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舐犊情:我深深怀念的母校——中国女中-王锦彪

编辑:缅华网 文章类型:缅华文苑 发布于2017-06-26 11:32:40 共1823人阅读
文章导读 难忘舐犊情:我深深怀念的母校——中国女中-王锦彪

香港缅华互助会主席  王锦彪

中国女中是我的母校,那是一个令我终生难忘的学校。1915年,一些缅华学者成立了一个缅华学生联合会;1917年元月由这个“学联”的陈震环、陈金崇、陈伯诚等人筹谋新创办一所“中国女子公学”。

这所公学后来得到缅甸首富胡文虎、胡文豹兄弟俩的大力赞助。并由胡文虎先生出任董事长。后拟增设初中而改称中国女子中学。1941年12月,因太平洋战事爆发,日寇南侵而停办。二战结束后,学校于1946年11月复办。1949年3月25日,战时被毁之五十尺路下段校舍重建举行奠基典礼,由南洋闻侨缅甸土生土长的胡文虎先生主持奠基。1950年元旦举行新校舍落成典礼,由当时任仰光市长的吴吞陈剪彩。后因学生人数激增而将初中生保送到华侨中学(当时缅甸最高学府)而专办小学,又易名称中国小学。但缅甸华侨却习惯于仍然称呼其为中国女中。1966年4月5日被缅甸政府收归国有而停办。

回想我入读中国女中幼儿园时(当时是租用郊区的黑猫体育馆场所)只有3到4岁,对学校的记忆非常模糊。但有几件事在我小时候脑海里印象特别深刻,且让我受到极大的启发。其中一件事是与我们上学时坐校车有关的。当时学校有很多校车,接送仰光市里不同区的同学,每辆校车到达学校的时间也不一样。我们不同校车的同学熟络起来之后,组成了一个个“校车帮”,每当我们的校车比别人先到,我们就会在停车场等着后面才到的校车,然后就指着他们讥讽地说: “羞、羞、羞、你们是吊车尾的!羞、羞、羞、你们是后来才到的,你们输给我们了!”。事后我们才受训导说这样做是不对的。这个虽然是一个小时候的淘气事,但我在了解到这个事情错误的本质后,同时也从中学到了竞争的意识,凡事都不愿意落后于人,养成不迟到的习惯,这跟中国女中奋发向上、永不言后的精神是一致的。我们从小就在中国女中的教育环境里熏陶着良好的竞争意识。 “三岁定八十”,可不是吗?

另外一件我还记忆犹新的事情是关于“中国女中”这个校名引起的一个小闹剧。我在中国女中就读小学的时候,其实学校已经易名为中国小学,但是由于中国女中自创校以来作育英才,桃李满门,在缅甸华人社会享负盛名,所以“中国女中”这一称呼一直留在缅华同侨的心中。我当时刚进“中国女中”就读,许多亲戚长辈便调侃我说:“阿彪,您其实是个女孩子。” 小时候的我不知就里,便较真地说:“我才不是女孩子呢!” 亲戚们便说:“你看,你的学校中国女中就是让女生读的学校,你说你是不是女孩子?” 然后就是一阵哄笑。小时候的我对此羞愤交加,便去向我母亲抱怨,问她为什么要把我送进女子学校。此时我母亲就对我语重心长地说:“彪儿,学校叫什么名字不重要,关键是能够教育好学生,培育英才。给别人戏弄为女孩子有何关系呢?然后,母亲就给我讲韩信忍辱做胯夫的故事”。 小时候我虽对此话一知半解,但我从此不再理会亲戚们的调侃,专心学习,在班上名列前茅。待我日后细味这句话的意思时,才明白这个人生道理:徒具虚名,不如脚踏实地,日后做到名实相符即可。

我在母校中国女中最光荣的事情是在我小学6年级的时候,全仰光高小作文比赛我得了优等奖。题目是“我的童年”。我的作文被当时缅华教育界的文学泰斗周蒂芸老师刊登在仰光的人民报上。他当时对我作文的评价是:“谁能想到一个10岁的缅甸华侨诗书门第的孩子能够写出文笔如此优雅的文章呢?” 对此我喜出望外一直感到十分惊讶与自豪,也造就了我一生对中国文学浓厚的兴趣。我从七岁就喜好阅读金庸武侠小说( 这当时在学校里是禁书、周老师也许因此无缘拜读。)。周老师赞扬我的文笔其实是我抄背了金庸大师的一段文笔。对四大名著也是在中国女中读书期间就培养出来的兴趣。水浒传里的108将我能按英雄排座次由第一号呼保义宋江顺背到第108号金毛犬段景柱。顺背如流,至今不忘!

