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 | 湄公河的昨天、今天与明天
15.02.2019
山姆•吉尔
布莱恩・艾勒沿着湄公河顺流而下,用引人入胜的叙述,将与湄公河保护者们的对话展现在读者面前。
泰国清莱的大河,图片来源:Simon Matzinger
湄公河是世界上第十二大河流。从生物多样性的角度来说,其重要性仅次于亚马逊河,是世界上最高产的内陆渔场。它也是一条国际性河流,发源于中国青藏高原的冰川区域,流经缅甸、老挝、泰国和柬埔寨等国,最后在越南流入南海。因此,湄公河既可以成为流域六国主张各自权利的焦点,也可以成为合作的出发点。气候变化加剧了此地区的风险和不确定性:世界屋脊变暖的速度远远超过平均水平,专家们近来发出警告称,本世纪末,喜马拉雅冰川将会消失三分之二。
然而,《伟大湄公河的最后时光》并不是一本关于上述迫切问题的政策性报告。相反,华盛顿特区的史汀生中心中心东南亚项目主任布莱恩·艾勒却撰写了一本引人入胜的开放式书籍,而且笔调并不像标题所影射的那么沉重。这本书在很大程度上是一本生动的游记。艾勒从中国云南省的一个叫做雨崩村的地方出发。在这个小小的藏族村落里,艾勒考察了澜沧江(湄公河中国境内河段)源头附近高海拔地区人们生活方式的不断变化。过去的十年中,这个村庄成为登山者和精神旅行者的旅游圣地。游客们在曾经原始的徒步山路沿线留下了成堆的垃圾。一些居民将房子租给外来人,并因此而发家致富,但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却失去了自己的文化传统。
行至下游流域,艾勒走访了澜沧江(湄公河)干流上的第一座大型水坝——漫湾水电站。漫湾水电站1995年建成,曾承诺会为偏远地区带来就业和繁荣,但结果却使得因水电站建设而被外迁的很多人都陷入贫困。如今,漫湾水电站是湄公河上游的六座大型水坝之一,为云南省提供了充沛的电力资源,甚至连加密货币挖掘者也被吸引来,利用这里的电力为其耗电量巨大的挖矿机供电。然而,尽管水电站的发电能力令人称道,但它却给渔业(湄公河下游流域膳食蛋白的主要来源)、河流生态,以及依赖洪水带来的天然沉积物的农业系统造成了负面影响。
近几年,老挝受中国铁路、橡胶种植、采矿以及水电投资的影响,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尽管大坝对下游的影响尤其严重,但老挝仍计划在2020年之前建造近100座水电站,总装机容量达28千兆瓦。这些水电站即将给当地居民以及河流生态造成怎样的威胁呢?答案都在这本引人入胜而且意味深长的书里。书中既有艾勒的细致观察,也有那些以河为生的当地人的观点。他们中有金三角地区的环保人士,柬埔寨洞里萨湖的渔民,以及越南疏浚严重的三角洲地区农民。
不过,艾勒对“佐米亚”(Zomia)的兴趣是贯穿本书最突出的一条主线。“佐米亚”是一个由美国学者詹姆斯·斯科特提出的地理概念,指的是湄公河流域的高山地带。詹姆斯提出,这里是原始无政府主义者“选择逃离中国、越南或老挝等低地文明扩张的少数民族的避难地”。艾勒尤其关注阿卡族。尽管他们被毛泽东时代的中国人类学家称为“落后”民族,但艾勒却着重强调了他们传统的“轮垦农业”。这种农业生产方式曾被蔑称为“刀耕火种”,现在却被认为是一种可持续的自然资源管理方式。如今,艾勒发现社交媒体正在帮助阿卡人保护佐米亚文化,让它在现代社会里焕发新的光彩。
这是为数不多有希望的迹象之一:草根阶层正在利用创新重塑湄公河的未来。同样,艾勒此行的终点来到了越南湄公河流域的一个混养项目。在这里,农业实验者创造了一个稳定的“闭环”生态系统,种植水果蔬菜,养殖鱼类,饲养广受欢迎的可食用蜗牛,并且全程不使用农药、化肥和抗生素。
这类尝试具有无比重要的意义。但近年来跨境合作机制的削弱,以自上而下推动基础设施和经济特区(SEZs)建设为特点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民间社会的反对越来越受到压制,这些让我们很容易得出一个悲观的结论:湄公河,这个有着独特的生态系统、孕育了众多不屈不挠文化的伟大河流,正在走向没落。
翻译:于柏慧
撇开政治因素作者的不少观点和建议值得借鉴,但我不明白,为什么作者不对西方开发的江河做出同样的“宝贵”建议,为什么只要涉及到中国和周边国家的水利建设和合作项目就发出种种似为“慈悲”的负面报道?这不能不让人们怀疑作者的真正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