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缅甸独立后的流行乐团(苏顺路)

编辑:缅华网 文章类型:缅华文苑 发布于2020-04-07 11:50:26 共2294人阅读
文章导读 回顾缅甸独立后的流行乐团(苏顺路)

作者:苏顺路  

缅甸儿童卡动乐队

缅甸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自古至今有丰富多样的乐器组合,独特多彩的演奏团队,与众不同独具一格,令人叫绝。

古时候皇帝观尝乐团演奏,对手技精湛的圈鼓手赐予乡村农业税收终生享受待遇,缅甸话叫"月沙",是至今圈鼓手称呼"月沙"之由来。要知道当时在各国,这种奨励只赐予皇亲国戚,功臣名将,缅甸古代对杰出艺人同等对待,世间少有,演奏乐师的社会地位颇高。

1946年,二战后的第二年我八岁时,我们家居渺名县城对岸龟雷村河滨街和大佛街交汇处旁。有一天大佛街有一家办喜事,夜晚有传统国乐圈鼓乐团门前演奏,我有机会首次亲眼目睹亲耳聆听精彩表演,约十人聚团,以圈鼓师(月沙)领奏,铜锣唢呐等多种乐器组合,一条金光闪烁的飞龙雕塑竖立乐团中心,张开红咀,展开双翅(中国龙没有翅膀),腾空欲飞,这是每个圈鼓乐团的标志。乐声嘹亮悦耳,虽然其时年幼,然而畄下终生难忘的记忆。

缅甸传统国乐圈鼓

我家门前交叉路口有个小理发店,理发师叫宇古拉,中年黑肤,他的业余爱好是拉缅式手提琴,(没有音箱,配有可爱的铝制喇叭,音色与西洋手提琴差不多)。宇古拉相约村中几个奏乐爱好,有击鼓手,弹长柄四玄琴手等,组成小乐队,平时经常在店里练习奏乐,村里有喜事应邀演奏,收点礼金,因此,我的少年时光可谓生活在音乐声中度过。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我们家居渺名县城南区宇巴省大街和11街交叉路口,秋收之后,全缅最著名的盛昂敏大剧团将来渺名县城演出,海报一贴,剧迷阿姨抢先订票,拿到近舞台正中好位置。大剧连续献演七晚,开幕那天阿姨带年幼儿女和我,准时到场观看。晚九时开演至第二天天明才结束。上半夜是流行话剧,是我最爱,接下来是剧主盛昂敏轮流与四个舞女跳双人舞,是剧团最精彩最高潮,是阿姨最爱,休场后是宂长历史悲剧,是老人们的最爱。

与盛昂敏舞蹈配音的是当时最著名的传统国乐圈鼓团队,约有二十人组成,包括领銜圈鼓,大鼓,排鼓(均为双面牛皮鼓)。大铜锣,圈锣,排锣,宽口铜唢呐,小口铜唢呐,竖笛,竹片排琴,大叶铜钹,中叶铜钹,小叶铜钹,几个竹桶合掌(挖蜡控)等。我在十几岁少年时代,就有机会观尝到全国最著名的圏鼓传统国乐团队的精彩演奏,终生难忘。

左:圈锣,右:竹片排琴

中国是鼓乐器的故乡,自古至今中华民族以陶土,木材,铜料,皮革等材料创造出土鼓,陶鼓,木鼓,铜鼓,皮鼓等名目繁多的鼓器,用于战争,报时,更多的是当着乐器。就以皮鼓而言,大到皮面直径一米,小到皮面寸几(儿童玩具),种类不胜枚举。广泛用于国乐演奏,腰鼓舞蹈等。

