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缅华教育及缅华文学的发展(新青抹谷人)

编辑:缅华网 文章类型:华文教育 发布于2013-02-06 17:41:33 共3292人阅读
文章导读 浅谈缅华教育及缅华文学的发展(新青抹谷人)

 

浅谈缅华教育及缅华文学的发展

(提交第十三届亚细安华文文艺营的论文)

新青抹谷人

一、 缅华教育发展史概述

(一) 缅甸华侨的由来

    真要追溯缅甸华侨的来源,没有文字记载的,恐怕要从元代以前开始了。
元朝那时,很多的福建泉州商人,坐船到了骠国,骠国就是缅甸。后来坐船来经商者渐多,有部分不再返回,这便是缅甸华侨的来源。

    1755年之前,缅甸还被孟族人统治,而“仰光”当时叫做“大光城”,这是“荒芜之地”的意思。那年,出现了一位缅王“雍藉牙”,他夺得了大光城后,才将名称改成了“仰光”。仰光是“没有战争”、“战争结束”的意思。当时的仰光还只是一个小渔村,其余部分全是一片沼泽和丛林山丘。每当伊洛瓦底江水涨或下雨,沼泽便成为水国,去哪里都得涉水划船,而华人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生活的。

   当时有一个“中国码头”,从码头下去有一条大路,叫做“广东大街”,这条街连着后来的唐人街,华人区。当初人们下了码头,就沿街居住在这条路上了。

    1885年,缅甸被英军占领,次年被划归为英属印度的一个省。那时渐渐把沼泽填平,仰光才由渔村发展成了大城市。当时缅甸的蔬果长得不好,缅甸人家吃的菜来来去去也就是那几样。华人从中国带来了适合栽种的种子,在仰光大量生产,华人也就慢慢富裕起来了。来缅发展的人越来越多,也就慢慢形成了唐人街,华人居住区。根据1963年统计,单单在仰光的中国茶店就有50余间,饭店10多家。1938年滇缅公路开通,唐人街更加繁华起来。

    当时的街景非常热闹,英军允许华人开赌馆,办酒楼等风月场所,沿街有裁缝店、鞋店、照相馆等……

(二)缅甸华校发展简史

华文教育之初

    现代的缅甸华人学生读书的情况和130多年前是一样。在1823年的时候,在“广东大街”上,华人们终于建立起了第一座观音庙。之后庙宇相续建立,并在55年后(1878年),华侨们首先在庙宇里开始设立了“华文补习班”。这就是缅华教育的开始。

    华区逐渐繁华,华人越住越多,就先后成立了同乡会、宗亲会、工会、姓氏会馆等。1903年时,在各会所及华侨的努力下,终于建立了第一所学校:中华义学(清光绪三十年)。

战前与战后的学校

    到了1919年,在缅甸的华校已超过了一百所。1942年日军侵占缅甸之前,全国华校已达到三百所。其中最有名的属于“华侨中学”!日本入侵,英军不战而退,还一把火把烧毁“华侨中学”。1945战争结束后华校纷纷重建,“华侨中学”也在三年后由其校友努力创建起来。

“华侨中学”的成立

    该校创办于1921年2月15日。初始名为“旅缅华侨中学”,后改为“缅甸华侨中学”。这是在1919年,由缅侨教总会会长杨子贞及多位侨领开始提出的建议,之后经侨商曾广庇赠地而成功创建于仰光九文台。

    此校的创办过程坎坷,曾数度中辍。当时在各界的热心援助下,学校的建设逐渐完善。日本投降后的第二年,缅甸华中成立了校友会,其中包括已故中国政协香港地区委员徐四民等,次年终于成功复建开学。

繁荣景象

    意外的是,华校在战后蓬勃发展,数目却远比战前多得多,学校也从初小办到了高小,有的中学办到高中。在全缅各地,华校雨后春笋般地出现。在我的家乡抹谷,有华侨复兴学校,在仰光除华侨中学外,还有南洋中学、中国女子中学、新侨公学、
华英中学、中正中学等等,从大城市到小山芭,都有华侨学校。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是华侨学校发展的辉煌时期,全缅有华校四五百所。仰光华侨中学和南洋中学被誉为缅华的最高学府。

沉寂期间的华文

    1962年时,缅甸开始实行“缅式社会主义”。1964-65年,当局忽然宣布将所有在缅的华侨中学学校全部收归国有,第二年又把所有华侨小学收归。学校无条件收归国有,包括课室教材和用具,所有学校顷夜变成了缅文学校,学生只得读缅文。

    之后许多华侨前辈用各种方式尝试过建立学校,但从未被批准。一直到了1980年代,华侨刘炳宏才以用华文“讲授佛经”为名,开始在寺院办华文补习至今。并且当时由于政治因素,缅甸华侨与中国联系受到很大影响,教材只有向台湾方面求助,而成功排除困难为学校拿到教材的是当时的一位华侨吴中庸。

    在这时期,成功保留华文的当数现在的果敢。当时果敢方面以果敢前进委员会名义,向缅甸官员提出,教育可以安定民心,申请开办学校。并称只教授“果敢文”,这使得他成功将华文保留流传下来。到了此刻,果敢那地方已出现不少文学爱好者,他们年轻,有抱负,尤其在新诗方面颇有表现。去年美国《长青藤》诗刊,第一次出现缅甸六位华文作者的诗歌,就有三位出自果敢地区。

