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情深——怀念叶振发同学(更生)
作者:更生
叶振发是我在“渺铭”结识的学生,他们班我连带两个学期。
之后,我调往丹老。我们仍以鱼雁传书贴近两地的距离。离开丹老后,想他不久业已初中毕业转到仰光深造,就此断了联系。
一
许多年过去了,我们都有了自己的家庭,也记不清又如何联系上的。
其时,他已在家乡垦植果园,养殖鱼类。他不落俗套,以科学方法培育。他的凤梨不同于其他品种。好多酒店,旅馆都很喜爱,他还酿造成果酒销售。鱼类的养殖也非清一色,轮换着养殖不同品类的鱼种。以最低的成本,且“就池取食”的良方把鱼养得又肥又大 。
毫无疑问,业务蒸蒸日上。
二
成功男人的背后总有贤惠的女人。
王海池和振发不愧是一对情投意合的好搭档。他在家乡大力发展业务,她在仰光极力推销。巾帼不让须眉,同心携手把这个家撑起来(起步阶段,她曾给几家旅馆当采购员)。
这还不说,她还志愿给患者针灸治病。鉴于她的有心和用心学习,医术大有进步。在同期的针灸培训班里,算是出类拔萃的一个,在仰光堪称针灸翘楚。
逢有中国的中医代表团来访,都要请她协助。
亲朋好友的相求,她都不推托。凭着我和振发的情谊,只要求她,即便是晚间,也会登门就诊。
她来到乡村,村民们的病痛,只要是能以针灸,拔罐之类处理好的,她都不嫌弃,一一给予治疗。高血压,中风,瘫痪患者,立竿见影。村民们称她是“神医”。
三
叶振发是一位“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仁人志士。
他一心要改变乡梓一穷二白的面貌,把凤梨优种分发给村民,学校,和尚庙去垦植,等同借支,三年五年后回收原本。不是他图回报,旨在以此激发大家的积极性和责任心。果不其然,他的作为,大家的辛勤耕作,自力更生,转变了原是捉襟见肘的窘境。赢得了乡里乡亲的爱戴和尊敬。村里的大小事务,争执事端,以他马首是瞻,得到妥善的处理解决。
这是安宁祥和的小天地。“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不是天方夜谭。
二OO六年的泼水节,我偕内子到他家乡小住数日。若不是孤陋寡闻,我不敢相信缅甸竟然有如此这般的情景和规划 ,他的独具匠心造就了他。
信步走在村子里,房前屋后传来亲切的招呼声,他微笑点头,寒暄几句,不多言语。
凡到此地巡视的官员,个个竖起拇指,大加赞赏。
闲来和他促膝谈心,方知他有远大的理想。他不仅要造福桑梓,亦有扭转乾坤,改变现状的雄心。在他面前,我自惭形秽。年轻时的抱负,早已被生活的包袱背累得不知所踪。
一个坚定信仰的人。壮怀激烈,朝着目标一直走下去的人。
四
尔后,我移民美国。
在一次的聚会上 ,我托欲回缅甸的朋友捎信给他,才知道他已故世。
真是晴天的霹雳!我目瞪口呆,僵若木鸡。我不能相信,本无大恙,为何天不与寿,招他而去!我痛心疾首,欲哭无泪,许久无法从悲痛的阴影里走出来。
“无可奈何花落去!”
“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五
去年初,我有幸重游渺铭。海池母子闻讯由乡村来接我。
翌日一大早,我们一行人前往他们乡村。一路上,我沉思默想,今日所见,是否如同往昔,保持不败的业绩?实不相瞒,她身边的两个男孩,毕竟在城市长大,蓦然投身农村,继承父业,情愿吗?倘若不得已而为之,岂不是得不偿失?理解,体谅,担心,一缕黯然袭上我的心头。
到了!眼前一亮,我不敢相信自己。一头雾水,找不着北。高架管道悬于半空,阡陌纵横,错落有致,绿的植被延伸而去。蜿蜒曲折的小道樱花点缀。万绿丛中红一点!一幅美好,迷人的图景!这是洞天福地,胜似桃源的天外之地!
科学的魔力,魅力掌握在这两个孩子的手上!
“似曾相识燕归来!”
“雏凤清于老凤声!”
六
接着,我们参观学校。受到校长和老师的礼遇。我们一同在校舍前拍照留念,到办公室座谈,吃当地蜜饯。话题围绕着振发生前的事迹,怀念,缅想,惋惜。和尚庙也去了,住持请吃西瓜,依然谈起振发的为人处世,耿耿于怀,念念不忘。
死而不亡者,寿!振发永远活在大家的心中!
——谨以此文寄托我的哀思。
零一六年六月
叶振发学长是一位性格谦和,心怀大志,把自己的一生献给故乡缅甸的好学长!值得我们学习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