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舐犊情:温暖的回忆——记在中国女中附小学习的日子-蔡燕鸿
作者:蔡燕鸿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以后,从缅甸逃难归国的侨民陆陆续续复员返回缅甸。随着缅甸政局的逐步稳定,缅甸经济开始复苏。侨民子弟的教育问题,是每个华侨都关心的大事。在缅华社团及侨领的鼎力支持、相助下,缅甸首都仰光及缅甸各专区、市、县的华侨小学、中学如雨后春笋重新兴建、发展起来。
1947年到1964年是缅华教育事业的黄金时期,是缅华教育事业蓬勃发展最辉煌的年代。在那个时间段,缅甸华侨兴办的中、小双语学校为缅华社会培养了上千万德才兼备的知识人才,为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输送了大批爱国青年学生。这一大批人活跃在世界各地、各自的工作岗位上,为国、为民、为家庭付出了自己的学识、才华与贡献,有些杰出者更是社会进步的栋梁与事业领先的佼佼者。
那个时期培养的青少年,如今大部分也已步入中老年,过着退居二线、儿孙成群的休闲晚年生活。但是回首往事,大家心里仍然对五、六十年代曾经受过的缅华中、小学教育,刻骨铭心,情深意长、充满敬意。 在纪念中国女中附小成立百年之际、我们采集了在哪个时期的一些珍贵史料与记忆,奉献给大家。
希望通过对缅华教育事业辉煌时期的一番回顾,向那些曾经为缅华教育事业,为子孙后代学习中华文化,无私地慷慨解囊、献出爱心与财力的侨团、侨领表示我们崇高的敬意!
希望通过回顾母校曾经给予的,健康而快乐的学习历程,感恩母校给我们幼苗时的护理与栽培,感恩老师们给我们受益一生的温暖与教诲。向那些曾经为我们呕心沥血,付出辛勤劳动的老师们表示我们衷心的谢意!
通过回顾缅华教育事业辉煌时期的办学精神,教学轨迹、教师奉献,重现为缅华教育奉献全心的教师们,为了实现心中崇高的梦想—让中华文化在海外侨居地代代相传,他们不计微薄薪酬的回报,顾不上关照自己的家庭,把全部精力献给了华文教学,把心中所有的爱给了学生。实现梦想是他们全身投入的原动力,忠诚敬业是他们纯净心灵的体现,齐心协力是他们团结共事的基础。希望这些宝贵资料、动人事迹能够传承给我们的下一代儿女与孙辈,鼓舞、激励他们,让他们懂得用青春、用心血、用生命换来的缅华教育曾经的辉煌与功勋,是那么可歌可泣!
一、中国女中附小悠久的校史
五六十年代,在仰光的众多小学里,提到“中国女中附小”的名字,那可是响噹噹的。作为这所小学的学生,只要被人问及,都会自豪地说:“我是中国女中的”。
中国女子附属小学创办于1917年,当时校名为女子公学。1941年12月因太平洋战事,日寇南侵而停办。二战结束后,学校于1946年11月复办,并增设初中部而改称中国女子中学。1949年3月25日,战时被毁之五十尺路下段校舍,在众多侨商慷慨解囊,捐款捐助下重建。奠基典礼上,南洋闻名侨商胡文虎先生亲自主持。1950年元旦,新校舍落成。由当时仰光市长吴吞陈剪彩。后因学生人数激增,将初中部保送华侨中学,专办小学。易名中国女中附小。
那时仰光华侨中的许多商海成功人士都热心于支持办学,在中国女中附小的建校史上,旅缅华侨胡文虎、曾顺续等侨领在财力上的积极支助,是中国女中附小得以建立与发展的助推力。侨胞们都把孩子求学当成重要事情认真对待,再苦再穷也要让孩子上学。中国女中附小也有一整套资助家庭困难学生上学的救助机制,如免交学杂费、勤工俭学等,让每个侨胞的孩子都能公平地得到接受教育的机会。
中国女中附小于1966年5月被收归国有而停办,但是她可歌可颂的40多年业绩却永垂缅华教育的史册。
二、中国女中附小可敬的校长
中国女中附小建校的40多年里,曾经换任多个校长。但是每一任校长都坚强地接过前任校长递过来的接力棒,在艰难的困境中坚守教育岗位,
在我就读的六年里,中国女中附小的校长是:周颖如校长与周雅宝校长。
