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秀柱演讲全文:两岸何去何从
洪秀柱(1948年4月7日—),女,汉族,出生于中国台湾台北县(今新北市),祖籍浙江省余姚市(原属余姚,现属慈溪)。先后毕业于台湾“中国文化大学”法律系,美国东北密苏里州立大学(现杜鲁门州立大学)教育硕士,革命实践研究院第29期结业。中国国民党籍政治家、中国国民党党前主席。洪秀柱是国民党内反对台独,推动两岸交流的代表性人物之一。图为洪秀柱在香港出席由中评智库基金会主办的第七届港台影响力论坛并发表演讲。
两岸何去何从
作者:洪秀柱
摘要
台湾2017年代表字为何是“茫”?曾经令人引以为傲的台湾为何变成今天这样?台湾到底在两岸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两岸关系未来要何去何从?《中国评论》创刊20周年暨中评智库基金会成立五周年之际,中国国民党前主席、台湾中华青雁和平教育基金会董事长洪秀柱女士受邀出席第七届港台影响力论坛并发表主旨演讲。洪秀柱回顾了两岸交流三十年的点滴,也细数了台湾历代领导人对两岸关系的影响。她指出,两岸要真正实现未来统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能光说不做。以下为洪秀柱演讲全文:
站在这个台上回顾两岸交流30年,心里无限感慨。两岸分离超过一甲子,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949年到1978年,两岸对峙时期;1979年到1986年;以及1987年开放探亲到现在,两岸这三十年发生很大变化。不禁想起,台湾到底在两岸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最近台湾选出一个代表2017年的汉字,叫“茫”。2017年,是非常茫然的一年。我要很痛心地说,大家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台湾目前外交节节败退,经济一筹莫展,文化断根灭族,这是不得了的一件事。台湾社会有很多的老百姓,不知道何去何从,不知道我们的社会发生什么问题?以前让我们引以为傲的台湾,曾经是亚洲四小龙的台湾,今天为什么是这样的?
台湾历任领导人对两岸交流三十年的影响
两岸交流的三十年变化太大了,我们必须从台湾这三十年的领导人来看为何会发生这样的变化?1979年,中共发表《告台湾同胞书》,欢迎台湾同胞回大陆,保证来去自由。到1987年解除戒严,那年母亲节,很多老兵思乡心切,身穿“想家”的上衣,手持“白发娘望儿归、红妆守空帏”等标语,泪流满面地在“国父纪念馆”唱“母亲你在何方?”如果各位看到那个场面的话,是会感到鼻酸的。在那个国民党执政的年代,这种活动是可以强制驱离的,但了解到老兵思乡情切,人之常情,怎么可以驱离呢?那一年,蒋经国先生讲了一句话:“我在台湾住了四十年,我是台湾人,当然也是中国人!”又说:“离乡背井,在台湾住了三、四十年,思念家乡,人之常情。”
1987年,老兵可以开始登记返乡,短短半个月就登记了十几万人,老兵们拿出自己所有的积蓄,三大件、五小件地买回家乡看望自己的亲人。很多老兵一踏入大陆的土地,马上跪在地上亲吻大地,看到亲人痛哭流涕。看到那个场景的人很少不会热泪盈眶。在那个时代,两岸开始了一个交流的里程碑,对此,我们要非常佩服的就是蒋经国先生,直到现在,他还是被很多台湾民众所肯定、怀念。
随着两岸开始交流,两岸经济实力消长。返乡老兵数量逐渐减少,但观光旅游、商务往来人数却逐渐增加。2008年前往大陆的人次有436万,这个数字到2016年变成了537万人次。1987年刚刚开放的时候,台湾的GDP相当于大陆的47%,但是现在却不到5%。两岸交流三十年,台湾从大陆赚取近4兆台币的顺差,也就是说,如果没有大陆,台湾的经济还要雪上加霜。所以蒋经国先生早就提出:“立足台湾,胸怀大陆,放眼天下”!可是,经国先生晚年做了一个非常大的错事——选择李登辉先生作为他的副手。
李登辉上任之初,提出了“国统纲领”,有短程、中程、远程计划,到最后统一。后来发现,原来这是个骗术,都被李登辉骗了。他在1999年就开始提倡特殊国与国的关系,这个带来的最大伤害,是他挑起的两岸认同问题。他说,台湾早就独立了,它的名字叫“中华民国”。他用强调本土化的口号来掩饰“台独”的心理,以“中华民国”作为掩护,这是李登辉在他执政最后几年处心积虑完成的,所以李登辉是让国民党质变的开始。后来人家骂国民党是“黑金”,也是从李登辉开始的。李登辉对国民党造成的伤害难以形容,可以用这几个字来形容,“剃骨去魂、抽髓放血”。