自战前即被称为“缅华最优学府”的中国女中,在缅华爱国活动中,在华侨华人的文化教育事业中所占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作出的贡献也越来越大,因此获得广大华侨华人的热烈爱护和大力支持。在整个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初期,中国小学(中国女中)为缅华社会培育了大批的优秀人才,使缅华文化教育增加了一支生力军。当时, 只要能在中国女中执教,那在缅华教育界里肯定是百里挑一,响当当的人物。记得当时小学毕业后想要就读中学,全缅甸的小学毕业生还得参加(华中或南中)的中学新生录取考试。因为是在放暑假,我到曼德勒去游玩, 在完全没有备课的情况下应试, 居然获得南洋中学新生录取考试第一名。可见在中国女中扎实的教育下教导出来的学生们的功底。

如今中国女中桃李遍天下,除分布在仰光及缅属各地外,在中国各地世界各地区,都有中国女中校友。他们正在为缅甸经济的改革开放,为所在国的繁荣发展做出贡献。有许多校友是在全国以至国际社会上知名度甚广的杰出人物。许多校友也已成为缅华侨团侨社的主要领导人。较突出的有缅甸中华总商会会长吴继垣校友,缅华文协主笔林芳彦、曹润盛老师,仰光庆福华文学苑董事长杜子明,旅法中国海外交流协会理事、香港镜报社长徐世英校友,澳门归侨总会监事长康宁英校友,中国侨联委员、香港缅华互助会会长及香港镜报出版社执行社长徐新英校友,香港缅华互助会副会长杜素娟、周舜琪、曾佩伦校友等。曾佩伦校友是香港缅华后起之秀,是香港跨国大型化工企业董事长兼社会活动家与慈善家。在香港医学界任职的还有陈维仪医生、陈联芳医生、王锦麟医生等。在缅甸的资深顾问医生有白明明医生。还有美国知名企业家及慈善家郭忠信、郭丽琴校友,美国加州建筑玻璃企业鼻祖王锦轮校友,美国麻省理工大学陈同生博士,斯坦福大学陈范生博士,美国纽约电脑科技专家陈大同校友等。还有旅居加拿大,近年来缅甸开设银行( Myanmar Oriental Bank )的郑南川校友,以及目前缅甸最大超市City Mart连锁店大王陈大木与陈一清校友和Giodanno 名牌服装专卖店,Orange 连锁百货商店老板郑美惠校友等。

缅甸中国女中自一九一七年创校,迄今已有将近一百年的历史了。它有着辉煌的成就,在缅甸华侨史上写下了光辉灿烂的一页。我们为此感到骄傲,感到自豪,感到无比的光荣。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庆祝缅华最优学府——缅甸中国女中创校100周年的时候,让我们全体校友们继续发扬缅华的优良传统,爱祖国,爱缅甸,热爱当地缅甸民族的文化和风俗习惯,团结一致,共同努力,为促进新形势下缅华文化教育事业的更好发展,让缅华文化教育园地继续开放出鲜艳、美丽的花朵而作出贡献。

2016年9月  于香港

 

作者简介

王锦彪现为全国侨联常委、中国海外交流协会常务理事、香港侨界社团联会副会长、香港华侨华人总会永远名誉会长兼常务副会长、香港缅华互助会主席、缅甸中华总商会荣誉会长、缅中友好协会名誉赞助人等。他于1952年至1959年期间就读中国女中幼稚园及小学部。  

本文刊载于《难忘舐犊情——纪念仰光中国女中百年华诞》

2016年12月缅华笔友协会澳门出版

 
0
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邮箱:mhwmm.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