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转型会走“中国模式”吗
缅甸转型会走“中国模式”吗
作者:熊光清 来源:共识网
缅甸不会成为中国地理意义上的“西海岸”,但我们应该更好地了解这个西南方的邻居。那里有富饶的土地,有淳朴善良的百姓,有风情万种的美景,有灿烂多彩的文化,也有许多与我们相似的历史故事。
大约两年前,西方媒体炮制出一个新名词——“中国西海岸”。这个称谓源于一条横跨中缅的油气管道,管道的起点在缅甸印度洋沿岸若开邦的皎漂(Kyaukpyu)市,终点在云南昆明,全长2400多公里,其中缅甸境内将近800公里。到目前为止,油气管道的天然气部分已经完工,并开始向中国西南地区输气,而原油输送部分的建设也已接近尾声。
中国将这条油气管道看作是避开船运通过马六甲海峡、保障能源安全的战略要道,与中亚油气管道、中俄原油管道、海上原油通道并称为“四大能源进口通道”。为此,中国公司不仅修复并扩建了皎漂陈旧的深水码头,并与缅甸政府协商,希望成为新开辟的“皎漂经济特区”的主要投资方,还计划从昆明修一条直通皎漂的高铁。
一些西方分析人士指出,将来一旦高铁通车后,从这里陆路进出中国的将不仅仅是石油和天然气,中国与中东、印度、非洲乃至欧洲的贸易货物都可以在这里中转,皎漂经济特区可以成为加工业的基地。于是他们发出了这样的惊呼:“中国已经把疆域拓展到了印度洋!”“若开邦将成为中国的西海岸。”对此,缅甸的一些学者也表达了自己的忧虑,历史学家吴丹敏在其著作《中国和印度在这里相遇:缅甸与亚洲的新十字路口》(Where China Meets India: Burma and the New Crossroads of Asia)中,就曾流露出对于中国在缅甸产生的巨大政治、经济和军事影响的担心。
“中国西海岸”这个词多少有些危言耸听,从中不难看出一些西方人士的“酸葡萄”心理,而且,这种提法还有它邪恶的一面,那就是从中挑拨中缅两国的关系,暗示缅甸人民,警惕中国经济扩张带来的长远问题。
其实,要说西海岸,美国的西海岸原来才是人家墨西哥的,美国人实实在在地抢了过来,发展成现在的加利福尼亚。如今不再是吞并灭国的时代了,消除贸易壁垒、建立共赢的经济合作、携手发展才是硬道理,当然,前提是双方都要获益。
自从上世纪90年代欧美对缅甸实施经济制裁之后,中国就迅速修补了与缅甸的关系,很快成为缅甸的最大投资方和亲密的政治、军事伙伴。中国在缅甸的投资保持了多年的一家独大局面后,美国、日本、印度、欧盟才开始重新审视他们的缅甸政策,随着在野党领袖昂山素季的软禁被解除,以及奥巴马等欧美领导人的相继到访,缅甸近两年逐渐走向开放,似乎在朝着西方世界认可的方向转型。
与此同时,中国在缅甸的几项重大投资相继受挫。缅甸北部的密松水电站被无限期叫停,中部蒙育瓦的莱比塘铜矿遭到了当地村民的持续抵制,被停工两年多,尽管以昂山素季为首的调查小组最终同意了铜矿继续运营,但当地的反对声浪至今不息。只有这个中缅油气管道算是顺利完工并正常运营了。但是,诸多迹象显示,缅甸似乎正在逐步疏远与中国的关系,而“转投西方的怀抱”。一些中国企业的负责人甚至指责缅甸政府:当你们最需要外界投资的时候,我们中国帮助了你们,现在有了西方的示好,你们就翻脸不认人了?
然而,真的是这样吗?缅甸真的会疏远中国吗?他们承受得了离开中国的代价吗?中国的企业应该如何更好地处理与缅甸政府和人民的关系呢?
