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人为何要说德祐“野蛮”(一)
其实,在缅甸反华舆论声音还没有响起之前(一般指2011年以前),当地缅人当中,早已悄悄流传一句话:‘这些德祐真野蛮’。这句话让当地华人听了心里委实不舒服,原因有二:其一,‘德祐’一词在缅语中十分模糊和微妙,既指中国人,也指在缅华人,而华人又分在缅甸内地(平地)生长的‘胞波基德祐’(老华人兄弟),以及被缅人称之为‘驴德祐’(指赶马华人)或‘山上德祐、缅北德祐’(来自山区或边境一代的华人),也属于所指范围内;其二,‘野蛮’一词,在缅语也十分复杂,轻则指说话‘不正规’(如:对和尚的称呼不正确),或者动作‘不规范’(如:在人前走过不弯腰不脱鞋)都会被缅人称之为‘野蛮’;重则道德理念邪恶,缺乏仁爱正义,肯定被嗤之以鼻,被痛骂为‘野蛮’!——以缅人的道德观微基础。
当然所谓‘野蛮’的定义,还有地域文化的差异。再以鞋子为例,在中国人眼中,脱鞋脱袜袒露脚丫子是不文雅的是粗俗的,而在缅人眼中,不脱鞋才是‘野蛮’。又说‘酒’,在中国人眼中,‘酒文化’是文明的象征,甚至有‘无酒不成席’之说,而在虔诚佛教徒缅人眼里(甚至伊斯兰教徒也是一样),‘饮酒,酗酒’是最不能饶恕的恶习;再以‘挺胸’或‘弯腰’为例,中西文化就有截然不同的解释。西方人自认为‘挺胸’是自信,而‘弯腰’是低能(也即窝囊);而东方人(包括缅人、中国人甚至日本人)则认为‘挺胸’是傲慢野蛮,‘弯腰’才是彬彬有礼;而此话到了周恩来总理那里就解释为‘下坡’与‘上坡’,反正公说公有理。
因此每当听到缅人(或他人)一句‘德祐野蛮’,中国人以及华人大可不必‘紧绷神经’,像‘斗公鸡’一样面红耳赤,立即要与对方展开辩论,进行强烈‘抗议’或‘讨回公道’。当然,这里的‘野蛮’定义,是以缅甸文化作为标准的,人在缅甸,只需本着尊重文化,入乡随俗的态度去理解缅甸习俗,调整行为即可。而当地缅人,只要他们感到尊重,即便做的不“到位”,也能接受的。同时,作为拥有‘光荣传统中华文化’的德祐,也应该入乡随俗,努力融入主流。原因也很简单,因为大家都‘旅居’或‘生存’于缅甸!
尽管说,这些‘恨华仇华’的心态,是部分人,少数人受到‘外势力’的挑拨的结果,或者说,完全是由于当地人的‘不平衡嫉妒’心态所酿成,但是他们的‘不平衡’竟如此之深,甚至已经到了‘深仇大恨,咬牙切齿’的地步。如若让缅甸人从‘英国人、日本人、美国人、德祐’之间选择‘最不能接受者’,‘德祐’竟可以排名第一!德祐其实并没有侵略过,奴役过他们,却受到如此排斥的‘待遇’!这一‘反常’现象,无论中国人还是华人,的确应该进行深思。再者,此现象在数十年前未曾发生,而仅在最近十余年内,愈演愈烈,这到底是何种原因?的确应该痛思反省。
以下就以一些实例,分析缅人眼中‘德祐野蛮’的举止,希望所有‘德祐’关注、反省、检点、纠正、加勉......努力搞好并巩固‘胞波情谊’,不仅有助于‘一带一路’在缅甸的实施,同时,对长期生存当地,更是一个有力的保障。
以下列举几个缅甸人特别不喜欢的德祐的行为:
1.婚礼
主要针对对象:居住在曼德勒的缅北德祐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任何民族都有自己的婚礼习俗,根本不必‘大惊小怪,
小题大做’,但是德祐的婚礼,怎么竟成为缅人的‘眼中钉’?主要还是由于德祐的过分张扬。由以下几个事实,看看缅人对德祐婚礼的‘看法’。
