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友荣先生和他的反映时代脉搏作品(冬惠)

编辑:缅华网 文章类型:缅华人物 发布于2018-04-13 08:53:41 共3621人阅读
文章导读 杨友荣先生和他的反映时代脉搏作品(冬惠)

杨友荣先生简介  

冬惠

    杨友荣先生,笔名小草、华轩。祖籍福建惠安。1956年初中毕业于缅甸仰光"中正"中学(华文学校)。初中毕业后,在杂货店当店员;一年后,进入业余公学进修华文,并读完缅甸政府编制七年级课程。1963年~1965年间,开始经营小生意维持生计。

    自少年时就 喜爱爱阅读中文图书杂志,随学龄增长进而酷爰文学作品,遂养成长期阅读习惯。《缅华网》开播后,得到一个练习和写作平台。现任缅甸华商商会文教组组员、缅华互助会秘书、缅华网编辑部主任等职务。

    杨友荣先生为人谦虚低调,热心为缅华社会服务,工作认真细致。长期认真关注缅甸国内外时政和华人社会的动态。和他言谈或阅其文章,不难发现他对所处在的大小社会环境的复杂演变有较敏锐的嗅觉。他的文章行文流畅,能反映时代脉搏,并以文载德载道,令人喜读。他是位以中学学习为基础,坚持终身刻苦自学有成的一典型。  

附録:杨友荣 的作品

1.《蜗居》

2.钞票的故事

蜗居

    “蜗居”一词,深刻又生动地说明大城市居民的起居住宿,上海是如此、香港是如此、加尔各答是如此,而仰光,步入蜗居时代正在降临。

 

    改革开放使仰光繁荣、生气勃勃,十几层的高楼大厦,一幢又一幢拔地而起,当你站在某个T0WER的顶楼远眺,远近一片耸入云霄的建筑群,尽收眼底,心中禁不住赞叹:美丽呀,仰光!你正在赶上国际大都市的行列里。

    城市的发展,使建筑业首先独领风骚。城市不再灰暗暗的、不再是沉寂的,而是明亮的、绚丽的、喧哗的,它吸引着来自县城农村的青年,尽往城市跻身。仰光也一样是如此地“膨胀”起来。而从乡下来城里打工的人们,首先面临住宿问题,先是寄宿亲戚朋友家里,继是合伙租一个单位,一间五、六百平方尺面积的房间,实际能使用的空间只有四百尺左右,最初由四个人合租,继而六个人、八个人、十二个人以至十四个人。在仰光,高楼越多、屋价越高,房租越贵,拥挤的空间越窄。

    在郊外,两三个家庭合租一个单位已是司空见惯,十多个外地来打工的单身汉按人头计算合租一个单位,更是比比皆是。而房租却是六个月涨一次。前不久,一位经营小作坊的朋友对我说,房租涨了,我也是受害者,虽然作坊是我自己的房子,不用交房租,而我的员工都是外地来的,原来每月一个人头由一万涨至一万五,房东说,物价涨了,下个月期满后,每人的房租费是二万五,他们要我增加工资,不然,无法在仰光呆下去……,一个念头在我脑中浮起,房东如果涨不了房租,唯有再挤进人头,蜗居!!我猛然想起上世界七、八十年代期间到日本打工的缅甸青年说过的一件事,“我们是六个人合租三个床位,上日班的和上夜班的轮流睡觉,床铺永远是温热的……吃的是鸡内脏、鸭内脏,已经很高级,但那是日本人不吃的,我们还要向难贩子谎称是买回去喂猫狗……”。

    住在市内的白领阶级,虽说不用缴付昂贵租金,也一样蜗居在不满四百平方尺的房间。有一次,因事在早上去拜访一对住在六楼的医生夫妇,他们都在某单位任公职。我按了门铃,门开了,我一阵惊愕,他们一家四口竟都睡在入门处的“客厅”,佣人则睡外面小骑楼。他们解释说,“母亲上了年纪,体弱,让她睡房内,我们则睡客厅,因被上下楼梯占了空间,客厅变窄了。现在天气热,睡迟了,也起来迟了”。我非常体谅,我想,这也是一个蜗居在市内典型稳定收入的知识分子住家。

本文引自缅华文化网


钞票的故事

缅币钞票花

    报章上报道,印度政府不久前把流通的大钞作废了,又拟把黄金国有化,从电视上看到印度民众每天排着长龙换取定额钞票,这一进一出,印度政府是赚是亏,我们不得而知,却想起当年我们也是如此模样排着长龙换取钞票的情景。

    呵!莫迪老弟,你竟然也在五十年后向我们偷步。

1958年100元缅币

    1964年5月17日晩上7时,我正在吃晚饭,突然,听到收音机宣布政府将发表重要新闻:100元面值和50元面值的钞票立即停止流通使用,家里的人一下子全都惊呆了!忘记了吃饭,这是从来没有发生过的事情,也不曾听说过的事情,谁也说不出明天还会怎样,空气似乎凝固了,谁也没有说话,也不想说话,但街道上的行人似乎并不紧张,于是大哥到街上探个究竟,原来有不少人还不知道大钞作废的消息,有的还继续在作生意,正奇怪今天晚上怎么都是百元大钞。收音机正在不断地回放声明,人们才弄清楚是怎么一回事,街道上立即沉静下来,周围一片昏暗。

