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英明教授在雅加达作“印尼华人和民族融合问题”的演讲

编辑:缅华文化网 文章类型:华文教育 发布于2011-04-28 22:05:51 共3734人阅读
文章导读 梁英明教授在雅加达作“印尼华人和民族融合问题”的演讲

 

梁英明教授在雅加达作“印尼华人和民族融合问题”的演讲

提供:民族建设基金 、厦门印联会 谢建永 上传:Jhhuang

    首先,我在这里衷心感谢民族建设基金会主席汪友山先生的热情邀请,使我有机会再次来到我出生的地方--印尼来,跟大家见面、交流意见,这也是我学习的机会。同时,我也感谢雅加达巴中校友会的同学们,他们协助汪友山先生一起筹办这个活动,使我又见到久别重逢的老同学、老朋友。今天,我很高兴看到许多同学们聚集一堂。最后,我也要感谢能够请到杨兆骥先生来主持这个会,他是华中的校友,在座也有很多华中的同学 (掌声) 。我也为此感到荣幸。 

    今天,我要和大家交换意见的主题是:“印尼华人和民族融合问题”。我已经离开印尼很长的时间,55年了,但是,我在中国北京,时时刻刻还是想到我的第二故乡,我的许多老朋友以及广大华人朋友们,想到整个华人社会,一直想着这个问题。我研究的是东南亚历史。从80年以后,在中国大陆开始着重关心华人问题的研究,我从整个东南亚历史研究逐渐深入到研究华人问题,尤其是印尼的华人问题。这个问题是我的专业研究方向,也是我的感情所在,我希望为此作出努力。但是,我刚才讲了,在座各位在这里生活了好几十年,有亲身的体会,了解很多情况,这两天和汪友山先生交谈,受益很多。所以,我讲的可能只是作为一个研究者,在万里之外的一点观察。我的观察,我的研究,可能对大家有一点启发。因为有时候,“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有时候我们离这里远一些,也许从宏观上可能看得多一些,另一方面,可能在微观上,未必了解得很具体。有些讲得不对的地方,希望大家指正。

    为什么今天我要讲这个融合问题呢?因为印尼华人虽然在这里定居很长时间了,可能上千年了,但是,过去没有人提出这个问题,什么融合不融合。因为那个时候大家都是华侨,是中国侨民,是中国人。在殖民地时期,荷兰人把我们当作外侨,不是当地的土著,当时把荷属东印度居民分成几等人。到了印尼独立以后,建立了印尼共和国,我们就要选择,要成为印尼公民,还是依然成为外侨,所以,才有这种问题。最近,关于这个问题的争论比较多。有人提出印尼华人今后怎么办呢?在这里要长远住下去,单单是落地生根,加入了印尼国籍,成为印尼公民,是很不够的,那只是第一步。第二步,你们要世代生存下去,要真正融入这个社会,这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这里出现很多的问题,这是大家知道的,究竟怎么看?什么是华人的前途?这是大家思考的问题。所以,我选择这个题目是有现实意义的。我想从四个方面,来谈谈我的看法。

    首先,讲一讲历史的分析。因为许多问题的产生不是偶然的,是历史造成的。首先要这样看这个问题。我们的祖先,不管是第几代,来自于中国,曾经是中国人。由于各种原因,来到东南亚,来到印尼,在这里生活下去。除了极少数后来返回到中国大陆以外,绝大多数人是留下来了。在这里繁衍子孙,在这里生活,成家立业,我们都是这样走过来的。历史上,由于国家制度的原因,文化传统的原因,过去都认为我们是中国人。中国政府也认为我们是中国侨民,当时我在印尼,我也是中国侨民,华侨。中国是我的祖国,我作为中国的国民,热爱我的祖国,是很自然的。对印尼来说,我们是外侨,但是,世界历史是发展变化的,我们生存在这个世界,我们跟着这个时代,也要发展变化。就个人来说,可能每个人的命运是不一样的。几年前,印尼Kompas (注:罗盘日报) 曾经采访我,从我的经历谈到华侨与华人的区别,报导的标题就是“因为历史而不同”(Berbeda Karena Sejarah)。从我个人来说,我是中国公民,在座的老同学是印尼公民,就个人来说,有不同的命运。但是,从整体来说,印尼几百万华人的命运前途,是我们要研究的问题。中国辛亥革命,抗日战争,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那个时候的华侨,民族主义、爱国主义精神高涨,这些我们就不说它了。印尼共和国成立以来,我们也经历了几个大的时代变化,可能给每个人思想上一个冲击,一个变化,一个适应,最后有一个选择这样的过程。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中国作为一个战胜国,成为世界上五大强国之一,联合国的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在那个时候,我们是华侨,所以,那个时候,我们的爱国主义精神,民族主义精神是非常高涨的。包括我自己,那个时候有这种思想。这个思想,如果现在作历史分析的话,我们大家当时心里都有一个强国梦,我们希望祖国强大,祖国强大才能够保护我们,我们才有前途。在殖民统治时期,我们没有权利,没有地位。当时那种想法,是很自然的,也是很合理的。

