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原因导致日本向中国屈服!
三原因导致日本向中国屈服!
2014-11-08 全球局势战略纵横
中日为何破冰?
APEC高官会和部长会开到第3天,中日突然达成一致意见,就处理和改善中日关系达成四点原则共识。僵持了4年的中日关系,缘何有突然破冰的情况出现呢?中日两国是怎么考量的呢?中日关系会因此彻底好转吗?笔者下面对此进行分析阐释。
分析之前,我们不妨先看一下中国国务委员杨洁篪和日本国家安全保障局长谷内正太郎会谈后达成的四点原则共识:
一、双方确认将遵守中日四个政治文件的各项原则和精神,继续发展中日战略互惠关系。
二、双方本着“正视历史、面向未来”的精神,就克服影响两国关系政治障碍达成一些共识。
三、双方认识到围绕钓鱼岛等东海海域近年来出现的紧张局势存在不同主张,同意通过对话磋商防止局势恶化,建立危机管控机制,避免发生不测事态。
四、双方同意利用各种多双边渠道逐步重启政治、外交和安全对话,努力构建政治互信。
我们知道,中国很早之前就针对日本不断要求中日领导人会见亮出底线,即: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必须停止参拜靖国神社,安倍政府必须承认钓鱼岛存在争议。如果日本不满足这两点条件,中日关系不可能改善。
对中国的要求,安倍政府一直以来都置若罔闻,只是自说自话以求投机,只是中国不为所动。前段时间,日本作出了一丝让步,提出中日领导人会见的条件,要求中日领导人会谈,中方再次拒绝并重申中国底线。那次过招,已经充分表现了安倍政府的焦虑。而在这之前和之后,中日半官方的沟通和交流一直没有停止。特别是日本,前首相到访中国多次,为的就是缓和中日关系。
在APEC会议前,日本一直显得很焦虑,不断要求中日领导人会见。最终,迫于压力,在11月7日,中日关系有了大的改变。这个改变,我们从上述四个原则共识中可以看出,日本显然是作了根本性让步,同意了中方的要求。换句话说,在中日外交战中,最终日本就范了。而从上述四点共识中,我们可以看到一句“避免发生不测事态”,这句表述已充分表明中日之间处于“不测事态”发生的边缘,这也是日本一直努力寻求改善中日关系的重要原因之一。
那么,一直以来都桀骜不驯的安倍政府,为何突然向中国政府屈服就范呢?在笔者看来,根本原因有三:
一、中国战略主导APEC对日本构成巨大战略压力。
这次APEC峰会,几乎都是中国声音,中国战略在亚太一呼百应,整个亚太的战略已进入了中国轨道,这让日本既妒又恨,但更担心日本若继续被孤立,很可能会错过亚太大整合的战略机遇。特别是,如果中国主导了亚太未来走向,而日本和中国是交恶的,相关国家在中日之间自然会作出一些选择以避免将来陷入被动,这对日本是非常不利的。
就在APEC峰会前,中国牵头成立的亚投行已基本确立了亚洲未来经济发展方向,这种主导已经不仅仅是口号了,而是实实在在的现实力量。在亚投行成立过程中,美国一直强烈反对,但美国的反对没能阻碍亚投行的成立进程,美国仅仅只能阻止韩国、澳大利亚等几个国家不参加亚投行。哪怕在这种背景下,美国不但对中国的战略无能为力,还必须和中国继续改善关系。这种结果说明,美国在亚太经济领域遏制中国已明显力不从心。在这种情况下,日本如果和中国的关系继续恶化,将会继续压缩日本政治和经济的活动空间,这对疲软的日本经济来说,或意味着失去未来。如此,日本才认为有必要打破原来在东亚被孤立的格局,要为自己更大的政治、经济腾挪空间做足准备,而要实现这一点,和中国改善关系是必须的。
考虑到中国的底线鲜明,日本毫无空子可钻,在最后时刻日本做出让步是迫不得已的结果,也是慎重思考后的决策。
二、日本被外交孤立已影响到日本国家战略决策。
自安倍政府明确开始走军国主义路线后,日本就开始被中、韩、俄孤立。这种孤立,以中日关系的交恶对日本影响最大。影响不仅仅是经济方面的,还有政治方面。如今,日本解禁集体自卫权的阶段性目的已达到,距实现修宪还有较长的路要走。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持续中日这种关系冷淡局面,日本的政治和经济腾挪空间将完全被封死。若如此,就政治上而言,日本只能对美国唯命是从;就经济上而言,日本就只能乖乖和美国签TPP。但是,日本既不想完全听从美国,又不想现在签不利于日本政治经济腾挪的TPP。如此,日本就必须改变周边的外交孤立局面,特别是和中国的关系。只有改变了周边外交局面,日本对美国才有足够的抗压能力,才能继续拖住不和美国签TPP,以避免日本把棋走死,使自己成为未来中美角力的牺牲品。
因此,本质上,这次中日关系缓和,对日本来说,是为了对冲美国方面的压力和给自己争取更大的政治、经济腾挪空间,为将来自己赢得更好的位置作准备的过程。
三、美国迫于压力缓和与中国关系给日本带来缓和与中国关系机会。
自美俄交恶对抗以来,美国已认识到美俄关系短期不可能改善,原因除美国伤俄太深外,根本在于美国的国家战略。若美国想继续推动其全球霸权战略,就必须拿下叙利亚,推动欧俄新冷战。在这种大背景下,中美关系有必要缓和。而且,由于美国策划的香港“占中”毫无实际效果可言,根本对中国没有造成任何大的负面影响,甚至其盟友也只有英国跳一跳支持一下,其他国家若非直接反对,就是将精力放在了关注APEC北京峰会的战略机遇上。这种局面,让美国暂时对中国无计可施。
另外,美联储明年很可能要加息,美国希望和中国缓和关系。因为,只有进一步推进中美关系的缓和,才能避免中美在2015年因根本性矛盾而出现关系破裂。中美关系破裂对当前中美两国来说都是战略损失,这就是为何推进中美关系发展是两国共识的根本原因。基于此,,在美联储加息前,先缓和政治上的关系对中美两国来说都很有必要。
中美这样的博弈关系背景让日本捕捉到了信号,这意味着如果日本不抓紧时间在这个时候和中国缓和关系,明年中美关系一旦进一步恶化,日本基本就没有和中国改善关系的时间窗口了。若如此,中美角力,日本必须走向前台,那日本就可能因此成为中美角力的牺牲品。日本希望从中美博弈中两头获利,自然不想是两头受损。所以,日本在APEC会议这个时间窗口上,退到中国底线上和中国改善关系,就是为了抓住这次时间窗口机遇。
那么,中国又是如何考量的呢?
