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中国远征军亡魂回家

编辑:腾讯网 文章类型:历史回眸 发布于2015-05-23 09:21:38 共2905人阅读
文章导读 带中国远征军亡魂回家

 

带中国远征军亡魂回家

2015-05-22 腾讯网 悠点印象

新朋友】点击标题下蓝色小字“悠点印象”关注本站。

(封面摄影:王磊 编辑:陈若冰)

二战期间,为了保卫西南大后方和抗战生命线——滇缅公路,中国派出最精锐的部队组成中国远征军协同英、美等盟国到缅甸对日作战,超过10万将士长眠在缅甸的土地上。当时,远征军为其中一些阵亡官兵修建了墓地,然而随着抗战结束国内形势发生变化,这些公墓成为无主之地遭到破坏。如今70年过去,原先的远征军墓地或成为居民区、或成为学校,牺牲在异国的烈士亡魂得不到安息。

1941年,中英两国签署《中英共同防御滇缅路协定》,中国组建远征军在滇缅支援英军抗击日本。据不完全统计,1942年至1944年,中国在缅甸、云南投入的部队约40万人次,伤亡接近20万人。图为1942年,中国远征军行进在滇缅公路,开赴缅甸萨尔温江前线。

当时大批海内外知识青年在蒋介石“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的号召下,踊跃参军、保家卫国,源源不断为远征军补充兵力,将青春热血抛洒在缅甸。图为1943年10月,史迪威上将检阅中国驻印军。

在两次入缅作战中,中国远征军牺牲人数达10万人。第一次入缅战役,由于作战失利,牺牲的6万人中,有5万人是仓皇撤退途中非战斗死亡的,特别是在自然条件极端恶劣的野人山中死亡人数最多,许多将士被草草掩埋。第二次入缅战役,远征军一路进攻,所到之处都建立了墓地,这些墓地基本上是沿着史迪威公路所建。图为1945年6月,位于缅甸密支那的新30师墓地。

抗战结束后内战爆发,国民党败退台湾,远在缅甸的中国远征军公墓成为无主之地。上世纪50年代,留在缅甸的国民党孤军,与缅甸政府作战;60年代,中国输出革命、支持缅共对抗军人政府。这些事件导致缅甸人将怨气撒到远征军墓地上,公墓几乎全部被捣毁。2011年初,由二战专家组成的团队对印缅地区的远征军墓地做了勘察,情况令人心寒,图为位于缅甸西保的中国远征军墓地,已经成为居民区,烈士尸骨不知所终。

1995年1月,生活在密支那的远征军老兵李锡全等,联名向缅甸国家秩序建设委员会提出申请,重建远征军烈士墓,“吾辈亲历战斗,幸而生存者亦垂垂老矣,实不忍令维护国际正义保卫人类和平之神圣史绩就此湮没,浴血奋战壮烈捐躯之忠魂无所归依。”然而,随着老兵们相继离世,修建烈士墓园和纪念碑的事情仍然没有进展。

2005年,《瞭望东方周刊》记者孙春龙到缅甸采访,第一次接触到中国远征军老兵,这段过去从未听说过的历史,让一直从事调查报道的他深感羞愧。随后,孙春龙发起“老兵回家”公益活动,帮助身在异国的国民党老兵返乡。

2008年10月12日,在孙春龙等热心人士的帮助下,流落缅甸60多年、没有任何身份证件的李锡全,终于跨过中缅南四号界碑,回到祖国。李锡全1938年参军抗日,等他再回到故乡时已经89岁高龄。2014年5月,96岁的李锡全在密支那去世,老人是带着遗憾走的,重修远征军烈士墓的夙愿,依然未能实现。

