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违规将中国稀土卖给美欧!一印商进口120吨,中国果断出手…
战忽智库
路透社最近发布的消息理应引起中国的足够警惕!印度稀土磁铁进口商Sona Comstar告诉路透社,自己作为全球最大的稀土磁铁进口国,在上一财年,从中国进口了约120吨的磁铁,而这些磁铁最终用在了斯泰兰蒂斯、特斯拉等跨国巨头的车型上。
不过这种好日子昙花一现!准确的说,中国收紧了稀土出口,不再如过去那般将稀土卖成“白菜价”,为了反制美国,中方甚至要求外国进口商提供稀土使用范围、客户等机密信息。SonaComstar作为直接的“利益受害者”,就只能退而求其次从印度国内采购。
问题来了,印度有机会成为替代中国的新兴稀土生产大国吗?答案可能让西方投资者感到绝望。因为印度600多万吨的稀土储量数据源自美国情报机构,是美国的“一手主导”,方才让世界认定印度是全球第三大稀土储备国,只要面向印度投资,就可能获得源源不断的低价稀土。
闻到血腥味的印度自然不会错过收割海外玩家的历史良机。用莫迪政府的话说,自己计划斥资350亿—500亿卢比在国内大规模开采稀土矿,以实现“国家关键矿产使命”规定的所有内容。至于日韩欧等客户能否从印度获得收益,那就不是莫迪政府能够控制得了。
原因有三:其一、整合稀土产业链极耗工时和资金。依照印度当前工业水平,想要拔地而起一座现代化的提炼工厂,就得建设发电厂、污水净化池、用于车辆通行的必要道路,甚至还得培训一定量的工程师,其过程之繁杂,资金花费之奢靡,或将超乎想象。
外资应该没有这个耐心,毕竟它们更喜来钱快的生意,而不是发善心帮印度辛苦打造稀土供应链。反映到现实场景,去年日本一家企业只在印度开采了约3000吨的稀土。如果印度是投资洼地,或早就引得凤凰筑巢,何苦到现在仍未建成几个颇具规模的稀土提炼厂。
其二、印度非常的不靠谱,该国欺骗成性,只将外资当成了摇钱树和聚宝盆。公开数据显示,在过去的十年,制造业在印度GDP的占比不升反降,至少有2000家外企被迫撤离了印度市场。这背后的原因用一句话总结就是:在印度挣钱就只能在印度消费,休想从印度带出去一块美元。
如此你让外资如何对印度成为稀土大国抱有信心!不过有意思的是,莫迪政府对此表现得不以为意,似乎认定在“资源为王”的时代,自己作为潜在的稀土储备大国可以轻易拿捏进口商,就像之前澳大利亚和巴西围绕铁矿石议价权一再给中国设置陷阱那般。
重要的一点:稀土是发展现代工业不可或缺的原材料,它不仅关系到主要工业大国的产业规模,更可能决定了它们的发展上限。美国情报机构表示,每生产一架F35,就须用到几百公斤的中国精稀土,美国缺乏矿藏和提炼工艺,就只能依赖从中国进口。
没有想到,中国收紧稀土出口,竟在间接“成就”了印度,让印度一跃成为了国际社会的焦点。值得注意,谁家的资金都不是大风刮来的,在了解了外资在印度的处境后,西方或只能就此罢手。因为相比较将资金投入印度无底洞,倒不如和中国直接谈判来得实惠。
这或是美国提出解除部分针对中国的制裁以获取中国稀土的真实原因吧。可话说回来,当中国觉得和美国摊牌避无可避,中方应不会轻易响应美国的想法。毕竟很多时候,美国的声誉和印度相差无多,作为欺骗性国家,它们往往会过河拆桥,不是吗?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最新导读

热门文章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