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德勒的早餐:没有筷子的尊重

编辑:胞波网 文章类型:民俗 发布于2018-07-30 10:58:26 共3339人阅读
文章导读 曼德勒的早餐:没有筷子的尊重

一日三餐中的早餐也叫早点,这一顿,每天都是在自己的工作岗位――学校吃的,这是因为自己的工作的性质,也只好是这样,也只能是这样。十年如一日,工作多年,多年吃的早点,却不能每天都像打游击――出外买吃,这不是处理的办法,因为这不是一天两天的事。

对于这个情形,夫人照顾得就非常周到,上班日的每一天,她四点起床,把今天的早点做好装好饭盒再装入保温袋,让她的先生五点以前就要出门上班 去的时候每天都能准时带上。夫人做的这早点却丰盛极了,很认真、很讲究,一周之内的早点,每天都不同,不重样,有各式各样做法的饭、面、饵丝、粉丝、卷粉......又卫生、又健康、又可口,更是经济,尤其是长期。这一转眼,不知不觉都二十几年了!

另外,每天吃着夫人的爱心早点,除此之外还经常会收到来自办公室同事们的爱戴的爱心早点,来自周主任、李主任、余老师,偶尔还有赵老师、徐老师、王老师、杨老师、李老师、毛老师、孟老师、韦老师、金老师、张老师、何老师、锺老师、胡老师......印象中记得几乎每位老师送的早点都有吃过。一周六天的上班早点是这样的丰富、是这样的丰盛。

星期天,只有这一天,早点在家吃,与家人一起吃,当然还是自家做,但有时也会例外。

就有一次,是一个星期天的早上,那天的早点,就想着出去买,回来吃。一大清早,和夫人俩人一起骑了摩托车上街,当时打算的就是街上买一点 "阿焦"(油炸豆面饼)回来配蒸豌豆加黑糯米饭一起,吃一个漂亮的美味早餐。

当我们来到一个十字路口一家"阿焦"店,眼看她家店的生意还蛮不错,油锅火炉旁边围满了数十顾客,我俩最后加入了等待的队伍,看来是要等上十来分钟才轮到自己了,等就等,反正星期天有的是时间。一边等一边四处瞅一瞅,来买"阿焦"的顾客们,大家耐心地等待着油锅里的"阿焦"出炉,火炉的柴火不断冒着浓烟,似乎每个人的视线都焦集在滚滚沸腾的油锅里,店主老板娘坐在油锅旁边,往沸腾的滚油里不停的在丢捏揉的豆面合团进去,一位看似她女儿的姑娘在不停的搅拌着锅里,然后,就锅里每一个的火色,时而时而的捞起可以出炉的"阿焦",滤一滤油马上就转移到一个簸箕里让另一位姑娘来装袋分发给顾客。刚从滚滚油锅捞起的"阿焦"的高温度,可想象是会有多么的烫,而姑娘却不用任何工具,也不等凉了一点才拿,就凭她的肉手一个一个的捡起丢到袋中,一边捡一边在甩着烫到的手指,甩一甩又再捡一个,烫到了又再甩手,就这样的一直在工作着。

此时此景看在眼里,自己心里在想,姑娘那娇嫩的手指长期怎能是话,时间长了不烫出伤也会烫出病,姑娘,妳就不会想一想办法,别烫到手?

同时,自己心中也浮出了给她一个建议的念头:「姑娘,妳就不会用双筷子吗?」但实际并倒没有,只是念头念头而已。

没有把此念头过去给她出主意的原因,是因为那时脑海中的思维马上又带自己进入了一连串的思考:「这适合吗?」「卖"阿焦"用筷子,适合吗?是否会很诡异?」「设想一想,在街头的一个"阿焦"店,用筷子夹"阿焦"卖的一个景象,当地多数民族能接受吗?他们会有怎样的感想与感受?是否引起反感或愤恨?会不会引起一些民族精神极端份子的愤怒与反对?还有煽动?」很多很多的问号「?」徘徊脑海。

"阿焦"是当地民族的一种文化食品,路口的"阿焦"店是当地早晨的一个文化风景,那么用筷子夹"阿焦"卖的画面,能让当地居民看得顺眼吗?如果你说这是两文化融合的一幅画面的话,那么,也会有人把它解读为这是文化的侵吞。尤其在先进的今天的社交网上一旦传出,一定会惹出无数的议论。因为筷子虽然是东方文化,但是当地一直不认为是自己的文化。

最后,自己给自己的批判:「当你有你的想法的时候,你有没有尊重别人的感受!」

就譬如,

当我们把“曼德勒”称作“瓦城”的时候,

当我们把“曼德勒山”称“小明山”的时候,

当我们把“乌本桥”改名为“情人桥”的时候,

当我们把管缅族叫“老缅”的时候,

当我们嘲笑别人用手抓饭吃的时候,

当我们因不可以穿鞋而抱怨闹情绪的时候 . . . . .

我们又有没有尊重过别人的感受?

尊重,不就是缅华、中缅友好的根基吗?

 
0
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邮箱:mhwmm.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