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到没有观光客的缅甸城市「勃固」,用义诊、卫教翻转社区从小到老的生活方式

编辑:缅甸缅康网 文章类型:综合资讯 发布于2018-11-07 15:40:54 共980人阅读
文章导读 他们到没有观光客的缅甸城市「勃固」,用义诊、卫教翻转社区从小到老的生活方式

我们想让你知道的是

爱之荫团队的发起人,是现年33岁的医师阿卡贤。他自医学院毕业后,返乡开诊所,进一步发现,偌大的勃固只有一家大医院,但里头专业的医护人员严重不足、流动率高,更别说照顾市区之外广大的农村社区。

文:白宜君(太报)

「手心、手背、还有手指的小关节,别忘了搓搓大拇指,手心仔细搓一搓,手腕,也要洗干净。」年轻的缅甸医生将手搓起肥皂泡沫,示范着洗手标准动作,围观的孩子们着白衬衫、绿色沙龙的整齐制服,聚集在佛寺的一角如流水一般,哗啦哗啦地复诵口令,认真学习基本的公共卫生教育。

年轻医生是缅甸中部城市勃固(Bago)的「爱之荫(Metta Yeik Social Team,英译:The Shadow of Love)」团队的成员之一。爱之荫团队大约有300个人,正职只有3个,男女比例几乎1比1,大部分是30岁左右的志工。除了医疗专业背景之外,团队中还有商人、公务员、大学生等各行各业的工作者,义务投入协助整个勃固地区的公卫教育。

贫困交加,公卫知识普遍不足

勃固在哪里?勃固有多大?一般人对缅甸城市的印象,可能是最大的城市仰光、许多华人聚集的曼德勒,又或是迁都后的奈比都、万塔之城蒲甘。 「相较于这些知名的城市,勃固不是一般观光客会去的景点,却是一个非常有缅甸原始味道的城市」,长期关注缅甸的台湾非营利组织「全球在地行动公益协会」企划经理王诗菱说道。

位于仰光往北2个小时车程的勃固省,是个面积比台湾略大,人口约500万的行政区,首府也称为「勃固」。广大的勃固省除了首府市区较为热闹且有经济活动,走出市区,便是千年以来以农业为主的生活模式。

务农的土地可以产出食物原料、养活人民,却无法带来足够的养生知识把人民也养得好。缅甸传统食物的烹饪方式以腌渍与油炸为主,重油与重咸的料理才能让食物可以存放较久,且提供劳动者足够的热量。然而,这些长期养成的饮食习惯却也导致缅甸人洗肾需求居高不下,其他因环境卫生与健教常识不足也导致如疟疾、肺结核、心血管、糖尿病、爱滋病、皮肤病等疾病在这片黄色大地上横行无阻。

从小到老,公卫教育一网打尽

爱之荫团队的发起人,是现年33岁的医师阿卡贤。他自医学院毕业后,返乡开诊所,进一步发现,偌大的勃固只有一家大医院,但里头专业的医护人员严重不足、流动率高,更别说照顾市区之外广大的农村社区。于是阿卡贤发起义诊团每周巡回,照料慢性病缠身的贫病老人,并由专业药师给药,定期回诊追踪关怀;每月访视不同农村,到府关怀并诊断独居老人。

「虽然国中小是免费的义务教育,但还有买书与制服的钱,是大部分家庭花不起的。」在2013年应一位前政治犯校长之邀,在当地学校教英文的台湾纪录片导演曾涵生指出,除了医疗之外,缅甸这片土地上,初等教育因为贫富差距悬殊而难以普及,未能上正式学校的孩子,若是家里还足以支持,不用全职打工帮忙家计,就会让孩子去寺院学校习得知识。

寺院学校并不是让穷孩子遁入空门的场所,而是在佛教盛行的缅甸国度,僧侣即为师长,教育也是寺院的工作项目之一。在勃固市周边,就有约25间大小不一的寺院学校,里头大约有万名孩子就学。

图片:陈若漪摄偌大的勃固总医院医生不足,医疗资源匮乏,对于农民交通不便到达,难以发挥医院应有的功能。

跨国协力,公民力量注入在地社区

爱之荫与国际组织合作,「认养」其中资源最缺乏的10间寺院学校,定期去学校与大约3,000名5至18岁的学生互动,用教育宣导、营养补给、医疗筛检等方式,多方面的让孩子从小开始建立现代的公卫知识:注射疫苗、食用自然蔬果补充维他命、减塑与维持环境卫生、养成刷牙与洗手好习惯,以及健康的性教育。这些「现代化」的卫教知识在台湾似乎已经是一般常识,但在连合格师资都缺乏的寺院学校,爱之荫团队的从头教起,几乎翻转了整个社区中从小到老的生活方式。

「缅甸农村长期以来就是虽然饿不死但也吃不饱,如果家中有人生病或是想读书等需要额外的花费,那就是做不到。」王诗菱在今年一月前往勃固,认识了阿卡贤,她说,这个缅甸小镇医师的故事,是个希望从教育开始,不分老小改善缅甸人民公卫观念的励志行动。

不论是孩子、家长、老师或是长辈,只要有需要,医师们就会不厌其烦地设计教案,将卫教知识不断累积进入民间生活,把建立并巩固健康生活的连结从个人、家庭、社区层层包围,代代相互提醒,延续对土地与人民的关怀,用深耕长出自己的公民力量。

 
0
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邮箱:mhwmm.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