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抗战 | 到底是谁打赢的抗日战争?
回眸抗战 | 到底是谁打赢的抗日战争?
史学家把抗日战争时期国共两党领导的抗日斗争划分为两个战场: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国难当头,国民党军队开赴抗日前线,从正面抗击日军;中国共产党领导八路军、新四军奔赴敌后,开展游击战争。但由于历史原因,国共两党在抗日战争中贡献大小的争论从来没有停止过。有人认为,没有正面战场的英勇作战抗日战争是不可能胜利的。广大的国民党爱国官兵抗击了大批日本部队,粉碎了日本妄图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长期抗战得以实现;有人认为,如果没有敌后战场,没有共产党领导全面抗战路线,国民党军队正面战场的失败也就真的变成了中华民族的失败,中国也就没有了收复失地和进行反攻的余力,中国可能全部变成日本殖民地了。历史的真相究竟是什么?
1937年7月8日,第29军挺进卢沟桥战事前线
记者:陈虎总编辑您好,关于“究竟是谁领导打赢了抗日战争”这个争论由来已久,您怎么看?
陈虎:讲到谁打赢的抗日战争这个话题,无论是说国民党还是共产党都是一个偷换概念的说法。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抵御外来入侵的一个全面战争。如果要说是谁打赢的抗日战争,我想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中华民族赢得了这场反侵略的战争。中华民族的所有成员,不论党派,不论执政信仰,在这场战争当中他都作出了贡献。正是这种民族的团结民族的凝聚民族的合力,使我们打败了空前强大的对手。
记者:大家都认同正面和敌后两个战场是相互配合不可或缺的。如果只有一个战场,那么日军就可以毫无顾忌地集中全力于一线作战,其“以战养战”、“以华制华”的战略图谋就有可能得逞。但如果要在正面和敌后两个战场之间作一个比较,应该如何评价国民党和共产党在抗日战争当中的表现?谁表现得更好?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谁的贡献更大呢?
陈虎:中国的抗日战争经过了14年的历程,其中,从九一八事变到七七芦沟桥事变,这是属于局部抗战阶段。从七七芦沟桥事变到抗战胜利,这是属于全面抗日阶段。而全面抗战阶段又可以分为战略防御阶段,战略相持阶段和战略反攻阶段。我们不妨从这样一个阶段划分当中来看国共双方在这场反侵略的民族战争中的表现。
首先,我们来看局部抗战阶段,也有是从九一八事变到七七芦沟桥事变。这一阶段,作为掌握着中国政权的国民党从总体上来说采取了消极避战妥协退让的方针,也就是攘外必先安内。
比如说九一八事变之后的不抵抗,比如说八一三上海抗战,他们在初期打的不错的情况下,却采取了妥协退让,谈判了事。比如说在长城抗战当中,面对着初期取得了不小成绩的抗日同盟军,不仅没有给予足够的支持和保障,反而加以限制制约。当然,在这个过程当中,一些国民党爱国将领的表现可以说是可圈可点的。比如,八一三抗战当中的蔡廷海将军以及九一八事变之后,在东北领导和坚持抗战的东北军将领黄先生将军,还有当时抗日同盟军的前敌总指挥吉鸿昌将军等等。
而当时的共产党一直在积极推进全民族的团结和全民族的抗战,同时共产党也是有组织地领导和组织当地的一些抗日武装,以东北抗日联军的名义同入侵者进行着艰苦卓绝的不懈战斗。所以说,这个阶段两者的表现应该是相当的清楚。
记者:七七芦沟桥事变之后,抗日战争进入到了全面抗争阶段。这个时候,我们知道蒋介石发表了著名的庐山讲话,讲到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皆有抗战之责,对日本的入侵进行了全面的抗击。正面战场打了像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南京会战等22个大型会战。此外,还有远征军两次赴缅甸作战,付出了320多万人的巨大伤亡的代价。在全面抗战阶段,是不是国民党的正面战场起了主要作用?
陈虎:在这样的背景下,当时的国民党政府作为掌握中央政权的一支政治力量,应该说是正面战场抗战的主要领导力量,而这个阶段,正面战场是抗战的主战场。应该说在这个阶段,由于国民党政府的积极主动抗战,最终粉碎了日本迅速灭亡中国的战略企图。而这个阶段当中,共产党以及共产党领导的武装力量,一方面是积极配合了正面战场的作战,另一方面也发挥自己的优势,打了很多漂亮仗。比如,著名的平型关之战。应该说,在这个阶段国共双方在抗日战场上合作比较好。
1938年6月到10月的武汉会战之后,抗日战场开始逐渐进入到了战略相持阶段。这一阶段是最漫长,最艰苦,同时也是最可圈可点的一个阶段。抗战的主战场逐渐由战略防御阶段的正面战场转化为敌后战场,而在这个阶段中国共产党坚持独立自主的敌后游击战,在敌后战场上发挥了骨干的和领导的作用。在这个阶段,敌后战场承担了60%的日军和90%以上的伪军的压力,中国共产党通过动员民众,组织民众采用地道战、地雷战、游击战、麻雀战等等一系列的战术手段,创造了许多战争史上的奇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游击战,成为了抗日战场当中的中流砥柱。
和之前的战略防御阶段相比,国民党政府在这个阶段的表现可以说是差强人意。当时,国民党政府方面采用的是以空间换时间,以拖代变这样的一个战略方针。等到国际形式发生重大变化,正面战场作战重新进入到了一个消极的状态。更加让人感觉到痛心的是,国共的合作出现了很多的摩擦,甚至出现了像皖南事变这样让亲者痛,仇者快的事情。
记者:在经历了战略防御,战略相持阶段之后,最终迎来了战略反攻阶段。有一种说法,在战争后期,日军基本停止了对正面战场的战略进攻,把主要兵力用来进攻敌后抗日根据地。是不是共产党的敌后战场为最后赢得抗战胜利发挥了最关键的作用?
陈虎:抗日战争的战略反攻阶段,因为有国际大背景的变化,实际上这个时间段是很短的。经过了战略相持阶段这个一个漫长的过程之后,国民党政府和它直接领导的军事力量,作战锐气已经大大地消减了。甚至在最后作战当中,还出现了一馈千里的情况。然而,当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力量和人民政府力量已经变得日益强大,在短短的战略反攻阶段,已经有能力对敌人采取攻击式行动。
所以说,国民党和共产党都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了重大贡献,无论是在国民党人当中,还是在共产党人当中,都有许许多多可以被称得上是民族英雄的爱国军人。至于说,谁表现得更好,谁的贡献更大,我想历史是可以给出一个公正的评说的。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