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口琴(朱徐佳)

编辑:缅华文化网 文章类型:缅华文苑 发布于2011-05-11 19:41:35 共3045人阅读
文章导读 吹口琴(朱徐佳)

 

吹口琴

朱徐佳

 

(原载《我们的故事》洛杉矶缅甸华中校友会编 2007年澳门出版) 

    多年前在一次清理储藏室时,找到了一只口琴,是中国制造的英雄牌。那是我的小女儿生日时朋友送的礼物。她玩了一阵,也没好好学,就放在一边。我拿出来洗擦干净,试吹了一下,声音清脆,功能依旧完好。

    有一天,我上班时把口琴带到公司。休息的时候吹了几首曲子给周围的同事们听。他们都很惊讶我居然会吹口琴。同事马莎建议我何不吹给副总经理听,因为他很喜欢这一类有乡村风味的东西。我说好呀,就马上接通了副总经理的电话,在电话中我对他说:“麦斯,我要向你借五分钟,请你听一些东西。”他说:“没问题。” 于是,我就对着电话筒吹了一首美国民谣“红河谷”。他听完之后就说:“咦!这是谁的收音机?是哪一个电台?”我说:“这是我在吹口琴。”他说:“甚么? 妳再说一遍。”我说:“这不是收音机播放的音乐,是我用口琴吹出来的曲子。”他说:“妳等等,别放下电话。”说完就马上接通了总经理的电话,这时我们就在电话的三联机中了。我听到他对总经理说:“曼第,你绝对不会相信,一位中国女士会吹口琴。”只听到曼第说:“甚么?吹口琴?叫她马上到我办公室来!”于是我就带着我的口琴去到他的办公室。当时在他的办公室内还有营业经理及其它几位主管,麦斯也在场。我马上又吹了“红河谷”给他们听,他们非常惊异,而且很欣赏。当下曼第问我会不会“苏珊娜不要哭”这首曲子,我说会。就又吹给了他们听。这时办公室门口已聚集了好些听众。接下来我又吹了“你是我的阳光”“桑塔露齐呀”等几首西洋民谣。大家听完后报以热烈的掌声。等我停下来之后,曼第就对我说:“我请妳帮个忙,在今年本公司的圣诞节庆祝会上,妳上台为大家表演,用口琴独奏几只圣诞曲子。”我马上答应了。这时距离圣诞节只有几个星期,赶紧去图书馆找了几首圣诞曲子影印下来,每天下班练一练。

    到了圣诞节庆祝会这天,我也没负曼第的期望,在从旧金山总公司前来的总裁和他的团队,以及洛杉矶六百多名职工及客人面前,表演了我的口琴独奏圣诞曲子。得到了大家的欢迎及掌声。为我们这一年的圣诞节,加添了一道有趣的、不一样的点缀。

    在我们年轻时的那个年代,口琴是一种很普通的乐器。它经济、方便、易学。而且有趣,声音又好听,非常大众化。对那时像我们一样的学生来说,昂贵的乐器连想也不敢想。所以价钱普及的口琴,在那时几乎是每个人都可以拥有的乐器。而且个个都能简单的吹上几首曲子。无论在野餐、远足、出埠时;身在火车上、巴士上或走在山间小道上,带上了它,随时随地都可以派上用场。口琴,是陪伴我们成长的良伴。

    那时在学校,每逢有什么节庆或联欢晚会,节目表演时是会有学校的乐队做伴奏的。但在晚会后的余兴节目;跳集体舞时,就不可能劳动学校的乐队了。通常干事们会在篮球场的四周拉上几盏大灯,架上一个扩音器。由会吹口琴的同学对着扩音器吹出一首首轻快简单的舞曲,操场上的一两百人,就围成一个大圆圈,快乐的跳起舞来。一般我们会有两、三个同学轮流吹奏,既使是这样,往往两、三个钟头下来,吹奏者的两边嘴角也因口琴的来回磨擦而破损。但年轻的我们并不在乎。想起那时候,一只口琴,带给了多少人快乐唷。

    想不到在我们那一代人认为最最普通的吹口琴,在现在的美国老外眼中,居然变成是一件稀奇的事,这是我们连想也想不到的。

    自那次在圣诞节庆祝会的口琴独奏之后,多年来,在圣诞节来临前,我都会到公司的各个部门去为员工们吹上几首圣诞曲子,娱人娱己。这已成了我们公司的一道风景。我也乐意做这样一个快乐的义工。曼第去世已有十二年,麦斯也已离职。公司的职员也有了许多进进出出的变迁。但是我的口琴仍旧在我的抽屉里。每当圣诞节将近,见到同事们,他们都会随口问我一句:“妳会不会再为我们吹口琴呀?”我说:“当然”。

 

 
0
0

评论列表 共有 2 条评论

巍巍 13年前 回复TA

音乐无国界,你用你的艺术才华提高了你的情商,赢得了朋友和上司的欣赏。

联系我们

邮箱:mhwmm.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