    但是,到了1949年前后,中国大陆政治形势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大家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对广大华侨也是很大的冲击,有的人政治理念不同,观点不同,产生一些分歧,这是历史的现象。当时,分成左派或者右派,这是历史的问题。今天我不来评价这个问题。我要说一点,不管你当时哪一派,在当时华侨其实是一派,就是中国人,这个思想就是民族主义。当时不管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或是拥护中华民国,其实心里面都是中国。有的认为只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才能够带领我们的国家走向繁荣富强,有的认为只有中华民国能够带领我们走向繁荣富强,分歧只是这个,心目中大家都认为自己爱国,现在看,当时所有中国人都是爱国的。这是我们对历史的反思。当时可能因为我们还年轻,没有从历史来看,可能有一些分歧,这是很自然的,这是一个问题。到了1955年亚非会议以后,中国和印尼签订了关于双重国籍问题的条约,条约规定,我们只能选择一个国籍。双重国籍是历史遗留下来的。因为过去荷兰殖民者奉行的法律规定,在这里出生的就是这里的国籍,但是中国的法律认为,中国人的后裔,不管你生在什么地方,你就是中国籍。这就产生双重国籍问题。当时,我们的周恩来总理是非常有远见的,他认为一定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只能选择:中国公民还是印尼公民,选择国籍是在那个时候。

    那个时候的历史条件,过程,我简单的说了。当时,大多数老的华侨,特别受华文教育,讲华语的华侨,在思想上是很矛盾的,一方面认识到要长期在印尼生活下去,一定要加入印尼国籍,但是,许多人思想上还没有作好准备,舍不得放弃中国籍。所以,那时候真正加入印尼国籍的华侨不是很多。这个事情以后遇到很多变化,印尼发生了政局的变化,中国发生了文化大革命,这些对我们都有影响。后来,很多原来的华侨终于逐步地,陆续地加入印尼国籍。中国文革以后,实行改革开放,以更加宽广长远的眼光来看待世界,来看待海外华侨,海外华人。我们能够比较理智的、清醒的处理这个问题。这个问题已经淡化了或者解决了。现在问题好像又重新提出来,这就是我要讲的第二个问题,国籍的艰难的选择。

    从世界历史,从各国移民历史来看,一个民族移民以后,要真正融入这个社会,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不是凭主观意愿就能解决的。我们常说,我们中国人移民世界是很多的,大多数在东南亚。但是,其它国家都有移民,我们不是唯一的、孤立的,比如在全世界有印度人,爱尔兰人,犹太人,在全世界也很多很多。华人不是孤立的,不是很特别的。他们都经历了这个过程,犹太人最明显,在各国都有,在欧洲,在美国,他们融入当地社会也要经过一个过程,他们有自己的宗教,犹太教,有他们的语言,有他们的文化传统,等等。他们也经历这个问题,所以,要把眼光放大一点,不要光看到我们华人自己。上个世纪80年代,我们研究这个问题的时候,曾经有不同看法,就是海外华侨应该落叶归根还是落地生根。老一代人可能希望落叶归根,生是中国人,死也是中国人。这个感情完全可以理解,但是从现实,从历史的发展来看,我们应该看到移民是一个国际上正常的现象,每天都有世界流动的移民。现在还有一种再移民,今天移民东南亚,可能明后天移民到美国,入美国籍,后来可能再移民到欧洲,变成荷兰籍,英国籍,下一代很多这样的情况,这是很正常的,这是一个新的问题。我们应该这样来看这个问题。解决双重国籍问题后,决定加入当地国籍,决心要落地生根后,还要真正生长,要发芽,要开花,要能结果,这是很长的过程,不可能很短的时间来解决。从这个意义来说,所谓华人问题是长期的问题,不是一天二天能够解决的。我们能做的工作就是希望华人,还有各个友族都能够从世界发展的眼光来看,来正确的、理智的处理好这个问题,这是我们的希望,也是我们大家的职责。这个过程可能是很长久的,是不奇怪的。

