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读】五千年文明沉淀的10大智慧,句句都是经典!

编辑:人民日报 文章类型:智语共享 发布于2016-04-11 02:09:37 共2154人阅读
文章导读 【荐读】五千年文明沉淀的10大智慧,句句都是经典!

来源:人民日报 新华视点(ID:XHSXHSD)、腾讯儒学(ID:ruxue_qq)

 

大智若愚,勿恃聪明

    “大智若愚”出自《道德经》:“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宋代苏轼在《贺欧阳少帅致仕启》里也说过:“大勇若怯,大智若愚。”

    “大智若愚”的意思是才智很高而不露锋芒,表面上看好像愚笨。同样意思的还有大巧若拙。“若愚”,已进入理悟之境;但要大彻大悟,还需要“守愚”,“守”就是修行,也就是功夫。

    战国末期秦国大将王翦奉命出征。出发前他向秦王请求赐给良田房屋。

    秦王说:“将军放心出征,何必担心呢?”王翦说:“做大王的将军,有功最终也得不到封候,所以趁此机会,斗胆请求大王赐给我田园,作为我子孙后代的家业。”

    秦王大笑,答应了王翦的要求。

    王翦到了潼关,又派使者回朝请求良田,秦王倒是爽快地应允了。王翦手下心腹劝告王翦,不可如此贪婪,惹怒大王。

    王翦不动声色地支开左右,这才对手下心腹坦诚相告:“我并非贪婪之人,因秦王多疑,现在他把全国的部队交给我一人指挥,心中必有不安。所以我多求赏赐田产,名为子孙计,实为安秦王之心。这样他就不会怀疑我有造反之心了。”

 

淡泊恬适,明心立志

    淡泊明志,此句最早出自西汉初年刘安的《淮南子·主术训》,诸葛亮的《诫子书》也有引用:“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淡泊”也是一种古老的道家思想,《老子》就曾说“恬淡为上,胜而不美。”

    淡泊,是一种人生的智慧。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寥寥数语,深刻道出了人生对事对物,对名对利的应有态度,得之不喜,失之不忧,这样的平和心境,这样的淡泊自然,却不是谁都能够做得到。

    不清心寡欲就不能使自己的志向明确坚定,不安定清静就不能实现远大理想而长期刻苦学习。

    人无志不立,奢华的生活容易消磨人的意志。自古英才出寒门,正是由于家境一般,享乐诱惑少,知道世事生活不容易,寒门之子更容易早早立志,发奋努力。

 

滴水穿石,贵在坚持

    《汉书》中就有“滴水穿石”的类似说法,“泰山之溜穿石,单极之绠断干。水非石之钻,索非木之锯,渐靡使之然也。”

    有个明末清初历史学家谈迁著书的故事,他坚持不懈的精神真的让人感动。

    明朝天启元年(1621年),谈迁28岁,母亲亡故。他守丧在家,读了不少明代史书,觉得其中错漏甚多,因此立下了编写一部真实可信、符合明代历史事实的明史的志愿。

    在此后的二十六年中,他长年背着行李,步行百里之外。到处访书借抄,广搜资料,终于卒五年之功而完成初稿,以后陆续改订,积二十六年之不懈努力,六易其稿,撰成了百卷500万字的巨著《国榷》。

    岂料两年后,书稿被小偷盗走。他满怀悲痛,发愤重写,经4年努力,终于完成新稿。

    顺治十年(1653年),60岁的他,携第二稿远涉北京,在北京两年半,走访明遗臣、故旧,搜集明朝遗闻、遗文以及有关史实,并实地考察历史遗迹,加以补充、修订,使这部呕心沥血之巨作得以完成。

 

厚积薄发,以柔克刚

    厚积薄发源于“君子厚积而薄发”一句。意思是经过长时间有准备的积累即将大有可为,施展作为。苏轼在《稼说送张琥》中说:“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吾告子止于此矣。”

    做学问、做事业都是极艰难之事,需要长时间的准备积累,等待时机,还要经受失败挫折的一次次的打击,所以没有充分的积累,贸然妄动,结果只能是失败。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第一境界就是要遍览天下事物,所谓“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这就是要“厚”。

    第二境界就是要深入钻研事物之理,所谓“仰之弥高,钻之弥坚”,这就是要“积”。

    只有“厚积”了才会有第三境界的“蓦然回首”,即“薄发”。

    以柔克刚的态度是用柔软去克制刚强,暗合道家主张的学说,顺其自然,万物相生相克,刚劲的东西不一定要用更刚劲的征服,有时最柔软的事物才恰恰是它的弱点。

 

海纳百川,包容涵藏

    “海纳百川”出自晋·袁宏《三国名臣序赞》:“形器不存,方寸海纳。”李周翰注:“方寸之心,如海之纳百川也,言其包含广也。”意指大海可以容得下成百上千条江河之水。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就是说要豁达大度、胸怀宽阔,这也是一个人有修养的表现。

    人们都把那些具有像大海一样广阔胸怀的人看做是可敬的人。四川大学以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作为校训。