周颖如(女)生于1916年,藉贯福建海沧。印象中的周校长中等身材,剪着齐耳短发,常穿白衣蓝裤,着装简朴干练,走路精神抖擞。在那个年代,像她那样,能够挑起教育重任的女性,实不多见,可谓是那个时代的巾帼须眉。周校长言语不多,比较严肃,但并不是不可亲近,与她对面相见,她都会点头招呼,和蔼可亲。学生双双回忆说:我要感谢周颖如校长,她给予我这个刚进入非母语的陌生环境求学的我无限的关爱,见校长如见亲人,使胆小的我,消除恐惧,适应小学生活。学校的老师们能团结在周校长的周围,与她一道将小学教育事业办得有声有色,足见她的能力、人格与魅力。1960年,周颖如老师调缅华教联工作,并出任华夏中学校长。1967年在那场劫难中不幸遇难。周校长是缅甸教育界的开拓先驱,她爱祖国、爱人民,赤胆忠心,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她是祖国的好儿女,学生们的好校长。
周雅宝(女)原籍福建惠安,生于1918年,于厦门。周校长在鼓浪屿读书,受过师范专科教育,是仰光侨界公认的才女,有很好的文学基础,能写一手工整、秀丽的毛笔字。中国女中大多数毕业照下方的文字,都出自她亲自书写留下的墨迹。她留着一头梳理整齐的卷发,高挑的个子戴着一副金丝边眼镜,合身的素色棉旗袍,衬托着她温文尔雅的神韵与风采。周校长23岁就在中国女子公学代课,战后复办,她当过教导主任,后当校长。周校长治学严瑾,对学生要求严格,是一个严师。但是她更像个慈母,对学生谆谆教导,循循善诱,很有耐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周校长为缅华教育事业奋斗了大半生,培养了大批学生,是一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她的杰出贡献,受到缅甸侨胞各界人士的尊敬与爱戴。
三、中国女中附小可亲的老师
中国女中附小的老师在校期间都穿着整齐划一的职业服装:女老师上身穿着熨烫平整的白色衬衣,下身配条蓝色裙或裤;男老师也是上身洁白衬衣配蓝色长裤。一入校门,谁是老师?一看就一目了然。从曾经的相片中我们可以看到这支朝气蓬勃、年富力强、充满智慧的教师队伍,男老师们个个精神抖擞,女老师们个个和蔼可亲。看到他们,就让我们学生肃然起敬。
我们班的英语老师是戴着一副金丝边眼镜的龚雪芬老师。龚老师对学生可严格了,那时,不谙世事的我们,经常让龚老师操心而发出“恨铁不成钢”的抱怨。记得龚老师在教英语单词“pear—梨”时,不止一遍地对我们学生们讲了“一个坏梨会使一筐好梨变烂”的故事。让我们在学会单词的同时,记住了“做人不能做那个坏梨,殃及一筐好梨变烂”的道理。
也记得数学老师蔡羡石为了让我们熟背乘法口诀,每次上课前就进行点名抽查,有了这样严格的训练,大家都不敢掉以轻心,结果蔡老师与乘法口诀就这样牢牢地记在我们每个学生心里,伴随着我们走过小学、中学、大学的数学课程。
还记得历史老师林连全在给学生的试卷打分时,与其他老师不同,另外加了字体工整与卷面干净分。这样的奖励方式,让我们小小年纪,就追求写字认真工整,卷面保持干净的好习惯。好习惯跟随我们一辈子,受益匪浅。
老师们除认真讲课,讲好课外,爱好广泛,多才多艺,会唱会舞,会弹会拉,会画会写,会跑会跳。如吴佩美老师,即是班主任,又要教语文,是学校的摄影师,还是优雅的大提琴手。如黄坚老师在学校要教舞蹈,每年儿童节、国庆节、春节各班出演的文艺节目都是出自她与班主任合作的作品,同时她还是活跃在缅甸华侨文艺舞台上的舞者。每个老师以独到的才艺,渊博的学识,让我们学生从心底里敬仰、钦佩他们。那时候,我们多么盼望快快长大,能够像老师那样从容与神气。
每个学期,班主任老师还会到每个学生家里进行家访,将学生在校情况向家长汇报,同时也向家长了解孩子在家的表现,为共同教育好孩子切磋、商讨。现在想起来,要做到家访每个学生,是多么不容易呀!那时一个班的学生大约有50多个,老师要走访每个学生家里一次,要走多少路,牺牲多少自己的休息时间,但是她们无怨无悔,在烈日炎炎的夏天,他们总是汗流浃背,笑容满面地出现在每个学生家长的面前。
