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年落户澳门的中国远征军老兵——杨本楠(林清风 张平)

编辑:缅华网 文章类型:缅华人物 发布于2015-01-09 13:26:50 共2887人阅读
文章导读 晚年落户澳门的中国远征军老兵——杨本楠(林清风 张平)

 

晚年落户澳门的中国远征军老兵——杨本楠

林清风 /澳门社会科学学会

张  平 /澳门社会科学学会

    一、前言  

    我们多次拜访中国远征军老兵杨本楠先生,听他口述回忆,我们反复提出不明之处,他虽92岁(2013),却能思路清晰,明确回答,前后不矛盾。这应归功于他本人的文化功底、健康的身体和一生在穿越坎坷风雨旅途中,无数遍深刻反思,在脑中形成了稳健的内存。

    中国远征军入缅与日军作战史已远去七十年,二次大战结束至今也已有六十七年,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磨蚀,许多中国远征军老兵 已成为缺乏人证物证脚注的名词。抗战胜利后以及后来的政权更迭,意识形态的争斗,使这一支中国远征军中的幸存者及其后代,或被边缘化,或自我边缘化,或陷囹圄,他们一个个面貌模糊地走了。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后期,中国的改革开放;八十年代全球华人社会的崛起和互动,标䄊着一个新时代的来临。在全球化的热潮中,全球华人的经济拼搏和弘扬中华文化而拼发出来的经济和文化的力量;两岸和平发展的良好态势,不仅逐渐淡化了意识形态的争斗,人们开始对七十年前中国远征军入缅对日寇作战,以及这一段惊天动地鬼泣神嚎的悲壮历史,重新作了深刻的思考,并对中国远征军入缅驱日寇的英勇作战历史及其将士们的认识、评价都有了新的解读。

    二、揭开一个鲜为人知的故事

    在一次与来自云南昆明的王东白学友以及当年与他在陆良华侨农场生活工作的侨友们聚会上,经王东白的介绍我们才发现并认识了,一位落户澳门的中国远征军老兵杨本楠先生。虽说杨氏已是九十二岁高龄的老人,但身体还很硬朗,性格开朗,健谈,思维清晰。多年不见,今日相聚,大家十分开心,谈笑风生,畅所欲言。

    2013年2月,我们专程前往佑汉新邨吉祥楼四楼408号杨氏府上拜访,并代表澳门缅华互助会同仁表示亲切的慰问及致送敬老礼品,同时向杨氏了解目前的状况等。使我们对 这位曾经的中国远征军战士曲折坎坷的人生经历,有了较深入的了解,对他的不幸遭遇深表同情,对他的远征军身份肃然起敬!

    三、中国远征军老兵杨本楠的坎坷经历:

    杨本楠,男,祖籍中国浙江温州,1921年10月3日出生,现年九十二岁高龄。黄埔军校校本部(四川成都铜粱)第十七期学员。毕业后被派到广西柳州第46军军部当参谋,军长是何健,参加过湖南长沙外围战,战事结束后仍回到第46军参加陆军机械化学校培训一年。之后被派到印度蓝姆伽战车第二营机械化部队。再经培训后被派到中国驻印度军,美国战车学校培训半年后当教官,当年的军衔是上校教官。1945年8月5日本投降,奉命回到印度战车第二营,位于印(度)、缅(甸)边界的蓝姆伽,接着就到瓦拉萨(缅印交界)集结待命准备回国。

    四、战后回国不成 为华教滞留缅甸

   日本投降,二战结束,因战乱而停办的华侨学校又纷纷复办起来。然而,当时面临的最大困难是缺乏华文教师,回国避难的教师仍未复员返回缅甸,在这种情况下,在巴坎(音译。又有另一写法:卜岸PAGAN)地区侨胞们的再三恳求之下,杨本楠决定留下来,改行转业,协助当地复办侨校,开始了他的从事华文教育的另一旅程。之后在缅甸的生涯中,他曾先后在密支那(MYITKYINA)、英濑(INYWA)、八莫(BHAMO)及杰沙(KATHA)等地从事华文教育。他也曾在八莫开设汽车维修厂,以及在敏建(MYINGYAN)开设制冰厂等。因为杨氏的老母亲仍在中国内地。于是,杨本楠于1965年举家启程回国,后被安置在云南昆明陆良华侨农场。

