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林容福好友(苏顺路)

编辑:缅华网 文章类型:缅华文苑 发布于2020-12-23 11:39:05 共2620人阅读
文章导读 怀念林容福好友(苏顺路)

怀念林容福好友

(苏顺路)

 左起: 作者夫妇与林容福夫妇于林府畄影(2004年)

    1960年3月,我在首都仰光南洋中学高中毕业。5月离开仰光,路经德那沙林专区首府毛淡棉,前往土瓦县甘保镇中山小学,担任中文教师。

    该年10月,由于自己非常想念母校,我利用学校寒假时间,途经土瓦县城,在一位校董的协助下,登上了由丹老途经土瓦,回返仰光的国家五星海运公司"国安"号远洋巨轮。第二天下午,我顺利回到首都仰光,回到了母校。

华中第九届高中毕业班,华中第十五届高中毕业班

    在仰光期间,我抽空拜访了初中毕业班班主任洪士连老师。闲谈中他向我介绍一位在华中任教的,年龄与我相仿的林容福。

    因为我在仰光逗畄的时间不长,所以第二天就到九文台华侨中学,在校园内广庇楼二楼见到了林容福和洪士连老师的班友黄柏濂。

    林容福1958年春季在华中高中毕业,由于成绩优秀,特别是缅文水平高,毕业后被校方畄用,对于高中第九届海燕班而言,班友被母校聘用,是全班的光荣,因为不是每个毕业班同学都有资格被校方畄用。

左起:,苏顺路,洪士连老师,林容福,吴传中(澳门)

    因为是洪士连老师推荐,我们初见如故,谈话投机。我自幼在缅甸和尚庙学佛文,缅语运用自如,我们的谈话,自始至终使用缅语,临走时他向我介绍几本当时缅甸左派各位作家的著作,我都购买阅读了。我在土瓦甘保教书两年,每次回仰光,总要去拜访林容福。

    1962年,我离开甘保,回到仰光,在甘马育群英小学找到工作。因此,更多时间与林容福相处聊天,也加深了彼此之间的友情。华中与南中对调老师时,林容福曾被调到南中初中部任教。光荣地成为两校老师。林容福身材高大,性情温和,知识丰富,教学认真,对工作兢兢业业,深受学生们的爱戴。他在缅华进步教育工作中,七年如一日,对缅华侨教事业作出杰出贡献。

前排左起:吴传中,魏木土老师,林容福,苏顺路于吴府畄影

    1964年他在缅甸结束了长期教师生活,回到了想往已久的祖国。被分配到北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缅语部工作,光荣地成为国家新闻广播战线上的一名战士。同年11月,我也离开仰光甘马育,前往北掸邦腊戍县中缅边界重镇棒赛侨新小学任教。从此中断了与林容福的来往。

    时间过得飞快,弹指之间,过去了20年,林容福义无反顾,始终坚持在北京电台缅语部的工作,把祖国每日的新闻,用缅语宣传到缅甸,把青春无私的奉献给了心爱的社会主义祖国。在电台任职期间,1970年,林容福与华中1961年春季,第十五届高中毕业生卢丽丽,结下良缘,两人生有一子。

左起:吴传中,林容福,曾福才老师,苏顺路于屯门海滩畄影

    1985年,祖国改革开放初期,随着国家放宽出国申请政策,林容福携带爱子,与提前几年移居香港的妻子会合,结束了在北京的工作。

    1987年初,我们合家从云南省华侨农场,途经昆明,广州,移居香港。当时的香港工业发达,工厂林立,经济势力强盛,到处都能见到招收工友招牌。初时我家落脚港岛成安村,休息七天后,我在九龙观塘一家牛仔裤厂找到工作。一年后转到照相机零件厂上夜班。1989年,转到港岛中环"苏浙"餐厅打杂工。同年我们的山顶旧居被拆,政府安排我家迁居香港新界屯门兴田临时安置区。