    相对来讲,缅北的华文教育比缅南发展得好一些,除果敢外,腊戍、密支那、东枝的华文学校以有一定规模。但是,由于绝大部分不是正规学校,读书时间都是在缅文校上课前及下课后的一两个小时内进行。而教师也都是在当地读完中三后成绩好的来担任的。所以素质并不见高,教学的老师除了受过短期的师资培训,也就靠其他读物来补之不足,不过缅甸国内文学作品不多,多是台湾进口的言情小说,所以接触面不广,教学的范围也就越发拘谨了。虽然这三十年来,在这样的情况下学会中文的人已不在少数,可教材方面也还是一大问题,在乡镇地区,此刻还在用着30年前的台湾教材。

缅华教育的未来展望

    瓦城等大城方面,近年因有中国方面开始捐赠好些教材,学校已渐渐更新,教简体中文,用中国教材,只是乡镇地区仍未受到关注,所以很多还未知道什么是新诗,分不清论文,散文等,尤其少有机会接触到微型小说、杂文、散文诗、戏剧等文学作品。就如我的家乡抹谷来说,现在学校一千多名学生,教师三十来位,这些教师都是该校读完中学的学生。教师的缺乏和承受知识的限制,使得老师越来越年轻化,从而引发多种问题。简单如学生和教师的年龄问题也较严重,几乎相同的年龄使得师生在沟通上避免不了会发生摩擦。

    在缅甸的华文学校的发展还没有被外界所重视,得不到地方政府的合法保证,它的命运长期以来和寺庙紧紧相依,这是不得不顾虑的因素。而补习学校的学子在这样的情况下,也只得默默跟随学校学习华文,除非出国留学,不然多数因有缅甸文凭才能找到工作的关系,也只好选择放弃学习华文或不注重华文。

    更有甚者,近年来中国许多公司进入缅甸开发天然气、石油、矿物,由于语言上的差异及更多的就业机会,已在当地掀起学华语热潮。而在推动华语方面目前属福庆学校做得最好,该校的学生及教师绝大多数是真正的缅甸人。推广华文虽然与文学差距仍大,但华文教育从苟延残喘走到面向当地已属不易。

    如今下缅甸,仰光等地还未有一所正式的华文学校,所以同化的趋向比上缅甸快速及严重。而推广华文靠的是一些宗乡会馆设立的免费补习班、夜校。若与上缅甸相比,文学尚无形成的可能。

    近年学校也开始注重文学创作。本月我回缅甸,收到一些学校出版的文集,也有学校开始举办创作比赛,常年办壁报,并组织投稿到现在的报纸《金凤凰》之上,虽然刚刚起步,但这种现象是令人鼓舞和欣慰的。

二、缅华文学发展史简述

    在世界上,凡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华文文化,华文教育,华文文学,在新马泰是如此,在美加、港澳台是如此,在缅甸也是如此。遗憾的是,由于历史的原因,长期以来,外界对缅华文教和缅华文学了解得很少。

    有估计数字说,缅甸华人、华侨有100多万,加上散居世界各地的原缅甸华人、华侨和归国华侨,人数就更多。照理讲,应该有可观的缅华文学作品出现在世。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缅华文学确实有过蓬勃发展的时期,但却经历了曲折的发展道路。就像一片热带树林,在良好的气候条件下,生长得枝繁叶茂,郁郁葱葱,后来因气候变化,长期干旱无雨,又遭人为乱砍伐和破坏,树木逐渐萎缩枯死,只有残留而存的疏枝……,直到近期,气候变好,雨润滋生,这片树林才又有了生机。缅华文学的兴衰与发展,就是经历了这样的过程。

    追溯历史可知,缅华文学的出现已近百年。上世纪的三、四十年代初,那是英国殖民统治时期,在缅甸首都仰光和故都曼德勒,就有不少华文报刊,如《仰光日报》、《仰光新报》、《光华日报》、《兴商日报》、《觉民日报》、《曼德勒报》等,在“椰风”、“野草”、“芭雨”等副刊上登载华文作者的诗文,他们当中有黄雨秋、陈兰生、朱碧泉、万慧法师、黄绰卿、朱彦雄、朱荣辉、黄重远、张培道、容希文等。中国著名作家、《南行记》作者艾芜在这时期到了缅甸,积极支持发展缅华文化事业;万慧法师精通中国古典诗词,在仰光出版了他的诗集《慧业精舍吟草》;黄绰卿1928年开始发表作品,写了大量的古典诗(俗称旧诗),后收入1949年12月出版的《感甄集》。遗憾的是,上述报刊上发表的文艺作品,除极少数以外,都没有留传,难觅踪影,只能从黄绰卿、黄重远、张培道等留下的文章中有粗略的了解。

    从1942年到1945年日军侵占缅甸的4年期间,缅华文化事业遭受严重摧残,华校停办,报刊封闭,青少年失学,中国远征军败退,教师和文化人纷纷逃难,文学创作停顿。那是华文文学的黑暗时期。但这苦难时期的经历和见闻,却给战后缅华文学的繁荣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写作素材,造就了众多的文人。黄绰卿1962年1月开始在《新仰光报》副刊“伊江潮”发表的“大光城夜话”的许多文章,以及在抗战期间写的诗歌,记录了缅华的抗日救国活动和华侨所遭遇的灾难和痛苦。张培道的长篇回忆录《在缅甸的岁月》,也对缅华抗日救亡活动作了详细的记叙。

    战后从1946年到1965年的整整20年,是缅华文化发展的辉煌时期。缅甸华校蓬勃发展,培养教育出成千上万的华侨子弟,其中不乏能写作的人才;《中国日报》、《新仰光报》、《人民报》、《中华商报》、《自由日报》、《南国画报》等华文报刊和文学社团相继出现,如“朱波吟社”、“晨光”、“天南”、“百花”等,为华文文学作品的发表提供了园地,造就了华文作家和诗人,促进了华文文学的繁荣。

