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胜利七十周年纪念文章系列(十三)鲜血染红的摩谷之花尹坚君(张新民)

编辑:缅华网 文章类型:历史回眸 发布于2015-08-31 09:29:38 共1901人阅读
文章导读 抗战胜利七十周年纪念文章系列(十三)鲜血染红的摩谷之花尹坚君(张新民)

 

抗战胜利七十周年纪念文章系列(十三)

鲜血染红的摩谷之花尹坚君

张新民

尹坚君烈士遗像

    1942年5月3日,侵缅日军对缅华故都进行狂轰滥炸,曼德勒一片火海,缅华战时服务团战工队所在的云南会馆也不能逃脱战争的祸害,战工队女队员尹坚君挨炸腹部受重伤,流血过多而英勇牺牲。就这样,这位来自缅甸红蓝宝石胜地摩谷(摩谷)的年仅18岁的花季少女,永远离开了人世,离开了她的亲人和战友。她是用自己的鲜血染红的革命花朵。

    如今七十多年过去了,她的亲人怀念她,她的战友敬仰她。她短暂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是可歌可泣的一生。在怀念之余,人们不禁要问,她是怎样锻炼成长的呢?

    尹坚君,原名尹惠爱,祖籍广东省新会县,1924年出生于摩谷尹氏家庭。尹家是个大家庭,有七房叔伯兄弟,人口众多,在摩谷经营酒廊和宝石生意,是摩谷华侨中最富裕的家庭,同时又是爱国进步的家庭,家庭成员几代人大多思想进步,爱国爱乡,支持革命,积极参加缅华进步教育和抗日救亡运动。尹坚君的大伯尹勤,也即尹氏家业达成堂的创办人,在家乡木朗被恶霸地主尹介三谋害致死,为报家仇,三叔父尹国彦1927年回新会木朗村参加农民运动,参加了共产党,革命失败后才逃回摩谷,尹家在木朗的祖屋曾是木朗农会的会所。这样的家庭的背景对尹坚君的思想进步有一定影响。

    而尹坚君进步思想启蒙老师却是张培道和容希文。张培道1926年起就在广东新会参加革命,参加共产党,在新会13个乡,特别是木朗,从事农民运动,响应广州起义,曾任中共新会县委书记,跟尹国彦是亲密战友,有患难之交。他也是广州 起义失败后于1929年转到缅甸摩谷,开始从事华侨爱国进步教育和革命活动的。

    这时尹坚君到了五、六岁入学年龄,但摩谷没有华侨学校,她和尹家六、七个兄弟姐妹没有机会入学读书。尹国彦就建议张培道办一间私人学校,好让尹家的孩子以及摩谷其

    他广东同乡的侨童有接受中国文化教育的机会,同时也可解决他个人的谋生问题。张培道就与1929年5月在摩谷广东会馆楼上办起南武学校,第一批学生有13人,其中有尹惠爱、尹 储金、尹储银、尹娥英。作为一名在国内参加过革命斗争的共产党员,张培道有浓厚的政治思想和抱负,他办学校不少单纯为了教书和谋生,而是立志要用进步爱国的思想培育华侨后代,要播革命种子,让它在摩谷生根、开花、结果。所以,他利用当时国民党出版的课本讲三民主义时,他讲孙中山领导 家乡新会的农民运动 的故事,特别讲尹家在木朗的家仇,讲中 国劳苦大众遭受的苦难,介绍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                                                                                

    两年后,因为张培道要回香港寻找党组织,南武学校停办了两年,到1933年他重回摩谷后才复办南武学校。1935年改称启新小学,尹惠爱的堂叔任义务校长。张培道请仰光的黄绰卿介绍容希文来教书。他是一位思想进步的革命青年,后来加入共产党和战工队。他配合张培道,继续对学生灌输进步思想。他在尹家吃住,课余常给尹惠爱姐妹 讲苏联十月革命的故事,特别是讲“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保尔成为她们崇拜的英雄。容先生给她们讲“家”、“春”、“秋”的故事,使她们觉得很像她们的尹家,给她们很大的启发和教育,她们就想冲出这个家庭,自己决定自己的命运,追求真理,找到人生的正确道路。 因为摩谷没有华文中学,1940年小学毕业后,尹惠爱和尹储金、尹储银、尹娥英就争取去仰光的华侨中学读书。尹惠爱改名尹坚君,尹储金改名尹坚华,尹娥英改名尹坚英,尹储银改名林元坚,都有“坚”字,寓意意志坚定。

