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梦一带一路丨在缅甸开展国际援助的中国姑娘

编辑:CCTV华人世界 文章类型:华文教育 发布于2018-02-13 08:57:05 共2276人阅读
文章导读 筑梦一带一路丨在缅甸开展国际援助的中国姑娘

来源:CCTV华人世界

    在缅甸,现在平均每天约有160个当地人能得到中国扶贫基金会的资助,其中40多个上不起学的贫困大学生可以重拾学业。这都多亏了一位中国姑娘……

     2015年7月,中国扶贫基金会在缅甸仰光注册成立了办公室,开展国际援助。

    马桑桑敏,是东仰光大学的一名学生,她的家人靠给别人种田为生,全家一年的收入只有3500元人民币。在马桑桑敏上大学期间,中国扶贫基金会每年给她提供1500元人民币的资助,马桑桑敏才得以继续完成学业。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两年多来,这位中国姑娘通过开展缅甸大学生助学金项目投入了500多万元人民币,资助了1200多名大学生。

帮扶第一步:家访

    林媛,30岁,福建人,是中国扶贫基金会缅甸办公室副主任。

    林媛说,为了精准帮扶当地大学生,做家访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最难的,两年多,她走访了当地40多个村庄,每一次都像是一次“历险”。

    “去了好多村里,也经历了各种停电、各种没水,还有蜥蜴、蛇、壁虎各种动物的袭击。”

    更让林媛感到郁闷的是,自己原本跟一些学生家长约好了家访时间,等到了之后,对方却经常推脱不想见面。

    林媛多方打听才知道,很多当地人对家访并不理解。按照项目的规定程序,一名大学生在接受帮扶的过程中,要经过提交申请表、面试等至少五个步骤,还需要参加一系列口才等技能培训,很多当地人觉得这些都会耽误孩子的学习时间。

    林媛没有放弃,每当看到学生在培训中有了进步,林媛就记录下来。对于不理解家访重要性的人,林媛就用这些实例,跟对方一次次沟通,最多的时候,一天至少打五通电话,直到成功说服对方为止。

有一位姑娘

    林媛2011年大学毕业,就进入了中国扶贫基金会工作。在2014年刚筹划缅甸办公室注册的时候,她也没少费心。

    为了办理申请手续,林媛经常要从仰光坐车到内比都,这也是最让她担心的,因为仰曼高速上的一段路经常发生交通事故。

    “我觉得太年轻,无知者无畏,刚开始不太担心,之后看了太多消息后还是很担忧。早上凌晨4、5点就走,我看司机都在放佛经,我也心中默默的虔诚的祷告,希望我们这次一切顺利这样。”

    这样担惊受怕的日子持续了将近一年,林媛才最终拿到了注册牌照。她本以为终于可以松口气了,没想到,当时办公室的两名当地雇员经常“找茬”。

    有一次组织宣传活动,林媛按照中国传统习惯,安排主持人先介绍参加活动的各位嘉宾。眼看着活动要开始了,两位雇员却提出要修改活动流程。

    “我们可能以中国人的习俗就是,一上来就是介绍我们今天的贵宾,就说谁谁谁主持人就会宣读一下这样,但他们说这个对他们来说不尊重,会让政府官员们觉得不太适应。嘉宾来颁奖的这个环节我们再来做这个介绍,可能就会更加尊重他们的一些习俗了。”

    林媛考虑再三,还是决定听从两位雇员的意见。

中国扶贫基金会

    

    中国扶贫基金会是中国在缅甸的第一个国际民间组织,2015年7月设立缅甸办公室以来,林媛已经在缅甸开展了中缅民心桥项目,国际志愿者项目等7个项目,累计投入将近700万人民币,受益人数达到4000多人。

    “看着缅甸办公室从孕育到诞生再到它慢慢的长大,我们很自豪,也是为‘一带一路’建设夯实民意基础。”



 
0
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邮箱:mhwmm.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