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缅甸首富——华人林振宗

编辑:缅甸缅康网 文章类型:缅华人物 发布于2017-04-05 10:14:11 共10678人阅读
文章导读 曾经的缅甸首富——华人林振宗

在当时,林振宗最广为人知的身份是缅甸巨商,石油大王。他的生意从大米到俗称“液体黄金”的石油都有涉及,行业跨度很大。和同样是缅甸华商的胡文虎相比,知道林振宗的人要少得多。原因是除了他为人低调以外,他的商业足迹并没有踏出过缅甸,一直到56岁去世时,都是在仰光。所以有关于他生平故事的记录非常少,尤其是中文或缅文记录的,保存下来能找到的照片更是珍贵。虽然没有享誉整个华人世界,他在当时缅甸的欧洲人政商名流圈子中,却享有很好的声望。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这位在中西方社会游走的缅甸华商-林振宗。

 林振宗和太太

据比较可靠的资料显示,林振宗出生于1867年10月28日。六年前他的父亲林仕兴从福建到缅甸扎根。这样说来,林振宗可算是土生土长的缅甸华侨。这与之前人物篇所介绍的梁金山等人有所不同。但是在教育方面,林振宗却颇为“洋气”。因为从小接受的都是英式教育,所以他虽然会讲中文,却不会读也不会写。

【石油大王的由来】

林振宗石油大王的称号并非一下子建立起来的。一开始,他凭着勤奋工作、省吃俭用,攒下积蓄并逐步地成立了自己建筑公司。再来又逐步地发展到在仰光开设“协德号商号”,相当于公司,该商号旗下拥有10多间锯木厂。当时缅甸的柚木颇受欧洲人喜欢,锯成的木板材就销往欧洲各地。通过木材打通欧亚的贸易业务,林振宗又才接触到海运业。随之林振宗又同时经营起航运业务了,当时他就购置“双春”号轮、“双安”号、“双美”号等轮船,他的船队穿航于仰光与厦门、汕头、香港、槟榔嶼和新加坡之间。

这样的条件给他的石油之路铺下了“垫脚石”。在海运运输行业时林振宗接触到了英国的煤油商。当时BurmahOil Company (以下简称BOC)已经在缅甸开采石油出售到亚洲各国(香港,马来西亚,新加坡,中国厦门等)。BOC总部位于苏格兰格拉斯哥,在印度也设有销售部门,在缅甸却没有。所以该公司在缅甸依靠着当地的个体营销商,以吃回扣的方式让他们代理售卖石油。这个销售形式在林振宗后来成为石油销售大王一个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在缅甸无人不晓的B0C】



 

刚开始林振宗以“下线”的身份跟着一个远亲做BOC公司的石油销售工作,回扣由远亲吃大头,自己只得到很少的一部分。除了石油,他还贩卖BOC旗下的其它产品,例如蜡。蜡这一块业务在他父亲一代就与BOC公司开始做起。因此,林振宗后来的成功,与他的起点分不开。

到了1908年,BOC公司连接各个石油开采点的输油管道工程终于完成了。随着工程的完工,该公司的石油产量大大提示,并以每年翻2-3倍的速度增长。公司高层意识到,销量的提高,必须配合管理方面的高效。因此决定,将整个石油营销的工作,打包交给固定的一个个体。也就是那一年,林振宗凭着良好的业务表现,和他在华人社区非常高的号召力,获得了BOC独家代理权,成为了该公司在亚洲地区的销售代表。他将该公司在缅甸仁安羌油田开采的原油,运至仰光去提炼,再分销到全缅各地。今天在缅甸的很多城市都还能见到当时的BOC加油站都是林振宗发展起来的。

从此,林振宗开始了他长达20年的石油生意。在缅甸,他发展了许多“下线”,帮他把石油销售到全国各个角落。与此同时,他利用自己的海运业务,把石油出口到上述亚洲城市,返航时载着当地的货物满载而归,石油贸易两不误,生意做得像他的蒸汽船一样“蒸蒸日上”。

1918年广告

【富甲一方,修建自己的“宫殿”】

林振宗最为缅甸人津津乐道的是他生前曾在仰光当时还算是郊区的燕子湖畔的瑞島单山坡上修建的一座华丽的中国式园林“协德园”。协德园是一憧中西结合的叠楼,是仿造中国清王朝北京的颐和园模式修造的,在楼阁中无不具备。其中“振宗宫”,层楼叠阁,共有5层,建筑材料全部由中国运来的,有的大理石和磁砖是从欧洲运来,其中的壁画是当时欧洲著名画家画的。

林振宗利用了自己船运业务之便,从欧洲运来的非常珍贵稀有的艺术品、装饰品等。1921年他携带家眷乘船游历英国和欧洲,返回时船上载满了珍宝,其中包括两辆劳斯莱斯生产的银鬼汽车!