    我们那个时候的思想,是历史造成的,我们的文化背景造成的。我们的民族传统所造成的。今天,我们怎么看待这个问题,这个问题的重新出现是因为:苏哈多几十年的统治结束以后,印尼已经进入新的时代,改革的时代,一个和平发展的时代,民族和谐发展的时代。中国也是经过文化大革命这个恶梦之后,经过改革开放,我们要走向世界,要建立和谐社会,要建立和谐的世界,要和印尼建立友好的和谐的关系。在这样的一个时代,为什么又出现所谓华人问题呢,这里有一个因素:中国的崛起。中国经过一百多年殖民地半殖民地时期,在帝国主义压迫之下,我们海外华侨当时有一个强国梦,爱国梦,希望中国强大才能保护我们,使我们华侨能够抬起头来,扬眉吐气。这个强国梦被压抑了多少年。但是,我们的国家已经开始崛起,尽管还有很多问题,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是,我们已经走上正确的道路;我们已经摒弃了文化大革命这个错误的道路。我们的道路是光明的,全世界已经看到中国正在掘起。在这个时候,不可避免的,大家作为华人,尽管已经是印尼公民,还是会从内心里感到高兴,会感到自豪,感到欣慰。这个感情和全世界华人一样,这是很正常的。但是,我要说的是,这里面不管就中国政府来说,就中国公民或者海外华人来说,都要看到我们时代的变化,我们自己身份的变化,如今在座的大家不是中国公民,是印尼公民。这个深刻的变化是一个根本的问题,那末,在这个时候,大家所表现的这样一种感情,愿望和理想,我们要做理性的分析和正确的处理,才能够妥善的处理这样的问题。

    我一直在考虑这样的问题:华侨华人和祖籍国是什么关系呢?在最早,政治上是从属关系,当时我们是中国公民,中国政府要管我们,我们对祖国政府有义务,在我们当时心目中,它是我们的国家,我们的Nation,民族国家。我们对它的感情是爱国,爱这个国家,爱这个民族,爱我们的政府,爱我们的一切。我们现在已经不同了,现在大家对中国,对中国的文化,中国的人民,民族,这种亲近感情,不能叫做Patriotism,不能叫做爱国主义;要不然会引起很大的问题。

    1990年,当印尼和中国外交关系正常化的时候,当时李鹏总理代表中国政府发表讲话,里面有一句话很重要:“中国政府不赞成双重效忠。” 就是不赞成印尼的华裔公民又效忠印尼又效忠中国,我们反对双重效忠。中国中央政府到现在一直是坚持这样的原则,一定要印尼华人忠于印尼,为印尼服务,与印尼各族人民友好相处。这个精神是一贯的,所以,现在我认为海外华人对祖籍国的这个感情是一种民族认同,因为我们是同一个民族的后裔,这是民族认同。犹太人走到那里都是犹太人。犹太人在以色列是以色列人,在美国的话他是美国人,这个我认为应该区别来看。这样一种民族感情,是历史形成的,而且将会很长时间保留。我觉得庆幸的是,印尼新领导人和许多社会精英,有识之士,也认识这一点,印尼已经成为多民族多文化的国家。中国政府也承认这个事实。我希望,海外华人也认清这个现实,才能明白应该怎样处理这个问题。

