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智库:美国为何不愿和台湾贸易谈判?

编辑:中评社 文章类型:综合资讯 发布于2020-12-01 11:38:00 共661人阅读
文章导读 中评智库:美国为何不愿和台湾贸易谈判?

中评社

澳门理工学院名誉教授邵宗海在中评智库基金会主办的《中国评论》月刊11月号发表专文《美国对台的承诺缺乏诚信,台美BTA没签是例子》。

作者认为:莱特希泽不愿和台湾展开贸易谈判,也是不愿影响和大陆的商务关系,出发点还是美国利益。另一个重点当然是特朗普的态度。他完全不提要撕毁美中贸易协议,也没有再对大陆采取其他贸易报复行动,以免对中商务关系恶化,最主要考量仍是不希望影响到选情。

文章内容如下:

前言

台湾“外交部”门发言人欧江安在2020年10月7日曾经表示,BTA(台美双边贸易协议)对台湾的经济及长期战略发展有重要意涵,是台湾当局当前对外工作的重点。

而且欧江安尚指出,2019年12月曾有161位美国联邦众议员联名致函美国贸易代表罗伯特·E·莱特希泽(Robert E. Lighthizer);即使在2020年10月也有高达50位美国联邦参议员,也是同样联名致函这位贸易代表,吁请启动台美BTA谈判。在信中这些参议员们说:“我们有信心认为,美台贸易协议将促进美国、台湾和整个印度洋—太平洋地区的安全和经济增长”,同时他们也强调:“我们敦促政府把与台湾达成一项全面贸易协议作为优先事项,我们期待与你一起来确保这一框架的达成。”而蔡英文在2020年8月28日同意开放美猪进口,就是一个例证,说明台湾方面确是一直期待启动台美达成双边贸易协议。

美国国务卿庞皮欧曾发推文对此举表示欢迎,称其“为更深入的经贸合作敞开了大门”。当然台湾人口不到2400万,但它已是美国2019年的第十大贸易伙伴,为美国的农产品和武器销售提供了一个巨大的市场。但这中间,美国贸易代表莱特希泽却没有作出任何表示,凸显了他对台湾可能成为美台BTA成员的排斥先兆。

就在2020年8月28日当蔡英文率领府院高层召开记者会,宣布开放美猪及美牛相关事宜时,曾亲口说了这段话:“此时此刻,台美关系达到了数十年来最好的状态,甚至对台美BTA都乐观其成,这是对台湾经贸发展最好的契机。”以“台美关系最好时刻”来形容台北与华府之间的往来,应该说,美国政府或国会曾对台赋予的承诺,应该多少有兑现吧?下面所举台美BTA到最后并没有签署的例子,便是作者搜集了部分美国曾对台湾的“承诺”事例,但同时也验证了到底最后“兑现”什么:

一、美国国务院次卿凯柯拉克(Keith Krach)9月访台绝口不谈BTA

原先,当美国国务院次卿凯柯拉克于9月17日至19日访台之前,已有消息传出,他将会主持“台美经济与商业对话”(US-Taiwan Economic and Commercial Dialogue)。照理来说,这应该不会再被视为是一个传言。因为,《ETtoday新闻云》在9月10日掌握到最新消息时,曾披露在它的新闻网站上。但重点是:谁释放了这个讯息?

实际上,美国国务院亚太助卿史达伟(David R. Stilwell)在更早的8月31日与“经济部长”王美花,在“美台经济合作展望”视讯会议对谈后,因得悉美猪美牛在台湾的限制将会取消,便单面宣布美台之间将再举办“经济与商业对话”,来检视彼此的双边经济关系,其中美方特别希望与台湾讨论关于半导体、健康照护和能源等议题,希望能强化双方在经济与“国防”上的合作。而这项对话依史达伟的宣布,是将由柯拉克来主持,所以美方的主动放话,应有其可信度。

