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缅华社会知名作者芳名录 兼叙缅甸华文文学发展与华文报刋的关系(林清风 张平)

编辑:缅华网 文章类型:缅华文苑 发布于2018-01-23 15:49:31 共1737人阅读
文章导读 二十世纪缅华社会知名作者芳名录 兼叙缅甸华文文学发展与华文报刋的关系(林清风 张平)

林清风 张平

{按语}:百年来,缅华社会在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出现了众多的知名作者。本文中列举的仅仅是一部分而已,深信还会有不少遗漏者。其中,有的因种种原因没有将他们名列其中。我们认为,只要他们曾经为缅甸华文文学的发展,以及为促进中缅文化交流作出不懈努力,我们就不应该忘记他们。我们切望热心的知情者能够给予我们提供相关讯息和个人资料,以及他们曾经发表的作品等,与我们一道作一次抢救性、开拓性的发掘,并保存下来,这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利在当代,功及后世之举。

一、缅华文学发展阶段划分及其知名作者

缅甸华文文学的兴衰起落,与其作为华文文学载体的华文报刊息息相关。因此,有关缅甸华文文学的发展,基本上是与缅甸华文报刊的发展是同步的。现在我们将沿着缅华文学发展的轨迹,以及在每一个时期出现的知名作者作一个简单介绍:

(一)缅华文学的启步时期(1903/1913)

这个时期创办的华文报刊,主要有六家,共办七次,即有仰江日报(1903)、仰江新报(1905)、光华日报(1908)、商务报(1909)、进化报(1911)、缅甸公报(约1912),以及《调查月报》(1906),是缅华社会第一本杂志。

这一时期办报的宗旨,主要是宣传民族主义、鼓吹革命、推翻满清帝制。同时还报导祖国和家乡讯息,促进侨胞团结互助,提高民族意识,热爱祖国,热爱家乡,弘扬中华文化。早期的这些报纸还刋登了一些文学作品和学术论文。

这一时期出现的知名作者有秦力山(巩黄)、徐赞周、杨秋帆、居正(觉生)、吕志伊(天民)、张石朋(顽石)、李牙聪(又新)、张永福、杨子贞、曽上苑、庄银安、张石泉、萧少珊等。

(二)缅华文学的发展时期(1913/1942)

辛亥革命后,于1913年至1941年间,先后有八家华文报纸,共办十二次。它们是觉民日报(1913)、缅甸晨报(1928年,后改为缅甸新报)、兴商日报(1930)、新芽小日报(1930)、仰光日报 (1931年,后改为新仰光报)、中国新报(1938)、曼德勒周报(1940年,后改为缅京日报,再改为侨商报)、正谊日报(1942年,缅华社会战前最后一张报纸,该报鼓吹“大东亚共荣圈”)等,以及众多的小型报,周刋或期刋等。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万慧法师和汤道耕(艾芜)、林环岛、郭荫棠、王思科等较早南来的佛教界和知识界人士,他们教书、写作、办报,活跃缅华文坛,他们的作品给缅华社会爱好文艺的青年很大的激励。

当时各华文报之间的大论战,是二战前缅甸华文报业在其发展历程中的一大特点,论战的主题是抗日战争问题,抨击国民党的反动言论,反对安内攘外,鼓吹侨胞团结,响应祖国抗日救亡的号召,呼吁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这一时期出现的知名作者有梁冰弦、黄农思、陈守金、许麾力、陈允洛、傅无闷、陈兰生、郭史翼、黄雨秋、黄俊生、邓景芬、朱干汉、朱荣辉、黄重逺、黄绰卿、邱小如(巴宁)、孟醒、王琴鹤、段丛桂、陈月容、黄秀銮、庄慧娥、林质默、苏佐雄、黄中孚、张光年(光未然)、毕朔望、鲍慧僧、刘韵仙、陈震、杨章炎、吴怀世、唐小藏、张正藩、黄莪生、谭云山、郭子让、杨修甫、赖笑亦、李季良、马寒冰、胡伯然、林景章、陈杰伏、迟习儒、张天虚、顾执中、刘一溪、任孝逵、陈起森、郭纯庵、杨章熹、李金林等。