左起:卢丽丽,黄月琴,林容福,苏顺路,张元兴于屯门沙滩畄影

    迁居不久即打听到林容福一家已经移居香港,现居屯门,我迫不及待,利用休假,找到了林容福,彼此25年不见,感觉格外亲切,共叙别后各情,他在屯门一家小超市做理货工,我特地到他工作超市打转。一个原是北京广播电台缅语部干部。一个原是云南华侨农场中学先进老师(干部)。现在自愿申请移居香港,工作上均牛头不对马咀。每天要工作十小时,工资待遇倒是很高,月薪五、六千元,后来我的月薪提高到上万。吃的方面,香港饮食世界一流,价廉物美,蔬肉新鲜,素荤百千,营养丰富,吃在香港,胜过天堂。两家人心态还好。我们缅甸华侨著称勤劳忠实,适应环境能力强,应该不是危言耸听。

 深圳华侨城锦绣中华巨型娱乐中心

    在谋生忙碌之余,林容福和我,还有吴佩美的弟弟吴传中经常在一起。有一次我们三人相约,过海到澳门玩,特地到洪士连老师家拜访,洪老师夫妇热情接待,陪我们游玩澳门各景点,赌场,拱北口岸。临别时洪老师亲临码头相送,彼此依依不舍。

    进入二十一世纪,世界缅华同侨联谊大会在粤港澳先后轮流召开。大会领导德高望重的缅华爱国旗帜,粟秀玉老师,奔忙于北京,粤港澳之间,我们有机会经常接触到她,1997年趁粟老师在港之际,我们特地请她到林容福家聚会,谈笑风生,令人难忘,我们感到非常荣耀。

    有一次我到林容福家玩,他满面笑容,告诉我北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发慰问信函给他,他在精神上受到很大鼓舞。我所在的单位小,没有收到慰问信函,我很羡慕他。我们两个离开大陆的时候,均不满60岁,因此,只有离职金,享受不到国家退休金待遇。

左:陈锡勇老师,右:杨双溪老师

    后来林容福在九龙香岛中学找到新工作,守校校工,轻松许多,而我的工作虽然不十分繁重,但每个月只给我休息一天,每月还要守餐厅一夜,每逢春节,其他员工放假三天,独有我不得放假,畄守餐厅,日收入倒是双倍。那时我想出一个办法,有时晚九时收工,我不回屯门住家,到九龙香岛中学过夜,全校只有林容福和我,促膝长谈至深夜。现在回想起来,仍觉得津津有味,终生难忘。

    那时杨双溪老师,魏木土老师,曾福才老师等,缅华当代教育界,体育界,文娱界名人均定居在港,我们或在海滩,或在吴传中家聚会,谈古论今,好不开心。有一次在屯门沙滩聚会,时任深圳"锦绣中华"巨型娱乐中心总经理的缅华之秀张元兴也来参加,我们都是老同学,老熟人。有一次林容福带我去拜访杨双溪老师,他们两人一个作曲,一个写词,共同编辑脍炙人口的缅语新歌,献给2002年昆明缅华同侨大会,彼此感情深厚。2007年,缅华同侨大会在香港举行,纽约代表团陈锡勇老师前来参加,两人领导汇演百人大合唱,杨老师现场指挥,陈老师钢琴伴奏。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缅华文娱之光,重现香港。迎得与会代表们的热烈鼓掌喝彩。

粟秀玉老师眉飞色舞高唱缅甸乡村名歌

    大会开幕晚宴上,重头戏粟秀玉老师致欢迎辞,喉音高昂,激情奔放,引起与会代表们共鸣。闭幕晚宴结束前,应与会代表们的要求,粟秀玉老师献唱具有缅甸农村浓厚色彩的缅语歌曲,那是敬爱的粟老师的一枝独秀,谁也无法攀比。台上老歌动听,台下掌声四起,歌声掌响融为一体,充满欢乐。

    2008年8月8日,中国人民期盼旷日弥久的第二十九届世界奥林匹克运动会即将在首都北京隆重开幕。已经回归祖国的香港人民,也和全国人民,全世界华侨华人一样激动万分,准备亲眼目睹这一历史时刻的到来,长期在北京工作和生活过的林容福更是喜出望外,屈指等待。不料,2008年6月14日,离北京奥运会开幕不到两个月,林容福在香港因病去世。

 杨双溪老师(杨扬)作曲,林容福(林荣孚)填词缅语歌曲

    2021年2月15日是缅甸仰光九文台华侨中学开办一百周年纪念日。借此机会,我们无限缅怀1958年缅甸华侨中学高中第九届毕业班同学,优秀的缅华教师,出色的北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缅语部工作人员林容福,他将永远活在我们的心目中。

 

 
0
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邮箱:mhwmm.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