    第三点,怎样看待现在海外华人,包括印尼华人的民族主义精神的重新高涨。这是全世界华人社会出现的现象,过去觉得身为一个华人,可能觉得低着头走路,中国什么都不行,你到欧洲美国都是这样。现在呢?我是华人不觉得很自卑,而是很自豪。所以,现在许多地方有学华文热,很多人到中国,去探亲、旅游、参观、访问。当中国举办奥运会,许多华人很高兴。不久上海举办世博会,很多华人很高兴。应该怎样看这个问题呢?我说第一点,这个跟50年代华侨的爱国主义精神,是完全不同性质的,那个时候是华侨,对中国的效忠,是作为中国公民的义务。现在呢?是民族的认同,有的是文化的认同。所以很多研究华人问题的专家,像新加坡王赓武教授,都认为许多华人心目中的中国,是Cultural China,是文化中国。这个文化中国是广义的。因为按照中国文化传统,中华民族讲的是文化,只要接受我们的文化就是一家人,所以,过去中国人讲天下。这是指文化上的中国,还有人认同乡土的中国。有的人可能对中国文化了解的不多,但是他有乡土的观念。祖先是在中国大陆,可能要去寻根。美国很多黑人跑去非洲寻根,有的美国人跑去爱尔兰寻根,华人也一样,认为中国是我的根,这是乡土观念。我去美国好多次,也在哈佛大学当过访问学者,后来又多次去探亲,我的女儿住在美国。我遇到很多美国华人,他们很多想法跟你们是一样的。但是,有一点是不同的,国情不同。因为在美国这样的国家,经济很强大,科技很强大,军事很强大,它是世界第一强国。所以,它对华人文化认同的问题,华人与祖籍国的关系问题,看的比较淡,无所谓。你们要怎样想,怎样做,都没有问题,但是在东南亚的情况不同,华人在东南亚的人数最多,世界上华人百份之八十在东南亚。在印尼的华人数量很大,但在印尼全国人口中所占的比率很小,只占3%或4%。东南亚大多数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与中国一样,都是发展中国家,可能对这个问题更加敏感,就是会想得多,再加上历史的原因,就更复杂了。确实过去中国政府在外交政策上,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的时候,有很多不恰当的做法,是“左”的错误,造成很多后遗症。现在中国政府已经纠正这些错误,我们不再犯这个错误。我们中国与东南亚国家是友好睦邻的国家,我们国家一再声明:我们不会利用海外的华人,包括印尼华人,去做不利于印尼的事情(这是华人聚居国家过去很顾虑的)(掌声)。昨天,在民族建设基金会的欢迎宴会上,中国的总领事(注:锺瑞明总领事)又再一次重申这一条。这是中国政府一再讲的。过去有很多说法,西方国家说华侨是“第五纵队”,说中国利用华侨在这里搞革命,甚至搞颠覆,搞破坏。过去这是有历史来由的。抗日战争的时候,中国确实是在东南亚许多国家,支持包括马来亚共产党,泰国共产党等在内的抗日武装,那个时候,是为了抗日。抗日以后遗留下来许多问题。我们过去有很多做法是不对的,实际上干涉这些国家的内政。我国政府领导人包括邓小平先生都承认了。但是我们没有公开这样讲。现在我们已经纠正过去的错误。大家要相信这一点,我们中国政府不会利用海外华人去做一些对当地政府不利的事情。希望你们成为中国和印尼友好交往的一个纽带,一个桥梁。这是大家要做到的,而且能够做到的事情。我自己作为一个在印尼出生的老华侨,虽然现在是中国公民,我还是和大家一样,十分关心两国友好关系的发展,希望我们大家共同努力,我们携起手来,我们要做促进两国友好关系的桥梁(掌声)。

    这一点就是我和一些归侨,中国国内研究华人问题的学者在做的工作。我们退休好多年了,可以在家里休养,什么都不干了,但是我们这些印尼归侨,很多同学,大家都认识,譬如周南京教授,华中的蔡仁龙教授,还有黄昆章教授等等,我们还在继续研究印尼华人问题,就是有一条。我们都有这个感情,我们有义务、责任。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还是继续在这一方面去研究,做我们的工作,发挥我们的作用。我坦白跟大家讲:在中国大陆有一些部门,有一些官员,他们不是很了解东南亚华人的情况,他们很可能是想当然的,也许他们的主观愿望是很好的。但是有时候说的话不一定很恰当。我们的责任是我们不断的在很多会议上发表不同意见,让中国国内的有关部门,听一听,让他们了解,让他们明白这个事情。前几天有一个消息,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中国胡锦涛主席到美国访问的时候,第一次不要组织华侨华人到机场来欢迎(掌声)。我知道,这是很得人心的,特别是受到海外华人的赞扬,这就是我们的国家领导人,接受了正确的意见,采取了正确的做法。过去每次中国国家领导人出访,中国大使馆和领事馆都要组织当地华侨华人,每个社团出动多少人去欢迎,而且欢迎的时候,不分华侨华人。我们在中国看电视新闻时,都看到是中国留学生,中资机构的人员,和当地华侨华人混在一起。华侨当然还可以,但是,华人呢,他们是美国的公民,或者是其他国家的公民,是否要组织他们来欢迎中国的领导人?可能他们在内心里很拥护,很佩服,很热爱中国的胡主席。这是你个人的感情,但是,在外交上有些做法是不妥的。现在中国政府说,这是中国外交礼仪的改革,也是中国华侨华人政策上很大的转变,这是很好的。