1.南来的一批文化人对缅华文坛的影响

1939年冬和1941年春,蒋介石在抗战期间发动了第一、二次“反共高潮”,昆明的进步文化人在白色恐怖下沿着滇缅公路逃亡到缅甸来。这批文化人中,有著名的作曲家张光年(光未然)、画家小魏、国新社特派员刘惠之,以及徐迈进、黄雨秋、赵沨、李凌、毕朔望、任以沛、魏磊等。

南来的这批文化人,除了教书、写作,就是办报、开书店,他们在华侨中进行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和组织工作。这时也出现了《新知周刋》、《侨商报》、《新音乐》等几个崭新的文化阵地。

1942年初,日寇南进,仰光失守前夕,这批文化人带领许多爱国青年侨胞集中到瓦城,组建一支缅甸华侨战时工作队(简称“战工队”),联络缅甸爱国进步僧侣青年,每日进行街头演讲,公演《黄河大合唱》。瓦城遭到第二次空袭,在十分危急的情势下,战工队队员们由密支那撤退回国。 这批逃亡的文化人,对缅华社会的文化教育事业,以及促进缅甸华文文学的发展,增进中缅友谊,作出了积极贡献。

2.推动缅华文艺运动蓬勃开展

1933年,由当时的左派人士及马共地下党十来个为基本队伍,由黄绰卿为总负责成立文艺团体“椰风社”,由貌盛(孟醒)出面向仰光日报接洽商借一个副刋版位出版《椰风》周刋,造成各方面爱好文艺青年可以在报上发表文章的风气。1934年《椰风社》的阵容扩大了,增加了王琴鹤、段丛桂、陈月容、黄秀銮、庄慧娥等亦加入椰风社,社员迅速增加到十几人。

由于受到《椰风》的影响,许多爱好文艺的青年纷纷办起了刊物,如《野草》、《芭雨》、《十日谈》、《黎明》、《半月刋》等如雨后春笋般地茁壮成长,直到抗战前夕的1941年8月,还出现了许多刋物。当时《椰风社》成员中有亚虚、怀平、子予、名名、亚莹、孟醒、柯子、鼓浪、珠圆、静亮、褰裳、澎沱、迭夫等十余位社员,他们之中有三位通晓缅文,他们是静亮、亚虚、柯子等。

(1)静亮,他开始介绍缅甸的节日风俗和缅甸戏剧。1930年,他将缅甸文学运动时期代表作之一的《时代尝试集》全部译登了。

(2)亚虚,他写过许多缅甸人民宗教生活的素描,也译过一些缅甸民间故事。

(3)柯子,他也译过缅甸文学作品,但他写的诗歌较多,充满地方色彩。他们都是很早就致力于缅甸文学作品的翻译工作,对促进中缅文化交流作出了不懈努力。

到了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期,即1952年9月,黄绰卿和曽伍光合译的《中国,我们的芳邻》汉译本出版;同年10月,黄绰卿的《跨过去旧时代的新中国》汉译本在《新仰光报》连载。11月又出版《缅甸地名》一书(缅、汉、英三种文字对照)。

1956年,陈碧霞(𢇃丝)在《新仰光报》副刋上发表多篇译作。

陈孺性,他精通汉、缅文,从事译述工作数十年,专心于辞书的研究,并于1962年编纂出版《模范缅华大辞典》。他有大量的著述,长期研究华侨在缅甸的历史,对缅甸古代的历史、中缅关系史、中国西南边强史的研究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他的主要著述有《仰光华侨史略》、《模范缅华大辞典》、《缅甸华侨史话》、《元初至元末的中缅和平谈判》、《辛亥革命与缅甸华侨史》、《明初之中缅关系》等多部著作和论文。