不但汉族普遍喜用皮鼓,各少数民族也均有自己的鼓乐器。其中北方的朝鲜族,掛颈系腰双面皮鼓,造型独特美观,鼓声响亮悦耳,伴随着舞女旋转,百看不厌。

南方的傣族,长尾单面皮鼓,造型腰长,竖起时高过人头,相信是世界上最长的皮鼓,由于体型重大,一人坎肩,另一人抬尾,才能游街演奏。

左:中国陶鼓,右:中国铜鼓

云南边境山林里有个佤族,应该说较迟步入文明社会的少数民族,他们创造了世间独一无二的木鼓,取两段树木,挖空肚子,空肚深浅宽窄长短各異,木棍敲击,发出不同声音,音韵低沉者美其名"公鼓",音响高嘹者美其名"母鼓",亏他们想得出把鼓乐人性化,耐人寻味,相信其他民族没有这种称呼吧。佤族也是富有创造力的中华民族。

缅甸是古皮鼓的故乡,皮鼓种类繁多,大小长短不一,古代宫庭有巨皮鼓叫"喜多",用来报时,现在多放掛寺庙。缅甸人喜欢把特大的东西加"多",如大宫庭叫"南多",首都叫"膠多",大象叫"新多"等。自古即有宫庭圈鼓演奏。圈鼓由21个大小不同的皮鼓组成,分高中低音,演奏前由鼓手(月沙)先将糯米粉拌烟灰膏贴于每个鼓面中心,像圆扁饼状逐个调音,单独能演奏所有乐曲,像西方的钢琴一样,在其他多种缅甸传统乐器的配合下,发出美妙动听的音乐。怪不得古代皇帝欣赏后重礼相赐。圈鼓是缅甸人民的智慧结晶,国家瑰宝,世界独有,令人拍案叫绝。

左:中国皮鼓,右:中国腰鼓

除了圈鼓大乐团,每逢新年泼水节,点灯节等传统节庆,城镇社区和乡村集会,都有国乐团队表演。迎宾国宴,家庭婚嫁等喜庆活动,也少不了乐团演奏。

圈鼓乐团里的围圈铜锣,大小十八个,可以单独演奏歌曲,却没有见过单独演奏。竹片排琴,二十四片,可以单独演奏歌曲,常见单独演奏,记得我在甘马育群英小学教书时,老师宿舍在二楼,打开窗口,常见邻居独坐,双手敲响竹片排琴,音韵柔和动听,十分怀念。宽口铜唢呐和小口铜唢呐,可以单独演奏歌曲,常见一个吹手分前别后双手拿起,含咀演吹,大的发音低沉攸扬,小的发音高昂嘹亮,两者均非常动听,演吹手的运气十足,长吹不断,听众佩服。大小铜钹不能单独演击,经常见到配合各种皮鼓表演。

左:朝鲜腰鼓,右:佤族木鼓

缅甸是佛教国家,信徒家长育有男孩,十二岁到十六岁少年期间,一定要送孩子到和尚庙剃光头披袈裟,入佛门最少七天。经济较好的人家,会举行隆重的游行,敲锣打鼓,唱歌跳舞,十分壮观。经济较差的人家,游街邀请一个长尾腰鼓(欧喜),铜钹(宁昆),竹筒合掌(瓦腊扣),舞男助兴。

1951年我读小学时,母亲集钱给三哥,我和小弟三人一起做和尚。佛礼当日,在母亲念经的小和尚庙,亲戚朋友欢聚一堂,阿姨名是我父母的媒人,我们家的恩人,一直家境富裕,她给我们戴上金练,穿上丝衣绸纱龙,坐上纯毛地毯,姐姐给我们脸上涂粉抹脂,我们活像王子。阿姨安排传统小乐队助兴,两个细长皮鼓(缅甸话叫"标"),他们边打边唱,有铜钹,竹桐合掌配合,发出美妙的咚咚咚咚⋯轰轰声响,我好奇地探问鼓手,他告诉我,南海岸边长满高大而叶繁枝茂的大树,枝叶伸入海面,夏天像梅子大小的野果成熟时,在海风吹拂下咚咚咚咚往下落水,海里的大鱼闻声赶至,张开大咀轰轰抢食。人们模仿此声演奏,原来美妙的音乐来之大自然的音响,不知怎的,我至今记得一清二楚。主办方热情以冷饮热饭招待,宾客礼物相赠,施主转送给和尚庙,下午寺主和尚给我们剃头穿袈裟,领头念佛经,母亲滴佛水入银杯,将佛福分享给每位现场宾客,当礼成人散的时候,我见到母亲美梦成真,无限喜悦,笑不拢咀。