    五、在文化大革命中的遭遇

    杨本楠于1965年4-5月间举家启程回国。他抱着对国家的忠诚,主动如实交代了自己的经历。据他回国时填表交代,他曾在中国远征军担任过上校军统参谋;这就成了他在文化大革命中被审查的对象。1971-1972年间举办清理阶级队伍学习班,把一些回国时填表交代过历史问题的人集中起来交代问题,并进行内查外调。据杨氏所属中国远征军46军的一位副师长的记述证明了杨氏所交代的问题均属实。然而,在文化大革命这一特殊的历史时期中,杨氏免不了作为一个严重的历史问题受到残酷的批斗,最后被定性为"历史反革命",判刑九年,后被押送到云南曲靖东山煤矿区劳动改造。四年后,于1976年获释放回到原单位。但原住所早已取消,后来得到侨友杜庆忠夫妇的热情帮助,就暂住在杜庆忠家里。由于杨本楠一个女儿早前嫁与澳门居民,已定居在澳门。于是,杨本楠决定申请移居澳门与女儿团聚。申请迁移澳门事宜,在王东白等多位侨友们的帮助下终于实现,杨本楠于1984年获准移居澳门。

    六、在澳门的工作生活状况

    到了澳门之后,也得到已迁居澳门,当年陆良华侨农场侨友们的帮助,很快在一间制衣厂找到一份保安员工作,从此食住就在工厂,直到该工厂外迁停业为止。

目前,杨本楠独居澳门佑汉新邨,妻子己逝世, 子女都不在身边。每季度靠领取养老金及每年领取敬老金等,每月需缴交澳门币弍仟元的房租费之外,所剩不多,早期有女儿资助些,后来女儿也退休,心有余而力不足了。他希望能申请到政府社屋,楼层不要太高.租金负担会较轻,拥有较安定的住所(不必经常搬迁)安度晚年。

   七、唤醒被遗忘了的记忆

    被历史遗忘了的记忆,在和平发展的大时代潮流中被唤醒了。在缅甸为了纪念及缅怀远征军先烈们的功绩,在缅华及各界的共同努力下,迁建的中国远征军纪念碑暨文化宫于2000年3月12日举行迁建落成仪式(图1)。此外,为了纪念仁安羌大捷,抗战名将刘放吾将军后代刘伟民 刘伟华等四兄妹完成父亲遗愿,为还原仁安羌史实,全球奔走数十年的筹备,终于在2012年,于当年仁安羌大捷战场501高地建成仁安羌大捷纪念碑(如图2、3)。该纪念碑的造型是亦碑亦塔的建筑艺术模式,将中缅建筑文化融合于一体,让我们的子孙后代和缅甸友人永远铭记这一段历史。

    据新华社报道,缅华各界代表于2012年4月3日相聚在中国驻缅甸大使馆,举行纪念中国远征军赴缅作战七十周年座谈会。

    中国驻缅大使李军华在座谈会上发表讲话说,从1942年到1945年,中国远征军两次赴缅与日寇作战,钳制和重创了缅北,滇西的日本侵略军,用鲜血和忠魂谱写了中国军人的壮丽诗篇,为第二次大战胜利结束作出了重大贡献。(请参阅澳门日报2012年4月5日要闻版)。

    如今,中国远征军老兵们终于实现了保家卫国的终极心愿;看到了中华民族的复兴;看到了海峡两岸和平发展;看到了祖国对他们身份的认同,并作出了公正的评价,使他们感到欣慰!然而中国驻缅大使馆对中国远征军老兵们送上温馨的慰藉时,杨本楠老兵因命运的安排已旁落澳门,未能直接分享到国家层面上的关怀。

2013年11月24日

位于缅甸中部勃固省东吁市的远征军将士 纪念碑

中国远征军老兵杨本南先生近照   (摄于2013-10澳门佑汉新村小公园)

仁安羌大捷战场501高地的纪念碑:

(图2)

(图3)

    图2、图3 引自世界新闻网:http://www.worldjournal.com

    注:  本文原载于 澳门社会科学学会 学报  《濠镜》 总第二十四期 2014年7月



 
0
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邮箱:mhwmm.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