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是》杂志刊文评纪录片《海上丝绸之路》

编辑:纪实频道 文章类型:综合资讯 发布于2017-06-17 13:07:37 共1221人阅读
文章导读 《求是》杂志刊文评纪录片《海上丝绸之路》

作者:马黎

来源:纪实频道  


    日前,上海广播电视台纪实频道牵头制作的大型纪录片《海上丝绸之路》于“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举办之际,在央视热播,引起热烈反响。

    刚刚出版的党中央机关刊物《求是》杂志2017年第12期,刊发了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国际合作司司长马黎署名文章《展现丝路精神的力作——评大型纪录片〈海上丝绸之路〉》。

 展现丝路精神的力作

——评大型纪录片《海上丝绸之路》

作者: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国际合作司司长 马黎

来源:《求是》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举办期间,作为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丝绸之路影视桥工程”重点项目,七集大型纪录片《海上丝绸之路》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和纪录频道同步播出。

    该片由上海广播电视台纪实频道牵头,广东电视台、泉州电视台参与摄制,汇聚内外合力,全景展现了沿线重点国家的人文、自然以及与中国的联系,揭示了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必然性和新的发展机遇,引发了许多观众的强烈共鸣。

    兴起于秦汉的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延续两千多年,是中国与世界其他地区经济文化交流的海上通道。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继承了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沟通亚非欧,在新的历史时期承载着沿线各国人民新的期望。

《海上丝绸之路》以小见大,用50多个生动小故事讲述“海上丝绸之路”大事业,把“一带一路”宏大主题置于普通人生活之中:

在苏州吴江,一位丝绸商人将东方传统的宋锦技艺与西方现代的时尚元素相结合,使古老的宋锦通过“一带一路”倡议焕发新生;

在缅甸马德岛,一个原本非常贫困、几乎与世隔绝的当地渔民,因中缅两国合作建设港口燃起了对未来富裕幸福生活的希望;

在中国的义乌,来自伊朗的商人视这里为故乡,义务参与执勤消防等社区工作;

落户于上海自贸区的新加坡某集团公司,通过跨境人民币双向资金池业务,实现母子公司之间资金调拨的即时完成,资金融通不再是遥远的梦想。

作品古今交错、以小博大,雄辩地展现出“海上丝绸之路”是民心相通的伟大事业,是中国与沿线国家共同奏响的国际大合唱。

《海上丝绸之路》以富有冲击力的视觉语言,大跨度、广视角、全方位地展现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壮丽画卷。

    该片综合运用了航拍、水下、延时、高速等多种创新手段,对“一带一路”沿线的合作项目、重点工程、历史遗迹进行全方位、立体化拍摄,用动人的故事和高质量的镜头语言记录了丝路沿线国家携手打造“绿色丝绸之路”“健康丝绸之路”“智力丝绸之路”“和平丝绸之路”的努力和实践,反映了“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对中国及沿线各国的经济发展、文化繁荣所产生的深远影响。

    互联互通的港口城市建设,使贸易更加便捷。丝路沿线农副产品实现了跨地域流通——中国人吃到了东盟国家的大米、食用油、海产品,穿上了埃及的长绒棉制成的服装,用上了印度的香料,其他国家也品尝到中国的白酒、茶叶,用上了义乌的小商品。

    “互通有无”不仅提升了各国人民的生活质量,还扩大了中国与丝路沿线国家的贸易规模,获得了双赢;中外合作项目建设中所渗透的责任意识、绿色环保的理念、保护动物的理念,更提高了中国的声誉。

    开放包容、和平发展的丝路精神正在激发各国贸易流通、互联互通以及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展现出各国共同发展的繁荣景象。

    目前,《海上丝绸之路》已在境内外10多家电视媒体播出,覆盖海外收视人群约3亿,引发世界共鸣。该片已编译成近10个语种版本,已经或即将在土耳其、泰国、缅甸、柬埔寨、老挝、越南、阿富汗、埃及和坦桑尼亚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主流电视媒体播出,持续释放其在海外主流媒体传播的潜力,成为宣传“中国方案”、展示中华文化影响力的优秀范本。

6月12日举行的“第五届优秀国产纪录片扶持项目表彰活动”上,《海上丝绸之路》导演张伟凭该作品被评为“优秀导演”。

 
0
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邮箱:mhwmm.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