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莫顶昂著:殖民统治时期的缅甸史(第五章)(一至三)(林清风 张平 合译)
殖民统治时期的缅甸史
八莫•顶昂 着
林清风 张平 合译
第五章 第三次英侵缅战争
一、英法与贡榜王朝(1)的关系
十九世纪中期前后,英国以印度为基地,疯狂地发动殖民战争,侵略了中国、新加坡、缅甸、阿富汗、伊朗等国,成为十九世纪中期前后亚洲人民最凶恶的敌人。
英、俄、法、德、美、日等国,以新的方式加紧侵略中国。为了维护资本输出的最大利益,帝国主义在中国展开了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的竞争,任意瓜分中国。至于东南亚地区的缅甸、暹逻(即今日的泰国)和印度支那等国,则由原来的竞争对手英法两国,妄图独霸展开了激烈的角逐,极力扩张殖民势力。
英国发动两次侵缅战争,占领了阿拉干、丹那沙林和勃固等地,又强迫缅甸王国政衬签订一系列的不平䓁条约,并把王国政府辖下的上缅甸当着它的"保护国”。同样,法国殖民者对印度支那各国采取政治、经济和军事等手段,施展各种阴谋诡计,妄图把它们变为她的“保护国”。
到十九世纪后期,未被英法两国完全侵吞的仅剩下暹逻和缅甸了。关于暹逻它们两国磋商取得了谅解,然而,关于缅甸它们并没有取得一致协议。缅甸丰富的森林资源,石油和其他矿藏,早已使英法这些贪得无厌的殖民者垂涎三尺,各怀鬼胎,各自竭力图谋侵占上缅甸。不仅如此,它们还妄图争先垄断与上缅甸交界的中国云南省和西南市场。因此,缅王辖下的上缅甸,对于英法两国来说,在战略上是有着十分重要意义的。由于如此,英法两国为争夺缅甸贸易的垄断权,一方面互相排挤,另一方面干涉缅甸内政,挿手民族纠纷,并且已觊觎中国的西南,真是野心勃勃。
第二次英侵缅战争后,英殖民者又在着手寻找从缅甸打进中国西南的通道。法国殖民者也从印支各国寻找打进中国的道路。此时,法国殖民者又入侵越南北部,并向上缅甸展开活动。在这场竞争中英殖民者占了优势,它在1862一一1865年间,同缅甸签订《缅英通商条约》,英殖民者利用该条约赋予的权利,英国商人利用水路(伊洛瓦底江水路可直达八莫)、陆路的便利条件,将它们的工业品大量倾销中国西南市场,并从中国掠夺廉价的原料。
对于竞争对手英国在缅甸的得势,致使法国再也不能等闲视之,于是法国想方设法接近缅甸王国政府官员,努力争取建立一切联系。当然,这一切动向对于缅甸王国政府来说,则是可以利用的大好时机了。
如前所述,英国发动第二次侵缅战争,侵吞下缅甸之后,在进行经济掠夺的同时,极力图谋侵占上缅甸。面对英国的侵略阴谋,使缅甸王国政府也谋求和法国接近,建立较为紧密关系,借助它来与英国抗衡。
鉴于上述种种原因,缅甸利用了英法之间的矛盾,接近法国,这样一来,缅英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激化,以致爆发了第三次英侵缅战争。1885年11日️,英国侵略军占领曼德勒。1886年元月1日英国宣布正式吞并缅甸。从此以后,贡榜王朝宣告终结,殖民地历史时期开始了。
二、缅法关系
为了寻找吞并上缅甸的借口,英殖民者惹是生非,制造事端,对缅甸王国政府施加压力。为了维护国家的独立和主权,缅王派遣外交使团遍访欧洲各国,展开积极的外交活动,寻找新的盟友。在曼同王领导下的王国政府克服种种困难,甚至派遣外交使团前往美国。
正当缅甸在寻找新盟国之际,法国也试图接近缅甸。这对缅甸来说则是一件求之不得的事。于是,缅甸王国政府欣然批准了法国基督教团体在缅甸自由传教的权利,皮杨达是曼同王执政时期著名的法国大主教。
1859年法国第尔加尼将军用阿弄帕耶号火输船(即蒸气轮船)载法国工程师沿伊洛瓦底江经英属缅甸前往曼德勒时,使英国当局不知所措。当时英国指责说:缅甸要同法国结盟来反对它(即指英国),密谋要把它从英属缅甸駆逐出去,等等。
