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中美黄海对峙:苏27撞向F14,歼8锁定美航母,耗时72小时
来源:黄金拍档99
众所周知,中国海军“下饺子”是二十一世纪我们国家的一件大事,最近十年则是“下饺子”的大爆发时期。
如今的中国发展日新月异,正在为成为一个海洋强国而奋勇直前。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退役军官詹姆斯·范尼尔上校,曾公开赞叹:“中国在造船业上拥有无与伦比的优势,还拥有先进的技术实力,中国海军在可预测的未来中将超越美国海军。”
不过,中国海军的发展是为了保卫中国漫长的海岸线,保卫十四亿中国人民。
然而在上个世纪的1994年,情况与现在可以说是完全不同。
一、誓死保家卫国!
1994年,美国再一次不信守承诺,取消了承诺每年向朝鲜提供50万吨重油发电的协议,以换取朝鲜关闭宁边重水反应堆。
朝鲜的这一反应堆是可以生产核武器的,未能得到美国承诺的朝鲜,重启了宁边重水反应堆。
朝鲜的核计划到了十月份的时候,已经处于进入实战部署的阶段。
美国和日本提议对此进行核实,并建议朝鲜更换轻水反应堆,但遭到朝鲜拒绝。
这一事件发生后,朝美关系十分紧张。
十月下旬,美国派出“小鹰”号航母战斗群,进入黄海封锁朝鲜西海岸,意图以武力威胁朝鲜。
黄海的一部分属于国际公海。
根据《联合国海洋公约》,当一国要在国际公海对他国实施封锁行动时,应事先通知邻国,避免意外伤害的发生。
但是美国没有。
在没有事先通知中国的情况下,“小鹰”号航母战斗群被派往黄海封锁朝鲜西海岸。
而当时的情况是,由于美国出售台湾F16战机并随后搜索银河,中美关系陷入低谷。双方停止了一切军事交流。
不遵守公约很快导致了应有的后果:当“小鹰”号航母战斗群,在中国领海边界巡航时,中国海军一艘“汉”级核潜艇正在训练后返航。
在没有得到通知的情况下,中国的核潜艇撞上了美国舰队。
接下来,美军却没有让步,而是派出了一架以航空母舰为基地的反潜飞机,在中国潜艇上发射反潜声纳浮标进行三角计算,这对潜艇来说是非常危险的,意味着下一步是反潜攻击。
中国潜艇保持克制,在潜水躲避时向基地寻求帮助。
但是美国航空母舰却紧紧抓住中国潜艇进行模拟攻击,全队紧随其后,驶入中国领海——这可以说是典型的非但不敲门反而破门而入的“美国行为”。
美国的行动极其傲慢,发现目标后,立即派出驱逐舰和反潜机在空中盘旋。
三艘驱逐舰和反潜机从上、左、右追击我方403核潜艇,不断发动攻击。
一般情况下,航母战斗群包括一艘航母、两艘巡洋舰、两至三艘驱逐舰、一艘护卫舰、一至两艘攻击核潜艇和一艘补给舰。
当时,美国的“小鹰”号航空母舰是常规动力航空母舰的作业高峰期,排水量超过8万吨。同时,“小鹰”号航空母舰还装备了舰载机联队,联队共装备各类战斗机82架,其中F-14A“山猫”战斗机20架,F/a-18C“大黄蜂”战斗机24架,a-6e“入侵者”攻击机(或ka-6d加油机)16架,性能优异。
除舰载机外,它还装备了4架E-2C“鹰眼”预警机、4架EA-6B“徘徊者”电子战机、6架s-3b“维京”反潜机、6架sh-60f“海鹰”反潜直升机和2架hh-60h“黑鹰”救援直升机。
接到信息后,北海舰队青岛基地首先派出了歼-7战机,以10几分钟的航程赶到事发海域,他们是带着如有不测,以“往死里打”的命令呼啸而至的。
此时,六十个小时已经过去了。
美国甚至开始嚣张地进入中国领海。追击事件性质已发生严重变化,美国航母战斗群已严重威胁到中国安全,我们必须立即进攻!
随后,两架苏-27被派遣,这是1992年刚从苏联购买的。
美国不遵守规则,而我们必须坚守正义,在黄海上空,中国飞行员首先用英语警告美方:“你已进入中国领海,请立即离开!”
然而,“小鹰”号不仅装聋作哑,还起飞了两只F14雄猫进行警戒飞行,这是赤裸裸的挑衅。
此时,局势陷入僵局,中国两架歼-82留在内圈,而另外两架苏-27则在外圈与F14平行飞行,监视对方。
如何应对此种情况,对于中国飞行员的是一种严峻的考验。
两架F14形成一个警戒圈,将圈内外的两架中国歼-82和苏-27隔离开来。这种霸道行为激怒了中国飞行员,只见一架苏-27突然拉起,然后突然切向右翼F14。
如果F14不让路,两架飞机很可能在空中直接相撞。
美国飞机没想到中国飞行员会这样做,震惊之余非常害怕,迅速向右猛冲,从接触空域飞快逃走了。
看到苏-27的动作,歼-8战机同时打开火控雷达锁定美国航空母舰编队。
双方处于战争状态,海上冲突迫在眉睫。
危急时刻,美军最终败下阵来:F14飞机降落后,“小鹰号”一行全部驶出中国领海。这场对峙总共耗时72个小时。
二、警钟长鸣,威胁无时不有!