学校老师与学生的关系也非常融洽,课堂上学生尊敬老师,课下老师与学生是好朋友。老师教学生,爱学生,学生也敬老师,爱老师。每当假日,我们两、三个要好的学生也会组织起来到老师家里玩,老师总是热情地接待我们,没有摆任何的架子,没有被打扰的不满。如赵润珍老师一直视品学兼优的学生如自己的孩子,她看着学生在自己的培养下慢慢长大,成长进步;又关心着学生上中学、上大学;终结学业,事业有成……她几十年如一日始终与学生保持联系。学生的成功是她的一份快乐,她获得的幸福也会与学生一起分享。在逆境时,师生之间相互关心、鼓舞;顺境时,相互帮助、支持。她与学生蔡子琛的六十年师生情如母子、如亲人、如朋友,可谓是用心血滋润的一代师生浓浓之情。
四、中国女中附小塑人的校规
中国女中的校服是大家永远不会忘记的颜色:女生白色衬衣配绿色的裙,脚穿白鞋,男生白色衬衣配绿色的短裤,脚穿白鞋。白色代表純洁无暇,绿色代表稚嫩生长。白、绿对比色鲜明的搭配非常符合小学生的身份,而得到大家的喜爱。学校要求学生到校一律都要穿校服。整齐而整洁的校服,配上稚润、可爱的脸庞,映衬着活泼生动的笑容,让人就像看到八、九点钟的太阳那样温暖!
学校的校舍是整栋四层楼,上楼的楼梯在楼内。每天上午,校门口有值日老师迎接前来上学的学生,每层楼梯上都有戴着红领巾的值日的学生守护,值日的学生见到老师上楼,要敬礼,并说:“老师好!”。值日学生的另外责任是,守护每个学生安全地上下楼梯。因为仰光天气热,大部分建筑楼层都比较高,楼梯也比较陡。如果碰到上下楼梯有困难的同学,值日学生有义务帮助他们。与此同时,值日生还要检查每个学生是不是穿着整洁的校服。那时还是小学生的我们,虽然年纪小,但是能戴上红领巾,当上值日生,肩负责任,帮助同学,个个都感到非常光荣。即便要提前到校,站得久了也会累,但谁都不言辛苦,坚持站好值日岗。
这些约束和要求,训练与执行,让我们幼小的心灵,朦朦胧胧地懂得了责任,担当,自立,自律。好习惯,好品行就在潜移默化中塑造而成。
五、中国女中附小广益的教学
中国女中附小虽然是小学,但是结合侨居国孩子需要的培养方向,开设的教科目有:语文、数学、英文、缅文、历史、地理、音乐、体育、手工、美术。共10门科目。比起现在的小学生,似乎课程多了一倍,学生负担好像很重,但是,现在我们回想起来,我们的小学生活很快乐。虽然学习的科目不少,但是我们的学习劲头仍然很足,我们像块弹性很好的海绵,不断呼吸清新的氧气、快速吸收沃土的养份。
老师要求我们:上课要全神贯注,课堂上讲的内容,要在课堂内消化。很多学生都记得老师教我们背的一句口头禅:“今天功课今天做,明天还有新功课。”老师给我们布置的作业,大部分也让我们在课堂上完成,需要回家做的作业比较少,下课后,我们照样可以与小同伴尽情地玩呀、跳呀,而不是像现在,让学生背着沉重书包,永远做不完的作业,需要不断上补习班,面对学习产生厌倦与怠惰,由爱学习变得怕学习,由天真活泼变得呆板木讷。中国女中附小这种强调课内解决问题,高效完成学习的方式,即节约了学生的时间,又达到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目的,也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参加自己喜欢的活动,扩展学习的视野,感受学习的快乐。
学校开设的手工课,那可是动脑又动手,实用又好玩。这门课,在需要的时候,男女学生是分开上课的。记得教我们手工的女老师姓曾,个子不高,有颗小虎牙,教学非常耐心。那时她教我们学开钮洞、缝钮扣,制毛袜,制钱包;男生学的是会描图,会用锯、会用锤。年龄才不到十岁的我们,在老师手把手教导下,能用各色毛线编织,再穿上银色闪亮的玻璃珠,编制出一个时尚漂亮的钱包送给妈妈;男生在老师指导下,能将一块五层板,通过绘图、印图、锯花、锯板、拼制成一个实用、美观的信报箱挂在家里。家长们看到小小年纪的我们创造出劳动果实非常开心。就这样,手脑并用的动手能力,劳动创造世界的成就感,就在我们幼小的心灵,播下种子,开花结果。