    尤其是1948年创办的朱波吟社,出版《朱波吟草》专刊,刊登许多缅华诗人的诗作,功不可没,倍受称赞。陈尊法贺朱波吟社五十周年社庆有诗云:

    往事如烟,风风雨雨,念朱波立诗坛。燕儿冲浪,抒志爱国篇。有道胞波紫透,伊江岸,多少英贤! 光阴迫,五十华诞,仰笑话当年。

    这个时期的华文文学作品的作者,主要有黄绰卿、尹文琴、雷梦兰、陈兰生、巴宁、马维忠、郑天禄、周扬波、蒂云、卢朝瑞、陈尊法、林芳彦、尹纪泽、邱伟文、洪琴棋等,而以黄绰卿为主要代表。1990年在北京出版的《黄绰卿诗文选》,收入他的文章168篇,古体诗330首。缅华文学作品,以诗词为主,散文、杂文等次之,短篇小说较少,更没长篇小说。到目前为止,没见过一部缅华作者写的长篇小说问世。 这就是繁荣时期缅华文学的概况。

    除进行华文创作外,缅华文艺界人士把缅甸文学作品翻译成中文,把中国文学作品翻译成缅文,刊登在华文报刊的副刊上,促进了中缅文化交流。黄绰卿既是诗人作家,又是翻译家,译作很多。1952年,他(取名阿黄名名)与曾昭宏(伍光)合作,将缅甸著名作家大光达亚的《中国,我们的芳邻》翻译成中文出版。(他亲笔签名送了一本给我。)1953年,曾昭宏(缅名腊芜)与缅甸作家敏昂合作,将中国的长篇小说《新儿女英雄传》翻译成缅文出版。

    但从1966年起直到1998年,由于缅甸局势变化,缅甸华校全部被收归国有,华文报刊全部停刊,大批华人、华侨奔赴世界各地求生存,留在当地的缅华子弟失去学习华文是机会,许许多多华人子弟,连华语都不会讲了,更别提用华文写文章了,因此华文文学创作几乎停滞不前。还留在缅甸居住谋生或分散到世界各地的原缅华文学作者或爱好者,只是根据各自的志趣,做点文学创作。这个沉寂期经历了三十多年,缅华文学的发展受到多么严重的影响,一般人都可想而知。

    从1998年起,情况有所改变,缅甸华文教育有所恢复,但也只是以佛经学校或华文补习班的形式进行华文教学,缅华子女非常艰难而刻苦地学习华文,在华文老师的耐心教育和帮助下,不少学生逐渐学会用华文写作。1998年11月出现全缅唯一的华文周刊《缅甸华报》,在副刊登载他们的习作,出现不少成绩优异者,缅华文学创作开始后继有人,见到曙光,见到希望。《缅甸华报》后来又停办,随后出现《金凤凰》华文旬刊,继续刊登缅华学生(包括缅甸学生)的华文作品。随着互连网的发展,现在仰光有了“缅华文化网”,为华文文学作品的发表和传播提供了更多空间。缅华文学繁荣时期的作者们,到此时还健在的,仍有不少人坚持写作,不忘弘扬中华文化,不忘加强中缅文化交流,不忘维护中缅传统友谊。

    近10年来,缅华文学有了新的发展。在缅甸本土,特别果敢地区,华文教育有了起色,也就给华文文学的发展提供了人才和条件,焕发出新机,写出更多诗歌、散文等文学作品。

    但毋庸讳言的事实是,缅甸本土的华文文学经过三十多年的沉寂后,其新发展毕竟还很有限,因为老一辈文学作者,已作古的作古,年老的年老,尚健在的也已有七、八十岁高龄,谋生艰难,要搞文学创作写诗文已力不从心。文学创作的新生力量还不足以成为主流,即使写出诗文,鉴于环境条件所限,能印刷出版的不多。虽然有缅华文化协会等文学团体存在,但目前作用有限,以至难派出代表出席东南亚(南洋)华文文学研讨会。反而散居在中国大陆、港澳台、东南亚和美国等地的缅华文学爱好者,却仍怀着对第二故乡缅甸的深厚情怀,对祖籍国的赤子之心,对中华文化的酷爱,笔耕不辍,坚持撰文著书,成为当今华文文学创作的主流。这似乎是一种奇怪的现象,但却是不可否认的历史现实。由于存在这样有关客观事实,所以我们把“缅华”广义理解为“缅甸华人、华侨、归国华侨”,即不仅仅是在缅甸的华人华侨,还包括在世界各地的原缅甸华人和华侨。

    随着时代的前进,后起之秀也不断涌现,雨后春笋般地出现在世界各地的校友会、互助会、联谊会等缅华侨团的刊物,为他们的华文诗文提供了宽阔的发表园地。真可谓长江后浪推前浪,给缅华文学的发展带来了前景,带来了希望。

    近20年来,在缅甸以外的地区陆续出版了二十多种缅华文学著作,我手头上收藏到的主要有以下这些:
1. 黄绰卿诗文集,1990 2. 缅华散文集,2011 
3. 缅华诗韵,2012 4. 遥寄缅甸一情香 2011
5. 缅甸华文文学作品选,2006 6. 忆德钦歌都迈大师,2004
7. 澳门许均铨微型小说选,2006 8. 国秀诗集 晓岸之叶
9. 缅甸佛国之旅,2002 10。缅华人物志 第一集, 2007
11. 深挚的爱 2008 12. 一份公证书, 2010
13. 胞波风韵 2005 14. 金塔曙光 2006
15. 我们的故事 2007 16. 好朋友 缅甸归侨俩 2011
17. 南行诗稿 1990 18. 伊洛瓦底战歌 1987
19. 胞波情 2004 20. 胞波情 2009
21. 缅甸歌曲精选 2007,2009 22. 远征路上话今昔
23.缅华人物志 第二集 (准备就绪,待出版)
24. 张培道的《回忆录》第二卷《在缅甸的岁月》, (手稿,待出版)

