盼望缅甸华文文学的春天 让久谢的鲜花重新绽放 (张新民)

编辑:缅华网 文章类型:华文教育 发布于2014-12-02 13:05:29 共2037人阅读
文章导读 盼望缅甸华文文学的春天 让久谢的鲜花重新绽放 (张新民)

 

盼望缅甸华文文学的春天

让久谢的鲜花重新绽放

( 呈交 第14届亚细安华文文艺营的论文)

    第13届亚细安华文文艺营2012年8月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行。由于受局势和条件的限制,原本应轮到在缅甸举行的第14届亚细安华文文艺营改在印尼举行,并决定第15届于2016年在缅甸举办。

    一年过去后,缅华文学界方面对举办第15届亚细安华文文艺营一事没任何反应,我因而感到焦急。2013年9月,趁到缅甸仰光参加第7届世界缅华同侨联谊大会之际,我特意召集缅华文教艺术界的主要人士20人,专门座谈此事,但没什么结果。参加座谈的大多数认为,缅甸2015年举行大选,局势还不明朗,能否在2016年举办第15届亚细安华文文艺营,没什么把握。一句话,就是存在困难不少。我虽是出席第13届的缅甸代表团团长,但我只是缅甸归国华侨,身在中国内地,不在缅甸,因此我只能发表一点个人见解和愿望,没多大能耐。

    现在又过了一年,虽经多方联系和交流,但仍没什么眉目。第14届很快就在印尼举行,我们却至今还未能答复第15就能否在缅甸举行,我心急如焚。

    2012年8月,我提交第13届亚细安华文文艺营大会的论文,简述了缅华文学发展史,文中谈到,“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缅华文学确实有过蓬勃发展的时期,但却经历了曲折发展的历程。就像一片热带树林,在良好的气候条件下,生长得枝繁叶茂,郁郁葱葱,后因气候变化,长期干旱无雨,又遭人为乱砍伐和破坏,树木逐渐萎缩枯死,只有残留而存的疏枝。直到近期,气候变好,雨润滋生,这片树林才又有了生机。”

    东南亚一些国家的华文文学,就经历过这样的的兴衰与发展的过程。例如,在印尼,自苏哈托政变上台后执行反华排华的政策,华侨华人的经济、文化、教育事业遭到严重摧残,时间长达几十年,直到苏哈托下台后,才有了转机,印尼的华文文化教育事业有了生机,华文文学文学得到发展。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的华文文学更是雨后春笋般地迅猛发展。各国成立了华文作家协会,出版华文文学著作,品种繁多,琳琅满目,呈现一派兴旺繁荣的景象。

    但相比之下,缅甸的华文教育和华文文学,虽然经历30多年的沉寂期后有了转机,有了起色,但发展比较缓慢。至今缅甸没有一份华文日报(只有《金凤凰》华文周刊),仰光没有一间华文书店。在缅甸不能正式出版一本华文书籍,近二、三十年出版的缅华文学作品,都是在缅甸境外印刷出版的。华文文学的发展,受到极大的制约。在第13届亚细安华文文艺营大会上,缅甸代表团带来交流的文学作品只有5种,而我带回的亚细安华文文学作品却有几十种。我心里真感到不是滋味。

    第13届亚细安华文文艺营为亚细安各国代表团提供了交流和学习的平台,使我们开了眼界,对缅甸华文文学的发展,起了促进的作用。 继《缅华诗韵》、《五边形诗集》出版后,近两年面世的缅华文学作品有:张新民主编《缅华人物志》第二集,许均铨著《一份公证书》和《西蒙的故事》,许均铨主编《亚细安现代华文文学作品选缅甸巻》,萧介达、萧湄琬主编《梅花香自苦寒来》,丘文编译《缅甸短篇小说翻译及其他》,2012年2月和2013年2月出版的《新世纪文艺》中的《缅甸之页》等《缅华诗韵》收入61位诗词作者的318首诗词,分新体诗和旧体诗两部分;《缅华人物志》收入122位缅华各界人物的传记资料,分先贤篇和时贤篇两部分;《五边形诗集》收入91首诗;《亚细安现代华文文学作品选缅甸巻》收入40位作者的作品93篇;《一份公证书》和《西蒙的故事》分别收入微型小说(小小说)85篇和67篇;《缅甸短篇小说翻译及其他》收入61篇短篇小说;《新世纪文艺》缅甸之页共收入缅华作品27篇。这些文学作品的作者,少量是居住的缅甸本土的华人,其余绝大部分是散居在中国大陆、港澳台地区、东南亚及美国的原缅甸华侨及侨眷。他们与缅甸有深厚的情结和情缘,同时又有中华民族的共同血脉、共同文化传统,在艰难的条件下,为传承和发扬中华文化传统而坚持不懈地进行华文文学创作。

