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二哥倪少南(倪碧云)
平凡的二哥倪少南
倪碧云 旧金山 12-16-2019
年轻时的少南兄
二哥倪少南(原籍 福建省 龙岩市)1933年9月23日出生于缅甸仰光。日本入侵缅甸时,他也跟随父母亲和兄弟姐妹们一起逃难回家乡龙岩市。日本投降后,又于1947年跟随父亲乘坐联合国的邮轮先返回仰光。
1951年母亲带着其它孩子也返回仰光,因为兄弟姐妹多,所以分两批回仰光。
在我五、六岁开始有记忆力时二哥少南已经从缅甸华人的最高学府——华侨中学复办初中部第五届毕业。由于当时家境贫寒,老父亲不能继续供他升读高中,他只好出来投入社会做教育工作。
少南二哥曾经先后在秉丽光、吉拉、九彬告当过教师,和仰光近郊的甘白当过校长。为当地华侨子弟贡献他的爱心,也深受当地华侨的爱戴。1952年与相爱多年的陈惠华二嫂(她是南洋中学初中毕业生)结婚,她也在吉拉和九彬告任教过。婚后共育有三个子女。大女儿叫倪天英也是华中的学生,她读了三年半后回国升学。二儿子叫倪天明,现在香港。三女儿原名叫倪天云,后来因为二嫂难产去世,送给战前就与我母亲很要好的朋友作养女, (她自己只有一个女儿,一直都想领养一个女儿与自己的孩子作伴)改名为蔡美美。现居住在沃门。当初他们结婚前本想一起回国,后来大人建议他们,先结婚后才回国。婚后有了孩子也就一年拖一年没回成。
后排左起第十位是少南兄
在九彬告任教期间他们夫妻两相亲相爱、互相扶持、热衷于教育事业。就在第四个孩子出世时,陈惠华二嫂不幸难产去世。那时刚好是开学第一天,得到这突发不幸事件后,二哥他还是强耐着心中的痛苦,把孩子交给我妈妈照顾,继续在九彬告教完至学期结束。还记得那年暑假二嫂要二哥把大女儿天英接回九彬告过暑假(自从他们有了第二个孩子后,我妈便帮他们带老大)。我二哥就顺便把我也叫去玩。当时我还小,没有想那么多,有得玩二话不说,就跟着坐当地华侨的货车走了。到了九彬告跟他们住学校侧边的房间;二嫂还带我去学校后面的水塘里抓大田螺煮来吃;有一次我还带着天英侄女准备去水田边钓鱼,鱼还没有钓到,天英突然哭起来,害怕她出事情就折回去了。白天我觉得好玩,可是一到黄昏心里就觉得不是滋味:想家了,想妈妈了。
二哥的结婚照 前排最右边的花童是我(倪碧云)
二嫂去世后第二学期,二哥从山芭回到仰光,在仰光近郊甘白小学担任校长一职。任职期间他全心全意地投入新的教育事业,起初他每天晚
上回家住,渐渐地因为忙于学校的事情,一两个星期才回来一次,孩子的生活完全交给我妈妈全权照顾。
有一次听见我父亲与二哥的一段对话:你开学了几个月,还没有见你给孩子的生活费带钱回家(其实那些年,我父亲已经自己经营瓜子生意,收入还不错,根本不需要他帮忙支付孩子的生活费,而是想让他对家有个责任心。)二哥回答说:因为他见到有些教师离住家比较远,中午不方便回家吃饭,所以他顺便煮他(她)们的饭,又看见他(她)们的收入不多,不好意思跟他(她)们收饭钱。二哥就是这样一个急人所急、助人为乐的人!
二哥的全家照里最左边的是我(倪碧云)
1959年我的四哥倪少勤先回国升读大学,看到祖国解放以后形势大好,繁荣昌盛,劳动人民的子弟只要肯读书,都可以考上大学。便鼓励自己的二哥少南争取回国读大学。
于是二哥少南便于1960年踏上北京,去实现他的大学梦。那时,他是有意思要带孩子一起回国,可是我妈妈不同意,说是孩子还小,你回国升学不方便带孩子,等到孩子长大后才回去找你,一起生活。由于他原本的学习成绩就很优异,虽然没有读过高中,经过几个月的补习班,还是给他考上了北京师范学院(现改名为北京师范大学)。那时祖国对归国华侨子弟也特别优待,只要有一定的学习能力就会录取他们。
前排左一陈素映(四哥倪少勤的太太)
前排右二倪少南 前排左二倪碧云
(北京 2012)
不管他在学生时代还是出来工作后,我也不止一次听到有人称赞他,说他是个很厚道的人。就是有相熟初到北京读书时,生活上出了一点困难周转不来,跟二哥开口,只要他身上有10块钱,便会给他八元、九元。若是对方不还钱,他也从来不会主动去要回来。其实他自己也不是很富裕的人,读大学时还经常受到四哥少勤的关注,因为四哥少勤先回国升大学所以早毕业工作,经济上有能力会帮助他一点。他也耿耿于怀,曾经跟我透露过此事。二哥少南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北京铁道部工作(现名为北京铁路总公司),文革后期调到人民铁道报社任付总编辑。
可是二哥少南不幸于二OO五年得了肺癌,还好发现得早,又得到一位医术高超的医生,及早切除肿瘤,并做了一些放射治疗,病情得到控制。多活了10年。于2015年3月1日与世长辞。就在他人生道路上走到最后一程时,他还是念念不忘将自己有限的生命如何贡献给人民:死后他把自己的遗体捐送给医院医生作解剖研究。他的举动我们很钦佩,又很不捨!至今我们的心情还是很沉重!希望他一路走好,安息吧二哥!
这是北京红十字会赠送的纪念座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