 

以下图片为林振宗位于仰光kabaraye的豪宅“协德园”(注:协德园位置在前南洋中学的斜对面,福山寺附近)

 

 




【走入上层社会,接触西方风云人物】

当时他的阁楼可算是仰光的“大观园”,阁楼里陈列着全缅甸甚至整个亚洲都稀有的珍宝器皿和装饰物品。这在那个年代的东南亚国家里面,仅此一幢。

之前林振宗在楼阁造好后,就曾在自家楼阁中招侍过当时法国政治家喬治-本杰明,克列孟梭,(George Benjamin Clemenceau),世人称之为“法兰西之虎”曾两次出任过法国总理。在当时除了喬治-本杰明外,更有很多西方名流拜访过他和他的庄园,为的就是与林振宗攀上贸易关系。

今天从仰光市区格巴依佛塔路过了瑞贡垈高架桥上坡后左手边一直到苟莄十字路口(今天的苟莄高架桥)都是当时林振宗家族的地盘,今天这一憧叠楼在1989年已被当时的缅甸政府划为民族文艺大学的范围,近年来缅甸政府又为该叠楼申请为殖民统治时期的文化遗产作为重点保护对象(据悉,仰光市政府已把它正式列入第一级保护建筑物)。

 

在林振宗家族企业破产时,该幢叠楼楼阁被一日本债权人接手,后又转手给了一位印度商人,1950年又被缅甸政府收归国有。在林振宗破产后,他本人和家人也被赶出了他亲手设计建造的房子。现在想来确实悽惨。

【“中西通吃”,致富后不忘根】

BOC公司之所以如此依赖林振宗,与他广阔的社会关系网分不开。从他缅甸立法委员会会员身份,从这一点就不难想象,林振宗属于政府重用的社会精英人士。因为知晓英语、中文,又善于交际,林振宗在当时缅甸的名流、富商圈子有非常好的人缘。后来他儿子结婚时,整个仰光城的英国人、欧洲商人都聚集在“协德园”赴宴。据英国史料记载,这场宴会举办了三天三夜的。第一天宴请欧洲宾客,第二天宴请华人宾客,第三天宴请其他种族的宾客。林振宗交友之广、交友之多可见一斑。

 

另外,他在在华人社会里名望也颇高。大家都认为他是个善良又慷慨的商人。这也难怪,因为当时林振宗和所有帮他销售石油的“下线”达成协议:下线们销售石油所获得的回扣,有一部分直接流进了华人子弟的助学基金。这样一来,林振宗带领了一帮华人,即解决了这些人的工作问题,又为华人社会的发展尽了一份力,口耳相传,他的口碑也就建立起来了。

更重要的是,他在BOC公司的发展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作为外来的开采商,BOC公司一直无法在缅北这一块动荡不安的地方获得开采石油的权利。这一片油井的开采权仍掌握在当地的私营商人手中。要不是林振宗出面与其交涉,长期与他们建立的良好关系,可以想像,BOC公司无法把它自己的业务扩展到那里去。为了以后能继续在缅北开采石油,BOC公司只好继续牢牢的依赖华人林振宗。

因此只要提到林振宗的大名,该公司上上下下都要为之一震。

虽然靠石油富甲一方,林振宗也不忘尽自己身为华人的本分。1905年,他和几个志同道合的搭档在仰光建立了中华义学(Anglo-Chinese Boys’ and Girls’ Schools)。1907年,又建立一所中西合璧的学校,以自己的名字命名,成为“林振宗中西学校”。除此之外,他先后兼任中华商会、缅甸学务总会及慈善团体各种职务。

 

在石油这一块奠定了雷打不动的地位之后,林振宗把生意的触角伸向了其他的领域。他种植过橡胶,开设过花生工厂、矿场,开采铜、铅、锡、金子等。这期间他成立了双德国际公司,做与贸易相关的业务。也曾成立了“协德园”银行(该银行后来因为经营遇到困难被一家日本人开设的银行收购)。

【事业走向失败】

再后来因为和英国煤油公司在经营中产生冲突,他的代理权被收回。其总代理权也在期间被收回,遭此厄运的他即联络缅甸各地的侨胞,募集资金,成立了新的石油开釆公司,自行开采石油,与英商直接面对面的竞争。当时他还着手从缅甸西部的乐美修建一条长达500英里、直通仰光的输油管道。该输油管道可称得上是亚洲第一条的输油管,但因为耗资巨大修筑工程又十分艰巨,最终造成了修筑费用超过原计划时的几倍,当工程进行一半时,他已耗尽所有的资金,还借上了许多的债务。石油事业的失败,使他的企业深受打击,该条输油管的工程后来也由别人继续去完成了。在这期间祸不单行的他,又遇到了自己的两条船在海上沉没,更带来了不可扭转局面的失败。

(为表示对已故华人巨贾林振宗的尊敬,故事到此结束)

 
0
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邮箱:mhwmm.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