接下来是陈水扁的八年,这八年两岸关系倒退、烽火外交、迷途之航、贪渎,而且贪渎到世界闻名,这么一个人,最后引起了红衫军的兴起,大街小巷,红潮不断。也因为如此,马英九后来上台。
我们也必须要诚恳地说,马英九任内有相当的政绩,比如开放两岸直航,陆委会和国台办首长互访、互称官衔,一直到2015年11月的习马会,两岸领导人在两岸分裂66年后首度会面,这些都是新的里程碑。同时,马执政也开启了两岸大交流,一个星期800多班班机来回两岸,观光客从一年300多万人次成长到一年1030万人次。台湾免签的国家也增加了很多,两岸也签署了23项协议。
马英九任内,是这30年中最好的时机,有最多的支持者,有最大的支持力量。可惜遗憾的是,马先生要做全民的“总统”,所以他提出的两岸政策是“不统不独不武”,“只经不政”,“只易不难”。其实他想的是,我任内不会统一,也不谈统一,但我们也不搞“独立”,大陆也不要武统,不要用武力来对付我们。我们跟大陆签23项协议“只经不政”,我们只谈经济不谈政治,只从简单的事情开始,不谈难的议题,也就是不涉及政治议题。
可是在这样的状况之下,也制造了“台独”的温床,你不谈统,人家就开始谈“独”。虽然你并不主张“独”,以前主张“统”的民调是很高的,“台独”是个位数,但是经过这些年来之后开始反转,“台独”声望高涨,它居然好像要变成社会的主流想法,这是非常可怕的一件事情。在马先生主政之下没有在当下力挽狂澜,让这个风潮一直持续下去,这是让我们非常遗憾的地方,所以引发了2014年反服贸学运,让两岸关系开始蒙上阴影。
反服贸学生占据“立法院”28天,而且一直强调建立两岸协议监督条例才可以让协议通过,可是到今天为止,他们执政了却束之高阁,完全不谈这个议题。所以这次学运造成相当大的影响,让两岸关系亮了红灯,国民党被打成“倾中卖台”,输掉了2016年的政权,所以我们觉得非常遗憾。这是国民党第二次失去政权,2000年痛不欲生,2016年再次失去,我们只能说情何以堪。
如果说两岸政治分歧不想办法解决、两岸敌意不解除的话,经贸利益永远都会被解读为大陆的统战工具。两岸之间经贸来往,甚至大陆对台湾所说的让利,台湾认为都是统战工具,没有办法用非常平实、正常、健康的心态看两岸交流,所以这是很糟糕的一件事情。所以那个时候国民党讲的“一中各表、不统不独、只经不政、维持现状”的说法并没有给国民党加分,也没有让国民党继续执政,结果是全盘皆输、失去了政权!我们心里更是觉得不胜唏嘘,非常难过。
谈到这里,接着就讲到蔡英文。所谓“未完成的答案”,蔡英文始终不肯接受“九二共识”,她只承认“九二会谈”的历史事实。有的人就会问,到底“九二共识”是什么?在台湾有年轻人一听到“九二共识”就反对,可是“九二共识”是什么其实没有人说得清楚,也没有人说得明白。
我这边有一张“九二共识”双方表达的内容,这一份是那时台湾“总统府”的新闻稿,我把这中间非常重要的两个注解,也就是“九二共识”的内容是什么讲给大家听:一个是海协会发过来的文字,“海峡两岸都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努力谋求国家统一,但在海峡两岸事务性商谈中不涉及一个中国的政治涵义。本此精神对两岸公证书使用或其他商务事务加以妥善解决,”这是海协会的。海基会的回覆是:“在海峡两岸共同努力谋求国家统一的过程中,双方虽均维持一个中国的原则,但对于一个中国的含义认知各有不同,为鉴于两岸民间交流日益频繁,为保障两岸人民权益,对于文书查证应加妥善解决。”
我之所以念这两段,最主要是提出来,其实“九二共识”有两个核心的问题。一是“一个中国”原则,虽然我们这里说各有含义不同,事务性协商我们不谈含义的问题,但“一个中国”的原则是确定的,两岸都确认“一个中国”的原则。二是两岸共同谋求未来国家的统一,这也是核心的一个定义。而现在我们发现,台湾有很多政治人物,谈到“九二共识”只谈“一个中国”原则的含义各有不同。
“强化各表、淡化一中”,是目前台湾的状况。各位知道这样表下去会表成什么吗?表成“两个中国”,表成“一中一台”。这两份函件里还有求同存异的精神,可是我们只突显了“异”字,而忽略了“同”字,所以很多话都说一半,没有办法让大家彻底了解“九二共识”是两岸政治互信的基础。若始终在“只经不政、只易不难、九二共识、一中各表”这几个字上打转,永远也解决不了两岸之间的问题。如果我们只想享受两岸之间交流的红利,而不愿意去解决政治的疑议,就无法更进步。所以我在担任党主席期间,特别提到要深化九二共识,就是要往深水区去走,往深水区去探。