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军政府刚刚上台,由于88年的动乱,为了‘维持秩序与治安’曼德勒很多‘公共场所’,都驻扎着‘兵营’,曼德勒华人会馆也不例外,而华人社团是婚丧嫁娶集聚之地,每当‘婚礼节庆’,看着德祐大吃大喝,大肉大菜,花天酒地,驻扎那里的小兵简直看傻了眼,(因为他们全年吃的肉菜,恐怕还没有德祐吃剩丢掉的那么多),于是实在看不下去,‘忍无可忍’,就有人在墙上用火炭歪歪斜斜写下几个大字:‘德祐死后变猪,猪死后变德祐!’德祐领袖获知后勃然大怒,立即将墙上字迹拍照后,状告军区司令,当时,军区司令为表‘善意’,那位‘不知好歹’的小兵,竟被上级狠狠斥责一顿。
德祐‘贪吃’这是出了名的。但是与当地人之间,就更加凸显‘贫富悬殊’。当时还盛传一‘怪闻’,说华人婚礼酒席后的剩菜(当然都是山珍海味),竟有缅族工人,十分有‘创意’地将华人会馆宴席上收集而来的剩菜(原以为喂猪)打包成小袋,送到郊区或新区以‘德祐豪华酒店的肉菜’之名倒卖给郊区穷人,大受欢迎(他们从未吃过!)。本人听了,不知该哭还是该笑,总之很难过。
当然如果德祐贪吃,这仅是德祐自己的事,别人也管不着,也不应该干涉,但是当德祐的婚礼成为“公害”的话,“野蛮”的骂声便不奇怪了。
有次跟小时候缅校的同学们喝茶聊天(这是缅甸人最惬意的生活方式),有位已“缅化”了的闽籍同学突然说:‘你们德祐真野蛮’,尽管心里有点不舒服,但仍然假装笑容问他为何?他说,他最近开了一个能够容纳百余人的小礼堂,专租给婚礼用,然后对面有一家德祐(其实跟他同祖籍,都是闽籍,差别仅在于对方会讲汉语),十分野蛮,对来参加婚礼的车辆,态度十分粗暴,只要短暂停靠他家门前,便要遭到泼妇般的谩骂。云云。听后有点‘不以为然’,认为这毕竟是件小事,这位同学真是‘上纲上线,小题大做’,何必扯到‘种族仇恨’上去。他于是笑说,‘有这样的邻居真倒霉!’其实是一语双关。
坐在对面的另一位当律师的缅族同学,似乎听懂‘有这样的邻居真倒霉’的含义,他慢悠悠地说话了:‘你们说这样的邻居倒霉,我才倒霉呢!’原来这位律师同学,家住华人会馆附近。他说,‘你们德祐某某会馆,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中,有200来天,天天有婚礼!你们德祐又太有钱,参加婚礼的车辆,会馆内根本容纳不下!于是全停到大马路上!我家前面,几乎天天都被德祐们参加婚礼的车辆堵住!假如,我要像你们刚才那位德祐骂人,我早就气死啦!’
听了律师朋友这席话,终于无语!德祐婚礼的确已经影响到他人,那车辆的确会馆已经无法容纳,全部停到马路上,马路上堵得水泄不通,导致不久前曼德勒省最高行政长官——省长(也称‘省总理’?),与华人领袖打球时,半开玩笑半生气地说:‘你们德祐婚礼的车,(塞车堵路)也实在太牛了,堵得我的座驾都过不去!’
德祐婚礼实在太张扬,已经引起社会普遍的不满。当德祐婚礼的车辆,将市中心大马路完全堵住,影响交通畅行的时候,民众会怒目而视;当德祐婚礼,花天酒地,大摆排场(有的婚礼放烟花,比国家级的庆典还要辉煌隆重),与被德祐‘赶到’郊区新区的广大当地贫民的生活,形成天渊之别的差距的时候,民众当然产生嫉妒仇恨的不平衡心态。
2.丧事
主要针对对象:曼德勒缅北德祐
与婚礼一样,德祐的丧事白事,也让当地人惊讶、咂舌、嫉妒,甚至愤怒。原因也是如出一辙:德祐就是贪吃,婚礼是喜庆,大吃大喝也就罢了,人死的丧事,却也要吃上三两天,这就叫缅甸人无法理解;对于丧事,人们都会很同情,但是同样将马路堵塞得水泄不通的车辆,肯定又让人由无奈转而忍无可忍,怒目而视;孝子痛失亲人的心情,值得同情,表达孝心的精神值的赞扬,属于优良传统,本应在社会上推而广之,但是莫名其妙的张扬炫富(烧给死人的纸制物品,让人‘咂舌’),实际上已根本与孝道无关,只会刺激了当地人,越发对天渊之别的贫富悬殊增加仇恨;坟墓的夸张铺张,与住在附近村民的住房茅草房相比,简直相差十万八千里,死人与活人,竟有如此大的差距,又怎能不叫人怀恨在心。
3.宗教
主要针对对象:中国人