左:缅式手提琴,右:缅甸小口铜唢呐

还有一种体短身肥的双面皮鼓,缅甸话叫"多八",舞台上艺人表演集体快板时鼓手掛前与之配音,增加表演气分。总而言之,缅甸的皮鼓种类繁多,举不胜举。

和中国一样,缅甸的少数民族也有自己的鼓乐,北靠云南的掸族和佤族,与中国的傣族和佤族本是同根,也有长尾皮鼓和木鼓。我在中缅边界棒赛教书时,每逢佛教节庆之际,经常见到傣族男女青年在和尚庙,敲响长尾巨鼓,成排铜锣,围成圆圈,翩翩起舞,十分热闹。西岸的若开族也有双面皮鼓,像"多八",体型比较肥大。

缅甸乐器丰富多彩,不只拥有手打口吹乐器,自古也有弦弹乐器叫弯琴,前有弯柄,像独木小船,缅甸话叫"稍告"。弹奏起来声音圆润攸扬,特别是演弹老歌时非常动听,缅甸人民十分喜爱,一般单独演弹,是缅甸独有的弦乐。

左:缅甸掸族长尾巨鼓,右:铜钹

乐器制作者们没有忘记儿童,给他们制作玩具,我见过微型长尾腰鼓(欧喜),铜钹(宁昆)和竹桐合掌(瓦腊扣),十分可爱,供孩子们玩耍。

自英国殖民缅甸,西洋乐器传人缅甸,首都仰光和专区首府都有缅甸人西洋乐团演奏。华侨在仰光有"巨轮"西洋乐队,常在华侨节庆活动中出场。后来停止活动多年。我在渺名读初中期间,我们国庆游行时,领头的是西洋皮鼓,军笛队紧随,我参加军笛队,好不威风。在仰光南中读高中时,学校组织铜乐队培训,我们班有同学参加。2013年仰光第七届世界缅华同侨大会开幕式上,我亲眼目睹到"巨轮"铜乐队恢复献演。

缅甸音乐界非常喜欢西洋钢琴,经常有高手献演,演弹老歌特别动听。缅甸钢琴好手腊托就是其中一个。收音机里经常听到高手演弹的钢琴音乐。华侨各音乐团体均有钢琴,我们渺名中华中学也有钢琴,读南中期间,上音乐课时,音乐老师钢琴伴奏,非常怀念。缅甸有许多家庭拥有钢琴,社会上有开办钢琴训练学校。

左:缅甸弯琴(稍告),右:缅甸腰鼓儿童玩具

缅甸音乐界也十分喜爱西洋手风琴,经常有高手献弹,多适合演弹轻快活泼的歌曲。手风琴高手翁佐和宇昂机就是其中两个,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宇昂机曾随缅甸艺术团访问北京,演拉中国歌曲,颇受欢迎。华侨当中无论音乐团体或大小学校均有手风琴,许多音乐爱好者人手一琴,随意弹奏,好不快乐。我在边界教书时,曾集钱去畹町买一个小手风琴来学拉,一来没有老师指导,二来没有恆心,最终半途而废。

缅甸乐堂的另一个特色是缅西乐器的有机结合,社会上我们经常看到缅甸人组织缅西各种乐器混合演奏,各种节庆,婚嫁喜事,都有机会见到缅西乐器汇演,场面热烈。特别是每年缅甸泼水节期间,无论在彩棚里或者是花车上,随时随地看到表演。印象最深者,每年古都瓦城的泼水节,著名的"苗麻"缅西乐团,一边是西乐队列队层层,一边是国乐队围成圈圈,互相配合,同台演奏,男歌手高声欢唱,女舞者手舞足蹈,欢快的音乐笼罩迎新大地上,充满了吉祥。

西洋乐团

 

 
0
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邮箱:mhwmm.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