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平组织"冬"写作小组 后期致力于研究教育理论(牧文)

编辑:缅华网 文章类型:缅华人物 发布于2018-03-15 10:33:36 共3008人阅读
文章导读 张平组织"冬"写作小组 后期致力于研究教育理论(牧文)

牧文

 

张平

    张惠周,学名张平,女,祖籍福建省南靖县。1942年出生在缅甸。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期,在中学就读期间,发起组织"冬"写作小组,成员有张平、林清风、陈耀川、李文德、黄静弘、钟国扬等,在他们笔名之前冠以"冬"字,即证明他是小组成员。当时大家积极投稿给缅甸仰光《人民报》、《新仰光报》副刋,反映学生学习生活,校内外体育、文艺活动、新书介绍、书评及翻译缅甸民间故事等。1962年于缅甸南洋中学毕业后在仰光某师范中学任教。1968年回国后在中小学任教。1979年移居澳门。1997年获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系学士学位。曾在缅甸、中国内地和澳门中学任教共三十六年,现已退休。

    九十年代以来,致力于研究教育理论与经济及环保等课题,曽发表有《当代外国德育思想中反灌输覌点对澳门学校道德教育改革的启示》、《试析教育对经济的作用》、《教育与环境》、《谈义务教育》、《仰光华文教育的现状及其发展前景》、《新世纪澳门基础教育发展思考》、《略谈缅甸华文教育》等论文。是《澳门百科全书》撰稿人之一、《缅甸华文文学作品选》(合编着之一)、《中国抗曰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纪念文集一一缅华抗战记忆》(合编着之一)、《缅华社会研究》主编之一。

    近年来关注研究缅甸华侨华人社会的历史、文化、教育;缅甸华侨华人对祖籍国中华传统思想文化的认同与承传、与缅甸本土交融的趋势,缅甸华人社团社会意义。针对缅甸国内华文报刋生存极不稳定的状况,缅华有识之士提出了顺应时代潮流、利用互联网的新思路,例如,在《缅甸华文文学作品选》一书的《缅华青少年作品专辑》按语中,合编者之一的张平提出倡议"利用现代信息科技,设立缅甸华文文艺作品网站,开创新时代的华文电子文学园地(这可克服没有固定报刋的困境,需要投资开发和扶植)"。

    张平女士目前是澳门中华教育会会员、澳门社会科学学会会员、澳门缅华互助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广州巿侨联第十二屇委员会顾问。

附录:

《缅甸华文文学作品选》之"缅华青少年作品专辑"按语

张平

    缅甸华侨华人自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末期到六十年代中期(华文报于一九六六年一月一日停刋,结束了它辉煌的岁月。)可说是战后华文报业和文化生活获得提升和发展的繁荣时期;与此同时华文教育也呈现一片兴旺的景象,华文图书进口无阻,整个缅华社会物质和精神粮食是丰衣足食。为培养缅华青年学生的文艺创作人才,提供了肥沃的土壤,良好的气候和条件。当时的缅华社会华文报刋主要有在仰光发行的《人民报》、《新仰光报》、《中国日报》、《中华商报》、《生活周报》、《自由曰报》、《国民日报》⋯等等。

    上述各大报刋都设有副刋,如《人民报》开辟有青年园地、星期文艺;《新仰光报》设有伊江潮、华座及其它报刋的副刋,青少年学生在上述报刋副刋投稿,这些副刊成为青少年学生的文艺苗圃。文艺苗圃里婉紫嫣红、艳丽各异的花卉,散发出阵阵沁人心脾的清香,兼有果实垂枝的诱人景色,令人回味无穷。《人民报》曾出现过两次文艺论战,还真可以说,缅华文坛曾有过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氛围。春色満园的文艺苗圃培育出不少茁壮的文学幼苗,培养了不少青少年文艺爱好者,曾有过灿烂的文艺之春。

