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佤邦佤族历史连载(二)
来源:特区小邦哥
③.迁徙的路线
缅甸位于亚洲向南部延伸的三个半岛之中、最东面的“印度支那半岛”的东南亚地区,其北面接壤中国的青藏高原,东面接壤中国云南省、老挝和泰国,西面接壤印度、孟加拉国和孟加拉湾,南面接壤莫塔马湾和安达曼海。
缅甸的东、北、西部均有高山环绕。缅甸的高山是由西北面被誉为“世界的屋脊”的喜马拉雅山延伸出来的。克钦邦的“卡格博亚济峰”,高19315英尺,为缅甸第一高峰。“开兰亚济峰”,高19142英尺,为第二高峰。
山脉从缅甸北端向南端延伸,自北向南相连,有西山脉、中山脉和东山脉之称。河流顺着山脉由北向南流淌。伊洛瓦底江、钦敦江、萨尔温江和锡当江都享有盛名。从三大山脉中间可以看到由北向南延伸的两大河谷平地。
由北向南自然形成的缅甸山脉、江河和低洼河谷平地,有如为古代北高原人们创造条件,引领其由北部迁徙到缅甸来。
在迁入缅甸和东南亚的孟高棉语族、藏缅语族、泰汉语族,三大族群之中,最早迁入的是孟高棉语族。【杜丁依(1999)第81页】
在公元前1000年以前,孟高棉语族聚居在长江流域(中国南部)。大约在公元前1000年,汉人从原先居住的黄河流域(中国北部)迁徙到长江流域一带。与此同时,孟高棉语族也逐步往西面和西南面的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印度等国家迁徙。据说,在此之前,东南亚南部地区已有“尼格罗人”居住着。【乃邦腊博士(1991)第13页,巴新少校(1959),觉德博士,第11页】
往南部迁徙的(孟高棉族群)孟、崩龙、佤等族群,后来把原先居住在伊洛瓦底江、锡当江、萨尔温江三角洲地区的尼格罗人往南部驱逐。据说,在公元前600年以前,他们已经迁入到该流域一带【Scott(1932)第17页】。此后,大约公元前200年,孟族、崩龙族、佤族已经普遍分布到缅甸的整个东南部,直至泰国的南部及北部地区。【丹吞博士(2002)第109页】
④.族群与语言
最早进入缅甸境内的蒙古后裔族群,按语言学可分为两大族群,“奥斯达日”(Austric)语族的南部族群和“藏汉”语族的北部族群。其中,最古老的是“奥斯达日”语族。
“奥斯达日”语族又分为:“海洋南岛语系”(Austronesian)和“陆地南亚语系”(Austroasia)。属于“陆地南亚语系”的民族有:孟高棉、崩龙、佤,总称为孟高棉语族。因此,很明显的,佤族属于“孟高棉语族”。【乃邦腊博士(1999)第88-89页】
使用“孟高棉语”的人又称为“南亚语族系”人。即现今下缅甸的孟族,上缅甸掸邦地区的崩龙族、佤族。【杜丁依(1999)第81页】
⑤.逐步迁徙定居的地区
公元1世纪到公元10世纪期间,佤族已遍及现今的泰国,并和孟族合居。南部佤族比较信仰佛教,北部佤族信仰的是祭拜神教。南部佤族的“拉博”国,是与孟族的“堕腊瓦底”国同时建立的,但从来没有成为过“堕腊瓦底”国的附属【Griswold+Nagara(1972)P.30,31】。“哈利崩萨国”建立的那个时期,在“蓝崩”京都居住的孟族曾经受北部佤族的首领(Samiang)坤·兰威林卡【Khun Luang Wilangka(or)Milangka】派遣,协助“阿佤”的“珊玛迪威”公主。
网络配图