后来,美国海军形容这次事件是“二战后美国海军在西太平洋地区最具爆炸性的接触”。
1994年11月,时任美国国防部长的切尼访问北京,与中方讨论建立“中美海军航行双边通报制度”,以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有美国媒体当时描述:事件发生后,美方对中方如此强烈的反应感到非常惊讶,甚至有点措手不及。
其实,美国不会不明白,黄海是中国最不可触碰的地方。
作为中国首都的门户,黄海可以说是京津心脏的咽喉。
回顾历史,几次外敌入侵以黄海为门户,随后进入京津腹地,美国也参与了最初的八国联盟。
黄海是中国的核心利益区,这不仅关系到中国海洋利益的扩大,也关系到中国的海洋安全。
中国军事专家说:黄海沿岸有空军基地、海军基地和空军基地,我们在沿海的一些前线军事部署就在那个地区。
由于美国大多数航母的作战半径都在600公里以上,如果舰载功能在1000公里以上,美国航母一旦抵达黄海,观察中国的主要海军基地和战斗力可以说易如反掌,这将直接威胁到中国心脏和环渤海经济带的安全。
正因为如此,中国一直公开表示反对外国军舰和军机前往黄海等中国沿海地区,从事影响中国安全利益的活动。
黄海危机以美国主动撤军而告终。然而,这场危机的影响仍然深远。
事发后,中国开始加紧潜艇的改进和航母攻击歼灭战术的研究,进一步提升了海航的重要地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们的崛起是有目共睹的,伴随的问题是走向海洋。
这是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每个有陆地和海洋的大国都必须有安全的出海通道。尽管中国在东海、黄海、南海等海域拥有数百万平方公里的海域领土,但一系列大小岛链严重阻碍了中国的出海通道,美国驻扎在岛链上。
在和平时期,我们可能没有意识到,但是在危机时期,岛链将成为枷锁。如果敌人封锁岛链,中国将失去出海通道,无法通过海洋与外界沟通。
“非接触、不对称”是现代高技术战争的特征。精确打击距离越来越远,从1000公里到2000公里。战场的深度和过去不一样了。对于现代国防来说,“抵抗敌人进入某一海域”、“扩大海上防御深度”、“保护国家在海外的广泛利益”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
有鉴于此,中国必须突破岛链封锁,大力发展海上强国是解决问题的必要前提。
黄海和南海都是中国崛起的必然门槛。事实也表明,“中美黄海对峙”的背后,是整个西太平洋战略形势深刻变化的大格局。
通过这次大胆挑衅,美军收集了我国军舰和战斗机,特别是主力核潜艇的大量资料。
1994年的那一天,中国飞行员凭着无畏的勇气,赶走了美国航空母舰,这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
航母有两个作用:
1、在和平时期它作为一个威慑力量,一种外交工具,当危机出现、外交斡旋失效的情况下,航空母舰代表国家通过军事演习进行军事威慑,给当事国传递一个强烈的信号,使之意识到危险的降临,从而遏制危机发展,进而消除危机;
2、打起仗来以后,它作为海上的飞机起降平台,用舰载飞机进行海空作战。一般单艘航空母舰战斗群,只能起到一个传递信号的作用。
只有军事实力大大增强,中国的主权才能得到很好的维护!
三、时刻亮剑准备,从启示到进步
在这次危机中主要面对的是朝鲜,美国“小鹰”号航母战斗群打着演习的名义进入到了黄海,很难说不是对朝鲜军事力量的蔑视。
在这种情况下,美国特意选择了黄海,演习区域距离朝鲜太远是无效的,比如把航母摆在东海、南海,朝鲜感受不到真真切切的威胁。
而在这次危机中另一个面对的显然是中国。威胁不会有,但却是美国心情复杂的一次“示威”行动。
对于中国的崛起,一直想成为世界霸主的美国不可能漠不关心,故而始终全面加强对中国的各种情报侦察,当然这只是美国应对这一局面的措施之一。
同时,美国将向西太平洋地区部署更多的海军和空军,以维持其在西太平洋的传统霸权。
美方在明处是对朝鲜施加压力,而暗处实则针对中国,宣泄对中国的不满。
他们的主要目标便是以武力威慑朝鲜,同时震慑中国,以韩美军演的方式来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如此一举双得的事,必须使用最好的装备,这样才会凸现出美军的强大。
再者,美国海军对我核潜艇的挑衅行为,本身就是一种赤裸裸的战争挑衅;而美国军舰闯入中国领海、美国战机在黄海上空与中国战机的激烈“对峙”,本身就是一种明目张胆的入侵或对中国的侵略。
该事件对中国海军的影响是巨大的,此后中国核潜艇部队都返回船厂,进行了漫长的大修及升级改造,一时间中国核潜艇在公海大洋上消失了……
之所以说是灾难性的,是因为中国沿海几乎所有核潜艇必经的航道和海底,遍布美国的侦听设施和传感器,中国核潜艇的一举一动皆在美军的掌握之中。
此次黄海事件将中国海军主力部队核潜艇暴露在美军的面前,这对于中国海军来说真是一种难言之隐。
而在这十几年中,中国埋头发展,国防建设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歼10、歼20,,052D驱逐舰,利剑无人机、防空系统、运20、电子战机、反潜机、辽宁号航母、东风-21D反舰弹道导弹等一系列先进装备的研发,让中国国防实力有了底气。
最明显的例子是中国最近设立的东海防空识别区。
结语
如今,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这是靠实力逐步实现的。我们已经有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决心、信心和能力,任何国家或大国如果企图侵犯中国的核心利益,必将付出沉重的代价。
如今,我们凭借已经跻身世界前三的海军实力,而黄海对峙事件也绝不可能再发生了!
所谓滔滔江河水,淹不尽浩浩中华魂;巍巍昆仑山,锁不住阵阵中华风。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