由于美国国务次卿(Under Secretary)的地位仅次于国务卿(Secretary)与副国务卿(Deputy Secretary),说起来是美国国务院排行第三位置的高官。虽然美国国务院内,国务次卿共有6人,但准备在9月17日访台的柯拉克,在职责上是被授权专责“经济发展及能源环境事务”,辖下单位尚有经济及商业事务局、能源资源局、科技顾问办公室等,应是目前美台经贸对话平台史上最高层级。

但是,令人疑惑的是,针对柯拉克的来访可能涉及美台之间的“经济与商业对话”,台湾当局的反应,虽然不能用“冷淡应对”来形容,但是有些细节似乎完全没有掌握,总之让人感到好像是“不敢正面来面对”。而且当柯拉克都已确定在9月17日抵台之前,蔡英文的发言人在9月2日应媒体询问时还在表示,“目前双方还在就对话形式、议题以及相关工作安排进行磋商,我们也期盼台美经贸高阶对话能够即早展开”。

这到底是什么样的议程规划,让当局竟然回答说“双方还在磋商”?如果说,因为台北接待外宾的程序比较复杂,但专司对外事务的“外交部”门就应该灵活或积极点吧?结果“外交部”门在9月15日、在距离柯拉克的来访只差两天的时间里,竟然还是这样的表示:“基于台美交往准则,成熟定案前无法透露,但双方都在努力安排中,会在最快时间、最好时机对外说明。”试想在仅仅两天后,重要的客人就要落地,行程竟然还在努力安排中?

令人意外的是,柯拉克一行五人,在2020年9月17日下午5点半抵达松山机场,根据美国国务院公布的行程,上面确是没有明列“台美经济对话”将在台北举行;而且柯拉克前来台湾的主要目的,也变成是强调“来参加李登辉在9月19日的告别礼拜”。另外再根据瞭解,国务院原来是有意在美东时间9月14日即宣布柯拉克将要访台,后来竟然是推迟至柯拉克9月17日登机前一刻才正式宣布。这确让台湾民众无法理解的是:有那么严重吗?而且这是美国国务院亚太助卿史达伟亲口宣布的这个“对话”行程,真的没有人会预料到后续居然还有变数。

所以严格说来,若说“台美经济对话”在柯拉克抵达台北之后本来就可随之举行,这句话应该不是空穴来风。但为什么事后突然有“变”?而且把原先行程顺带的“在9月19日参加李登辉的追思会”,竟然可转变成是访台的主要目的?

虽然台北“经济部”门澄清说,台美经商对话机制并没有消失,王美花等到与柯拉克见面时,会就“召开时间”、“议题交换意见与想法”再作磋商,所以这是“未来式”,是下一次才举行。“经济部”这样说法显然是把这次见面,定位为台美经商对话的“会前会”。但是这毕竟是老套说法,已经说服不了充满疑惑的民众。加上柯拉克与蔡英文的晤面,竟然不是透过前去台湾领导人的办公室的拜访,而是接受蔡英文在她官邸设下的晚宴,政治的敏感度几乎降到极点。

二、柯拉克的行程有变卦,比较能有接受度的解释

柯拉克的行程之所以低调并有变卦,笔者觉得比较能有接受度的解释,计有下列几点:

第一、由于民进党当局开放含瘦肉精美猪进口引发台湾社会的质疑,国民党智库9月18日也公布了一份最新的委外民调,发现竟然有高达69.3%的受访民众反对开放进口,更有72.2%民众担心会影响食安。同时该份民调也显示,65.3%民众不认同开放美猪换台美签署贸易协定说法;63.6%民众不认同“卫福部长”陈时中称开放美猪能换国际地位说法。在这情况下,前来访问的柯拉克不会不瞭解台湾民众对美猪的进口是抱着很大的反弹,因此,能少谈与美猪进口可能有关的“台美经济对话”的议题,或许就是柯拉克认为“现阶段美台经济合作”一事,时机上是不宜在台对谈。