陈孺性先生是一位历史学者,他为中缅文化交流,促进中缅「胞波」情谊的发展,几十年如一日,作出不懈努力。

(三)缅华文学发展中的最黑暗时期(1942/1945)

1941年12月7日,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南侵。1942年5月,缅甸沦陷。根据当时形势的发展,时局危殆,华侨中的文化教育界人士逃难回国。有的随逺征军撤退进入印度,有的避难到缅甸农村。从1942年5月至1945年8月的三年多的时间里,侨团、侨报、侨校全面停止一切活动,缅甸华文文学的创作也被迫停止。三年多的沦陷时期是缅华文学发展中的最黑暗时期。

(四)缅华文学的复苏、发展和繁荣时期(1945/1965)

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二战结束。由于当时缅属各地局势动荡,战后复员返缅的文教界人士,大部分聚居仰光;再加上从各处纷纷汇集到仰光的,对中国古文学,古诗词有浓厚兴趣的各界人士,形成了从未有过的文教界、知识界阵容,可谓人才济济。

在这一背景和有利条件下,在文教界爱国人士的支持和推动下,根据当时实际需要,便产生了各种形式的文化团体,其中仅诗社便先后创建了「朱波」、「晨光」、「裁云」、「似梅」、「天南」(诗钟)、「百花」(新诗)等,并各自在华文报章开辟文艺副刋,定期发表诗稿。一时酬唱与雅集之风颇为盛行,使寂静的缅华诗坛呈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一派欣欣向荣的新气像,为历来所罕见。

从二战结束后的1945年8月至1965年12月为止的二十年间,缅华社会先后复办和创办了十三家华文报和一本画报,其中还有小报、周刋和期刋等。

这一时期的华文报,圴有设立副刋,开辟栏目,其中,国民日报的《小朋友》栏目,在培养小读者,小作家等方面率先开辟笔耕园地。其次,新仰光报的 「华座」、「伊江潮」、「大光城夜话」等栏目。人民报的「青年园地」、「星期文艺」等栏目。后来缅华文协创办月刋,设立文艺奬金,鼓励创作等。各华文报和设立的文艺副刋,为爱好文艺的各界人士和青年学生施展他们的文艺才华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增强了缅华社会的文化气息,推动缅华文艺运动蓬勃开展。

这一时期出现了许多知名作者,其中有黄绰卿、巴宁(邱小如)、陈德润、杨老清、林育、苏佐雄、曽冠英、周蒂芸、林日升、郑祥鹏、陈杰夫、江锡畴、伍联辉、王有道、杨柳村、林善计、苏承木、杨轻汔、陈透视、谢征尘、郑老卯、曾子路、陈实夫、林家齐、吴黎群、李无怀、林白鹭等。当时他们都是仰光华侨励学社社员,而励学社是在艾芜、郭荫棠、林环岛、王思科等被英殖民当局以妨害社会治安罪拘捕駆逐出境后,一些爱国华侨青年,在巴宁(《新芽日报》总编辑兼总经理)的组织下 ,于1934年5月4日正式成立,宗旨是团结缅华爱国侨胞,特别是知识分子,继续高举爱国旗帜,推动侨界爱国运动的发展,反独裁,要求实现民主政治。

同一时期还出现了一些热爱古文学、古诗词的知名作者,他们是丘立才、叶雪樵、曾福安、毛镇才、李光灿、胡肯堂、胡尚信、胡艳钦、龚若虚、范良、江忠、蔡景濂、郑天禄、郑锦照、黄三、蔡敦堂、蔡绵谋、蔡敦国、陈兰生、周禾书、钟光、罗浑、叶克清、邱伟文、赵振恒、林芳彦、陈铁曽、陈章枢、陈万昌、陈如宣、李璜珀、陈尊法、冯励冬、尹文琴、尹文和、周扬波、蔺斯恒、王升鸿、陈兆福、叶国治等,其中大部分是朱波吟社社员,他们之中为当时华校教师、学生和社会青年。,

