhwmm.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