后来,回国求学时,女生会打毛衣,就排上了用场。组织家庭后,自己懂得缝缝补补,也为家庭减少了不少开销。男生学会的手工为他们今后学习理工科打下了基础,工业制造的基本过程也是设计、画图、制作、安装、成品。联想小学的手工课,已是触类旁通。
中国女中附小虽然是小学,但是各班都有黑板报,由字写得好,文章写得好的小学生自己排版,书写,绘画,定期出版。我和好朋友朱素香就被老师指派,一起负责我们班的黑板报,为了完成每期板报,我们经常中午不能休息,下午要比别的同学晚些回家,但是能够得到老师的信任,承担班上的工作,我们心里充满快乐,不知疲惫。从哪时起,我开始喜欢看书、喜欢写作。在日常的学习中注意多读、多记、多写。在阅读的过程中积累知识,提高自己对语言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这一切为我后来就业、上大学、工作、兼职都助了一臂之力。考大学时,我考得了作文最高分。下乡时,让我抽调到兵团政治处办广播写报道。工作、任教时,写作更是一把金钥匙,缺它不可。感恩母校启蒙了我,培养了我,指引了我,给了我立足社会的本领与根基。
中国女中附小还经常组织学生通过结合看一本书、看一部儿童电影,开展“电影观后感”、“图书读后感”书写文章的评选活动。激励学生们打开文化视野,提高写作能力。记得我哥哥蔡子琛的文章就多次拿到了奖项,让其他学生投来羡慕,眼馋的目光。虽然奖品只是学生时代喜欢的文具,书藉,但是一个人爱好的培养就此慢慢萌芽,长大。从此,写作也成为哥哥一辈子的最爱,不论学习、工作、退休的日子里,都不忘勤劳笔耕,写下篇篇佳作。
除此之外,学校为了锻炼学生的演讲口才,学校还不定期举办演讲比赛,让许多学生得到实践与锻炼。记得杜美华老师就曾经培训我弟弟蔡子琪参加演讲。对一个小学生来说,要敢于上台,有声有色地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确实是练胆识、练口才、练记忆的过程。有了这样的磨炼,在今后人生之路,要宣传,要畅述,要讲演,就有了底气、懂得应对。
六、中国女中附小多彩的课外
虽然我们学校在拥挤的唐人街,活动场地有限。但是学校还是尽可能地开辟出空旷畅开的一楼,大约有200平方米,给全校各班级学生上体育课、上音乐课。练舞蹈。
由于学校场地的限制,体育课的内容主要是教学生做操,活动筋骨,坚强体魄。学校每年在奥林匹克运动场,还定期举行全校的运动会,有100米、200米短跑,400米长跑、接力赛跳绳比赛等。荣获一、二、三名的个人与集体,会站在领奖台上领取奖品。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好胜的童心也会暗暗较劲,没有拿到名次的学生个个摩拳擦掌,决心在来年的运动场上再大显身手。
1964年大批缅甸侨生回国时,让国内各界人士刮目相看的特长是:侨生擅长各类运动,跳高跳远、长短跑,大小球样样都行。要说功劳,应归于海外华侨学校的体育老师们,从小就培养我们对运动产生兴趣与爱好,并训练到多数人能够掌握运动的基本技能,使学生朝着德、智、体的方向全面发展。
每年的国庆节、春节前,学校各班主任就开始忙开了,她们要配合负责教舞蹈的老师为排演节目做全面准备。首先,要根据排演的节目,落实需要的人数与人员,通过筛选,在班里抽调长相姣好,个子相差不大的女学生进行排练。排练都是在课余进行,需要时星期天也不休息。记得我们那时演过的幼儿舞蹈有:《小小拖拉机手》、《小蜜蜂》、《缅甸舞—书童》、《大头娃娃》、《仙女散花》、《荷花舞》、《说凤阳》……等。老师不但要花心思编节目,还要花时间排节目,最后还要亲自设计、制作、每个节目需要的漂亮服装,到演出时,还要早早来为学生们化妆。真可谓:“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整个节目的出炉,浸透着老师的辛劳与汗水。