此外,还有陈耀川(哨辉)、洪琴棋、林清风、张平、洪新业、王东白、林德基、刘汉忠、王蓄芳、林郁文、杨民权、杨友荣、曹润盛、黄耀庭、赖保罗、高景川、李祖清,等。

这一时期出现的知名作者中多为缅华社会文化教育界同仁和店员,二战前后,他们在缅华文坛十分活跃,他们鼓吹侨胞团结,广泛宣传革命思想和组织工作,为缅华社会的进步和繁荣,为中缅友谊的巩固和发展,作出了不懈努力。

(五)缅华文学进入“冬眠”时期(1966/1998)

1966年元月1日,当时仅存的五家华文报,即新仰光报、人民报、中国日报、中华商报和自由日报等,被当局吊销营业执照而全部停刋。至此,作为文学载体的缅甸华文报的停刋,意味着缅华文学的发展进入一个更加艰难时期。我们将长达三十年的这一时期称之为“冬眠”时期。

(六)缅华文学的转型期(1998—)

侨团、侨报、侨校作为支撑缅华社会的三大支柱,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曾经造就了缅华社会的辉煌。经历了百年沧桑之后,它已经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它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缅华社会,并进入一个转型期。

1990年,按当局有关规定,缅甸华侨社团重新登记,形成了以宗亲会、同乡会、校友会、商会为主体的华人社团,其主要功能是联络感情,举办慈善公益事业和致力于缅中友好等。

经历了漫长的三十年“冬眠”期后,于1998年11月4日《缅甸华报》创刋出版,这是一批缅籍华人合伙创办的华文周报,可是好景不长,于2004年10月19日被迫停刋。其后又于2007年10月1日以《金凤凰》名称创刋出版,亦有开辟文艺副刋,为文艺爱好者和青年学生提供笔耕园地。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后,现代信息科技的出现,也催生了新的文艺团体,散居世界各地的缅华同侨及其年轻的一代,他们通过新媒体联系,互相学习,交流经验,努力创作,笔耕不辍,是促进缅华文学发展的一支生力军。在这一时期,也出现了许多知名作者,其中有王起琨、王锦彪、林锡星、施振才、郭济修、马越民、高德光、许均铨、张新民、黄国辉(伊江树)、陈振球、陈汀阳、曹国秀、庄金叶,、翁惠香、蔡子琛、段春青、黄德明、王崇喜、张祖升等。

二  在中缅文化交流中促进中缅友谊不断发展

二十世纪初叶至六十年代中期是缅甸华文文学从启步到发展壮大时期,尤其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是缅甸华文文学发展中的辉煌时期,此时曽出现了许多本土著名作家诗人翻译家等,前面已详细撰述,在此不再赘述。他们在促进中缅友谊和文化交流中都作出了不懈努力,

是推动缅甸华文文学发展的一股重要力量,并为此作出积极贡献。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后,春暖花开。新媒体的出现,便催生了新的文艺团体,散居世界各地的缅华同侨中的年轻一代,他们通过新媒体取得联系,互相学习,交流经验,努力创作,笔耕不辍,是促进缅甸华文文学发展的一支生力军。这一时期也出现了许多知名作者,期盼他们在创作实践中茁壮成长!

主要参考书刋:

1、郭济修《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期后缅甸华文文学发展概况》2006年5月。

2、郑祥鹏《黄绰卿诗文选》,中国华侨出版公司,1900年12月。

3、曾冠英、周蒂芸合着《奔腾的伊江水》——仰光励学社,1934年5月4日。

4、朱波吟社和诗刊,1948年。

2018-01-18  

 
0
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邮箱:mhwmm.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