第二、可能是由台北先拟订、但事先没公开的“台美经济对话”的议程,像“TIFA的复谈”、“FTA的可行性”,以及“洽签BTA”等具体项目,在“立法委员”陈以信的判断里,是认为柯拉克此次来台要谈的内容,应与贸易无关。因为贸易是美国贸易代表署(USTR)的权责,都不属于美国务次卿的权责范围。所以这些题目,就一直没列入柯拉克的口袋里。

第三,就在柯拉克来访台湾之际,美国联邦众议员帝芬尼(Tom Tiffany)在9月18日透露,他已提出的共同决议案,呼吁美国应恢复与台湾正式邦交关系,并终结过时的“一中政策”。另外,美国驻联合国大使克拉夫特,也在9月17日和台湾驻纽约代表处处长李光章特别安排共进午餐,而且这正是联合国大会召开期间,美国政府史无前例的外交动作引发注意,特别是克拉夫特尚称两人会面,“象征特朗普总统进一步提升美国和台湾的双边关系”,这可能对中国大陆也产生了挑衅。这些背景,是否让柯拉克在来访台湾之前,已有尽量低调处理行程的准备?

第四、针对柯拉克访台一事,大陆国防部发言人任国强表示,9月18日开始解放军东部战区在台海附近实战化演练,是针对当前台海形势、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所采取的正当必要行动。因此,在9月17至18日之间,大陆更是派出多架战机进入台湾西南空域,甚至一度逾越“海峡中线”。加上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9月17日在例行记者会回答美国国务次卿访台相关问题曾回应称,特别敦促美方要充分认清台湾问题的高度敏感性,这应该是美台双方都觉得在这段期间需要“低调”的原因所在。

第五、本次“台美经济与商业对话”,重点在美国这方的会谈代表,一定是居主导地位,当美方已经表明特别希望与台湾讨论关于半导体、健康照护和能源等议题,并希望能强化双方在经济与“国防”上的合作时,是否有任何议题如半导体、能源或其他供应链重组、第三地投资这类比较敏感的话题,会让我们台湾的工商界不便表态,因恐有些供应链与美方的合作,可能会导致中国大陆的反弹甚至报复。结果,当柯拉克已计划和台湾企业界代表见面并举行座谈,并由美国在台协会(AIT)在日前已经分头邀请。但根据媒体报道,台湾三大工商团体负责人包括工总理事长王文渊、工商协进会理事长林伯丰、以及商业总会理事长赖正镒虽证实都已获邀,但三人都不会出席。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他们均望而却步?

第六、上次美国卫生部长访台后不久,台湾随即扩大美猪美牛进口,此次柯拉克若再次访台,台湾就有网民质疑“台湾又要交换什么给美国”?专门研究美台政治的美国Fulbright访问学者Lev Nachman曾对BBC中文分析称,美国国务院主管经济成长及能源与环境的柯拉克,此次访台应该是主要讨论台湾在2021年扩大进口美国牛肉以及美国猪肉等双边贸易议题。据Lev Nachman观察,除了美方之外,台湾也在不断积极地与美国斡旋,像“美台自由贸易协定谈判进展在很大程度上来自新任台湾驻美代表萧美琴的运作,若没有她在华盛顿的游说,美牛美猪协议以及随后的自由贸易协定很难成功”。

第七、其实美方早就已经把议程提交给台湾,而“行政院”各部会也正针对供应链重组、第三地投资以及能源等相关问题在积极准备中,并且确定将委由“行政院副院长”沈荣津与柯拉克对谈,并在会中致开幕词。但重点就在“我们都准备好了”、一切都已经就绪了,就是因美方没有点头宣布,所以一切都“无法确定”,当然台北方面就也不能随便向外或媒体公布议程了。但是我们来想,以前对一切都是主张以“对等原则”,特别是对大陆,来处理会谈事宜的民进党当局,怎么踫到美国老大哥就退缩了?