    此外还有《 缅华百年史话》、《缅甸华侨千年史》、《缅华社会研究》、《中缅友好关系研究》、《归侨在澳门》等书籍相继出版,但它们不属于文学著作的范围。

    以上所述,就是缅华文学发展的简单介绍。由于资料不易收集齐全,难免有疏漏。

三、缅华文学主要作品和作者评介

    根据手头中的资料,现对缅华文学的主要作品和作者作粗略的评介。

    1.《黄绰卿诗文选》,郑祥鹏编,1990年在北京出版,32开本 784页。

    黄绰卿先生是缅华文化界的知名人士,郑祥鹏的“黄绰卿传略”和艾芜的“华侨诗人翻译家 黄绰卿”两文对他的生平作了详细的记叙。

    黄绰卿1911年生于仰光,出身贫寒,16岁就到汽车工厂当学徒,在华侨报社当排字工长达20年。但他自幼好学,喜爱中国古典诗词,18岁开始在缅华报刊上发表诗作。他自学成才,精通缅文,几十年来,除了办报刊,他写了大量诗文,是缅华文艺界资格老、写作多、成就大、影响大、声誉高的缅华作家。

    《黄绰卿诗文选》收入他的诗文168篇,其中“大光城夜话”105篇,“缅甸华侨史的一页”20篇,其他文选17篇,全面反映了缅华侨情侨史、风土人情和社会变迁,从缅华文教事业到抗日救亡,从缅华各行各业到社会万象,方方面面都有涉及,是帮助了解缅华侨史和缅华社会的不可多得的珍贵资料。“师友集”16篇,记录了对缅华各界知名人士的怀念,让人们了解他们的事迹和贡献。

    诗文选里的“感甄集”和“朱波吟草(选)”共收入古典诗330首,内容非常广泛:记录人生经历,抒发个人情感,表达爱国情怀,描绘风土人情,缅怀侨胞情谊,记叙抗日救亡。特别是对日军侵缅后他一家逃难回国的艰险苦难历程的亲身见闻,他写下了许多即情诗句,填补了这一黑暗时期的缅华文学创作的空白。

    诗文集还收入黄绰卿编的1951-1966年《缅华大事年表》,成为对陈孝奇编的《缅华四十年大事记》的补充。
黄绰卿又是缅华文化界的办报人,任“新仰光报”、“南国”画报等报刊的编辑。

    2. 《缅甸华文文学作品选》,林清风、郭济修、张平、许均铨编,2006年在澳门出版,32开本496页。

    《缅甸华文文学作品选》,分四部分:1)诗词部分收入诗词306首;2)散文部分收入散文34篇;3)小说部分收入小说13篇;4)缅华青少年作品专辑收入作品93篇,诗文作者近200位。正如本书的内容简介所说,本辑“内容十分广泛,包括国情、侨情、民情风俗、节庆文化、中缅友谊、文化交流、胞波情谊、缅甸风光、港澳回归等等,反映了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至二十一世纪初这一段历史时期内的缅华社会动态。”作者有爱国华侨老诗人,也有年轻的缅华文艺工作者和学生,主要有:邱伟文(倩兮)、江忠、郑天禄、龚若虚、周扬波、李璜珀、陈兰生、林芳彦、尹文琴、蔺斯恒、蒂云、 泰伊、八、巴宁、尹纪泽、洪琴棋等。这是一本有相当分量缅华作品选,填补了几十年来缅华文学作品出版的空缺,它“是一本充满时代气息的书,尽管它距离我们越来越远,然而,我们仍然有可能从中隐约听到那个时代脉搏跳动的声响,同时又把我们带回到那个最动荡多变而又激情燃烧的岁月。”

    3.《缅华散文集》,2011年9月在西安出版,16开本300页。

    2010年,出席厦门第六届东南亚华文文学研讨会的6位缅华代表商定编辑出版一本《缅华散文集》,以弥补长期以来缅华文学作品出版是稀缺,让缅华文学走出缅甸,走 向世界。通过网络联系,组成编委会,成员来自澳门、广州、厦门、北京、西安、太原、昆明、曼德勒、腊戍、果敢、新加坡、洛杉矶等地。出版经费完全由热心的缅华侨友们自愿捐款赞助。

    《缅华散文集》收入文章176篇,近28万字,作者90人。诗文集分13个版块,按内容编排文章,是它的一个特色,所有文章必须有缅甸元素又是它的一个特色。中国侨联副主席李祖沛在序言中指出,“仅从目录就可感受到整个诗文集处处散发着缅华社会的特有风味:作者是生长于斯、来自于斯的缅甸华侨华人和缅甸友人;文章写的都是反映缅甸社会和缅华社会方方面面的人和事。文章选题广泛,但无不紧扣“中缅”、“缅华”主题:“蕉吟椰语”、“杨柳飞扬 落地生根”,揭示爱乡情怀,吐露思乡心声,倾诉离别哀情;“骠国风情”、“佛国风景”、“金三角记事”,描绘“第二故乡”绚丽多彩的湖光山色、民风淳朴的南国风情;“中缅并肩抗敌顽”、“异族侵略”、“友谊长存”、“文化交流”, 回首被欺凌的屈辱岁月,展现中缅两个人民经历过历史磨难结成的历久弥坚的“胞波”情谊;“华文前世今生”、“未来之星”,让人们在回顾和感叹华文教育艰辛历程和不菲成就的同时,看到了缅华社会颇具希望的年轻一代和灿烂明天;“书刊简介”,再次向人们展示丰富多彩、历史悠久的缅华文化。可以相信《缅华诗文集》将是一本让人们贴近缅华社会、了解缅华社会的引人入胜的文集。”因而它具有知识性、可读性和珍藏性。