    一般来讲,华文文学的发展,需要通过书籍、报刊的出版、发行的渠道来传播和推广。在中国大陆、港澳台地区是如此,在亚细安很多国家也是如此。但是正如前所说,由于在缅甸不能印刷出版华文书刊,没有华文日报,没有华文书店,缅甸华文文学的传播和发展,受到极大的约制。这种不利条件,反倒促进了缅华互联网的发展,缅华文学又反过来借助互联网来开展文学创作和交流活动。互联网在全球越来越兴旺的时代,给缅华文学的发展提供了平台和机遇。《缅华散文集》、《缅华诗韵》、《缅华人物志》的成功出版问世,全靠互联网的电子邮箱发挥的作用。从联系世界各地缅华侨友,协商组成编委会,到发出征稿启事,筛选、编辑、修改稿件,募捐出版经费,编排打印清样,等等,都是通过电子邮件开展的。没有租用办公场所,没有工作人员,文章作者没一分稿费,编委会成员没一分工钱,都是义务出力;靠自己在电脑上打字、编辑、排版,大大节省出版经费;依靠热心侨友赞助出版经费,出版的书籍都是免费寄送给远在世界各地的缅华侨友,分文不取,且有求必应,满足需求。

    近两年,各地的缅华网站获得良好发展,有利于促进缅甸华文文学的交流和发展。在仰光有《缅华网》,版面多,内容丰富。与文学有关的栏目有:缅华文苑、散文诗集、民俗旅游、我们的故事、华文教育、侨团侨史等,《缅华网》还特别开辟“师生园地”栏目,发表缅华学生和老师文章。这些栏目,几乎每天都增添新的内容。

    纯文学的网站是《缅甸华文文学网》,它是缅华诗文组合《五边形》于2013年1月创办成立的,通过网络联系缅甸国内外的缅华文学爱好者,互相交流,互相学习,促进缅华文学的发展,把缅华文学推广到东盟,推广到世界。一年多来,《缅甸华文文学网》取得长足发展,登载的文学作品有诗词、散文、小说、随笔、旅游笔记、儿童文学、翻译作品、缅甸、缅华文化历史、缅甸风情等。该文学网还特别开辟“校园作者”专栏,为在校学生和青少年互相交流学习和发表华文文学习作提供了园地。缅甸华文文学网办得很有特色,有了可喜的成就而受到好评。

    其他的相关网站还有仰光的《金凤凰网》、果敢的《果敢在线》、厦门的《伊水南流》等,由于本文篇幅有限,这里就不一一详述。

    总之,互联网网络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为缅甸华文文学提供了发展的平台与机遇,让缅甸华文文学在困难的环境中有了新机。但无庸讳言,与亚细安其他国家的华文文学发展相比,缅甸华文文学还落后一大截,这是不争的事实。                      

    亚细安各国都有华文作家(写作者)协会,对团结华文文学作者,交流和发展华文文学,发挥了重大作用,是华文文学成熟的标志之一。但是在缅甸,目前还没有统一的华文作家协会。虽然有一个缅华文化艺术协会,已存在几十年,但它不同于作家协会,工作重点不在文学方面,还没能更有成果地组织和发展华文文学。

    2013年1月,在仰光成立了“缅甸五边形诗社”,它是由原来的五边形诗文组织的发起成立的,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五边形的年青人朝气蓬勃,干劲十足,在《缅甸华文文学网》等网站发表了大量的诗文作品,出版诗集,他们是缅甸华文文学的新力军。缅甸五边形诗社与东南亚华人诗人笔会还将联合主办2015年3月在仰光举行的第八届东南亚华人诗人大会,筹备工作正在密锣紧鼓地开展着。

    在缅甸本土以外的许多国家和地区,如中国内地、港澳台和美国,有众多的缅华文学作者,他们早就倡议成立一个缅华文学作者的组织。由于在缅甸注册有一定困难,经澳门的许均铨等侨友的努力,“缅华笔友协会”已于今年8月1日在澳门正式注册,简称“缅华笔会”,制定了笔会的章程。10月5日在澳门召开会员大会,选出领导机构成员。缅华笔会的成立,只是一个新的开端,到它正常运作起来,还需一段时日。我们期望缅华笔会迅速发展壮大,为促进和发展缅华文学而努力奋斗。由于缅华文学的发展经历了崎岖曲折的道路,目前缅华文学创作的主流不在缅甸,在《缅甸华文文学网》等网站发表文学作品的主要作者,很多散居在缅甸境外,这是亚细安其他国家不存在的现象,却是不可否认的事实。因此,在缅甸境外注册缅华笔会,也就不奇怪了。但这毕竟不是正常的现象,我们期望能早日在缅甸产生一个统一的缅华作家协会,让缅华文学在宽广的道路上迅猛发展。

    严冬已过,春雷已响,我们期盼缅华文学繁花盛开的春天早日到来,期盼一度凋谢了的鲜花重新发出新芽,愿缅华文学繁花绽放,结出丰硕的果实。

 

(注:第14届亚细安华文文艺营 今年12月5日——8日在雅加达举行)




 
0
0

评论列表 共有 2 条评论

缅华网网友 9年前 回复TA

謝了的花怎會再綻放? !   形容欠當

想說也許是 : "枯木逢春綻新花"

联系我们

邮箱:mhwmm.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