2009年5月30日,流落缅甸的9位老兵集体回国,受到边防武警军礼致敬,这是国民党老兵从未享受过的礼遇。从2008年开始,“老兵回家”计划相继接回40多位流落海外的老兵。2011年初,孙春龙作为专家组成员前往缅甸调查远征军墓地,面对已经无处可以祭奠的同胞,他决定寻找烈士的遗骸,把他们带回祖国。2011年6月底,孙春龙正式辞去《瞭望东方周刊》总编辑助理一职,成立深圳龙越慈善基金会,动员民间力量,全心投入到关爱抗战老兵的公益活动中。

2011年9月,云南省侨联、云南省黄埔同学会等民间组织发起“忠魂归国”行动,将在缅甸找到的19具远征军遗骸经猴桥和畹町口岸运回国内,安葬腾冲国殇墓园,这是远征军阵亡将士遗骸首次回国。60多年前,中国远征军就是从这里离开祖国,入缅作战,而当他们回来时,却变成一坛坛没有名字的骨灰。

2015年4月9日,经过多方努力,龙越基金会联合民间公益人士正式启动在缅甸的中国远征军烈士遗骸挖掘工作。遗骸归葬项目组顾问包括近代史专家杨天石、企业家任志强,钱晓华、将领后代戴复东(戴安澜之子)、考古学家陈靓、上海复恩社会组织法律服务中心高明月等,阿拉善SEE生态协会会员薛健为项目总负责人。在云南出境前,项目组成员和志愿者一道前往腾冲国殇墓园,祭奠远征军将士,向他们许愿,一定要把埋在缅甸的战友们带回来。

密支那是缅甸克钦邦的首府,人口只有20多万,大部分是克钦族人,由于缅甸政府军与少数民族武装克钦独立军冲突不断,这座城市发展非常落后。位于密支那的原中国远征军新30师墓地,如今已经变成密支那第六高中和贫民居住区,如果没有当地华侨指引,外人很难找到当年墓地的踪迹。

拉比亚一家是生活在原来远征军墓地上的克钦族贫民,简陋的竹制棚屋摇摇欲倒,靠几根竹竿支撑。拉比亚的家人说,这里修建房屋时,经常会挖到尸骨,有时下雨的晚上还会听到打仗的声音。信仰基督教的克钦族认为,这些诡异现象,是因为远征军的亡魂没有得到安息。

当地华侨回忆,他们小时候新30师墓地还保存完好,有900多个墓碑,安葬着近千名阵亡将士。而现在坟茔不在、墓碑无存,猪圈下面就是烈士长眠的墓穴。

居住在这里的克钦族纯朴、善良,拉比亚一家很友好地接待了项目组,对于中国人在他们家里挖掘遗骸,没有提出过分的补偿条件,他们希望在开工前举行宗教仪式,让这些亡魂知道现在有了归宿。

这次在密支那的遗骸挖掘,完全是民间行为,需要协调缅甸各个方面,为了能让挖掘工作的顺利展开,项目组给墓地涉及的学校及居民家庭进行了定向捐助,主要是学习和体育用品。

4月10日,挖掘工作正式开始,墓地周边的克钦族居民也来帮忙清理墓穴上的杂物。

信奉基督教的克钦族居民在家里举行宗教仪式,为中国远征军亡灵祈祷。

当地华侨和志愿者们在挖掘开始前举行祭奠仪式,按照中国传统摆上祭台和供品,点烛上香。

遗骸归葬项目总负责人薛健为远征军亡灵上香。薛健是一位85后企业家,这次遗骸挖掘工作,得到国内许多热心企业家的相助,除了资金支持和物资捐赠,他们还利用自己的人脉圈,协调中国和缅甸各方面关系。