    华人要实现民族融合,是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是我们愿不愿意融合,一方面是当地的其它友族,愿不愿意跟我们融合,从来都是两方面的问题。不错,我们当然要做两方面的工作,我知道在座有很多人,包括汪友山先生,杨兆骥先生,李伯巧先生,我的老同学,很多人,也做了很多工作,希望和各友族沟通,把大家一起拉近,不是把它拉开。拉近的一个问题是要互相了解,了解才能有友谊,不了解不能有友谊。我们可以有不同意见,但是,中国的古老哲学有句话说:和而不同,要和谐,可以不同,但是可以友好相处,可以交换意见。过去中国周恩来总理经常讲的求同存异,在亚非会议上强调求同存异,不同意见可以暂时保留,慢慢沟通。要做这样的工作,这是两方面的问题。有人作了一些调查,也问了一些印尼的知识分子,发现印尼原住民大部份还不认为印尼华人是“自己人”。他们还有这种想法,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这里有发展的过程,反过来讲,我们问我们华人自己是不是也有这种想法。是不是有呢?至少在感情上,有没有呢?这当然不能说百分之百,一概而论。印尼华人与世界华人一样,是一个很复杂的群体。因为种种原因很复杂,我们不能宠统地讲华人都是怎样怎样,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层次,受过不同教育的华人,他们的想法是不一样的,这是很复杂的问题。刚才我们巴中校友会主席余增寿先生讲的一段话,我非常赞同。他生长在丹格朗,从小就跟原住民生活在一起,在他看来,文化交流没有什么问题,他跟原住民朋友可以沟通。但是,在大城市华人聚居区,在美国也一样,在中国城,这些华人的想法就可能不一样,所以,我们要做好这个工作,毕竟是两方面的工作,认识到这一点,就是一个进步。但是,要做到这一点,也是要一个过程。每个人可能经历不一样,这里有个人的感情,个人的认识,宗教信仰和文化传统等等的差别,各种各样。但是,我相信,到下一代,第二代,第三代….下去,这个问题就会越来越容易解决,不会越来越困难,而是越来越容易,这是我们要认识到的。这就是我说的民族融合。

    曾经有一种说法,认为华人应该融入主流社会,本来在欧洲美国早就有人提出这种说法,主张华人走出唐人街,融入主流社会(白人社会)。但是在印尼,有人反对,提出什么是主流社会?他们说,我们华人已经在这里生活了几百年,上千年,我们早就融入主流社会,为什么还叫我们融入主流社会?这是一种看法;谁是主流社会,我们华人社会也是主流社会….各种各样的说法。所以,我的看法和意见是,我们不要辩论谁是主流社会,谁不是主流社会的问题,我们还是提倡民族融合。这个民族融合是什么意思呢?民族融合,不是某个民族去征服别的民族,不是某一个民族同化另一个民族,要你跟我一样,要我去同化你,也不是某个民族在这个过程胜利了,别的民族失败了,被消灭了,不是这样的,民族融合是民族间互相交流,互相合作,互相了解,互相认识,互相吸收彼此的优点,从这个意义来讲,我相信华人所代表的中华文化,华人文化,是不会消亡,不会消失的。在全世界是这样,包括印尼。因为我们的文化有几千年的历史,很悠久。很多民族越来越认识到中华民族的文化有许多优秀的东西,但是我们不可以自高自大,不要说我们什么都是优秀,我们也有不好的东西,有糟粕,但是,主流是优秀的,好的。我们民族有自己的优点,在印尼,我的理解是民族融合或者现代民族的形成,还处在一个发展过程中。我们要看到这个历史,在荷兰殖民统治时期,在印尼共和国成立以前,印尼还不是一个统一的国家,当时叫荷属东印度,但在那时候,有过一些王国,不管是Mojopahit,Mataram,还有很多小国家,在中爪哇有很多小国家,还没有形成统一的现代民族。印尼共和国之父苏加诺总统也承认这一点,那末到了印尼独立以后,怎样把这些生活在印尼大地上,用苏加诺的话讲,基于不同种族、不同文化,不同语言,不同宗教,但是有着共同的历史命运,受到荷兰殖民统治的共同历史命运的人,这些人要共同建立新的印尼民族,这里我非常赞赏汪友山先生的民族建设基金会的理念,这是很好的理念。(掌声)