   一九六六年一月一日仰光华文报刋停刋后,缅华社会的经济、文化、教育也都接二连三遭受严重的摧残,曾出现过的文艺创作光环也暗淡无光。华文图书也被停止进口,精神粮食陷入极为贫乏的困境。原已初露锋芒的可爱的"小作家"各散东西,文艺苗圃里各色花果在人们的记忆中也逐渐淡忘凋零。时隔至今,四十多年过去了,发表过的作品,剪报也难以收集。当时我是这些文艺园地的热心读者之一,主动感受她的芬芳气息。值得欣赏的作品还不少,这些"小作家",有的至今还记得其人其名,但记不起的更多。如笔名为哨辉的陈耀川(男)他是感情丰富的小诗人,也写散文、罗转金(女)、蔡玉华(女)、高如才、吕联璋、林子成、、洪琴棋(男)、洪峰、王东白(男)、杜锦兴(男)、陈莲英(女)、红红⋯⋯等等,还有一大串的笔名写不出来了。历经沧桑,几经劫难,能有几多剪报被完整保存下来?!但相信他们之中的大部分人都应该还健在。

    1998年11月获缅甸政府当局允许出版的华文报周刋《缅甸华报》,其内设有《学生园地》、《大众园地》、《文艺园地》和《周末茶座》等副刋,为青少年和文艺爱好者提供了学习文艺创作的天地。短短的几年里刋登了不少缅甸各地华文补习班 ,佛经学校和文艺爱好者的作品,并见逐年丰富和提高。缅华文艺创作生命经过四十多年的冬眠后又见破土萌动,可惜由于受到不可预测的酷寒袭击,《缅甸华报》又于2004年10月18日无可奈何地停刋了。

    为了反映当年青少年学生的文艺创作成果,现从收集到的五,六十年代前后的剪报,以及所收集到有限的《缅甸华报》、《福庆十周年校庆纪念特刋》和《永新文艺》等报刋中选出一些作品,编入《缅华青少年作品专辑》中。虽然未必都是优秀,但却尽可能地,广泛地反映缅甸各地的文艺创作气氛,折射出缅华青少年热爱祖籍国,热爱缅甸的乡土情怀;努力承传中华文化和传统美德,奋发有为的精神面貎;积极推动华缅"胞波"情谊,促进缅甸多元文化的发展;以及青少年学生的学习、理想、情操和人生价值观等。

    希望通过这次的"抛砖",可引出已被岁月麈封几十年的佳作,希望将来能有机会,较全面地反映过去,现在和未来青年学生文艺创作新貌;也希望在尽可能的条件下,当今缅华青少年,在世界性汉语学习的新潮流中,扬帆前航,学好掌握好汉字,努力争取到达能创作,能达致汉、缅双向翻译水平,弘扬中华文化、礼仪和道德思想,造福缅华,造福缅甸,因为她博大精深,不可失传。

    还希望能出现利用现代信息科技,设立缅甸华文文艺作品网站,开创新时代的华文电子文艺园地,这可克服没有固定报刋的困境,这需要投资开发和扶植,以利培育文艺新苗。仰光文艺团体朱波吟社(1948年成立)出版《朱波吟草》,是缅华先䝨前辈文艺爱好者们,几十年来坚持文艺创作的诗社;此外,由腊戌明德五戒佛经学院,永新班友会出版的《永新文艺》手抄影印本和合订本,《永新文艺》创办至今已有二十多年,在困难的恶劣环境中,展现出缊藏于缅华生活中,顽强求存,求新的文艺创作活力,为当地培育出一批文艺创作人才。

    这些文艺组织(也许不只这些,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有不少文艺团体出现)正是缅华本土文学存在的活见证。他们在承传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是学习的榜样。希望二十一世纪的缅华青少年继承弘扬这种精神。各地可三五成群地,自由组识写作小组或诗文社等,利用业余开创网页文艺园地,创设文学氛围,陶冶品德情操;培养创作思维和鉴赏能力,互相促进,相互欣赏,共同进步,既能丰富缅华的文化生活,又能提高对汉字的驾驭能力。用华文汉字编织出属于自己时代的诗篇、散文,乃至小说、戏剧⋯⋯等等。达到一定水平,累积到一定数量时,可结集出版。从文艺创作的视角切入,反映缅华广泛的生活面貌,在缅华文学史上,烙下各时期的时代轨迹,参与开发世界华文文学。


 
0
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邮箱:mhwmm.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