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上座部佛教与孟缅掸柬寮泰滇 (二)

编辑:缅华网 文章类型:缅华文苑 发布于2016-03-29 11:47:07 共1768人阅读
文章导读 原创:上座部佛教与孟缅掸柬寮泰滇 (二)

    作者: Maung Chan

    初转法轮

    公元前530年释迦牟尼悟道后,先向五位先前同修的苦行僧传道——即初转法轮,阐明虐待自己的苦行修法与纵坏自己的纵欲修法都是错误路线,只有以适量饮食、简朴生活、不苦不乐取中道走八正道,才能成功地获得解脱之道——终获五位苦行僧五体投地的信服。

    建立僧团与戒律

    五苦行僧拜释迦牟尼为师,成为第一批僧伽(sangha)即僧团(和尚叫比丘bikkhu,尼姑叫比丘尼bikkuni),四位以上即可组成僧团到处传教。僧团发展到60多位时,释迦牟尼就订下戒律,让出家弟子循规蹈矩,每半个月集会背诵戒律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

    居家弟子守五戒八戒

    释迦牟尼为入教的居家信徒订立:

    *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

    *八戒——每周的斋日要守八斋戒:即五戒+不坐不卧华丽大床+不打扮也不看歌舞+过午不食。

    释迦牟尼教义就这样由佛堂寺院与世俗家庭,通过和尚、尼姑、居士代代相传至今。

    佛经佛律

    释迦牟尼入灭(涅盘)后不久,约在公元前480年,500高僧(释迦牟尼的弟子高徒们)对师傅释迦牟尼45年的传教进行了第一次结集。

    *长期随释迦牟尼左右、记忆力最惊人的释迦牟尼堂弟阿难陀(Anandar,),背诵出他所听而牢记着的释迦牟尼教导(所以佛经藏开头都是“如是我闻”),由500高僧共同审查、证实、补充——确定为“佛经”。

    *持戒最优良的优波离高僧,复述了释迦牟尼关于戒律的一系列诉求,由500高僧共同审查、证实、补充——确定为“佛律”。

    这是第一次结集。随后100-150年,佛学就传遍印度。

    佛教第一次分裂

    释迦牟尼传教时按听众理解水平而说法有深有浅、有明有隐,加上初期都是口口相传,所以各地比丘(男僧)与信徒们对释迦牟尼的一些学说,尤其对“十事”(即比丘不严守戒律,还接受居士们的金银财物等十项行为),发生了歧见,公元前386年召开700比丘大会,讨论了对“十事”的看法:

    1)上座部即长老高僧的说法(梵文Sthaviravada,巴利文Theravada)——认为“十事”违反释迦牟尼教导,定性为“十非法事”。

    2)大众部即普通僧伽大众的说法——认为 “十事合法,与时俱进”。

    于是释迦牟尼在公元前486年涅盘后,公元前349年佛教就一分为二:大众部与上座部。

    大众部

    大众部经过广大僧伽与农工匠商等基层信徒大众不断改革发展、灵活运用、推陈出新,最后北传而成汉传佛教与藏传佛教即大乘佛教。汉传佛教用汉文书写,传播于中国、越南、朝鲜、日本。藏传佛教以藏文书写,传播于青海、西藏、四川、蒙古、锡金、尼泊尔等地。

     缅华网 :Maung Chan 报导


 
0
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邮箱:mhwmm.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