    在90位作者中,选入文章较多的作者有:黄绰卿、张新民、庄金叶、许均铨、马越民、蔡子琛、马维忠、晨阳、谭月英、李松、小草等。作者们分布在缅甸、中国大陆、港澳台、美国等地。

    4.《忆德钦歌都迈大师》-怀念缅甸和缅甸的友人,郭南斯著,2004年出版,32开本100页。

    名扬海内外、被誉为艺术界奇才的女画家、诗人郭南斯1954-1956年随英籍丈夫到了缅甸,结识了缅甸文化界很多著名人士。非常幸运的是,她受到缅甸人民最崇敬的大文豪、爱国诗人、哲学家、剧作家、史学家德钦歌都迈大师的爱护和关照,并亲自带她一家三口游览缅甸故都蒲甘和曼德勒,作了当时极具冒险性的长达一个月的旅行。怀着德钦歌都迈大师的深厚情感、深切的爱和对他的永久怀念,在她离开缅甸33年后的1988年,郭南斯写出有50页达850行的长诗《忆德钦歌都迈大师》。长诗语言淳朴,感情真挚,观察细微,爱心洋溢,充分表现出她的怀念和情感。长诗记叙了德钦歌都迈大师伟大的一生――他的文学创作生涯,他的爱国活动,他的人品和威望;记叙了上缅甸两个古都的佛塔文化艺术和风土人情,描绘出充满魅力的画卷。长诗也是缅甸历史的缩影,记叙了当年缅甸国内动荡不安的政局和人民遭遇的苦难,记叙了德钦歌都迈对国家和人民的前途的忧心和他为国内和平而作的不懈努力。

    本书附插图41幅,有作者画的德钦歌都迈大师像,油画“阿迎舞”、“仰光街头”,缅甸佛塔、木雕、刺绣和塑像等缅甸文化艺术照片。

    郭南斯在艺术创作上取得罕见的成就,被誉为“艺术界奇才”、“中国最杰出的文化大使”、“现代收入中的白居易”。她在欧、亚、非三大洲开过64个画展,她的绘画艺术征服了世人。她是多才多艺的美女,会画,能歌、善舞;人美,画美,舞美,样样堪称优秀。她如今已90高龄,居住在家乡广东清远,安度晚年。

    5.《缅华人物志》第一集,2007年出版,16开本372頁,33万字。选入都的缅华人物,先贤篇66人,时贤篇73人,共139人。

    本书由缅甸华人現代史编委会编,张望主编。本书“编辑的主要宗旨是为缅华社会阐揚贤达,不论容枯描述对缅华社会的公益、福利、文教事业以及促進中緬友谊等有意义贡献的人物史跡。”取书名为“人物志”而非“名人传”是很恰当的,不是“名人”才能入志,普通的人,那怕是一个小学教师,一般的远征军老兵,只要对祖国、对社会有过贡献的人都可入志,将他们的平凡事跡留传於世,以啓迪后人。

    缅甸华人现代史编委会主任是原中国远征军老兵、缅甸东吁的杨伯方,副主任是陈万昌、李璜珀。主编张望负责收集整理人物资料,同时亲自采访缅华人物,为他们写传,不辞劳苦,付出了大量心血。原中华全国侨联副主席李祖沛曾赞揚编辑出版《缅华人物志》是功德无量的好事。
不幸的是,在张望先生继续为编辑出版《缅华人物志》第二集操劳时,2009年8月在缅甸木姐租住的房子里突然身亡,死后三天才被发现,死因可疑,至今难解。

    《缅华人物志》第一集的编辑出版,还存在不足之处,如对人物的选择不夠严谨,有的內容国语简单簡,出版仓促,审校不夠细致,错误不少。在缅甸受到赞揚的同时,也有些微词。张望的工作方式方法可能有欠妥之处,但据了解,也存在对他的误解甚至谣传。现在他已不幸作古,我们就以宽容之心对待他吧,不好太苛刻,毕竟他是為为缅华文化事业作出贡献的。

    6.《远征路上话今昔》,2006年出版,16开本322页。

    这是缅甸华人现代史编委会1996 年在中国驻曼德勒总领事馆成立后编辑出版的第一本书,通过艰难探寻和深入采访,记录下遗留在缅甸的原中国远征军老兵的生平事跡,成为不可多得的宝贵历史资料。书中的文章,90%以上是张望撰写的,由於在缅出版有诸多困难,便接受云南大学禹志云的帮助,并由她担任主编。

    作者通过对远征军老兵的一一采访,记录中华男儿为抗日救国、消灭日本侵略者而浴血奋战的可歌可泣历程,写他们战后遗留异邦、生活艰难、有家归不得的凄惨境遇,还原了历史的真貌,让人们读后感到痛惜。

    7.<遥寄缅甸一情香> 段春青著, 32开本128页。

    这是旅居新加坡的后起之秀、缅甸华人女作家段春青的处女作。

    段春青出生在胜产名贵红蓝宝石的缅甸抹谷,在华文教育断层的年代,她没有受过正统教育,没有上过大学,只是先在抹谷的佛经学校、后在曼德勒的华文补习学校学点中文,但她勤奋好学,加上有天赋,终于靠自学成才,不到30岁就写作成名。