在十九全上,我们特别提到,要在“宪法”的架构之上,深化九二共识,积极研讨以和平协议来终结两岸敌对状态的可能性,扮演和平制度化的角色,来谋求台湾民众的福利。“和平协议”不是我们今天发明的名词,在连胡当年破冰之旅的五大愿景中就有提到。我们当时有一个愿景和期望,但是我认为不能永远只停留在愿景,而不去落实。所以我们要探讨“和平协议”可能性,将来有一天我们执政的时候,我们要朝着这个目标去做、去落实,而不能只是一个愿景。如果一直只是愿景的话,那么脚永远无法往前迈进,两岸永远存在没有解决的问题。
现在民进党上台之后,蔡英文女士是一个很厉害的人,外表很柔弱,讲起来的话很好听,“善意不变,承诺不变……”,这不变,那也不变。变得是什么呢?在台湾内部,她进行柔性“台独”、课纲改变,进行了文化上断根灭祖,完全谈的是1949年后“‘中华民国’在台湾”、“‘中华民国’是台湾”、“‘中华民国’等于台湾”,再加上最近公投法修正案、促转条例的通过。其中,促进转型正义条例是没有司法人员身份的人,只要他认为是不公不义的事,行政部门就可以派人去搜索、调查。到底什么事情是正义,什么事情不是正义,到底谁该被转型,她和民进党说了算。这是无法无天的做法。另外,公投法修正案也降低了公投的门槛,以后什么都拿来公投,行政主管部门掌握了公投的主导权,而且废除了审议委员会,本来有一个审议委员会会对提出来的公投是否可行进行评估,现在取消了。
民进党蔡政府这一年多来的施政,造成了台湾社会的不安,经济的衰退,外交的失败。我要非常严肃地告诉大家,台湾从今以后永无宁日。蔡英文加强了社会的对立、分化、仇恨,台湾街头经常出现抗议的人潮,我们不知道到年底之前还会发生什么事情,包括年金改革、一例一休、劳工上街头。蔡英文说过,劳工是她心头最软的一块,现在一例一休改成这样,劳工也发出怒吼。军公教统统都要上街头,以前的观光客都不来了,观光产业变成了“惨”业。大家都觉得生活有问题。这就是为什么今年选出来的字是“茫”,茫茫然、不知其所以然、不知其何去何从的“茫”。
两岸交流成果不能让有心人士破坏
台湾曾经有过风光的岁月,但今天却变成这样的状况。照理说,两岸交流三十年,因为两岸频繁的来往,应该是更好,为什么会造成今天的现象?还有一个让我们更加头痛的问题是,两岸的交流越来越密切,两岸一家亲,是血浓于水的兄弟,为什么越走却看不出越亲,越走有些部分越疏离,尤其是年轻人这一块?
我今天上午跟年轻朋友座谈,非常忧虑地提出我个人的看法,年青一代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台湾有七成以上的年轻人不曾到过大陆,他们对大陆的印象是三十年前落后的印象。大陆是强权、不民主、不自由、甚至是不卫生的,但是他不知道“十年河东,十年河西”,何况是经过这三十年,整个大陆已经大幅翻转。现在大陆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很快的就会取代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大陆在很多方面的进展,都让国际刮目相看。可是台湾人民却不了解,不知道。
台湾这一代孩子,长在一个自由开放的社会,他们始终认为台湾是自由民主的,他们以台湾的自由民主为傲。虽然现在我们民主有点走了样,变民粹了,先不谈,但他们以此为傲。那大陆的年轻人以什么为傲呢?大陆年轻人知道现在国家崛起,让他们觉得在世界上很神气,所以更加激起了他们的爱国心与民族主义精神,他们更加觉得我们是最强的。当两个地方的青年在一起的时候,大家标榜自己的好,忽略了别人的好,再加上几件在台湾或大陆发生的偶发事件被无限的扩大,被一些人渲染,所以在网络上年轻一代互相攻击。我说相骂无好言,你越讲感情越疏离。
未来我们两岸年轻人的工作太重要了,我们一定要在这方面做努力。大家也许还听到一些说法,像民进党说的台湾年轻人都是“天然独”。我说什么叫做“天然独”?根本就是“人造独”,怎么会是“天然独”?因为教育的关系,灌输了“台独”的思想。他们不是“天然独”,但可以说是“天然台”,因为他们在台湾出生。我想各位都有经验,你出生在什么地方,你对这个地方的认同自然是很强的。这是毋庸置疑的。
