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称谓词与人称代词之间的关系(叶晓琳)

编辑:缅华网 文章类型:华文教育 发布于2016-02-09 12:49:16 共3006人阅读
文章导读 论文:称谓词与人称代词之间的关系(叶晓琳)

作者:叶晓琳

   在汉语中,人称代词“我”、“你”、“他”在交际中是作为固定单位来使用,因为它们本身不能表示年龄、身份、性别、亲属关系、权利、感情等等方面;用法上也比较简单,所以可以在正式场合与非正式场合中使用,使用频率也比较高。在研究人称代词系统的时候,学者们一般很少提到人称代词的称谓功能。但也有一部分的学者提出了汉语人称代词具有称谓功能的观点。如:崔希亮先生的《人称代词其称谓系功能》一文中指出了人称代词的称谓功能,并指出把人称代词作为一种特殊的称谓形式看待认为人称代词除了有指代功能外还具有称谓功能。因为从汉语人称代词的发展史中可以看到许多人称代词与称谓有着密切的联系。 而陈翠珠学者的《汉语人称代词考论》一文中指出人称代词除了具有称代功能外,还具有称谓功能;称谓词除了具有名词的功能外,也有一定的称代功能。她把人称代词看作是一种特殊的称谓形式,而将谦称代词、敬称代词和傲称代词看作是人称代词的特殊形式。她认为谦敬称和傲称都不是纯粹的人称代词,它们除了具有人称代词的功能外,还具有鲜明的名词功能。但如果把它们归入名词中,其称代功能又使它们与一般名词有着区别。所以她把这些词称为人称代词的“语用补充式”。而谦敬称和傲称是借用了具有称谓功能的名词发展来的,所以把谦敬称和傲称看作是具有称谓功能的人称代词的借用形式,它们不同于其他名词,又不受某些代词规律的制约,是一种特殊的人称代词。只是这些现象,大多出现在古代汉语中,现代汉语中运用较少。但在现代汉语中为了表示谦逊,一般也会用自己的名字来称呼自己。 在黎锦熙先生的《20世纪现代汉语语法“八大家”黎锦熙选集》一书把中人称代词分为自称、对称、他称、统称、复称与特别称呼。而其中他把特别称呼(借用名词)又分为自称、对称、他称。如:

    自称(谦称):兄弟、鄙人、小弟。

    对称(尊称):单数:先生、老哥、老兄;复数:诸位、各位。

    他称(通指):单数:这位、那位;复数:这几位、那几位。

   (特指):尊称:令尊、令堂、令兄。

            谦称:家严、家母、舍弟。

    根据学者们所说的论点,他们把称谓词也归入到人称代词的系统中,也就是说在汉语中称谓词也有人称代词的指称功能。

    缅甸由于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封建统治时间长久,尤其是当佛教传入缅甸时,印度文化对缅甸有着一定的影响。缅甸的文字与词汇大部分选自巴利语(即印度文字)系统,到了后期才逐渐吸收了不少其它民族的语言,加入到缅甸词汇中,丰富了缅甸的一些词汇,但是巴利语的词汇仍然是占多数。那么,与汉语相比缅语的词汇就没有汉语那么丰富。因此,缅语常常就会借用其他词汇来交替使用。在缅甸社会因有讲究长幼以及身份地位等等礼貌原则的观念,在人称代词的使用上受到等级观念的影响特别严重。因此我们在跟不同的对象谈话时,互相的称呼也都因对方的身份或年龄不同而有所区别。长期以来就形成一套比较复杂的人称代词体系。在长辈和晚辈、上级和下级、和尚和信徒之间就有尊称和卑称或谦称之别,也有许多不同形式的人称代词,其中还包括男用和女用的不同形式。

    在曲永恩先生的《实用缅甸语语法》一书中提到在缅甸的人语交际中,除了使用人称代词外,还会根据不同的情况使用身份名词、名字等来代替第一、第二或第三人称代词。在缅甸,人们相互交谈时会尽量避免使用“你”、“我”等称呼,否则就会显得生疏或不礼貌。所以在现代缅语中,使用身份名词、名字来代替人称代词被广泛使用,缅语中把这个现象称为“နာမ္စားတု”。而နာမ္စားတု”是缅语人称代词的借用形式,不同于一般的名词,又不受代词规律的制约。 在汪大年先生的《缅甸语概论》一书中也提到了缅甸人会用自己的名字、职位与对方的关系来称呼自己。还为了表示对对方的尊重、亲密,会根据对方的地位、职位或自己的关系来指称对方。有时也会根据年龄的大小与性别来指称对方,表示有礼貌。