    这样讲,不是轻视印尼这个国家,不是的。我们研究许多发展中国家,它们都是处在民族建设过程当中,它都在建设现代化民族。我们说建设不是只指经济建设。经济是一方面,我们要建设一个统一的国内市场,也要建设有一个共同的政治理念的统一国家,在印尼就是班查西拉,要接受这个政治理念,然后还要有共同的文化,这个文化不是简单的爪哇文化或者马都拉文化,而是真正印尼民族新的文化,这个文化是正在建设中。在这个建设过程中,华族文化,华人文化,一定要成为这个文化当中的一个构成部份,是它的一个成份,一个养分,使到这个文化更加绚丽多彩,更加辉煌。这是一定会出现的。由于历史原因,凡是多民族多种族的国家,往往会出现很多民族的冲突,宗教的冲突,文化的冲突。很多国家经历过。同样,在印尼历史上也出现过,可以说这是不幸的。但是,不同文化,复杂的文化背景,从积极方面来看,它有好的东西,所以印尼现代民族文化,比单一民族的文化,更加绚丽多彩。所以,印尼的文化,我们的语言,我们的风俗,等等,它是五彩缤纷的,这是全世界都看到的。随着印尼经济发展,我们希望看到印尼成为经济发达,文化繁荣,民族和谐,这样一个新的国家,而且成为中国一个永远友好的邻邦(掌声)。

    现在,我把我的讲话简单的归纳成几点,供大家参考。

    第一点,我讲了这么多,我们要与时俱进,看到我们的时代。在座的各位,已经从过去的中国侨民,华侨变成了海外华人,印尼公民,这个一定要很明确的,在政治上没有什么含糊的。过去周恩来总理在1955年时候,他很有远见,坚持这个看法,在中国文化大革命时候有人反对,现在证明周恩来总理这个看法还是对的。不能够含糊,如果含糊,中国的外交政策就会出现很多很多问题,对海外华人是很不利的。刚才讲的,我们要站得更高更远来看,海外移民是正常现象,海外华人移民像其它国家的移民一样,都要经过这个过程,第一代移民往往坚持中国文化传统,到第二代第三代慢慢与其它文化交融,这是很自然的,必然的。

    第二点,我希望印尼的领导人,有识之士,与华人更多的沟通,就是要认识到,印尼华人是热爱印尼的,是愿意成为印尼的好公民,就是刚才余增寿主席也讲过的,我们要成为印尼好公民,为这个国家作出贡献。同样的,作为印尼的领导人,代表国内各族的利益,应该善待华人,应该相信华人,我们的利益是在印尼,我们的前途在印尼,我们的子孙也是要生活在印尼。我不说个别的人会移民去外国。从整体来讲,这个种族集团,这个族群,一定会在这里生根发芽,要为印尼作出应有的贡献,我相信这一点。所以,不要怀疑或者顾虑所谓华人“再华化”、或“重新中国化”,回到50年代那样,那是不可能的。我可以负责任的讲,中国政府也不希望这样,也不会要求这样做(掌声)。这是很明确的,不会要求华人重新成为中国籍,再回到中国,绝对不会。当然,大家要理解,这样新的观念,我认为,是站得比较高,看得比较远,以历史的眼光看问题,但不排除个别的人,包括中国个别的地方官员,没有认识这一点,或者思想上没有想清楚,说的话不恰当,我希望大家能理解。我们要多多向他们介绍情况,多多教育他们。我们在国内就是常常作这种工作,对地方的官员作解释。他们有的人想:华人过去是我们的亲戚呀,朋友呀,怎么会变成外国人,想不通,这是很正常的。我姐姐还在印尼,在国籍上,我是外国人,家庭关系上我们还是同胞姐弟。这在世界各国都是很正常的事情。我希望印尼朋友也能够这样看,对华人也要相信绝大多数会这样做。如果有个别华人违反印尼法律,做不好的事情,这是个人的事情,应该按照印尼法律处理,这是与所有华人没有关系,我们希望多做这样的工作。

