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缅甸人相处有学问 缅甸经验大家谈-林以君、李碧莲、黄义书、蔡秉儒

编辑:联合报 文章类型:缅华文苑 发布于2017-08-14 13:21:26 共2142人阅读
文章导读 和缅甸人相处有学问 缅甸经验大家谈-林以君、李碧莲、黄义书、蔡秉儒

联合报 特派记者林以君、李碧莲、黄义书、蔡秉儒/缅甸报导 林以君、李碧莲/多媒体制作

 

侯舒涵:雇主要有修养,降低标准就会快乐

国中毕业就随父亲到缅甸发展的侯舒涵,目前经营一家玉石店。 记者黄义书/摄影

往缅甸发展,你要有更好的修养,国中毕业就到缅甸的侯舒涵说:「降低标准,就会快乐。」她眼中的缅甸人「比较单纯」,讲道理是行不通的。甚至不能拿台湾人的工作效率和缅甸人比较,在台湾一个人可以做四件事,在缅甸四个人能完成一件事,就要给他拍拍手。

缅甸人易知足、步调慢

这是不一样的国家,缅甸人易知足、步调慢,「我遇过的缅甸人,很少储蓄」,缅甸人也常向雇主预支薪水。

预支薪水的理由千奇百怪,通常是家人生病或是要缴房租,『不能不借,但也不能借多!』2015年世界银行公布人均国民(年)总收入(GNI),缅甸人均1270美元,相当于台币42000元。

缅甸员工预支薪水后落跑的事时有所闻,对侯舒涵来说,「大金额,或是恶意落跑」,她会提告,但一般小额预支薪水,她反而想:「我借,他们比较不太敢跑。」

别倚赖翻译 勤学缅语

要在缅甸长期发展,语言能力必须有一定程度。

侯舒涵常建议,「辞掉翻译,缅文就会变好」,越是倚赖翻译,越难学好缅语。

缅甸制帽厂台干严子昀。 记者黄义书/摄影

严子昀经验谈--吃软不吃硬 加薪水呒路用 小心员工结伴离职

光有语文,不见得懂得缅甸人的工作习惯。

华王制帽厂前台干严子昀说,缅甸员工「吃软不吃硬」。

他打听过,一般工厂员工流动率高达两成到三成,有经验的工厂都超额录取,防止员工结伴离职。

他曾遇过情侣来应征,坚持要两人一起录用、还要住同房,「我们工厂不会用这种,甚至连朋友都不录用,就怕一个离职怂恿其他人一起走」。

军事统治期间,教育系统整个崩坏,大学都采远距教学,质量堪虑。「人没有知识的时候,就会安于现状」。

员工心态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离职原因包罗万象,有的要选离家近、有的因为工序复杂就不想做,「金钱不是最大诱因」。

心态问题

严子昀在缅甸工作前,在中国大陆广东中山当台干,他比较中、缅员工的差异时说,大陆员工非得加班不可,缅甸员工相反,如果还要学新的东西,负担增加,就算薪水增加,他们也不想做。他说:「这是心态问题。」

林恒有:缅甸人的宗教观是……现在穷,是因为上辈子做得不好

空心砖厂总经理林恒有从南美洲到缅甸发展,他说,南美洲人「今朝有酒今朝醉」。

缅甸人善良、纯朴,且笃信佛教,他们有「轮回」的概念,「今生穷,是因为上辈子做的不好」,却也无忌妒心、嗔恨心。

林恒有到缅甸三年,苦笑着说:「这里就是有一点,慢~」他不自觉地拖长了音

宏全国际缅甸总经理黄资杰。 记者黄义书/摄影

黄资杰:对缅甸人不能有国际化的期待

黄资杰说,可以用国际化标准要求,但不能用国际化的期待,这样就不会受伤害。

毕竟缅甸已结束封闭,要向国际社会打开大门,缅甸人的心态能不能跟上开放脚步呢?

缅甸宏全国际总经理黄资杰 见识到缅甸人的固执

缅甸宏全国际总经理黄资杰说,他这三年和缅甸人打交道的心得是,如果是站在缅甸面向国际,当然要用国际化的标准,但面向缅甸员工,「可以用国际化标准要求,但不能用国际化的期待」,这样才不会「受伤害」。

有一例可说明缅甸员工的固执、不好教。砌墙的砖头运来,卸货在东边,他们宁可用人力再搬运到西边。

明明可以直接卸货在西边,他们偏不要,因为砖头「一开始就是卸货在东边」。

黄资杰「强迫」员工把砖头卸货在西边一次,再告诉他们就地砌墙,「不要浪费工序」,才慢慢改正。

他说:「缅甸人有自己的想法及工作步调。」尊重他们是必须的,否则一逼就反弹,进度比原本更慢。

但黄资杰仍强调「不要做重复工作」,浪费工序。

缅甸人签的都是「君子约」

签约也是学问。缅甸人签的都是『君子约』」,缅甸人没有「履约保证金」的观念,订金能少就少,大家依工程进度付款,「做多少、给多少」、「货到付款」。

从美国纽约到缅甸种稻的蔡磊坚。 记者黄义书/摄影

蔡磊坚:太阳太大翻译不干了 公帐、私帐常分不清

一般缅甸人贪小不贪大,蔡磊坚带着员工出外谈事情,连香烟钱都要报销,「他们觉得这是小钱」。

曾在美国纽约华尔街工作过的蔡磊坚说,公帐、私帐就该分清楚,烟钱再小也无法向会计解释。

如果天气不好,缅甸人工作意愿也会变,他甚至遇过翻译一看太阳太大,就说不干了。

倒是蔡磊坚对缅甸人乐于助人,印象深刻。

他的朋友两度在相同地方弄丢手机,都有人专程送还。

他的车子卡在雨后泥泞坑洞,路过的缅甸人二话不说,带人来帮忙推车。

 

 

缅甸台商吴智仁 记者黄义书/摄影

缅甸人被「管」习惯了

缅甸2011年转型为民主开放前,曾经历近半世纪军事统治,缅甸人被「管」习惯了。

吴智仁说,管理缅甸员工要用他们习惯的方法。

他做凤螺生意,用的是激励法,「赶快做,就赶快回收」,工资入袋为安。

事情要用一辈子来做

但这也要小心,吴智仁提醒,雇主要有信用,因为工人间会传来传去,若是这一家老板待人不好,工人间会流传「别去那一家做事」,原因是「没面子」。

食材一样 服务观念却无法复制

在仰光开设麻辣火锅店的王世宏,整个人瘦了一大圈,「什么都得自己盯着」,太劳心劳力。

火锅汤头和台湾相去不远,装潢、桌椅甚至碗盘,都颇具水平,一恍神,还以为人在台北。

这是因为王世宏把台湾能搬来的都搬来了,强调原汁原味,只一样,「服务观念和台湾差得远!」

一边向店员招手,要他们送上顾客打卡的礼物酸梅汤,一边大吐苦水。

他说,每个月六号最担心,「因为刚领完薪水,不知有多少员工会来上班」。

即使供吃供住,薪资也不低,但人就是留不住,「有时候一跑跑掉四、五个,他们都呼朋引伴一起走!」常常一个员工刚训练上手就走了,让他自嘲是在开餐饮业补习班。

 缅甸制帽厂女工正辛勤工作。 记者黄义书/摄影

缅甸制帽厂女工。 记者黄义书/摄影

缅甸台商林恒有谈当地创业甘苦。 记者黄义书/摄影

缅甸工人单纯却固执,常不知变通,图为宏全国际公司员工正在品管刚做好的瓶盖。

记者黄义书/摄影

 
0
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邮箱:mhwmm.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