由于中国女中附小排练的节目,内容新颖,服装漂亮,表演整齐,又有自己强大的乐队,每每在春节文娱广场演出都非常成功,为此深得家长的赞赏、社会的关注、侨胞们的欢迎。一些好的节目还被选派到缅甸政府举办的外事活动中,在中国文化艺术代表团赴缅演出中,在缅甸广播电台中参演。为促进中缅两国友好出了力,为缅甸华侨同胞争了光,为中国女中附小争了气。遗憾的是,半个世纪前,影视科技还比较落后,一部普通相机价格贵到一般家庭难于购买,所以留下来的表演资料非常少,现在大家能看到的,只是大家珍藏的、屈指可数的几张黑白表演照片而已。
由于每个班都要出节目,完成节日的演出任务,所以各班男、女学生的参与度都比较高。大部分学生有机会参加节目的排练,积累上台的经验,提高自己的艺术气质。中国女中附小的学生毕业后,大部分都会活跃在中学、大学、社会的文艺舞台上,他们的阿娜舞姿,举手投足都得益于小学母校的培养、指导、训练!
七、中国女中附小桃李满天下
中国女中附小培养的学生已是桃李天下,遍布世界。我们不负老师的期望在各个国家、各行各业、敬业职守,为社会、为民众奉献着自己的知识与力量。
时至今日,虽然我们中的大部分已经退休,安享晚年。然而,在中国女中附小受过的教育,曾经的校长、老师,却是我们人生记忆中,刻骨铭心,最为温暖,无法抹去,重彩的一笔。老师如水,滋润了我们这些幼苗;老师如火,点燃了我们的心灵,老师如光,照亮我们的道路;老师如热,温暖了我们的心窝。我们要把最崇高的敬意、最美的赞歌献给您—我的母校与我的老师。虽然这份敬意与赞美,感到来得迟了点,因为有些老师已离我们而去。但是,愿九泉之下,他们也能听到我们由衷的心声。
许多老师的一生,数十年如一日,为缅华教育事业,鞠躬尽瘁、辛勤耕耘。他们尽管薪酬微薄,生活清贫,然而,他们的精神世界,丰富多彩,殷实富足;在学校收归缅甸政府的时候,他们为梦想被腰斩,心如刀绞,黯然落泪;他们初心不改,大教学不让办,就分散开来,办补习;在失去教师岗位的那个时刻,他们在上有老下有小,肩上担子沉重的生活面前,勇敢地重谋职业,开辟新的生路;他们拖儿带女回到祖国时,正值文化大革命,工作上没有得到公平的对待,生活上没有得到应有的关心和照顾,但是对这一切他们没有怨天尤人,而是咬着牙,坚强地把人生的担子挑起来,继续前行。如今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已进入古稀之年,青丝换白霜,但是他们曾经的奉献,实至名归;他们永恒的师德,重如泰山。
时光已经流逝半个世纪,中国女中附小的办学宗旨,办学方式,办学效果,办学的点滴,至今仍然闪烁着光芒,让人肯定,让人缅怀,让人赞赏!我们要向在那个年代为营造这么一个崇高、美好、纯净的教学环境而无私付出的校长、老师们、侨领、侨胞们感恩、致敬。并送上我们诚挚的祝福:祝福您们永远健康、幸福、快乐。
近年来,随着缅甸政治形势的逐步稳定,缅甸华文教育又有了新的起色与进步。缅甸华文教育不朽的敬业精神,已在新一代缅甸华文教育者中传承与发扬,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让大家看到了曙光和希望。祝愿缅华教育事业发展壮大,让千秋万代的缅华子孙及侨居国友人的后代永远受益!
2016年4月18日
作者简介:
蔡燕鸿,1954年至1961年在中国女中附小读小学,1964年回国,1976年云南师范大学毕业。1984年—2009年在广西图书馆工作,副研究员。
本文刊载于《难忘舐犊情——纪念仰光中国女中百年华诞》
2016年12月,缅华笔友协会澳门出版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