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媒:中国正从“模仿大国”转变为创新强国

编辑:环球网科技 文章类型:综合资讯 发布于2014-06-25 10:27:33 共1776人阅读
文章导读 德媒:中国正从“模仿大国”转变为创新强国

 

德媒:中国正从“模仿大国”转变为创新强国

2014-06-19  来源:环球网科技 责任编辑:李文瑶 作者:实习编译:房磊 审稿:陈薇

 

  【环球科技综合报道】据德国之声6月16日报道,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中国都以“世界工厂”的形象为世人所知。过去,通过模仿或者说跟进国外的先进技术,中国也的确迅速成长为一个庞大的经济体。不过,随着科技的发展、国家对创新的重视,中国正逐渐成长为国际创新领域的主要推动力。

  华为正是中国企业中颇具创新力的一个典范。华为品牌已经成功打入欧洲市场,其合理的价格、出色的做工和产品质量,使其受到越来越多欧洲消费者的青睐,也使中国产品在国外消费者心中不再仅仅是“低价”的代名词。


资料图

  华为于上世纪80年代在深圳创办,已经成长为蓬勃发展的科技界巨头,并与中兴等企业一道,在专利方面位于全球领先地位。

    2012年,中国的专利数量已经超越了德国等传统大国,仅次于美国和日本。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申请的65万项专利中,约有60%来自企业。经济学家Philipp Böing认为,这证明中国创新机制的改革已经取得成功。此前,国内的研究机构与生产过程脱节,导致研究成果无法转变为具有实际价值的产品。而如今,进入市场经济后,中国的企业已经成功成为创新力的主要来源。

   Böing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国正努力成为全球核心技术国,而这一目标即将实现。中国在研发上的投入达到GDP总量的2%,已经超过欧盟国家平均水平。Böing表示,之所以他认为中国还未能成为发达的技术强国,主要是由于在中国,专利的经济价值还有待发展。因为尽管中国专利数量众多,但是真正转化为实际影响力的还十分有限。不过,他预计中国将于接下来的五到十年间在这一方面取得领先地位。

  当然,这一观点也受到了一些学者的质疑。有学者认为,尽管目前从总体上而言,中国有很多发展势头强劲的企业,但是极具创新性的企业却并不多,这一点从国内的精英阶层偏好效力于外企也可一瞥端倪。不过,这一论断也受到了一些业内人士的辩驳。巴斯夫集团亚太地区负责人Albert Heuser认为,中国一流大学的毕业生越来越倾向于进入国企或是其他本土企业,认为这些企业更加稳定,也更有发展前景。

  德国巴斯夫集团是世界顶尖化工企业,已经投资5500万欧元(约合人民币4.64亿元),在上海设立其新的研发中心。据悉,截至2020年,巴斯夫集团将有四分之一的研究人员在亚太地区工作,并且主要位于中国。

  除了巴斯夫集团,中德两国政府间还将在2015年密集开展创新合作项目,重点在城市化、城市规划、环境、能源等方面创新展开合作。(实习编译:房磊 审稿:陈薇)

 



 
0
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邮箱:mhwmm.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