    外界只知道抹谷盛产宝石,但抹谷是什么样的地方,却了解得很少。《遥寄缅甸一青香》一书,作者以家乡抹谷为背景,用优美的文字、清新的笔调、独特的构思,描绘抹谷的缅甸华人和少数民族的社会生活、风土人情和文化风俗:从淘宝石、赌宝石到买宝石;从华人婚礼到清明扫墓;从送财神过年到包粽子过端午节,让我们了解了抹谷那个至今还禁止外国人进入的、有神秘色彩的地方,让我们看到,在抹谷那遥远的山城和农村,竟还如此顽强地保存着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风俗,不能不令人感到震撼。

    ( 由于各位代表手中都有此书,这里就不更多介绍了)

    8.《澳门许均铨微型小说选》,2006年出版,32开本201页,126千字。

    《一份公证书》,许均铨著,2010年出版,31开本210页,240千字。

    许均铨是澳门著名的小小说家。他出生于仰光,1964年从缅甸回国后没机会上大学,却自学成才,勤奋耕耘,终于以写小小说而成名,先后在中国和世界各地的报刊杂志发表小小说300多篇,有11篇作品参加各类征文比赛获过奖。

    《澳门许均铨微型小说选》收入小小说101篇,分6辑:莲岛 轶事、濠镜撷奇、凡人百态、爱情探幽、南海沉浮和骠国之页。另有附录12篇,是海内外作者对许均铨的小小说的评介。《一份公证书》收入小小说85篇,以及外界对他的作品的评论5篇。

    许均铨的小小说,主要是描写澳门社会的普通老百姓的平常生活,文章短小精悍,却充满生活气息,“从一滴水可看到太阳”,透过一件件真实小故事,可看到社会的真貌。 

    他的成就使他获得“澳门微型小说的旗帜”的美誉。

    9.《缅甸佛国之旅》,林清风、许均铨编著,2002年出版,64开本140页,精美缅甸风光插图64幅。

    这是澳门的林清风和许均铨合作的又一作品。正如前言所说,这本小册子“重点介绍缅甸(前)首都仰光、古都曼德勒、缅甸文化摇篮蒲甘、避暑胜地东枝和眉苗(彬乌伦)等地名胜古迹和旅游景点,同时还介绍了缅甸的风俗习惯和风土人情。”“集知识和趣味于一身,将宗教旅游、观光旅游与经贸投资活动融为一体”。缅甸驻香港、澳门总领事吴苗戚为本书写了代序,对本书作了很高的评价,说它“描绘了绮丽如画的缅甸风光,此书图文并茂,而彩色图片更是光彩夺目,”赞扬编著者做了一件有意义的好事,深表敬佩。文章短小精悍,图片清晰,印刷精美,引人入胜。本书的出版,为促进中缅文化交流、促进中缅友好作出了贡献。

    10.《胞波风韵》(陈尊法诗词选集) 2005年出版,64开本126页,收入诗词166首。

    陈尊法先生是缅华文化教育工作的前辈,是写诗高手,精通并擅长写古典诗词。20世纪60年代,在仰光参加全缅青年新诗大赛,他的一首“我爱沙滩”荣获冠军。2003年北京出版的《中华老人诗文书画作品选》,他应征的三首词入选。1971年回国,他任《厦门日报》编辑,主编《鹭风报》、《鹭岛胞波》、《厦门侨友》等刊物,经常写诗作文,利用规范的格律填词发表,在世界各地缅华侨团的会刊、纪念特刊上,常可欣赏到他的诗作和文章,受到侨胞的欢迎。

    《胞波风韵》收入陈尊法先生的诗词166首,分8个部分:赤子抒情,鹭岛写真、胞波欢聚,庆节高歌,长矛短剑,夕阳感怀,伊江情节,水调歌头。他的诗词充满了缅华胞波情谊和爱国情怀。请看他的“卷首词”:

    可爱胞波,百年风雨,多少悲厄?塔庙沧桑,升沉日月,代代从头越。
    亲情故事,同舟共济,不论外侵天黑,颂英烈牺牲壮遗志。担当自由宏业。 谦虚谨慎,执着追求,携手并肩跨越。浩荡伊江,人民渴望,天地皆澄澈。爱心常在,观音茶热,壮志吟哦词阙。胞波基,时光不待,敢登九岳。

    11.《金塔曙光》,爱国缅甸归侨卢朝瑞诗词集。

    卢朝瑞(1898-1982),祖籍福建永定。他背井离乡来到缅甸,积极参与爱国进步社团活动,常在侨报上发表爱国爱侨胞的激情诗词,是朱波吟社的名诗人。

    由卢先生的后辈结集出版的《金塔曙光》,内容分7部分:歌颂祖国,节庆感赋,时事感咏,原韵唱和,喜贺志庆,胞波抒怀,伤逝悼念。共收入古体诗142首。

    陈尊法在序言中说,“ 卢老笔耕不辍,题材广泛,旗帜鲜明,节奏和谐,时光虽流逝,至今吟之,使侨胞有亲切感,共鸣感。人虽走了,但他那种满腔爱国主义的风范,当然值得结集纪念。”现引他的一首诗“中秋雅集”供分享: 

中秋佳节旅怀清,际此良宵皓魂盈;
遥望银河增朗耀,仰观玉镜陪光明。
朱波嘉会联吟侣,海甸咏诗遣客情,
应悉素娥欣定约,年年此夕肖欢迎。

    12.《深挚的爱》-马维忠遗珠拾零,2008年出版,32开本278页,183千字。

    马维忠先生(1910-1965)1957年从缅甸回国是仰光华侨中学的教务主任、《新仰光报》、《生活周报》特约撰稿人及《人民报》副刊编辑。他的一生经历坎坷,最后从事教书育人的工作长达20年,先后以泰伊、浙湖、楚歌等笔名,在缅华报刊上发表文章。本书由抱朴子编印。该书内容提要说:“本书选自马维忠先生的手稿及其发表于报刊是的剪报,内容有滇南民情风俗及上世纪40年代国民党政权的腐败现象;所反映缅甸华侨教育界的动态,全是他本人在50年代的经历;所述教育理论,则是他20年教书育人的工作总结。”