    当时的华侨中学没有寄宿制度,尹坚君姐妹们只能在仰光亚弄的培民学校住宿,每月住宿费8块钱,餐费8块钱。住宿条件十分简陋,没有房子,没有床铺,晚上把课桌并起来当床铺睡,所以生活条件十分艰苦。虽然尹家在摩谷是富裕大户,但各房的经济情况不一样。尹坚君的父亲是老二,在尹家没有财权,并不富裕。尹坚君在华中读书时,生活是艰苦的,但她不害怕,而是决心在艰苦中磨练自己。

    尹坚君和思想进步的同学一起,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参加读书会,阅读进步书籍和报刊,如《椰风》、《新知》等。1941年,她在《曼德勒报》上读到恩师张培道的长篇连载《挺生自传》,写他1925-1929年在国内参加革命的经历,使她更受教育和鼓舞。她参加华侨中学的进步青年学生组织“青学社”,为该社积极努力工作,热心为同学服务。

    “九一八”事变后,缅甸华侨积极响应祖国的号召,在全缅掀起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运动,尹坚君积极投入抗日救亡工作,不辞劳苦,上街募集救国捐,帮进步组织散发《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的宣传小册子。

    1941年底,入侵缅甸的日军逼近仰光,学生的学业被迫结束。1942年1月,侨党领导筹建了华侨战时工作队(简称战工队),尹坚君、尹坚华、尹坚英都参加了。战工队在仰光沦陷前撤退的曼德勒,与张培道和容希文遵照党的指示在1941年10月建立的华侨战时服务团合并,分两个战工队,在缅甸各地开展抗日救亡宣传活动。 队部设在云南会馆,队员们过着艰苦的集体生活。                          

    尹坚君积极参加战工队的工作。她被编在战工队第二分队,主要是搞后勤和安全保卫工作。根据队部的安排,她在云南会馆和广育学校,帮助国民党驻缅使馆为要逃难回国的侨胞办理华侨登记证,工作认真,态度和蔼,受到侨胞的赞扬。她不怕辛苦和劳累,积极参加战工队的军事和救护训练。当中国远征军败退到曼德勒时,她被派去伤兵医院,救治护理远征军伤员。她不怕苦,不怕脏,不怕臭,为受伤战士清洗伤口肿脓,换新药,细心包扎。她热心服务,使远征军官兵为之感动,有利于国共团结抗日。

    在曼德勒,尹坚君与老师张培道、容希文重逢。作为战时服务团和战工队的创建人之一,张培道常到战工队队部巡视,并对队员们讲话,尹坚君感到特别亲切。容先生在张培道校长家搭食,她有机会见到两位老师和师母,继续得到他们的教育和帮助。摩谷离曼德勒较近,但为了战工队的工作需要,为了抗日救亡,她一次也没回摩谷探望父母和亲戚。可没想到,她不久就永远离开了他们。

    1942年5月3日,日本法西斯的飞机对曼德勒进行狂轰滥炸,曼德勒一片火海。云南会馆是抗日救亡的战工队的驻地,是日机轰炸的目标。尹坚君腹部受重伤,肠子流出外面,战友们把她抬进防空洞进行抢救,但因失血过多而牺牲了。同时被炸牺牲的还有李乃和杨师傅。这是日本侵略者欠下缅甸华侨的一笔血债。

   在摩谷出生的一朵鲜花,年仅18岁的花季少女,就这样永远离开了人世,离开了她学习、生活、战斗的地方,离开了她的亲人和战友。她是用鲜血染红的鲜花,她的亲人和战友敬仰她,怀念她。

   尹坚君虽然英勇牺牲了,但她的鲜血没有白流,她用宝贵的生命为之奋斗的理想已经实现了:日本法西斯已被消灭,日本侵略者被赶出缅甸和中国,新中国已经建立并且已发展成为 在世界上举足轻重的强国,家乡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烈士们可安息了。

尹坚君的姑姑尹坚华(左2)在广州过生日,左1、左4是尹坚君的两个亲妹妹。

 (本文参考张培道的回忆录第二巻《在缅甸的岁月》、尹坚华的口述历史录音记录稿、《伊洛瓦底战歌》中纪念尹坚君的文章。)



 
0
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邮箱:mhwmm.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