1872年缅王派遣以金藴们纪为首的代表团访问法国。1873年法国也派遣代表团到访缅王京都,以示回访。缅法两国建立外交关系派遣使团互访,使英国很不高兴。缅甸代表团到达法国巴黎之后,英国驻法国大使慌了手脚,甚至英国外交部还向法国驻英国大使质问此事。当时法国在世界其他地区疯狂进行殖民战争,无暇顾及这些事务,不太愿意,也没有必要过分刺激英国,于是同英国的关系采取敷衍的态度。,
1878年曼同王驾崩,幼子锡袍(1878一一1885)被立于位。缅法两国的接触更加频繁,在整顿缅军使之成为一支现代化部队中,法国成为了缅甸武装部队的教官。法国的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在王国政府的经济和工业部门也逐渐多了起来。
当时的英国是由索尔兹伯里勋爵领导的托利党政府执政时期,伦多夫、丘吉尔勋爵是当时英国政府内负责印度事务的大臣,殖民地印度总督是杜佛林勋爵,而英属缅甸高级专员(即省督)则是莎•洽洛斯、巴拿特。
特别是1884年缅王派遣代表团访问法国,使英国感到十分惊讶。缅甸代表团在法国期间,英法两国通过他们的大使对缅甸的外交事务施加压力。当时英驻法大使在他们的行政报告中指出:缅甸是同英国建立了特殊关系的国家,法国应当注意同英国政府的交往和发生联系,我已将此事敦请法国外交大臣注意,等等。不管英国如何通过外交途径施加压力,法国政府却转湾抹角的予以回应。当1885年元月15日缅法两国签订《缅法友好与通商条约》的时候,英国犹如坐在烧红了的木炭上的猴子一般,端足不已。
显而易见,缅法两国订约之后,法国在同英国的竞争中占了上风,使法国在缅甸攫取了更多权利。1885年6月法国领事哈斯抵达缅王京都,经过一个月的谈判缅法双方签订一项关于通商条约,根据该条约,为了缅法两国便于联系起见,需要建筑一条由曼德勒(即缅王京都)到东京(即越南北部)的铁路,关于建筑该铁路所需的经费将由法国贷款给缅甸王国政府,作为支付偿还贷款的办法,缅甸王国政府应将伊洛瓦底江流域航运以及石油税收为担保,条约还规定,准许法国在缅王京都曼德勒开设银行,红宝石矿的开采权及获得咸茶专卖权,等等。这一切将为法国在缅甸的经济势力大为扩张。
三、一十四天的战争
印督早已对缅甸的情势十分关心,第三次英侵缅战争爆发之前,印督就致函英属督臣,表示如果法国干涉上缅甸之治权,而使英方有所不利时,将毫不迟疑,并吞缅甸于印度疆域之内。
关于英国图谋发动侵缅战争,侵吞上缅甸一事,当时法国曽向英国政府提出抗议,并建议关于缅法条约之事,愿意通过谈判解决。但是,法国的建议却遭到英国的拒绝。印度事务大臣丘吉尔要求外交部对法国应予以强硬的答复,应当指出,在缅甸除了英国的唯一势力之外,决不能容许再有其他一国势力的存在,等等。1885年10月3日,印度事务部在呈交外交部的信件中明白指出:「请迅速寻找吞并之借口,火速侵占上缅甸,结束锡袍王领导下的王国政府⋯。」在该信函上署名的是丘吉尔勋爵的秘书莎•欧温山。
当时,不仅英国政府的态度是如此,英国资产阶级和在缅甸的英侨商人,也纷纷敦促印督尽快吞并上缅甸,不应等闲视之。
1885年5月,英属缅甸仰光的英人商会在给英国商会的声明中提出:「上缅甸和下缅甸原为一个实体。上缅甸发生什么事故,肯定也会危及下缅甸。因此,对于胡作非为的缅廷,不应当如此继续坐视不管,我们要求应当尽快地铲除并占领之。」同样,伦敦的英国商会也于1885年10月23日呈交印度事务大臣的报告中如此怂恿要求道:「锡袍王的缅甸政府已经公开地和法国结盟,并作出了有损于在缅英侨权益的事情。女王政府不应当袖手旁观,如此下去,将会严重地损害英人的利益。为此,我们要求应当尽快地收拾剩下的缅甸部分。」,
于是,代表英国资产阶级并为它们的利益服务的英国女王政府多方裂造事端,寻觅挑衅借口。孟买缅甸贸易公司是由英国投资数以百万计的从事抽木生产的私人企业,和缅甸政府订有合同。孟买缅甸贸易公司在缅甸政府允许的柚木林纳税来伐柚木。但是,因为该公司非法砍伐彬文那的柚木林,所以公司职员补捕,砍伐柚木林也被制止,并课以罚款二百三十万卢比。可是,孟买缅甸贸易公司不仅不接受缅甸政府的判决,同时还向英属缅甸督臣及各级政府控告。于是,孟买缅甸贸易公司的控告对英国政府来说如获至宝,给它们找到了制造挑衅的借口了。