我一个朋友的小学六年级的孩子回家看新闻看到大陆派飞机绕岛,就会觉得不得了,给台湾造成了很大威胁。共产党为什么要欺负我们国民党?这叫“天然台”。他非常爱台湾,但是他不知不觉地被这样的环境,被这样错误的媒体影响,这跟“人造独”是不一样的。我相信香港青年也是“天然港”,他们出生在香港,讲的一口广东话,说到香港回归就不高兴了,但是他们不一定是“港独”。我这边有一份资料,称“港独”的人数正逐渐下降。这些是“天然港”,他们爱香港,就跟大陆的年轻人一样,“天然中”。他们爱中国,爱中国大陆,以祖国为傲。
我们怎么样让这几个地方的年轻人,彼此了解、彼此认识,“天然中”也好,“天然港”也好,“天然台”也好,他可以认同他的出生地,认同他所在的地方,但是让他也要知道,还有一个更大的目标和一个更好的理想愿景,需要我们大家一起来共同努力合作。
我最近成立了青雁和平教育基金会,为什么要起名叫青雁?大家都知道,大雁排成人字型飞,速度会加快。而且当有一两只大雁生病的时候,一定会有别的大雁停下来陪它,等它好的时候再起来追上雁群。这就是团结起来结阵抗风。我在台湾选“总统”的时候特别提出我们要结阵抗风,要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团结在一起逆风而行。只要团结在一起,我们就可以破除障碍勇往直前。所以我们取名叫青雁,就是希望年轻人团结一致。
“青”字加一个草字头,就是“菁英”的“菁”。希望年轻人经过培训能成为国家未来菁英。“青”字加个人字旁就是“倩影”的“倩”,“倩”是美好的意思,希望年轻人都有美好的未来和憧憬。“青”字旁边加一个“立”字是“靖”,就是平乱的意思,希望年轻人能够克服困难。所以希望青雁和平教育基金会未来能够对年轻人做这样的工作。
今天两岸有这样的交流不是天上掉下来的礼物,是多少前人脚踏实地、点点滴滴努力的成果,这个成果得来不易,不能让有心人士破坏掉。我们不能只是在那埋怨,而是每个人都要付出自己的力量。希望在座各位以春秋之笔写正义之声,希望有能力的企业能够扶助年轻朋友,比如提供实习工作机会,这都是我们在两岸和平发展上可以尽的一份力量。
真正实现两岸统一不能光讲不做
中国文化应该是不断融合、多元包容的,这就是为什么习总书记在十九大三十多次提到“迎接新时代的来临”,谈到中国怎么样站起来、强起来、富起来,以及最后的目标是什么。《礼运大同篇》里最后提到“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王道思想,才是我们中国人真正的传统思想,是值得我们珍惜的。所以中国人要站起来,是我们融合王道思想。如何和平发展,不只是两岸和平发展,怎么维持世界长久的和平发展,是我们要共同努力的。
同样,今天在台湾,要灌输大家和平发展的观念,要常告诉台湾的民众,在中国大陆这样一个广大的市场上,未来的发展无限宽广,我们为什么不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一起飞翔,共同实现梦想?这个必须要大家一起努力,我们既然有这样一份梦想,就不能永远是一个梦,一个愿景。如何把它落实?我们要再三强调,战争是可怕的,和平是珍贵的,在两岸如此错综复杂的关系之下,我们要用心、用情、用方法让两岸人民真正的心灵契合,而不是以霸权,以武力让人折服,我们要运用智慧,让两岸携手并进,创造无限宽广的未来。
我也常常告诉台湾年轻的朋友,要有出息一点。大陆年轻人充满了“狼性”,而台湾年轻人只顾小确幸,放弃了这么大的舞台和空间。为什么要失去跃马中原的雄心壮志呢?为什么不能在那块土地上找到自己的一片天?两岸年轻人未来的竞争,你有雄心壮志,你的舞台就在那里。以前年轻的时候,我们有一句口号,叫作“大陆的希望在台湾,台湾的前途在大陆”,为什么有这样一句话呢?因为那时我们说台湾是自由的灯塔,民主的长城,是四小龙之首,大陆要向我们学习。所以大陆的希望在台湾,学习台湾经验大陆才能够改变,而台湾的前途是在大陆,因为大陆这么大的舞台,那是我们共同所拥有的土地,为什么我们不在这个舞台上一展雄才。所以我常用这个方式鼓励我们年轻的朋友,有出息一点,不要局限在一个小小的岛上。那就要靠我们在座这么多学者、专家和媒体的朋友们一起努力,来完成我们两岸真正的心灵契合,真正实现未来两岸统一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是需要我们去做的,而不是嘴上讲的。我们一起努力,谢谢大家!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