中国得到了什么?
对中国来说,取舍其实很从容。一方面,中国不可能破底线,这既不符合中国的战略和现实利益,也不符合中国的外交原则,中国外交有弹性,但原则一定不会破;另一方面,中国底线本来设的就是最低底线,如果日本真想改善关系,完全可以退一步,如果不愿意退则说明缺乏诚意,没有诚意的关系改善对中国毫无用处。所以,中国对日本态度鲜明,非常从容。
基于这种鲜明和从容,如果日本选择了和中国改善关系,那显然是对中国有利的。那么,中国为何顺势和日本改善关系呢?原因有三:
一、中国战略目标初步达到。
过去4年的中日角力中,中国划设了东海防空识别区,钓鱼岛巡航常态化已基本确认了对钓鱼岛的实际控制权,中国进出第一岛链非常从容已使得第一岛链形同虚设。所以,本质上,现阶段中国该得到的都得到了。既然战略目的达到了,日本主动要改善关系且又满足中国条件,那当然可以同意。中日关系进一步缓和,就少给美国从中渔利的机会。
二、中日缓和关系有助于拖延美国TPP战略。
TPP战略是针对中国的,是美国孤立中国的工具。这个工具,最重要的一环就是日本。日本签署了TPP协议,则TPP整合进程将大大加快;反之,如果日本一直拖着,这TPP进程就难以推进。
如今,日本内政外交困境决定了日本政府承受了巨大压力,此时美国必然继续施压,一旦日本认为已完全无法改善与周边国家关系,在没有希望的情况下完全可能迫于美国压力签署TPP。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日本愿意和中国改善关系,就必然会让步。如果日本让步,就说明其有继续拖延TPP进程的心思。日本拖延TPP协议对中国非常有利,既然日本退到了中国的底线上并明确愿意改善关系,中国自然会顺水推舟、顺势而为,做对自己有利的事。
三、缓和关系有助于中国大战略的执行。
在这次APEC会议上,中国华丽转身,已成规则制定者和区域经济的主导者。中国还把中国的国家战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和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融入了APEC的共识当中。在这种背景下,只要他国不挑衅中国,不挑战中国的核心利益,中国愿意和任何国家展开一切合作。因为这样的合作过程,就是中国的发展过程。在这种背景下,日本愿意和中国缓和关系符合中国的战略利益,中国自然乐见其成。
未来中日关系走向
那么,中日关系真的能因这次破冰而出现本质性改善吗?笔者的看法是:不太可能回到从前。
中日关系现在的情况,就像一只股票处于跌势当中,跌到中期底部该有一次技术反弹,但由于股票大势仍处于跌势当中,因此中日关系并不能因这次破冰而出现趋势性改变。某种意义上说,这只是冰封后的一次外力破洞,我们可以看到冰下的水,却不能认为看到冰下之水就认为春天来了。基于这种看法,笔者认为中日关系是不可能出现本质性改善。
考虑到中美关系对中日关系的影响及日本对自身在中美之间的定位,可以预见,未来中日关系会随着中美博弈的激烈程度而起伏,会因为中日两国的国家战略调整而波动。我们还可预见,一旦中美博弈需要日本站在台前和中国叫板,日本会毫不犹豫。到那时,安倍为了继续推动其军国主义路线,很可能会继续考虑参拜靖国神社,同时还会为美国遏制中国的战略充当看门狗、马前卒。
日本当然不会白干,日本希望从美国手里换回的是修改和平宪法。美国想得到的,则是一个帮助美国管理亚太的小弟,从而减轻美国全球霸权的统治压力。若到时候美国真的需要,完全可能将日本修宪作为条件,让日本在遏制中国战略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对中国来说,尽量抓住美日利益矛盾点,延缓美日融为一体、遏制中国的进程,为自己争取更多发展时间,即为中国的考量。因为,时间越往后推,中国战略布局完成得越扎实,越有战胜对手和不被对手撼动的能力。
因此,中日关系本次缓和,不过是彼此阶段性的各取所需。未来,只要彼此需要调整,随时可能撕毁这次共识,重新剑拔弩张。正所谓时过境迁,一个阶段是一个阶段的利益,现阶段各取所需正是彼此现实的需要。以安倍的性格,他向中国的妥协必然是权宜之计(笔者之前分析过,中日关系缓和的先决条件就是安倍妥协,但安倍走军国主义路线很难妥协。那么,如今安倍妥协了,根本原因不是安倍服了,而是另有打算,妥协不过是权宜之计。对中国来说,当然也是权宜之计),不可能太长久。因此,我们当然不能因为中日关系缓和就延缓中国的战略准备。恰恰相反,中国除了继续加快推进中国自己的大国战略外,依然要加快做好针对日本的战争准备,避免中日关系急剧恶化时不好应对。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