    在汉语中称谓词是“由于亲属或其他方面的相互关系,以及身份、职业等而得来的名称” (如:叔叔、阿姨等等)。汉语中除了在特殊情况下使用称谓词外,也会在一些非正式的场合使用。但在使用过程中一般不能脱离人称代词“我”、“你”、“您”与“他”,而是称谓词与人称代词一起出现。而在缅语中称谓词的使用功能非常灵活,在一些正式或非正式场合中可以使用称谓词来代替人称代词使用,可以指代第一人称、第二人称与第三人称;具有明显的对应性。缅语人称代词和汉语人称代词相比较,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即缅语会用一些称谓词和代人的名词,如:叔叔,姐姐,妹妹等等来代替人称代词,称谓词在缅甸被广泛运用于各种交际场合中。在不同的场合中与不同的对象进行交际时,首先要考虑到对方的年龄、性别以及身份地位等等诸多因素。而称谓词可以清楚地反映出交际者的身份、地位、辈分、年龄以及性别等。但并不是所有的称谓词都可以使用在交际场合中,如表妹、表姐等等。因这些称谓一般是称呼有血缘关系的人,那么没有血缘关系的人而是用一些较平常的称谓词来称呼对方。下面,将主要讲述常用的几种称呼方式。

    第一节 亲属之间使用的情况

    在缅语中,晚辈对长辈说话时说话人往往不能用人称代词来自称,而要用表示亲属关系的称谓词、名字等进行指称,来加重相互之间的亲昵、尊敬的语气。如儿女跟父母说话时, 儿子一般用“သား”(儿子),女儿一般用“သမီး”(女儿)来自称,有时也会用自己的名字来自称。除此之外,如果是长辈和晚辈说话时为了表示亲昵,也会用 “သမီး”(女儿)、“သား”(儿子)来指称对方。而在汉语中,晚辈与长辈说话时说话人往往用“我”自称,而长辈对晚辈说话时则是直接用对方的名字或小名来称呼,当然人称代词也会在称谓词后出现。而与自己的哥哥或姐姐说话时的情况汉缅语皆相同。例如:

     例①缅语:ေမေမ  လင္လင္  ပစၥည္း  သြား  ၀ယ္ေတာ႔မယ္။  ဘာ 

    词译:     妈妈  林林  东西   去   要买了   什么

    缅语:၀ယ္စရာ  ရွိ   ေသး     လဲ။

    词译:可买  有  还    吗

    汉语:妈妈,林林(我)去买东西了,还有什么要买的吗?

    例②缅语:ဦးေလး   အျပင္       ခဏ     သြား  မလို႔      သမီး      လိုက္     မလား။

    词译:    叔叔  外面    一下  去        女儿   跟     吗

    汉语:    叔叔要出去一下,女儿(你)要一起去吗?

    例③缅语:အစ္ကို      ငါ       လဲ    သြား       ခ်င္တယ္။     နင္     ငါ႔ကို     ေခၚ   

    词译:    哥哥   我   也   去      想     你   我   叫

    缅语:သြား   ေလ။

    词译: 去   吧

    汉语:哥,我也想去,你就带我去吧。

    例①中因说话人女儿所以与母亲说话时要用自己的名字“林林”(我)自称,也可以用“သမီး”(女儿)来自称。例②中叔叔因要表示亲呢不用名字来指称对方而是用“သမီး”(女儿)来指称。例③中则因两人是兄弟关系,礼貌原则相对来说比较微弱,所以可以直接使用第一人称与第二人称。亲属之间对话时称谓词也有一定的对应的形式,这些形式一般都是固定使用。父母或长辈指称子女或晚辈时用“သား”(儿子)“သမီး”(女儿)来表示如(爸爸/妈妈/叔叔/阿姨。。。。— 儿子/女儿),晚辈也要用“သား”(儿子)“သမီး”(女儿)自称。

第二节 朋友之间使用的情况

在缅语中,因朋友之间会有长幼之分所以使用的称呼方式也就会有所不同。幼对长一般不能直接称呼姓名,也不能使用第二人称“你”,而是要用称谓词。如对方是女性用“အစ္မ”(姐姐)指称,如对方是男性则用“အစ္ကို”(哥哥)来指称对方。而年幼者在自称时 ,女性用“ညီမေလး”(妹妹)自称,而男性则用第一人称的礼貌式“ကၽြန္ေတာ္”(我)自称,同时也可以用自己的名字来自称。这样,不仅可以表示对对方的尊重还可以更进一步的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而长对幼时则可以直接称呼对方的名字或直接用第二人称,但有时为了表示礼貌也为了对对方的尊重,长者也会用“ညီမေလး”(妹妹)或“ညီေလး”(弟弟)来指称年幼者。而在汉语中,朋友之间互相称呼时还是广泛地使用“我”、“你”、“您”与“他”等人称代词。而有时为了表示亲切也会使用称谓词来表示,如王大哥、王姐等等,但要起指称作用时后面还是要加上人称代词。例如:

    例①缅语:အစ္မ    ညီမေလး    မနက္ျဖန္    ေစ်း     ပတ္မလို႔     အစ္မ 

    词译:   姐姐    妹妹     明天    街     逛     姐姐

    缅语:  ညီမေလး     နဲ႔      အတူတူ     သြား    ေလ။

    词译:  妹妹     跟   一起    去    吧

    汉语:姐,妹(我)明天要去逛街,姐(你)跟妹(我)一起去吧。

    例②缅语:ညီမေလးကို              ေျပာစရာ     ရွိတယ္။    ညီမေလး    အခ

    词译:     妹妹     姐姐   说       有      妹妹   现在

    缅语:အားေန  လား။

    词译: 有空    吗

    汉语:有事要跟妹(你)说,妹(你)现在有没有空?

    例③缅语:အစ္မ  ဒီေန႔  အား  လာ။  မင္းမင္းကေလ  အစ္မ  နဲ႔  ကိစၥ 

    词译:姐姐  今天   空    吗     敏敏      姐姐   跟  事情

    缅语:တစ္ခု  တိုင္ပင္  ခ်င္  တယ္။တစ္ခု  တိုင္ပင္  ခ်င္  တယ္။

    词译: 一个  商量    想

    汉语:姐(你)今天有空吗?敏敏(我)有事想跟姐(你)商量一下。

    例④王大哥,你吃饭了吗?没吃的话我们一起去吧。

    例⑤王姐,您现在有空吗?我有件事想要请您帮个忙。

    例①中因说话人的年龄比听话人小,所以要用“အစ္မ”(姐姐)指称听话人, 自称时用“ညီမေလး”(妹妹)。例②中虽然听话人的年龄比说话人小,但为了尊重对方,说话人用“ညီမေလး”(妹妹)指称听话人,自己则用“”(姐姐)自称。虽然这样的形式有一定的礼貌性存在但彼此之间会存在着一定的距离感,因此我们还可以用自己的名字来自称,这样不仅可以拉近彼此的距离,还可以达到礼貌的功能,如例③。而例④与例⑤则是在汉语中使用的情况,我们可以看到汉语中使用的形式为:姓+称谓词/人称代词,在对话时离不开“我”、“你”、“您”与“他”。而在缅语中只要是称谓词出现就不会出现人称代词,不像汉语中称谓词与人称代词一起出现的情况。除非是在生气的情况下,才会与人称代词一起出现。

   还有一点值得一提的是,在缅语中“အစ္မ”(这里有大姐的意思)是对女性的一种尊称、而“အစ္ကို”(这里有大哥的意思)也同样是对男性的一种尊称。如说话人的年龄虽然比听话人大十岁,但说话人还是要用“အစ္မ”(大姐)或“အစ္ကို”(大哥)来指称对方。但如果对方是中年人时,说话人则要称对方为“ဆရာ”(专指男性,这里有老板或师傅的意思),而女性还是用“အစ္မ”(大姐)来指称,来表示对对方的尊重。

    第三节 师生之间使用的情况

    老师在缅甸占有很高的地位,因为父母每天工作很忙,没有时间照顾孩子,而教育孩子这个任务就放在老师的身上。一个孩子能不能成才除了父母的细心教导以外,老师也是一个大功臣,因为孩子接触老师的时间比较多。在一些重大的节日,缅甸人除了对和尚和父母行跪拜礼外;在教师节时所有的学生都要对老师行跪拜礼,以感谢老师一年来对自己的教导。学生对待老师要像对待父母一样毕恭毕敬,不能有任何的不礼貌行为。因此,学生与老师说话时用的称呼也就有所不同,与老师说话时要注意尽量不要使用人称代词。一般学生在自称时女性用“သမီး ”(女儿),男性用“သား”(儿子),这样可以使老师感到亲切,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有的学生会使用第一人称的礼貌式“ကၽြန္ေတာ္”(我)与“ကၽြန္မ”(我)来自称,虽然是有礼貌的用法,但还是会有不太尊敬老师的感觉。因为在缅甸,称谓词的礼貌程度大大高于人称代词。因此,有的学生就用自己的名字来进行自称,用名字自称时不仅可以表示亲切还可以达到礼貌的效果,也可以显示出对老师的尊重。但一般是在成年人身上,也就是大学生使用的比较多,而小学、初中与高中生则普遍使用“သမီး ”(女儿),“သား”(儿子)。但不管是用以上何种方法来进行自称,至少这些称呼方式都是属于一种礼貌的用法。学生在指称老师时则要反复使用称谓词,而不能使用第二人称“你”。而老师与学生说话时有时为了表示亲切会用“သမီး ”(女儿)与“သား”(儿子)来指称学生,有时则是直呼其名。因老师的身份比学生高,因此老师也可以用人称代词直接指称对方。但要注意的是称女教师时用“ဆရာမ ”(老师),称男教师时则要用“ဆရာ”(老师),因为“မ”在缅语中是为了区分男女,在称谓词或名字前附加的一种成分,来区别指称的对象。而在汉语中,学生则是使用第二人称的礼貌式“您”来指称老师,用“我”来进行自称。而且不管对方是男老师或女老师,都统一称为“老师”,没有性别的区分。例如:

缅语:ဆရာမ  သား  ဒီေန႔  က  လာ  ႏႈတ္ဆက္  တာပါ။  သား 

词译: 老师  儿子  今天         告别          儿子

             缅语:မနက္ျဖန္  တရုတ္ျပည္   မွာ  ေက်ာင္း    သြား    တက္

    词译:          明天    中国        学校           

             缅语:ေတာ႔မယ္။

             词译: 

             汉语:   老师,儿子(我)今天是来告别的。明天儿子(我)就要去中国读书了。 

                      缅语:သား  မနက္ျဖန္  သြား ေတာ႔မွာ  လား။  ဆရာကို 

词译:儿子   明天      要去            老师  

                      缅语:ဘာျဖစ္လို႔   ေစာေစာ     ေျပာ  တာလဲ။

                      词译: 为什么     早点           

                      汉语:儿子(你)明天就要去了吗?怎么没早告诉老师(我)呢? 

                    缅语:လင္းလင္း  က ဆရာမနား  အကူအညီ တစ္ခု  ေတာင္းမလို႔ 

词译: 玲玲         老师      帮助   一个   

缅语:ဆရာမ  အခု  အားလာ။

词译: 老师  现在   有空吗  

汉语:玲玲(我)想请老师帮一个忙,老师现在有没有空呢?

    老师,今天下午有课吗?我有个问题想要向请教一下。

与例中说话人分别以“သား”(儿子)与“လင္းလင္း”(玲玲)来自称,两种自称方式相比之下,用自己的名字来自称可以表示师生之间关系很亲密,而用“သား”(儿子)来自称则表示亲切,但例的礼貌程度稍高于例。例中说话人虽然是老师,身份上高于听话人,但为了表示亲切、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而使用“သား”(儿子)来指称听话人。例中则是在汉语中使用的情况,汉语中与老师说话时,学生一般都是用“我”来自称,而指称老师时则使用第二人称的礼貌式“您”。

第四节 职位高低时使用的情况

与上级说话时,说话人一般用第一人称的礼貌式“ကၽြန္ေတာ္”(我)、“ကၽြန္မ”(我)来自称,而在指称或称呼上级时,男性用“ဆရာ”(这里指老板)、女性则用“အစ္မ”(这里指老板娘)来指称,或是在“”后加上名字中的一个字,抑或是在“အန္တီ”(阿姨)后加上一个字。这样的方式可以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会使对方感到亲切,没有生疏感,同时也可以表示对对方尊重。如:

 全名:ေဒၚေဆြေဆြမ်ိဳး    

 全名:ေဒၚၾကည္ၾကည္၀င္း

称呼:မမ်ိဳး             称呼: အန္တီ္၀င္း

缅语:ဆရာ  ကၽြန္ေတာ္႔ကို  လုပ္ခိုင္း  တဲ႔  ကိစၥကို  ကၽြန္ေတာ္

词译:    老板      让我                      事情       

 缅语:ျပီးေျမာက္ေအာင္  လုပ္ျပီးပါျပီ။

词译:    完成         做好了

汉语:老板(你)让我做的事情,我已经顺利完成了。

缅语:ဒီဟာ  က  အစ္မ  ရဲ႕  ေခ်ာစာ  ဒီေန႔  မနက္မွ  ပို႔  လာ 

词译:      老板娘   信件   今天  早上才    

缅语:တာ။

词译:

汉语:这是老板娘(你)的信件,今天早上才寄过来的。

从例与例中我们可以看到在缅语中指称或称呼上级时用ဆရာ(老板)与အစ္မ(老板娘)来进行指称。而在汉语中,虽然在称呼上级时也是用职位名称来进行称呼,但会出现人称代词。如以上面的句子为例,中国人一般会说:“老板娘,这是您的信件,今天早上才送过来的”。汉语中称谓词一般只当招呼功能使用,或者与人称代词一起使用。而在缅语中称谓词除了有招呼功能外,最大的特点在于可以代替人称代词,使用功能非常灵活,在各个场合中都可以使用。              

 


 
0
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邮箱:mhwmm.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