 

戒骄祛躁,平等待人

    这是孔子“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的态度,同时也是老子“轻则失本,躁则失君”、“慎终如始,则无败事”的思想。

    王阳明说:“人生大病,只一‘傲’字。”人最容易在自己最自负的那方面“掉链子”,出丑丢人。

    在安徽桐城有一条六尺巷,这名字的由来是有一个故事的。

    清代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张英在朝廷任职时,有一年张在安徽桐城的家人和邻居因建房占地闹起纠纷,互不相让。

    张家的人便给当大官的张英写信讲了此事,请他出面干涉。张英看信后,并没有倚仗自己官威欺压邻居,而是回信说:“千里来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张家人看完,便主动让出三尺空地。邻居也深受感动,也将墙退后三尺,两家和好如初,这就形成了桐城著名的“六尺巷”,张英的大度和气量至今传为美谈。

 

涵养心性,诚敬存之

    道家的涵养心性,是一种返璞归真的态度,其目的就是要通过自身的修行,使生命返复到始初的状态。因为人原初的本性是淳朴和纯真的,是近于“道”的本性的。

    所以人们常说儿童天真无邪。但由于随着年龄的增长,思虑欲念不断萌生,再加上社会环境的不同影响和情色财货的诱惑,不断地消耗掉人原有的生命元真,也蒙迷了原有的纯朴天性。

    儒家在涵养心性方面下功夫,用诚用敬,宋代大儒程颐说:“学者须先识仁。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义礼智信皆仁也,识得此理,以诚敬存之而己。”

    “体仁”就不是一个纯思辨的问题了,需要“践履”,需要“在事上打磨”,也就是要实践,途径就是“存诚”和“居敬”。

    存诚,就是对事物长期永恒的激情,居敬则是对事物要有发自内心的敬畏,激情和敬畏结合,才能有学习钻研的动力,以这样的精神,才能格万物而知天理。

    天地之事固然迷人,但是先事人而后事天,先渡己而后渡人,这就是人生,就是生活。

 

君子慎独,唯德感天

    “君子慎独”出自《礼记·中庸》:“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慎独是一种品德,一种精神,一种坦荡。慎独不仅是先哲们追求的目标,就是今天处在喧嚣复杂、物欲横流社会里的人们,慎独也是人人努力追求的思想境界。

    慎独是一种智慧,一种谦虚,一种淡定,一种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与渴望。慎独就是在默默无闻和无私奉献中,体会着生命的乐趣,而不是在张扬下吹嘘着自己,贬低着他人。

    由于缺乏对于生命价值的思考,有人用自己的灵魂和人格作抵押而求一劳永逸,却不愿意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去进行创造性的投资,获得属于自己的财富。

    东汉杨震是个廉洁的官员,他从荆州赴东莱郡当太守,途中路过昌邑县,县令王密是杨震当荆州刺史时提拔起来的官员。

    王密为报答杨震的知遇之恩,夜里怀揣十斤金子前去拜见。杨震见状就对这位门生说:“我了解你,你却不了解我,为什么会这样呢?”

    王密回答:“没关系,夜里没人知道。”杨震认真地说:“上天知道,神明知道,我知道,你知道,怎么能说没人知道呢?”说得王密拿着金子羞愧离去。

    这就是“杨震四知”的典故。

 

大道至简,淳朴自然

    大道至简,是中国哲学重要命题。道在中国哲学中,是一个重要的基本概念,表示终极真理。

    《易》之“三义”包括:简易、不易、变易。这“三义”概括起来就是“大道至简”。

    大道至简即指大道理(基本原理、方法和规律)是极其简单的,简单到一两句话就能说明白,所谓“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

    人往往追逐过多的外部欲望,忘却了自己其实不需要那么多东西,“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其实生活是简单的。

 

上善若水,处下不争

    上善若水,语出《老子》:“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意思是说,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处于众人所不注意的地方,所以是最接近道的,即做人应如水,水滋润万物,但从不与万物争高下,这样的品格才最接近道。

    在道家学说里,水为至善至柔;水性绵绵密密,微则无声,巨则汹涌;与人无争却又容纳万物。人生之道,莫过于此。

    为使自己的学生李鸿章更好的发挥才干,曾国藩宁愿让出自己的位置;为联络旷世奇才左宗棠,曾国藩情愿把自己比作“雌”,把左宗棠比作“雄”。打败洪秀全以后,曾国藩毅然解散了他苦心经营的军队。

    后人推崇曾国藩,推崇的正是他“上善若水”的心境。

    道家崇尚“水”,崇尚“不争”,崇尚“柔弱”、崇尚“无为”,崇尚“无私”。听起来很深奥,从道学演变出来的“武学”,诸如“太极”、“八卦”等拳法就可以看出,没有哪一种是进攻的,全部是防守。

    在防守中寻找对方的弱点,再借攻击者的力量来攻击其弱点,以守为攻才是其奥妙所在。

本期编辑:田丰、石磊

 

 
0
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邮箱:mhwmm.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