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华文文学发展概况(林清风 张平)
林清风 张平
一、前言
世界华文文学的研究,近一二十年来在海内外方兴未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然而,由于可供参考的、有价值的数据十分匮乏及其他因素,缅甸华文文学只有一些零星的研究,有系统的,全面的研究几乎还没有真正展开。澳门资深媒体人郭济修研究发现,只有陈茂贤主编,鹭江出版社出版的《海外华文文学史》(第三卷)中才谈及缅甸华文作家黄绰卿。而该书介绍的黄绰卿文学创作,主要是根据郑祥鹏编的《黄绰卿诗文选》(中国华侨出版公司出版。1990年2月)。可惜的是,“由于《黄绰卿诗文选》的编者主要着眼于该书的缅华侨史的数据价值,所以没有将黄绰卿的这一类作品(指小说和新诗)收入该书中,使得我们没能看到这些作品,因而也就无从对此进行评价”(见《海外华文文学史》(第三卷)第435页)。
由此可见,目前在缅甸华文文学研究领域仍处于空白状态,这对于拥有二百几十万华侨华人的缅华社会,无疑是一件十分遗憾而又无可奈何的事!
以下是我们整理下来的,在三个不同时期内,缅甸华文文学发展的相关背景资料,仅供专家学者参考,并敬请不吝 赐教,以匡不逮。
二、缅甸华文报与缅华文艺运动
从辛亥革命后,于1913年至1945年8月是缅华报业的发展时期,历时三十二年。这期间先后出现八家华文报,共办十二次,以及众多的小型报、周刊或期刊等。
《仰光日报》创刊于1912年11月11日,创办人陈允洛,许麾力,注册总经理兼编辑陈守金,首位经理陈允洛,主笔傅无闷。
当时仰光日报副刊《波光》,整个版面登载文学作品和学术论文,获得爱好文艺青年的欢迎。1933年7月,在新兴文艺运动的影响下,由貌盛(孟醒)向仰光日报接洽商借一个副刊版位,出版《椰风》周刊,造就了各方面青年可以在报上发表文章的风气。到了第二期,名名的一篇《中国文学轮廓画》,反映了国内文坛的动态,获得了来自缅属各地文艺爱好者的支持,纷纷加入了椰风文艺社,使椰风文艺社的阵容迅速扩大了。
《椰风》响应当时马华文坛的号召,开展“此时此地的文艺”运动,作品内容注重写地方现实,以文艺为政治斗争的武器。
1934年椰风社的阵容扩大了,增加了国民党左派人士和王琴鹤、段丛桂、陈月容、黄秀銮、庄慧娥等加入椰风社。
由于受到《椰风》的影响,许多爱好文艺的青年纷纷办起了刊物,如,兴商日报副刊出现《野草》和《芭雨》,觉民日报出现《十日谈》和《黎明》、《学生半月刊》,这些文艺社如雨后春笋般茁壮成长。
1935年11月17日成立仰光华侨青年学会,它是一个缅华文艺青年的统一战线组织,它集合了《椰风》周刊的椰风社、《卜间》旬刊的励学社,以及《芭雨》、《十日谈》、《黎明》等文艺团体的成员们发起组织的。该青年学会成立后不久,《椰风》因一首题为《铁匠》的诗有煽动阶级斗争的嫌疑,被当局通知停刊了。
1936年又出现一个《热风》文艺社,在仰光日报只出版了一期,作者是耶鲁(即黄谷云,后来他往新加坡办《文艺长城》)、戈壁(邱韶光)、沙峰(文耀先),后来由纪庄(杨章熹)主编一个《南国导报》,后来又改名《南国文学》,由于是一个独立出版物,未经登记批准,只出版了两期后被当局查封。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缅华文艺界为了配合抗日救亡工作的需要,又在报上办起了一个《明天》和《华侨呼声》,由大家轮流执笔,是政治性较强的综合杂文刊物。
1938年2月17日,缅华妇女联合会还编印出版救亡刊物,名为《女声》,唤醒缅华妇女支持祖国抗战。1938年4月13日,缅华学生救国后援会还编抗日宣传刊物,名为《学生讲座》。
1939年,丘小如,林质默又办起了一个杂文性质的副刊《规律》周刊:由苏佐雄主编一个《文艺》周刊。1939年8月,中国新报创刊,绿涛(林景章)主编副刊,办一个《艺文》周刊,也是纯文艺的刊物。
以上这些附设在报上发表的刊物,寿命最长的要算是励学社的《卜间》旬刊了(“卜间”是华侨对“市场”的习惯叫法,闽南话),以巴宁为主编。“卜间”在1935年至1936年间,着重鼓吹侨胞团结,响应祖国抗日救亡的号召,执笔者多为缅华教育界同仁和店员。