如上所述,1885年10月22日英国借囗缅甸处罚孟买缅甸贸易公司偷运柚木事件,向缅甸政府提出最后期限予以答复,最后通牒里要挟缅甸同意以下条件:英国在曼德勒派驻长官,可随时晋见国王,孟买缅甸贸易公司争执的事件立即转由英印总督裁决,;缅甸外交由英国监督;缅甸应协助英国与中国云南省进行贸易,等等。
随后,英国政府印度事务大臣丘吉尔指示印督,命令他从印度武装部队中抽调10000名士兵整装待命。至此,英国的战争图谋是显而易见的。当然,英国的蛮横无理的行径对于一个拥有独立和主权的国家是难以容忍的。然而,缅甸却无力同英国对抗。所以,缅驻法大使通过英驻法大使于11月3日呈交一封函件给英国政府,信中谈及关于孟买缅甸贸易公司课以罚金二百三十万卢比一事,贵公司若不服判决的话,请列举事实再提出申诉,敝国政府将会重新审理,并予以合理解决。关于英国派使节常驻缅甸京都一事,信中谈到缅甸王国政府将会按照过去一样予以重新接纳之。至于有关缅甸外交事务一节,信里指出,这是纯属拥有独立的主权国家缅甸自己的事情。信里最后建议,如果英国政府不能接受上述各项答复,建议请意大利、法国和德国等缅英两国的友好国家,予以裁决,等等。
但是,英国政府对缅甸呈交的函件并不重视,置若罔闻,也不予以回复。在英国政府完全拒绝答复之后,印度事务大臣于1885年11月11日致电印督,电文如下:「请训令普伦德斯脱将军立即进军曼德勒。」
早就处于戒备状态的英军于1885年11月12日起开始向仰光挺进。该武装部队由普伦德加斯脱将军率领,并由曾一度派驻缅甸京都的英国政府代表司雷登上校作为政治委员负责领导。
满载英军的军舰于1885年11月14日起开始越过英缅边界的所谓“阿兰缐”,入侵缅王辖下的上缅甸。在到达敏建之前,几乎未遭到缅军的抵抗。英军仅在敏建遭到稍微的扺抗之后,于1885年11月25日敏建就落入英军手里。敏建陷落之后,缅甸派遣一个拥有全权的代表团,树起白旗前来普伦德加斯脱将军处,表示愿意接受英国政府最后通牒内所提出的各项要求。但是,此时英国已完全拒绝缅甸政府的提议,英军继续挺进,于11月26日至27日前后占领阿瓦和实阶,并于11月28日轻易地占领曼德勒。缅甸京都被攻陷之后,英军在没有遭到任何阻挡和抵抗的情况下,俘虏了锡袍王与其母及其妻妾(3)和五位亲王。于1886年元月一日,英国正式宣布缅甸为属国,并属印度之一省,设立总督直接管辖。
至此,第三次英侵缅战争(4),从英军越过“阿兰缐”侵入缅王辖下的上缅甸(即2885年11月14日)起,直到英军占领曼德勒,并俘虏了缅甸最后一个国王一一锡袍王(即1885年11月28日)为止,前后仅一十四天而已。
注释:
(1)贡榜王朝(1752/1885),在我国史书中称雍籍牙王朝。
(2)阿兰缐,即指英属勃固省与缅王辖下的上缅甸的边界缐。第二次英侵缅战争(1852年)结束后,英国占领勃固,并宣布勃固属于它的保护省。后来英殖民者又垂涎勃固山脉密覆着经济价值极高的柚木林。英殖民者利用当时缅甸王国政府内部发生动乱的大好时机,由英属勃固专员阿达普耶随心所欲地宣布英属勃固省从卑谬扩大到脉特谬(位于卑谬以北五十英里的一个市镇。独立后改为旺兰谬,意即胜利的旗帜),在划定边界缐的过程中,缅王代表始终没能参加,事实上是由阿达普耶委任阿兰按他个人的意愿公开强行划定边界缐和竖立界桩的,故称“阿兰缐”。
(3)锡袍王于1885年11月28日被俘,用“苏利”号轮船送至仰光,后与王妃苏普耶纳被流放到位于印度海滨之拉德乃奇黎岛。1916年12月26日,锡袍王卒,王妃获赦归,居住仰光,领取英政府津贴,至1925年11月27日病逝。
(4)第三次英侵缅战争,英军死伤不足十人。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