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报道85岁叶老暨大毕业说起 莫再混淆华侨与华人界限 请侨务部门务实上心
印尼视角
中国外事及侨务鼻祖周恩来总理与印尼开国总统苏加诺,周总理的名言“外事无小事”,而今可能已经抛到爪哇国了。(本号资料图片)
本号观点:羊城网原文称叶敏基老先生为华侨,本文转载时,坚决加以修改为华人。
因为像叶老这把年纪的印尼华人中,几乎没有中国籍的了。这样容易造成外交纠纷,使反华势力趁机搞事搞非,污蔑中国当局搞双重国籍,利用华人云云。
华侨与华人定位之别,已经是不可逆转的事实,内地外事及侨务系统应该面对,更不应该往往对此不上心,违背了周恩来的名训:“外事无小事”,实在有愧于国家。
其实也恰恰映呈了相当一段时间,侨务工作水准下降,懂侨爱侨的人不在台上所致,用人讲究世袭关系,老爸是侨务专家,儿子就不一定,反而对侨务造成巨大消弱;甚至风气不正,上上下下将侨务系统,变成了安置高层领导秘书、变相的裙带关系的领域,有些人对侨务两眼一抹黑,不学习,好发号施令,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只有把事情搞坏。
几年前我们也听到印尼一些华人团体,对此抱怨甚多。发生过原北京侨办主任,在印尼雅加达的一个华社集会里,发表号召华裔青年心向祖国(中国),贡献力量等等不适当的讲话,引起哗然,被印尼主流媒体拿到把柄,加以炒作仇华情绪。
假如无知还就算了,最怕有些部门,为了达到一些政治目,故意模糊华侨与华人的界限,或者说为了刷侨字号部门的存在感,硬是人为地将华人,揽入其不适当的工作职责范围,更不应该。印尼的监控华社部门,也多次表达不满,警告华社。
所有种种,均为缺乏政治大局观及缺乏国际视野的表现,既不可取。也把华人陷以不义,等于将他们推到是非圈,犹如扔在火盆里备受煎熬,终究会遭到华人社会的不满与抵制
其实,周恩来很早就关注华侨融入侨居地社会的问题,他顺应华侨由落叶归根,到落地生根的历史演变进程,在五六十年代就开始指示外交与侨务部门,通过大使馆向当地侨团领导人传达,华侨应该尊重当地法律与文化,更鼓励侨胞自愿选择加入印尼籍,为当地社会效力,这些指示令有些侨领感到膛目结舌,非常不理解,执行起来就打折头。
基于周恩来提出的这些原则,后来中印两国的双重国籍谈判很顺利地完成,其中还发生了周恩来与廖承志,专门接见印尼知名社会活动家萧玉灿,聆听他关于建议取消双重国籍的建议报告。
中印谈判签署双重国籍法令通过后,华侨加入印尼籍趋势增强,入印尼籍进程逐步加快,至苏哈托上台后,强制性地逼使华侨入籍,否则遣送回国,当然则提速至天翻地覆地步。
现在看来,周恩来无疑是顺应历史潮流的,展现了国家领导人高瞻远瞩的风范,也是基于丰富的国际斗争经验,才有这个务实的政策举措。
同时,也说明周恩来是真正关怀华侨的出路,中止双重国籍,既符合印尼现实社会发展情况,也能巧妙甩开反华势力套在中国头上,所谓利用华侨做第五纵队的红帽子。让中国娘家与嫁出去的女儿,大家都好做,相安无事。
后来,很多外交场合,娘家及女儿这些形容祖籍国与华人关系的说辞,风行一段时间,效果也很好。国家领导人给外事与侨务部门留下的政策瑰宝,而今怎么说忘就忘了?将之丢在一旁无人问津,太令人不齿。
我们发现,中国内地许多媒体,包括也转载此文的国侨务系统属下的中国侨网,仍然将华人与华侨混淆,既没政策水平,也是行政失当,很不严谨。当然,上头主管部门都界限不明,称谓混乱,其他媒体必然无所适从,不怪羊城网这些传统报刊。(本号雅加达信息员)
印尼华人叶敏基:
让更多华人学会“根的语言”
2018年07月28日
历时五年艰辛,终于拿到本科毕业证书的85岁印尼华人叶敏基。
近日,暨南大学2018届华文教育专业印尼函授本科毕业典礼在该校华文学院举行,向128名本科毕业生授予了学位。85岁的印尼华人叶敏基名列其中,而他也是最年长的一位毕业生。
叶敏基与论文指导老师赵敏(左)。
耄耋之年再进修
近日,叶敏基在小孙子的陪同下,从印尼飞往吉隆坡继而转机来到广州,辗转六七个小时。对于85岁的他来说,舟车劳顿之苦早被重归故里的激动和学有所成的兴奋冲散,即便需要靠拐杖走路,也是分外精神挺拔。
在报名暨南大学这个本科课程时,他已是80岁高龄,“虽然,2000年后印尼政府允许大家学华文了,但在印尼教中文的老师来自中国不同地方,10个老师就有10种口音,有的夹杂广府话,有的夹杂闽南语和客家话,不时闹出笑话。我希望可以通过正规的华语培训,为教学‘正音’。”
4年的本科学业,叶敏基用了5年时间才完成,过程充满艰辛。
“我念了一年,就中风了,左半边身子动不了,住了医院,后来经过治疗和每天坚持步梯,我用一个月时间恢复身体,回去继续教书和学习。过了两年,又因前列腺出状况住了院。所以延误了毕业。”他说。尽管叶老先生回忆得轻描淡写,但这样的坚持确非易事。
尽心尽力教华语
祖籍广东新会良溪村的叶敏基,虽身在异乡,但心系故里。作为印尼土生土长的第三代华人移民,他仍能说一口流利的粤语,也会写中文书法。他从高中就开始“半工半读”,在印尼苏北省棉兰市教中文。高中毕业后,他回到亚齐省继续执教。
只可惜,在亚齐省的教书生涯仅维持了3年。“1958年,当时的印尼政府禁止使用华语和开展华语教育,我就离开学堂了。此后几十年,没得教书,什么都做过。”也正因如此,叶家的第四代移民——叶敏基的四个子女,没有一人敢学华语,也没有一人看懂汉字。
遗憾于子女未能学华语,叶敏基在2000年重新执教。“2000年,政府准许学中文后,我就重新教书了,我要让更多华人学会自己‘根的语言’。当然,我也不止教华侨华人,只要他想学,我都教。”
提到教书育人,这位85岁的老教师露出了坚定的眼神。“我的生命虽然处于黄昏阶段了,但我还有能力,我会继续教下去。只要我还有一点光,就要发一分热,为华语的传承尽一份力量。”
叶敏基(右二)在毕业典礼上。
为文化交流搭桥
令叶敏基感到欣慰的是,近年来除了华人外,印尼的其他族裔也渐渐乐于学习华语。参加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华文教育培训班的印尼本地人也越来越多,现在跟着他学习中文的学生里也有不少印尼本土人。
叶敏基特别提到,文化传播和交流,唯有双向互动才谓之“交流”。除了在印尼教授中文、弘扬中华文化,他期望能回广州教印尼语。
“现在中国有政策,让我们这个年纪的华人能在这里住5年,这就解决了临时签证的问题。我希望可以开一个3个月为一期的印尼语学习班,教会中国学生基本的印尼日常用语。因为,在印度尼西亚工作和生活,必须要会说印尼语才能立足,不会印尼语就受人歧视和欺负。而且,中国人学会了印尼语,也能促进两国文化交流。” (来源:《羊城晚报》)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