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讶 | 今后“美国制造”比“中国制造”成本更低?

编辑:央广新闻 文章类型:综合资讯 发布于2016-12-19 03:04:44 共1030人阅读
文章导读 惊讶 | 今后“美国制造”比“中国制造”成本更低?

导读:在过去的十几年间,中国迅速成为“世界工厂”,“中国制造”的成本优势明显。然而现在,可能面临一种新的形势。

为什么这么说?

一方面是中国制造成本的不断上升,另一方面是美国政府力推的制造业回归。有机构预测,2018年,美国制造成本将比中国制造便宜2%~3%。

15日凌晨3点,美国加息如期而来,而特朗普当天也举行了一场圆桌会议。根据此前预期,特朗普上台之后将采取减税+基建+宽松财政的整体策略,很可能带动制造业再度兴起。

在此背景下,一个不可忽视的真相是,中美制造成本差距正在缩小。

在美国购买厂房基本没花钱?

两个月前,来自中国福建的亿万富豪——福耀玻璃董事长曹德旺在美国莫瑞恩投资6亿美元建设的汽车玻璃工厂正式竣工投产,而根据福耀玻璃昨天提供的数据显示,当地政府至少向其补贴了3000万美元!

曹德旺(图片来源:华盛顿邮报)

在2016年福布斯全球亿万富豪排行榜上,曹德旺以17.4亿美元的身家位列第1198名。

    

根据福耀玻璃提供的资料显示,福耀玻璃早在1995年就进军美国市场,美国作为全球最重要的汽车消费市场和生产国,一直在福耀的发展战略中占据重要地位。福耀在美国市场的年销售额近4亿美元,是福特、通用、克莱斯勒、卡特彼勒等美国品牌的供应商。

10月7日投产的福耀玻璃莫瑞恩工厂原址曾是通用汽车的工厂,2008年金融危机后,通用关闭了这座工厂,此后一直闲置,直到2014年3月被福耀买下。

目前,这座工厂是世界上制造汽车玻璃最大的单体工厂,自动化程度高于国内现有工厂水平,主要生产汽车前挡玻璃、后挡玻璃、门窗玻璃以及天窗等汽车配套玻璃,雇佣当地工人2000多名。

曾有人预计,全部投产后,美国每四辆汽车就有一辆配有福耀生产的玻璃。

福耀玻璃购买该工厂时,奥巴马政府已提出“让制造业回归美国”的政策。为了吸引中国制造业投资,美国从各级政府到民间机构都积极采取措施,营造适合制造业发展的投资环境和社会氛围,让中国制造业企业安心落户。

那么,曹德旺在美国的新工厂究竟拿到了美国政府的多少补贴呢?

曹德旺曾亲口表示:“我买这个厂房花了1500万美元,改造用了1500万美元,当地政府通过各种渠道补贴我3000多万美元,所以我购买厂房基本上没花钱。”

此外,在总统大选期间,曹德旺甚至拿到了更多的优惠承诺。《华盛顿邮报》指出,包括特朗普在总统预选中的对手约翰·凯西克州长在内的州政府官员向福耀承诺提供超过1千万美元的拨款和激励,成为有记录以来最高水平的激励措施之一。

如此优厚的补贴,有多少企业家能一点也不心动?

中国制造成本VS美国制造成本

据波士顿咨询公司2013年的研究报告,当时在美国制造商品的平均成本只比在中国高5%。2015年,在美国低成本地区生产已经变得和在中国生产一样经济划算。更令人震惊的是,到2018年,美国制造的成本将比中国便宜2%~3%。

这个预测很可能要成真,因为中美制造的成本差距正在缩小。

此前,一家浙江制造企业给出的中美制造成本对比的精准数据也颇令人瞩目。

浙江省慈溪市江南化纤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一直位居国内同行出口的前列。2014年,“江南化纤”在美国南卡罗莱纳州投资办厂,成为首家在美国建立再生聚酯短纤维制造工厂的中国企业。

“江南化纤”反映,去美国投资办厂,主要原因是国内综合成本连年攀升,颇感吃力。“江南化纤”测算比较了创办相同规模企业的中美成本,并提供了部分成本构成对比表。其中:

土地成本:中国是美国的9倍;

物流成本:中国是美国的2倍;

银行借款成本:中国是美国的2.4倍;

配件成本:中国是美国的3.2倍;

人工成本:中国成本优势趋弱;

电力/天然气成本:中国是美国的2倍以上;

折旧成本:美国是中国的1.7倍;

……

只有厂房建设成本:美国是中国的4倍。

不过,有媒体也指出,对福耀玻璃而言,最大的两个挑战是招聘和发薪水。

对此,曹德旺表示,对美国投资,美国工人的工资和福利将占到总营业额的40%,的确比中国高。但制造业的税负却更少,只征收所得税,没有流转税的税负,这样就能省下一半。另外,美国的能源也比中国便宜。比如天然气的价格只是中国的五分之一,电费是国内三分之一。这对投资是个很大的鼓励。同时,将生产基地移到国际市场的前沿,可以降低物流和服务成本。

中国企业到美国建厂并非坏事

很多人会说,中国企业都赴美设厂了,岂不是税收、工作机会都给了美国人?

先不论本身企业出口交不了多少税(出口企业享受退税政策)。从另一个层面看,这些企业实际上变成了跨国企业,而它们在美国设厂其实不仅仅赚回了美国市场的钱,本身也利用了美国的资金、技术、优惠政策。

例如一家在美国建厂的中国铝业公司,利用当地大学的科研优势培养自己的人才回国。

全球最著名的管理咨询公司之一麦肯锡的一项研究显示,优秀的全球性企业有52%的收入来自本土以外的国家。所以“走出去”其实是一个双赢的事情。

 

(文中涉及的数据有待进一步核实,仅供参考)

 
0
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邮箱:mhwmm.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