据说大约在公元11世纪中期,“哈利崩萨国”发生了霍乱,毁灭了这个国家。“珊玛迪威”公主的族人大多数都离开了“哈利崩萨国”,大规模地进入了“德通”地区【乃邦腊博士(1991)第16页】。也有人认为“哈利崩萨国”是因为那些北部非佛教徒的“勒佤人”而灭亡的【丹吞博士(2002)第13页】。虽然“哈利崩萨”人们避居在“德通”,但是,由于蒲甘“阿诺耶塔”国王攻打德通城,他们只好又迁往勃固。勃固人跟他们是同语族人,所以殷勤的接到了“哈利崩萨”人。【乃邦腊博士(1991)第6页】
孟族的“德通”王国曾经稳固地传了59代君王。除了第59代帝王“玛奴哈”所刻写的“达弗”碑文外,还有“邦内”碑文。碑文上写道:“德通”粮食丰足,城墙坚固,只是偶尔受到“阿佤”和“乔弗”族的骚乱。【丹吞博士(2002)】
公元1世纪到公元5世纪期间,孟族建立“堕腊瓦底”国的前后时期,出现了佤族建立的“拉博”国。如同“堕腊瓦底”国一样,在公元7世纪繁荣昌盛后,到公元10世纪末期,沦落到比自己势力强大的马来族及高棉族的手里。
网络配图
当孟族的“堕腊瓦底国”国力衰退时,孟族的势力衰弱,于是,“珊玛迪威”公主便乘机取得北部佤族的协助,在“堕腊瓦底”的背面,建立佤族的“哈利崩萨”城邦。
虽然佤族与(孟高棉族)孟族、崩龙族适时地共同迁移居住在一起,可一旦出现发展壮大的机会,佤族便发挥其组织能力,把族群聚集起来。他们不仅有在山区谋生的技能,也有建立以及筑造都城的能力。但是好运不常在,在公元11世纪初期,“哈利崩萨”国内由于发生霍乱灾疫,整个国家濒临灭亡。于是,“珊玛迪威”公主的族人大多数都离开了“哈利崩萨国”,同时大规模地涌入西部的德通城。
网络配图
进入“德通”后,他们又想要摆脱“玛奴哈”王的管制,因此发动了叛乱,但没有成功。公元1057年,蒲甘“阿诺耶塔”国王为了取得小乘佛教《三藏经》,从陆路和水路进军占领了“德通”。此时,佤族人还没有定居下来,又被迫撤向“勃固”。由于跟勃固人是同语族人,因此,他们才安心定居下来。
网络配图
“德通”灭亡后,佤族逃到勃固,那时正处于所谓的“蒲甘王朝”时期——第一个使缅甸统一的“阿诺耶塔”国王朝代。早在“蒲甘王朝”以前,孟族曾在缅甸南部“德通”,骠族在“卑”,还有缅甸西部的若开族在“若开”,先后分别建立了城邦。当时的缅族住在缅甸中部雨水丰沛的“皎施”地区,过着自耕自足的日子。那个时期,他们还没有自己的文字,只是信仰杀动物祭神与大乘佛教。
如今被称为“缅族”的蒙古种族“藏缅语族群”的原先居住地是在中国西北部青藏高原和戈壁沙漠之间的甘肃地区【吴巴佩,缅甸史简述(1921)第6-17页】
早在距今2000年前,“藏缅语族”就已经进入到了缅甸境内。【吴波佳,缅甸现代简史(1299)第4页】
网络配图
早在公元1世纪初期以前,“藏缅语族”就经由青藏高原,沿着伊洛瓦底江,逐渐迁徒到缅甸中部地带,途径婆罗江和钦郭江,先行到来的是骠族、甘央族和德族。(藏缅语族)缅族是在大约7世纪时期,经过梅卡江和萨尔温江中间一带,往“皎施”地区迁移。缅族到达“皎施”以前,曾经暂时停留在“南诏”国,并向掸族学了农耕、养马、管制领土、军事等新技术。他们到达居住的“皎施”地区时是分布在撒梦江、邦劳江、佐基江、密达江流域一带。由于农田容易灌溉,因此,他们连续不断地成批进入到这个地方,直到容纳不下,并由“皎施”迁散到“敏布”、“东郭枝”到“卑”地区,其次分布到北面“瑞博”、“大巴英”、“眉杜”等地区。大约到9世纪,在“蒲甘”周围一带,他们都已习惯性地聚集生活在一起。【吴巴佩,缅甸史简述(1952)第18-19页】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