    13. 晓岸之页 国秀诗集,这是60年代出生、80后毕业于暨南大学文学院的缅甸归侨青年诗人曹国秀是第一 本诗集,他是非常有写诗才华的后起之秀。诗集收入70首新诗,每一首诗都印在彩色艳丽、景色优美的花草、风景照片上。诗的题材以写景抒情为主,诗的内容与背景照片非常吻合,配合得天衣无缝,真是诗中有画,亦诗亦画。如“海南姑娘”的画面是海岸边的椰树;“天鹅湖(组诗)”是六幅有天鹅的照片;“城市故事”的背景是现代大都市高楼大厦的夜景;“沉湎在蒲甘”则有可看到几十座佛塔的远景彩照,美极了。是为画作诗还是为诗选画,真是有点难分。我没见过有哪一本诗集是印刷得如此精美、如此让人感到震撼的。

    诗句十分优美,构思新颖,语言很有特色,很有风采。诗集一开头,诗人的自我介绍和自序,就用诗一般的语言来写,一下子就让读者感受的诗人的写作才华。因篇幅有限,这里只摘录“沉湎在蒲甘”中的几句诗让大家分享,体会那诗中的画:

眺望原野的蒲甘
高高的万塔之针
深深 刺向幽远的空中
树枝摇曳着
无意的 微风与银铃交响起乐章

    14.《缅甸歌曲精选》第一、第二集,配有DVD歌碟两张,2007、2009年出版为促进中缅文化交流,满足怀念第二故乡的缅华侨友欣赏、学唱缅甸歌曲的需要,张新民记谱、翻译出版了中缅文对照的缅甸歌曲集,两集共有缅甸歌曲67首,是从80多张缅甸VCD 歌碟上千首缅甸歌曲中精选出来的,包括很多胞波所熟悉的“野性的海鸥”、“回眸一笑”等经典歌曲、中缅友好歌曲、泼水节歌曲、乡村歌曲、爱情歌曲、风景胜地歌曲、掸邦风俗歌曲、妇女儿童歌曲等,都是缅甸广泛流行而家喻户晓的歌曲。

    缅甸是爱好歌舞的国家,缅甸人民,不论在城市还是在农村,不论平时还是节庆,都喜欢唱歌跳舞。歌舞给他们带来欢乐,忘掉一时的困难或痛苦。缅甸歌曲的内容和形式丰富多彩,不同的音乐歌曲有不同的旋律,优美动听。泼水节歌曲热情奔放,人民载歌载舞,纵情歌唱,无比欢乐;风景名胜、佛教胜地歌曲描绘具有特色的缅甸热带风光和佛教文化;爱情歌曲情真意切,感情丰富细腻;乡村歌曲充满浓厚朴实的缅甸农村生活气息和乡俗。

    在两三年内记谱、翻译近70首缅甸歌曲,张新民是第一人,这也是近半个世纪来出版的唯一的一套有那么多中缅文对照歌曲的缅甸歌曲集。

    15.《缅华诗韵》 2012年7月出版

    为进一步推动缅华文学事业的发展,继《缅华诗文集》出版之后,爱好缅华文学的同仁由发起编辑出版《缅华诗韵》,在网上联络,组成编委会,推举张新民任主编,许均铨、陈汀阳、蔡子琛、段春青、林郁文、曹国秀、刘贤敬等任副主编,还有众多编委,遍布世纪各地。在网上发布征稿启示,收到众多作者发来诗稿几百首。诗稿分新诗和古典诗两大部分。2012年7月出版,共收入61位缅华作者的诗词300多首。

    16.《缅华人物志》第二集, (编辑中,待出版)

    《缅华人物志》第一集主编张望先生突然亡故后,第二集的编辑出版工作由不得不由张新民接手。已收集到缅华人物100人的传记资料,等筹集到足够出版经费就付印出版。

    17. 张培道的《回忆录》第二卷《在缅甸的岁月》, (手稿本,待出版)

    张培道先生(1901-1976)是从事缅华爱国民主进步事业的老前辈。上世纪20年在国内参加革命活动,1927年到缅甸后从事华侨民主文化教育和抗日救亡活动。在《椰风》、《曼德勒报》发表文章,在抹谷和瓦城任华侨学校校长,积极参与创建或创办“开明印刷厂”、《缅京日报(侨商报)》、《人民报》。1952年回国,退休后写下约20万字的回忆录,第二卷《在缅甸的岁月》详细记叙他在缅甸的经历,特别是缅华抗日救亡活动,是不可多得的第一手历史资料。他的回忆录将由张新民整理出版。

    18.《我们的故事》,2007年美国洛杉矶缅甸华中校友会出版,16开本 218页

    本书收集的是旅居美国洛杉矶的缅甸华侨中学校友自己写自己的经历、见闻、感想的文章,共61篇,分5部分:1.移民篇 2.经历篇 3.爱情篇 4.华友篇 5.随写篇。作者有叶国治、朱徐佳、谭月英、朱雪雪、朱雪璋、朱雪璇等33人。文章短小精悍,但内容十分广泛,丰富多彩,生动有趣。

    19.在缅华文学界,还有一些有贡献的作者(作家),现介绍几位:

艾芜中国著名作家,1904年出生,21岁时因“不满学校古文守旧的课程、反对封建包办婚姻”而离家出走,由滇缅公路进入野人山,在当地人家居住近两年,1927年漂流到缅甸。进入缅时边走边写,八篇文章组成的《南行记》,让他在缅甸华人社区有了名气。不过刚到缅甸的他是辛苦的,穷愁潦倒时被万慧法师收留,并介绍给当时的《觉明日报》报馆任职校对工作,他和黄绰卿也因此认识而共同加入从事缅华进步文化运动。

    1931年,艾芜被当时的英殖民政府认定是共产党员,而驱逐回中国。1992年12月5日逝世。

基鲁:(1923-1943)
    是缅华中唯一一位女作家,出生在缅甸。她的作品多在报刊发表。1942年日本侵入,被认定为“反日作家”而被捕,随后牺牲,年仅二十。她当时有一男朋友,名叫张良丞。大战时期两人各处一方,基鲁写了一百多封信给这张良丞。她牺牲后1948年时,黄绰卿致信张良丞,望其收集基鲁的作品出版。后来出版了《基鲁遗简》,但属手抄本,此刻已不见经传。

林德基:
    1947年出生于仰光,1965年排华前夕去了台湾。当时他才十六七岁,已在报章上投稿。

    2010年出版了个人散文集,名为《伊江书情》,可惜的是由于个人出版,印量非常的少。此书的历史性、文学性极高,反映了缅华社会和当时的报刊情景,我通过《缅甸新文学网》与他相识,并提议再版。但他欲先出版另一本《再见蘭心书店》,这本书已经出版,不久将再版《伊江书情》。

四、缅华文学发展的展望

    缅华文学的发展经历了崎岖曲折的道路,如今到发展的十字路口,如何发展,如何走出缅甸,走向世界,值得思考和探讨。

    经过几十年的沉寂,缅华文学有了新的起点,这是可喜的现象。但是,我们必须看到一个冷酷的现实:在缅甸本土发展缅华文学仍十分困难。一是老一辈华文文学作者已越来越少,尚健在的七十多、甚至八、九十岁高龄,想写作已力不从心。二是由于几十年华文教育断层的影响,年轻一代缅华文学作者还没能茁壮成长,还不能独当一面。(因此,积极培养年轻一代乃是当务之急。)由此又出现另一个现实:当前缅华文学的主流不在缅甸,而是分散在世界各地的缅华社会中。前面提到的众多缅华文学作品,都是在缅甸境外印刷出版的,在缅甸本土出版的一本都没有,原因之一是那里禁止印刷出版中文图书。由此可想到,今后缅华文学的发展,要依赖于缅甸国内和国外缅华文学爱好者的共同努力奋斗。

    1. 寄希望于缅甸本土华文教育的健康发展,让年轻一代有学习、深造的土壤和机会。

    2. 注重培养新生力量,善于发现,善于指导,善于鼓励,特别是发现和培养后起之秀。教育和鼓励他们学习老前辈们艰苦努力、自学成才的奋斗精神,刻苦磨练,让自己尽快成长。

    3. 充分利用和发挥缅华报刊和互联网络,为年轻一代提供发表文学作品的园地。现代的网络发达,网络已成为缅华文学爱好者发表作品的主要途径。现在除了个别作者在不同网站设立空间外,近年来出现了《缅华文化网》、《缅甸新文学》等网站,大大方便缅甸华文文学作者发表他们的作品,这是可喜的现象。充分发挥这些网站的作用,肯定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4. 成立缅华文学之友协会。在缅甸已有一些缅华文化团体存在,但是,由于客观条件和困难,它们的作用还没能很好发挥。在世界各地的确有不少缅华文学爱好者和写作者,他们的文学作品是很可观的,但还缺少一个文学组织把他们联合起来。因此,为了今后缅华文学的进一步发展,最好能成立一个类似作家协会的组织,譬如称之为“缅华文学之友协会”,探索、制定发展缅华文学的对车、对策和措施。现已有侨友建议并发起筹备成立这个组织,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一个缅华文友协会将出现在世人面前。

    通过参加亚细安华文文学营的活动,缅华文学开始走出缅甸,走向世界。我们可以预见,依靠缅华文学爱好者的共同努力,依靠世界缅华同侨的支持,同时得到亚细安华文文学爱好者的帮助和支持,缅华文学一定会走向繁荣的。

作者简介 

    新青抹谷人是张新民和段春青合作的笔名,两人都出生在缅甸宝石名城抹谷。

    张新民,笔名丹青,缅甸名吴丹契。1937年生,毕业于抹谷华侨复兴小学,后就读于仰光南洋中学。1952年回国学习,毕业于广东华侨中学。1963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外语系,留校研究缅甸历史。1965年因援越抗美需要而被调参军,编写出版军事英语课本。1980年被调到第一军医大学,从事研究生英语教学,至1998年退休,是正师级教授。曾任广东省大学英语教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兼《大学英语教学》主编,历任广东省缅甸归侨联谊会秘书长、副会长,会刊《南粤胞波》主编,翻翻译出版两集《缅甸歌曲继精选》,任《缅华社会研究》第三辑副主编,《缅华散文集》编审。常在国内外缅华刊物发表诗文,现正负责主编《缅华诗韵》和《缅华人物志》第二集。

    段春青,1982年生,就读于抹谷千佛寺佛经学校,是2010年10月在新加坡设立的《缅甸新文学网》创始人,《缅甸新文学网诗歌报》副主编。已出版《遥寄缅甸一情香》诗文集。为《五边形》四角诗文组合中的一角:方角张祖陞,转角段春青,号角王崇喜,奇角黄德明。

 

 

 


 
0
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邮箱:mhwmm.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