在台湾“中华经济研究院”担任副研究员的徐遵慈,之前也告诉过BBC说,特朗普上任至今,尚未复谈的《台美贸易暨投资架构协议》(TIFA) 一直是目前台美之间最重要的官方经贸议题谘商平台,而美猪、美牛等议题一直是TIFA下多年讨论的问题。所以,美方想谈,台湾更想谈。徐遵慈的看法是“台湾希望能藉此打开无法签署FTA或参与区域合作的僵局”。而台湾这样的说法,是否很难见容于对岸,也在官方评估之列?

“外交部”门北美司长徐佑典有番话指出:“我方”一直在与美国方面沟通,就可能对话的形式进行讨论与交换意见,希望替这项对话打下好的基础,才会在沟通上花费一些时间。其实从另一个角度来解读,这不就是希望彼此对话内容尽量谨慎,不希望有些敏感话题流出,若让对岸因而知悉,可能就功亏一篑?

三、美国官方没宣布,但纽时的二篇报道却透露BTA将予停摆

不过,根据《纽约时报》2020年9月6日报道,美国贸易代表莱特希泽,为力保美中首阶段贸易协议,近几个月对中国的态度显示软化,不愿和台湾展开双边贸易协定BTA的谈判。报道中尚提到,自从今年一月美中签署贸易协议后,特朗普政府有多位高层官员就主张尽力维护这份得来不易的协议,甚至反对就香港、新疆问题制裁大陆,也避免影响大陆采购美国棉花等商品。这个阵营除了莱特希泽,还包括“财政部长”米努勤、农业部长普度、白宫幕僚长梅杜斯等人。

《纽约时报》引述知情人士说,莱特希泽近几个月挡下多项觉得会激怒北京的政策提议,就特别指称这些措施可能破坏美中贸易协议。今年夏季,特朗普政府思考如何反制北京打压香港公民自由时,莱特希泽也曾反对美对香港货品加征惩罚性关税。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在涉及中国及其贸易做法的问题上,纽时在2020年10月10日的一篇报道的评价却是,莱特希泽几十年来,一直是华盛顿人士中最严厉的批评者之一。

但自从今年1月出面与北京达成“贸易协议”以来,他已变成美国政府内部最替中国说话的人士之一,成为想在中国对待新强少数民族问题上欲惩罚中国、另又想与台湾开展贸易谈判的“国会议员”和其他白宫高级官员的障碍。

9月6日报道是直接指出,莱特希泽不愿与台湾展开贸易谈判,导致他和美国务院、国防部、商务部与白宫国安会支持强化美台关系的官员不和。三名知情人士说,莱特希泽认为美台贸易谈判是美国贸易代表署权责,与国务卿庞培欧意见不合;贸易代表署也不满国务次卿柯拉克访台行程,曾与国务院起了争执。

尽管莱特希泽透过电邮表示纽时的上述说法纯属虚构,他也未曾和庞培欧讨论或争执。加上美国国务院发言人欧塔加斯也澄清,任何宣称两人为政策爆发争执的说法都是凭空捏造。但台美的BTA没有续谈是个事实,而且美台贸易暨投资架构协定(TIFA)自2016年冻结至今,也没再启动。

莱特希泽对北京转而采取更温和立场,正值美中紧张关系日益加剧之际。特朗普曾说,他对中国允许新型冠状病毒传播到境外“不高兴”,并加大了对TikTok和微信等中国科技企业的惩罚力度,称它们对“国家安全”构成威胁。不过,特朗普并没有撕毁美中贸易协议,也没有威胁要对北京采取额外贸易行动。这部分是因为他面临着来自美国银行、企业和农民的压力,他们希望特朗普不要让与中国的商业关系进一步恶化,尤其是在大选之前。

从这个角度来看,莱特希泽不愿和台湾展开贸易谈判,也是不愿影响和大陆的商务关系,出发点还是美国利益。另一个重点当然是特朗普的态度。他完全不提要撕毁美中贸易协议,也没有再对大陆采取其他贸易报复行动,以免对中商务关系恶化,最主要考量仍是不希望影响到选情。

但是,不管用任何辩说,台美BTA最终并没有签署成功,应是个事实。

责编:若若

来源:中评网

 

 
0
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邮箱:mhwmm.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