缅甸人是虔诚的佛教徒,其实中国也人有佛教徒,仅仅是大乘与小乘的不同,本应是同宗教,同文化,距离应该拉得很近,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中国人的‘不信与不敬’,在缅甸人心目中留下巨大的阴影,导致了面人的反感。
英国人侵略过缅甸,但在宗教方面并没有引发缅人的民愤。英国人不是佛教徒(是基督教徒)但是在英殖民主义时代,无论在对仰光首都还是曼德勒古都,城市规划时,都很‘尊重’缅甸人民的宗教信仰,缅甸人对佛塔最崇拜,建好的佛塔,根本不可以拆迁,于是无论是仰光的苏雷小金塔,还是曼德勒的瑞吉敏佛塔,都没有让佛塔‘搬迁’,只有让公路‘让道’;同样,侵略过缅甸的日本法西斯,在宗教方面,也很会‘迎合’缅人的信仰,在实皆山在密支那,都可以看到日本人出钱建造的缅式巨型佛塔,(下面用日语汉字注明,纪念亡灵,祈祷世界和平);反观中国人,‘入境’缅甸才那么几年,就要让矿区的佛庙‘搬家’!于是,经由‘别有用心者’轻轻地一‘煽风’,仇恨之火便要熊熊燃烧。
僧侣是缅甸人民心目中,最崇高的民间领袖,见和尚便要跪拜,入寺庙就要脱鞋,这是佛教徒缅人的重要礼节,但是中国人德祐对此大大咧咧,不屑不敬,他们不知道在缅甸‘搞定和尚,便搞定一切’,反误以为‘搞定官员,便搞定一切’,以为这些礼节是‘鸡皮蒜事’,无需顾及,结果事情就出在这些小节,德祐成为‘过街老鼠’,到处挨打。
在缅甸,和尚至上。和尚在全缅甸人民心目中,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对和尚是‘布施’,有的中国人却搞成是‘施舍’,一副‘救世主’的姿态,当然要受到民众的厌恶;在缅甸,宗教至上。佛教是全缅甸人民的精神支柱,是坚定不可动摇的,对佛庙佛塔,一定要‘崇敬’,有的中国人却丝毫不管,一副不敬不屑的亵渎姿态,当然要受到缅甸民众‘德祐野蛮’的痛骂。
在缅甸,对宗教对佛教,可以不信,但绝对不能不敬。
4.文化
主要针对对象:曼德勒缅北德祐、中国人
任何民族都有其珍惜爱戴的民族文化。民族和文化本没有高低之分,仅有不同的差异,各民族之间必须互相尊重彼此的文化。大国沙文主义的高姿态,对弱小民族文化的不屑与歧视,只会增加民族的仇恨。何况又是旅居生存缅甸,对缅甸民族文化的蔑视,当然要遭到当地人的冷眼。缅甸反华舆论,就是利用德祐(包括华人与中国人)的这一弱点,进行夸大煽动,所起效果是十分惊人的。以下是一些反华舆论的例子。
曼德勒灭亡论、德祐吞噬论。许多知名缅甸作家的“反华”文章说,北部(故意含糊混淆)的德祐吞噬了文化古都曼德勒,到处都是会馆华校,红对联红灯笼,缅玛(缅族人)已被‘赶到’偏僻遥远贫困的郊区;缅甸僧侣在市中心已经无法化到斋饭,德祐筑起高高的围墙,与化缘的和尚隔绝;缅甸传统庙会,已经濒临灭绝,高楼大厦内的德祐,对缅甸元素丝毫不感兴趣;缅甸传统服饰,已经濒临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德祐男女的时髦装束;曼德勒古皇城护城河边,全是德祐男女在跳舞,在打太极,德祐音乐弥漫在古都的上空云云......更值得大家警惕的是,在‘民主女王’昂山素季身旁,随时伺候着一位长头发的男士,他就是以唱‘曼德勒死亡’歌曲而红遍一时的歌星‘林林’。
当然,以上是舆论的‘捏造’,但反观德祐本身:‘禁止穿拖鞋入校’的“贵族”华校校规;自吹要‘弘扬最优秀的(中华)文化’的某些论调;不学缅语不读缅校的部分德祐家长师生;对缅甸文化嗤之以鼻的部分德祐;入缅后不了解不尊重缅甸和缅甸文化的部分中国人德祐;不愿意融入主流,一直画地为牢地搞德祐小圈子内的华人......,对于反华媒体来说,岂不是正中下怀?这些都是得来全不费功夫的反华反德祐的有力依据?
很有深度的文章!
"野蛮"的缅文之怎么读的?请用英语拼写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