从缅甸人自己的角度来讲,形成这样的局面并不难理解。缅甸人知道,自己处于中、印、东盟这三大经济体的交叉路口,理应在全球化和区域化的贸易活动中,获得更多的实惠。缅甸不缺自然资源,其石油、天然气、矿产、木材、宝石的蕴藏量都排在世界前列,缅甸希望用自己的资源,最大化地换取国家工业和科技的发展,以图振兴民族的大计,原本就无可厚非。
有意思的是,缅甸的历史,尤其是其近代史,和中国有很多相似之处,可谓是灾难深重。比如外敌入侵,割地赔款,丧权辱国,变法维新,洋务运动等等,甚至实现三个现代化(工业、国防和科技),也有相类处。这些事件发生的时间与中国的类似事件相比,或早或晚,很难说谁步谁的后尘。只不过,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的殖民并未彻底完成,而缅甸完全沦为大英帝国的殖民地。
即使是二战结束,缅甸从英国手中独立出来,其所走过的道路也可以看到一些我们熟悉的场景。比如,公私合营,收归国有,缅甸特色的社会主义,以及现在的改革开放。今天的缅甸很像我们刚刚开始改革的80年代,百废待举、百业待兴。缅甸人的心理状态也像那个时代的我们,充满希望又茫然躁动,努力博采他国之长又担心如何才能做到去粗取精。
正像中国在改革开放之初曾经斟酌于应该借鉴哪个国家的发展模式一样,缅甸内部如今也在广泛探讨,本国的转型之路应该走印度模式、中国模式,还是东南亚模式?了解一下缅甸的历史,我们或许可以从中得到部分答案。
两千多年前,张骞出使西域时,在今天的阿富汗一带发现市场上有人贩卖来自四川的蜀布和邛竹杖。他获知这些货物来自南部的身毒(印度),从而断定在中国西南部应该还有一条通往印度的贸易通道。向汉武帝禀报了他的发现之后,张骞被派往如今四川的宜昌,负责开发西南通道的任务。他的团队在云南大理一带受到了阻挠,滇越国王用山高途穷、瘟瘴四伏等理由吓唬来自汉朝的使者,使之不能继续前行。后来的学者们普遍认为,那是因为滇越人自己想垄断这条“南方丝绸之路”。
其后的几百年间,云南与中原分分合合,滇越之地成为中国通往印度的第一道屏障。直到元朝灭掉大理国,至明朝将云南彻底划入中国版图,中国西南的边境才推进到大致是现今与缅甸交界的区域。而后由于大英帝国占领了缅甸,并逐步向云南境内蚕食,中缅接壤的边境地带留有几块争议地区,直到1949年后才得以解决。
由于大自然与人为的屏障,中国人对缅甸的了解一直相当有限。史书上的“骠国古乐进长安”,是古代少有的记录缅甸的文字。今年春节,这段历史被央视搬上了屏幕,但是,连续剧《舞乐传奇》讲的是发生于唐朝时期的故事,却采用了与宋朝同时期的缅甸蒲甘王朝所在地蒲甘作为外景,这不免令人有些错愕。
南明的永历帝朱由榔迫于清军追击,一路逃进缅甸的都城。吴三桂率领军队大兵压境,“只要朱由榔,不犯贵国。”缅王不想和满清做对,遂交出了永历帝。可怜一代天子被吴三桂押解回昆明,勒死在篦子坡。但是,一大批追随明帝的遗老遗少却留在了缅北,成为现在缅甸果敢人的祖先。
尽管南方丝绸之路联络了中国和缅甸,但那些马帮踏出的羊肠小道,仅仅在极为有限的范围内产生过文明的沟通,马帮们驮去了茶和布匹,换回来的是香木和翡翠。第二次世界大战再次将中缅两国联系起来,当退守重庆的国民党政府被日军包围时,滇缅公路一度成为中国与外部世界联系的唯一运输通道。而战争即将结束时,从印度经过缅甸修进云南的“史迪威公路”只起到短暂的运输作用。战后由于中印两国关系的恶化,这条公路很快就被废弃了。
计划中直通若开邦的高铁或许能为两国形成一条新的纽带,然而,这条铁路的规划蓝图还处于襁褓阶段。尽管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前往缅甸旅游或做生意,但大多数国人对于这个毗邻国度仍很陌生。即使是受益于中缅油气管道的中国西南部的人们,对于这条具有战略意义的能源通道也知之甚少,只是在2013年,由于这个项目的配套工程——中石油计划在昆明附近修建的一座大型炼油厂——可能涉及PX(对二甲笨)产品,当地民众曾表达过对环境和空气质量的关注。
缅甸不会成为中国地理意义上的“西海岸”,但我们应该更好地了解这个西南方的邻居。那里有富饶的土地,有淳朴善良的百姓,有风情万种的美景,有灿烂多彩的文化,也有许多与我们相似的历史故事。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