1939年9月,由陈兰生主编,创办了《晦鸣》周刊,内容较重视学术问题。只出版两期,因登载征夫和尚(黄中孚)的《与友人谈抗战救亡书》一文影响而被迫停刊。
《新知周刊》创办于1941年8月,当时是以陈水成、丘立才的名义发起筹办,主编张华夫(光未然、张光年、何浩然),编辑黄毅(雨秋)、朱之冰(毕庆芬、毕朔望),发行人陈伟民,经理杜正平,内容以报导抗战为主,是抗战期间缅甸最有力的又是最后一份周刊。
1941年底,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南侵,1942年5月,缅甸沦陷。根据当时形势的发展,时局危殆,华侨中的文化教育界人士逃难回国,有的随远征军撤退进入印度,有的避难到缅甸农村。从1942年5月至1945年8月的三年多时间里,侨团、侨报、侨校全面停止一切活动,缅甸华文文学的创作也被迫停止。三年多的沦陷时期是缅甸华文文学发展中的最黑暗时期。
三、战后缅甸华文文学发展概述
从1945年至1965年的二十年间,缅甸先后复办和创办了十三家华文报和一本画报,以及小报、周刊和期刊等。
这一时期的华文报,同样的开辟有文艺副刊,包括画报等。其中,国民日报开辟有《好朋友》副刊,登载小学生的优秀习作,获得学校老师和学生们的欢迎和喜爱,在培养小读者、小作家等方面率先开辟笔耕园地,值得肯定。
新仰光报副刊,早期有《三年》,后改为《语林》,以及《大金塔下》(周末版)。后来又辟有《华座》、《伊江潮》等。黄绰卿自1962年元月至同年12月29日,在新仰光报副刊《伊江潮》,在“大光城夜话”栏目,连载学术性随笔,共一0四期。
人民报文艺副刊辟有《星期文艺》、《文艺生活》、《青年园地》等,另有缅华文协向人民报商借版位,由缅华文协文艺学习小组编《缅华文艺》等。
上述各报副刊获得缅华文艺爱好者和青年学生的欢迎和支持,它在推动创作,培养本土作家,提升文化素质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和深远影响。
《文协月刊》,由缅华文协于1959年6月30 日创刊出版,并设立文艺奖金,奖励创作人士。
然而,1996年元月1日开始,当时仅存的五家华文报,即新仰光报、人民报、中国日报、中华商报及自由日报等,被当局吊销营业执照而全部停刊。至此,作为文学载体的缅甸华文报的停刊,意味着缅甸华文文学的发展进入一个更加艰难时期。
四、转型期的华人报与华文文学
侨团、侨报、侨校作为支撑缅华社会的三大支柱,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曾经造就了缅华社会的辉煌。经历了百年沧桑之后,它已经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它以新的面貌出现在缅甸华人社会,并进入一个转型期。
1990年,按当局有关规定,缅甸华侨社团重新登记,形成了以宗亲会、同乡会、校友会,商会为主体的华人社团。其主要功能是联络感情,举办慈善公益事业和致力于缅中友好等。
随着国内外政局的改变,缅甸华人对国家认同也已经改变。当年缅甸华人把自己视为是客居他乡的海外的『华侨』,今天则把自己视为『华裔』,并从“落叶归根”,转变为“落地生根”。
1998年11月4日,《缅甸华报》创刊出版。该报开辟有文艺副刊,如《大众园地》、《周末茶座》等,刊登一些散文、游记和诗词。另又辟有《学生园地》版位,选登一些华文补习班、佛经学院及果文学校学生的优秀习作。这是三十多年之后由缅籍华人创办的一张周报。然而命运不佳,于2004年10月19日停刊。几年之后,又于2007年10月1日,以《金凤凰》的名称创刊出版,同样亦辟有文艺副刊,为文艺爱好者和青年学生提供笔耕园地。不管它的命运将会是如何,《金凤凰》的出版,将为缅甸华文文学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值得庆贺。
综上所述,我们十分清楚地看到,缅甸华文报和它的文艺副刊,在推动缅甸华文文学的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作用,缅甸华文文学是与华文报同步发展起来的,它们同命运,共患难,生死与共,这也许是缅甸华文文学发展的一大特点吧!
