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陈先施)

编辑:缅华文化网 文章类型:缅华文苑 发布于2011-07-01 01:04:14 共2772人阅读
文章导读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陈先施)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陈先施 2011.6.24


    清朝腐败﹐福建﹐广东一带民不聊生﹐掀起移民潮。多数只身离乡背井﹐渴望着改善生活﹐冒险乘船南下到越南﹑柬埔寨﹑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暹罗(现在的泰国) ﹑新加坡﹑马来亚 (现在的马来西亚)及缅甸求生。

    最初到达南洋的闽﹑粤侨民辛苦地自打天地﹐帮助后来的人谋生。中国人有着宗亲及乡亲的深厚感情﹐同姓的﹑同乡的一见如故﹐同舟共济﹐互相帮助﹐互相鼓励。在异境生疏的条件下奋斗图强﹐总打出一片天下。

    早期华侨在缅甸﹐都从零起步﹐宗亲乡亲互相照顾﹐学了基本谋生的知识﹐从打工做起﹐按部就班﹐勤劳刻苦﹐累集金钱再上层楼。因宗亲及乡亲关系﹐各小镇以及城市的华侨同姓的占多数。例如﹕毛淡棉姓苏﹐丹老姓陈﹐卑谬姓李﹐沙耶勃利姓尤﹐宗切姓王……。事业方面与地区特点有关﹐三角洲及沿海一带做海产﹑渔业﹐中部和南部做土产﹑大米生意﹐北部山区做宝石买卖……。

    缅甸的福建人多数做土产﹑经纪等生意﹐广东人做木工﹑开当铺﹑酒廊﹐客家人开中药铺﹑酒廊﹐福州人开茶店。

    缅甸华侨热爱祖国﹐重视教育及宗教信仰。身在国外﹐心怀祖国。爱国华侨胡文虎先生1900年初在仰光著名西药房“迪苏萨” 工作﹐学会西药配方﹐自制虎标万金油﹐创立永安堂中药铺。万金油与永安堂驰名东南亚。香港﹑新加坡等地均有永安堂﹐万金油成为东南亚家家户户必备良药。胡先生做很多公益﹐也捐巨款支持抗日活动。

    曾广庇先生也是那时期在缅甸事业有成的华侨﹐在仰光华人区拥有多座长达一百英尺四楼洋房。曾先生热心公益﹐捐资建华侨学校。仰光九文台区的华侨中学建筑巍峨壮观﹐其中办公大楼命名“广庇楼”是为纪念曾先生大力支持建校的贡献。

    一般华侨努力打拼﹐奋发图强,勤劳节俭。有能力就寄钱给家乡的亲人﹐在家乡建楼房﹐捐款救国。缅甸有华侨的地方就有中文学校﹐那怕是只有5个10个学童的小镇﹐也有一所中文学校﹐由一人当教师兼校长﹑杂工……一切包办。大城市有中文中﹑小学。经济条件好的华侨送儿女回国读书﹐或送到缅甸各大学﹑英国﹑美国﹑新加坡﹑澳洲等地深造。

    旅缅华侨一般对参政不积极﹐在英国殖民统治时代(至1948年缅甸独立)﹐华侨只有少数公务员。缅甸独立后﹐情况也没显著改变。多数华侨认为“工字不出头”﹐唯有创造自己的事业才有前途﹐不看别人的脸色谋生。子弟们获得大学教育只是为祖宗添点光而已。有位华侨寡妇养育了三个孩子﹐生活仍富裕﹐她对一位在职的儿子(高级工程师)说﹕你大学毕业﹐工作虽好﹐只能勉强养活你们五口﹐我一个寡妇能送你们三兄弟上大学﹐成为工程师﹑医生和会计师﹐你还是辞去现有的工作来继承我的事业吧。

    缅甸是佛教国家﹐也包容别的宗教﹐缅甸到处有佛塔寺庙﹐基督教﹑天主教﹑印度教﹑伊斯兰教……等教堂寺庙。有华侨的大小城市均有观音或妈祖庙以及同乡会馆﹑姓氏宗祠﹐宣扬中华文化﹑灌输儒家思想。

    缅甸民族多数信仰佛教﹐心地善良﹐与华人的生活习惯很接近﹐华人与缅甸人交往融合﹐有着亲如兄弟的感情﹐和谐共存﹐是缅甸华侨的福气。

 
0
0

评论列表 共有 2 条评论

13年前 回复TA

離乡背井,在异國他乡刻苦耐劳,勤俭打拼,不忘中华文化是华侨的优良傳统.

联系我们

邮箱:mhwmm.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