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总编强调中美巨大科技差距刍议

编辑:环球时报 文章类型:观点时评 发布于2018-06-25 04:29:23 共1299人阅读
文章导读 科技日报总编强调中美巨大科技差距刍议

来源:单仁平 环球时报

中国作为发展不均衡的超大社会,我们的科技现状很难与西方做准确对比,自我评价注定是一场“乱仗”。最重要的或许是国内要保持积极向上的集体心态,国际上要减少遏制我们的阻力。实现中国发展的稳健与平衡,应是我们超越各种争论的目标。

《科技日报》总编辑刘亚东日前一篇演说引发网上热评。刘亚东表示,中国的科学技术与美国及其他发达国家相比有很大差距,这本来是常识,不是问题。可是国内偏有一些人,一会儿说“新四大发明”,一会儿说“全面赶超”,成为“世界第一”,说得有鼻子有眼,而中国实际上是在别人的地基上盖房子。

▲《科技日报》总编辑刘亚东

刘亚东指出,我们今天一些喜大普奔的科技成就,比如大飞机,人家半个多世纪前就有了。我们今天一些正在苦苦攻关的重大项目,比如载人登月,美国1969年就已大功告成,这些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差距。这位总编辑批评舆论对此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刘亚东强调“弯道超车”是个伪命题,认为它成了投机取巧的代名词。他批评浮躁和浮夸是中国科技界流行的瘟疫,很多科技工作者耐不住寂寞,坐不了冷板凳,总想走捷径。

刘是21日在中国科技会堂发表这一演讲的。经媒体报道和互联网传播,他的演讲成为舆论场的一个热点,并受到广泛支持。很多人赞扬他“敢说真话”,称赞其演讲“振聋发聩”。

  

刘的演讲可谓是舆论场近段时间对中国能力反思的一种代表性声音,这波反思是中美贸易战、特别是美国用停止供货对中兴通讯“一剑封喉”触发的。前一段时间舆论场上“厉害了我的国”的骄傲感比较突出,而中兴事件之后,互联网上又充满了“中国都不行”的沮丧感。

有官方身份背景的人对夸大中国的成就进行批判,刘亚东的演讲可谓来得正逢其时。

我们认为,第一,这样的矫正是需要的,提醒中国人要谦虚,不要忘乎所以,在中国崛起的过程中有这样的持续发声无疑是有益的,会有助于中国社会的集体清醒。

第二,中国要实事求是地认识自己,客观判断世界,但真正做到这一点又是很不容易的。中国社会中,包括学术界始终存在过度自信和妄自菲薄两种倾向,从政治上说,鼓励社会自信些和主张多检讨国家的问题也有各自的必要性,因此实事求是其实是个动态、复杂的过程。

第三,就中国真实科技水平而言,有两点都需要承认,一是我们确实取得了长足进步,而且速度惊人,加上中国工业部门和科技发展的全面性,让美国和西方产生了真实的危机感。二是我们的水平与美国还有巨大差距,克服这些差距需要不止一代人的艰苦努力。

  

第四,我们主张对上述两方面的认知都应当是充分的。刘亚东的演讲集中在了第二个方面,那么多人支持他,这其实反映了中国社会存在着希望对内加强反思、对外多展示谦虚的集体自觉。“闷声发大财”的思维方式在中国有着雄厚社会基础,很容易被激活。

第五,之前个别教授鼓吹中国在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和综合国力等方面“完成对美国的超越”,遭到了舆论的自发猛烈批评。那场风波已经证明,夸大中国的成就比起把中国与西方的差距说得严重些,在中国是更不被舆论接受的事情。

第六,无论实际情况如何,从国际上看,美国和欧洲都有大量宣扬中国将超越西方并造成颠覆性威胁的“盛世危言”,也就是说,自我危机感看来在不同国家都在发挥激励、动员社会的作用。整个世界都未必是冷静的,国际竞争出现一定的情绪化。

第七,在世界大变动的时代,焦虑和不自信在全球相当普遍地存在着,中国也是一样。这个时候搞国民信心激励需要很谨慎,因为如果方法不当,很容易产生负效果,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

中国作为发展不均衡的超大社会,我们的科技现状很难与西方做准确对比,自我评价注定是一场“乱仗”。最重要的或许是国内要保持积极向上的集体心态,国际上要减少遏制我们的阻力。实现中国发展的稳健与平衡,应是我们超越各种争论的目标。

作者单仁平系环球时报评论员

 
0
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邮箱:mhwmm.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