    大钞作废了,余下最大面值的钞票是20元,买卖也几乎中断,当局允许每个18岁以上 的国民可以先兑换4200元,4200元以上多余的钱暂时寄下,日后慢慢处理。

50年代早期硬币

60年代的硬币

    大钞作废后,大家成了惊弓之鸟,纷纷积蓄小票。不久,小钞也缺乏了,硬币备受青睐,不仅不被嫌笨重,身价也高了,九元硬币可换回十元纸钞,家庭主妇买点东西,总是拿一元纸钞找回银币零钱收藏起来。无法找赎零钱是市面上的普遍情况,既使乘坐公交车,几乎人人都拿出一元面值钞票等着售票员找赎,售票员无奈,只有让你白坐了。但这种违背经济规律的买卖,很快被新的方法取代,却在不知不觉中加速了通货膨胀。商摊为了解决找赎难题,纷纷出笼一元货物“套餐”,零售业从此不再有五分钱十分钱的价值了,一切以一元为基点,而公交车更是彻底,全程自始至终固定一个票价,只分为半途价和全程价,避免找赎零钱的困难,想起五十年代初的货币改革,把一元单位由六十四分组成改成一百分,变为十进制,方便计算,但从此一分钱失去使用价值,再也买不到东西了;今天重蹈复辙,五分十分再也买不到东西,一切从一元作起点。

    在那年代,大钞作废,虽然造成流通有些不便,并没有引起社会动荡,由于实行商店国有化,货币作用已大大减低,也或者广大基层老百姓使用百元钞票的机率很少,因此,大钞作废,对人们生活影响并不大。

    听老一辈人讲,那个时候的钞票都是由英国伦敦印刷。根据所在国的黄金外汇储备多寡,以1:4的比例印刷钞票作为该国的流通货币,当比例失衡,该国货币就有贬值的风险。大钞作废后,国家要求印回相等数量的小面值钞票,供流通使用。但英国人很狡猾,说他印出的钞票有兑换黄金的保证,坚持要根据交回来的大钞数量才能找回同等价値的小钞。由于有些大钞没有收回,或通过其他途径回到英国人手里,缅甸当局没有百分百得回大钞作废前的流通货币数值。英国人赚了。

    货币,作为国家主权,竟然被操纵在外国人手里,我们连喘口气都难。于是,政府把押在英国的黄金全部运回来,把主权收回来,从此缅甸当局自己印钞票,也从此退出英镑区,加入美元区。

    到了八十年代,由于农副土特产品开放,市场活跃,却受限于银行体制落后呆滞,城乡之间的交流需要携带大面额钞票,二十元面值的钞已经不能够应付物资流动的需要,因此,新发行的百元大钞,立即受到商家欢迎。大面额钞票进入市场,既促进了城乡交流、贸易发展,也加快了资本的积累,大钞很快又集中到商人手中,有了资金,物价也就有涨跌,这是市场经济的规律,但不符合社会主义经济体制,1985年9月5日,缅甸政府第二次宣布大面额钞票作废。

    那天也是星期天,带着午饭后的困意边看着电视里播放的电影,突然,电视里插入一段新闻:一百元面值的钞票停止流通!21年前的旧版重演!

    不过,大钞的牵涉范围太广,和21年前比较,广大的平民百姓手中都有大钞,买卖几乎中断了!城乡交流几乎停止了!于是,当局宣布18岁以上国民限期七天内每人凭身份证可换回五千元小钞。从此,人们懂得钞票可以买钞票——作废百元大钞由兑换三十元小钞急升至八十元。最后,一部分人手中的大钞通过另一部分人的手送回政府。

    水浒传宋江大哥刼富济贫只能是个别对象,而大钞运动,则是把先富起来的阶层财富同时接济了许多尚未致富的阶层,贫富差距缩小了。

让人脑洞大开的缅币

    社会在进步,没有大钞是诸多不便,这一次,是75元面值的钞票登场,这是破天荒的决定,有人说是为了纪念某人75岁生日。毕竟不是十进制,使用上有一定不便之处,于是,又发行了25元面值钞票作补助凑成十进制。竟使国民在使用中掌握把75元面值钞票累加成1000元或10000元的快捷心算法,使外国游客惊讶不已,称赞国人数学程度高!之后,又发行了35元面值的钞票,不久后,又发行90元面值及45元面值的钞票,至此,一元至百元钞票,面值与种类之多,洋洋大观,也可算一奇迹。1987年9月,当局又宣布75元面值钞票、35元 面值钞票以及25年面值钞票一起作废,并不再找还任何面值钞票。

    大抵上说来,人们潜意识里对商品与货币的观念是天秤观念,一边是货币另一边是商品,而货币充当着一切商品的特殊等价商品,货币价值的变化随着商品的盛缺而起伏跌宕,财富的积累就是在无数次的起伏中形成。有人说,钞票是一张高贵的纸,政治和主权给予它无限的权力,当失去政治和主权赋予它权力,于是它变成废纸。二战后,日本撤退,日圆变废纸,蒋介石从大陆撤往台湾,金圆券变废纸。

    一旦人们对钞票具有恐惧感,天秤概念就起了天翻地复的变化,天秤两头再也不平衡了。这似乎是一个奇怪的心理,越恐惧钞票变废纸,越把商品抬高价格出售,越获得更多钞票,越抬高物价,越追求更多钞票……于是,需要更大面值的的钞票才能解决市场需要,二百元面值钞票、五百元面值钞票、一千元面值钞票、五千元面值钞票、一万元面值钞票相继面世,钞票家族的成员,越来越多。

    人们恐惧钱,却又喜欢钱;钞票令人欢喜、也令人烦恼。有道是,钱不是万能的,没钱却万万不能!

目前流通的缅币钞票

 

 
0
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邮箱:mhwmm.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