    第三点,我要说的就是所谓华人问题,包括在印尼或是外国也好,是长期存在的民族矛盾、冲突问题、我们叫做华人问题。它是每个国家的内政问题,华人既然是印尼公民,华人问题就是印尼的内政问题,不是外交问题,不要把外交和内政混在一起,混为一谈。我说这一点,包括中国政府,印尼政府,都不要把印尼华人问题当作外交问题,更不要把华人问题当作政治筹码,在外交上来讨价还价。中国中央政府不会这样做,外交是外交,外交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印尼共和国政府之间的两国的关系。我们希望两国和平友好相处。当然,大家可以跟中国人做朋友,好朋友,亲戚,这是个人问题。常常有这样的事情,如果两国关系出现问题的时候,可能联系到整个华人社会,说华人怎样怎样。有的华人这样想,如果两国友好就没有矛盾了,就没有什么华人问题了。实际上,这也不一定。大家都知道,中国和东盟(亚细安)的自由贸易区协定开始生效了。一生效之后,会有很多新问题出现,贸易问题:贸易顺差,贸易逆差的问题,关税的问题。各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不一样,有的水平高,比如新加坡比较高,有的比较差,像印尼或菲律宾,这些国家经济力量比较差。在贸易、投资当中,会有一些摩擦。我知道印尼有些企业家包括国会议员担心中国的货物会冲击印尼的民族工业,这个事情可能会发生的。中国政府预见到这一点。我相信中国政府一定考虑到这些问题,考虑我们两国的国力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一定做出合理的安排,使中国和印尼能够合作共赢。东盟秘书长说过一句话,“中国和东盟自由贸易区协定不是一个零和游戏。”不是你输了我才赢,我输了你才赢,不是等于零,而是加起来大家都繁荣富强。但是,这里面有很复杂的问题。以前中国全部是国营企业,现在中国有许多民营企业,它们自己跑出来投资或开展贸易,中国政府也很难限制它。那末,个别企业肯定会出问题。中国和印尼两国政府通过友好协商,可以解决好这些问题,大家平和理智友好解决这些问题。东南亚包括南亚是中国的周边国家,是我们的邻居。中国希望建立友好睦邻关系,建立一个和平和谐友好的世界,这是有利于中国自己的和平建设,也有利于亚太和世界的和平。过去宣传的中国搞世界革命的理论,那个时代已经过去。我们希望亚洲成为和平友好的亚洲,这是大的前提,大的环境。我们要从大环境看这个问题,就好理解了。所以,我们很多问题还要好好解决,但是一定要把外交问题和华人问题区分开来,这样看问题就好解决。当然,个别问题上的摩擦或冲突总是会有的。

    第四点,最后一个问题是,我想讲,既然海外华侨已经变成海外华人,中国政府就不会要求海外华人要为中国做什么,你们没有这个义务一定要做什么,中国政府没有这个权力。如果大家要到中国投资贸易,中国当然很欢迎,那是因为中国是很大的市场。我们在发展中,有很多机会赚钱的。如果同样都能够赚钱,到中国能够赚10%,到别的国家也能够赚10%,我相信,华人有一种感情,会到中国投资,这可以理解。但是,如果在中国投资是赔钱的,到别的国家能够赚大钱,要海外华人把钱拿到中国投资,我们的企业家会这样做吗?当然不会这样做。中国政府也不能这样要求。对中国政府来讲,我们的任务就是改善投资环境,改善我们的法制,来使更多的海外企业,包括华人企业来中国投资。权利和义务是对等的,把华侨当作统一战线的对象,那是历史,已经过去了。不能把华侨和华人混为一谈。我这里讲的是中国对海外华人的政策的一些变化,同时也希望海外华人,我的许多同学,我的师兄师弟,师姐师妹们,也能大家有这种想法。

    我在1955年回到中国后,曾来过印尼三次,每一次我来印尼,我感觉到印尼都有进步。1990年印尼还不是改革时期,但我还是看到有进步,每次我看到有进步。我说的进步不是新的高楼起来了,建了新的高速公路,这当然也是进步。我要强调的是观念的进步。我看到了许多情况,特别汪友山先生介绍了很多情况,包括印尼的有识之士,包括我们华人,大家对许多问题的看法越来越相近,越来越走到一起。这样的形势是非常好的。我相信在座的可能比我了解的更多,有许多好的见解。所以,我这里讲的只供大家参考,讲得不对的地方,希望大家批评。

--民族建设基金会供稿

 

 

 


 
0
0

Comment list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邮箱:mhwmm.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