五、简介几位本土华文作家和他们的作品
二十世纪三十至四十年代初和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中期后至六十年代初,是缅甸华文文学发展中的辉煌时期,这一时期出现了不少本土华文作家,如邱巴宁、黄绰卿、陈兰生、尹文琴、周蒂芸,等等。
由于主客观条件所限及当时当地的政治环境,以及其他种种因素,当时发表在华文报文艺副刊及社团纪念特刊的缅甸华文文学作品,能结集成册予以出版的没有多少本,这必然影响文学作品的集中和保存,不利于探讨研究。
六十年代中期当局公布除缅文和英文外,禁止外文(即指中文和印度文)报刊杂志进口和出版。目前我们所看到的只有朱波吟社的诗刊《吟草》,还有不定期以手抄油印的方式出版诗集,以及缅甸珊邦区某些城镇佛经学院出版的文艺性刊物。
缅甸著名的本土华文作家丘巴宁,笔名小如,又名筱懦。他的第一本杂文集《问路集》,由《文艺》周刊主编苏佐雄编,于1951年6月出版。1950年5月4日,苏佐雄编后将原稿在排印前交由巴宁亲自校阅,校阅后巴宁还嘱咐苏佐雄如本书能够出版,再继续为他编集:(一)擎天集——论文;(二)吓鬼集——杂文;(三)逆耳从谈集——杂感。但是,想不到巴宁竟然其第一本文集的出版还没有看到,而于1951年元旦逝世。以后也没有再看到巴宁遗着的出版。
丘,巴宁,二十年笔墨勤劳,创作甚丰,除编入《问路集》的杂文、诗词、小说之外,其余文稿早已随战乱散失,有的则被毁于仰光沦陷时期。
又如黄绰卿这样一位著名的缅甸本土华文作家,他侨居缅甸四十年间创作无数,但能结集出版的也只是一部分而已。直到1990年12月由郑祥鹏才将其遗作的一部分结集成册,名为《黄绰卿诗文选》,由中国华侨出版公司出版。
除此之外,当年任职于仰光人民报文艺副刊主编的尹文琴,从五十年代后期至六十年代中期,创作了大量散文、诗词、短篇小说等,至今仍未能正式结集成册出版。
周蒂芸曾执教于缅甸仰光南洋中学,我与他共过事。周蒂芸老师是励学社的主要成员之一,几十年来笔耕不间断,创作甚丰,直今也没法结集成册出版。1964年携眷回国,后来将文稿剪报按内容分成三部分,即《春之歌》、《祖国之恋》、《归帆》等。目前这些文稿剪报由居住在昆明的女儿收藏保管。
周蒂芸的真名为周景盛,笔名蒂云、北流。系福建闽南人。
六、缅甸文坛诗坛现状与前景
缅华社会实质上是一个商业社会。在一个商业气息十分浓厚的社会里,重商轻文则是不言而喻的,知识分子的社会地位低微,经济上的窘迫寒酸给他们带来精神上的扭曲压抑。知识分子早已沦为社会的边缘力量。
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期以来,缅甸华文文学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遭受到严重的摧残和破坏,它的复兴有待时日。读者群和出版市场早已萎缩,文学创作长期处于沉寂的状态。老一辈文化人相继凋谢,或移居他乡;中青年文化教育新闻工作者又忙于自己的事业和职业;其中亦有不少人面临生活潦倒,仍在为日求两餐,夜投一宿而奔波劳碌;而年轻一代文艺工作者还没有培养起来,缺乏新鲜血液的补充,等等。
目前仍有活动的缅华文化艺术协会是一个文化团体,是由从事文化教育新闻工作者组成的群众性团体。同样地,目前仅存的唯一的诗社,即朱波吟社是属于业余的诗词爱好者的团体,他们之中的大多数已进入老年,他们心有余而力不足,何况成员的不稳定性,也使它难于有所作为。
1998年7月的诗刊《吟草》,作为五十周年金喜社庆专辑的怀旧诗篇中,我们看到的忧伤多于喜悦,深感后继无人之忧,使人产生朱波这竿旗子究竟还能打多久的疑问。
七、结语
如上所述,群众性团体在缺乏专业人士的条件下要搞研究工作,其难度之大是可想而知的。根据缅华社会的实际情况,我们认为克服困难的办法就是依靠社会力量,一方面推动散居世界各地的缅华同侨及其社团一齐来开展这项工作;另一方面借助外部力量,如与暨大、厦大、华大等大学的相关研究机构合作;再则;有待缅甸本土的文化教育新闻界老前辈都来关注、支持和协助这一项研究工作,并持之以恒,深信是会出成果的。
1988年8月发生的大骚乱之后建立起来的新政权,对华人政策作了相应的调整,实施了较为宽容的政策。因此,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缅华侨团逐渐恢复活动,社团的活动机制亦趋于完善。同时,缅华社会也出现了团结和谐的新局面。因此,目前是最有利开展这项研究工作的。
新的趋势,新的机遇。
2010年4月28日
主要参考书目
1. 郑祥鹏编《黄绰卿诗文选》。1990年12月。
2. 仰光朱波吟社之诗刊《吟草》。1998年7月。
3. 郭济修着《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期后缅甸华文文学发展概况》。2000年3月。
4. 方雄普着《朱波散记》。2000年10月。
5. 曾冠英、周蒂芸着《奔腾的伊江水——记仰光励学社》。原载《缅华杂文集》。
6. 苏佐雄编,巴宁《问路集》“前记”。1951年6月。
7. 林清风、张平整理《缅华诗社的产生与朱波吟社和诗刊《吟草》简介。2006年9月13日。
8. 林清风、张平着《探索缅甸华文报业百年发展的历史脉络》。2009年7月。
9. 林清风、郭济修、张平、许均铨编《缅甸华文文学作品选》澳门缅华互助会出版。2006年12月。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