志愿者在祭奠仪式上静静肃立,T恤衫上是中国远征军孙立人将军的画像。

由于墓穴埋葬很浅,项目组雇佣当地人用铁锹和铲子手工开挖,每天付给这些缅甸工人一万缅币的工资,约合人民币60元钱,这在当地已经算是很高的报酬。

挖掘现场,吸引许多当地人围观,当中很多年轻人都不知道这里曾经埋葬着中国远征军将士,也没有听说过历史上中国远征军在这里和日本人作战。

项目组中,来自西北大学考古系的人体骨骼专家陈靓副教授,为现场挖掘出的遗骸做标本取样。

4月10日下午,在第一个墓穴中挖掘出保存完好的青天白日帽徽和铜帽扣,证明此处确实为埋葬中国远征军牺牲将士的墓地。

当年牺牲的远征军官兵都是简单收殓埋葬,烈士的遗骨因为年代久远大部分化为泥土,只有少量的骨骼碎片。骨骼专家陈靓对现场挖掘出的碎片进行取样,牙齿部分可以最大程度的保留逝者的DNA信息,经过牙齿磨损程度判断,这名牺牲的远征军士兵年龄在20~25岁,刚好是风华正茂的年龄,那一刻现场许多人都掉下了眼泪。

4月11日,项目组工作人员在相邻的墓穴中挖掘出一具保存相对完整的颅骨,根据牙齿判断,这名战士牺牲时在20岁左右。

在接下来一个多月时间里,项目组在密支那第六中学附近陆续挖掘出100多具远征军烈士遗骸。在其中一个墓穴里,还发现了远征军士兵佩戴的英式钢盔。

4月29日,在密支那第六中学的垃圾池下面,挖掘出一具远征军烈士遗骸。所幸当年垃圾池挖得不够深,才得以保全烈士遗骨。骨骸发现时装在铁箱子里,可能是战争后期迁葬到这里,由于在垃圾池下埋葬太久,遗骸已经与铁箱和泥土融在一起,工作人员现场收集圹兆土后装入密封袋。

4月底的密支那,已经是炎炎盛夏,在高温高湿环境下,现场工作人员戴的橡胶手套里,浸满汗水。

所有挖掘出的烈士遗骨,在采集DNA标本后,被分类编号装袋,放入收纳箱暂存。

4月27日,首批采集到的烈士遗骸DNA标本送往深圳进行检测,这些DNA标本在鉴定后将被录入数据库,未来将根据这些DNA信息比对烈士的亲人。

先期挖掘出来的烈士遗骸暂存于密支那一处公墓内,根据已经找到的线索,整个挖掘工作大概要持续到8月份,项目组目前正在国内寻找可以接收远征军遗骸的墓地,制作统一的灵柩,以待来日将这些烈士亡魂有尊严地接回祖国。

虽然中国远征军是以抗击法西斯的身份长眠在缅甸这片土地上,但战后由于历史认知的模糊和长期被遗忘,他们反而成了边缘者。相对于中国民间在缅甸寻找远征军遗骸困难重重,由日本政府幕后支持的招魂、慰灵活动,却在缅甸搞得风声水起。日本在密支那修建了拥有缅甸第二大卧佛的寺庙,寺庙里竖着一块“招魂之碑”,碑文上说,“战争虽然失败了,我们将永远铭记日本军人为国家所作出的牺牲。”

在密支那,有一座当地华人2014年修建的中国远征军纪念碑,和华侨的坟墓挤在一起。多年以来,中国民间人士一直希望再修建一座规格更高的纪念碑,但始终未获缅甸官方同意。与英国、日本由政府出面修筑墓园和纪念碑不同,目前关于缅甸中国远征军的纪念设施,全部由民间力量操作,因此也只能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了。日本在1975年、1976年两次组织大规模的“收骨团”,共在缅甸收集阵亡将士遗骨23306具。而中国在缅甸阵亡将士超过10万,如今只收集不过百具。

日本在密支那市区的主要十字路口,修建了一些看似钟塔的“慰灵塔”,塔身的基座上镌刻着日军部队的番号,所有经过十字路口转弯的车辆,会围着钟塔旋转,每次转圈都像是在超度日军的亡魂。当地华侨说,他们最不愿意经过的,就是这些十字路口。(文章来源:腾讯网 )

 
0
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邮箱:mhwmm.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