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从“四国演义”到葡萄牙人国中国的覆灭

编辑:铁血历史 文章类型:历史回眸 发布于2017-05-27 10:48:21 共2236人阅读
文章导读 缅甸︱从“四国演义”到葡萄牙人国中国的覆灭

 

东吁王朝莽应龙大帝的雕像  他是缅甸人人皆知的“三大帝”之一

结束“四国演义” 建立东吁王朝

如果一个缅甸人告诉你:“我们缅甸的历史上只有三个朝代:蒲甘王朝,东吁王朝,贡榜王朝”,那你即刻就可以从中得出结论了——这个人一定是缅族人。实际上,缅甸东南沿海的孟族人、西部的若开人、东部高原上的掸族人,都建立过自己的国家,只是他们的国力都没有强大到足以统一缅甸全境。

在蒲甘王朝解体后的200多年中,缅甸就曾呈现“四国演义”的局面,孟族、掸族、缅族和若开族各霸一方,时而“逐鹿中原”,时而“合纵连横”。直到16世纪初,一支缅族人马在缅甸中部的东吁强势崛起,此后的几十年间,他们在缅甸历史上又一位伟大帝王——莽应龙——的带领下,先后兼并了孟族和掸族的国家,建立了缅甸第二王朝——东吁王朝,基本上恢复了蒲甘王朝的版图(除了西部若开族人的阿拉干王国依旧独立)。

莽应龙的野心还不止于重现蒲甘盛世,而是想成为整个中南半岛上的超级霸主。东吁王朝在鼎盛时期,先后吞并了兰纳王国(今泰国北部以清迈为中心)、大城王国(今泰国大部)、曼尼普尔王国(今印度东北部的曼尼普尔邦)、澜沧王国(今老挝),领土一直延伸到现在的越南边境,成为东南亚首屈一指的强大帝国。

葡萄牙人在缅甸:美酒、武器、洋枪队

从16世纪到19世纪,从东吁王朝到贡榜王朝,缅甸历经了数次大起大落,而这些兴衰都不过是改朝换代的政权交替。从文明进程的角度来讲,这些政权交替不足以使缅甸演变出质的飞跃,即使短期称霸东南亚,也不能使缅甸一步迈进现代文明。

对一个国家的命运来说,改变历史进程的关键节点往往源于另一种外来文明的冲击。缅甸和中国一样,在大航海时代开启之后,才开始接触另一个更为遥远的文明。与中国不同的是,缅甸在与欧洲列强的交往中付出了更为惨重的代价,直到后来被英国占领全境。

而最先到来的是葡萄牙人

1493年,就在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之后不久,罗马教皇亚历山大六世为早期海上霸权西班牙和葡萄牙划定了瓜分世界的分界线,史称“教皇子午线”。西班牙人向西去了美洲,葡萄牙人向东,绕过非洲的好望角,一路向亚洲挺进。他们的动作当真是快速迅捷,1510年,葡萄牙人就占领了印度港口果阿,1511年,又夺下海上贸易重镇马六甲,从而占据了通往中国的海上要道。

1513年,第一个到达中国的葡萄牙人登陆广州。此后,他的同胞大批涌来,然后就赖在澳门不想走了。他们不管明朝政府是什么态度,便我行我素地拿澳门当作了自己的领土(澳门于1887年才正式成为葡萄牙的殖民地),不仅在那里修建了堡垒,还私设刑堂,进行非法贸易,沿海打劫,绑架并贩卖中国儿童,无视中国官员的抗议和阻挠,可谓无恶不作。

葡萄牙人进入缅甸比进入中国还更早。在缅甸西海岸的阿拉干王国以及东海岸的孟族王国里,很早就有了葡萄牙商人和士兵。东吁王朝统一缅甸的过程中,缅族军队在与孟族战士对峙时惊讶地发现,孟族人的部队里,竟然有穿着灯笼裤、留着络腮胡子的异族将士,他们使用着先进武器,帮助孟族人死守城池。不过,人多势众的缅族军队最后还是攻破了敌军的防线,并从孟族俘虏那里得知,这些异族人就是葡萄牙的雇佣兵。东吁国王对这些洋人以礼相待,说服他们加入自己的部队,甚至有葡萄牙人成为他的军事顾问。

葡萄牙人不止为东吁朝廷带来了军事知识,还带来了一种缅甸人从未享受过的东西——葡萄酒。很快,国王就沉溺进了酒色,行为变得怪诞起来。他调戏大臣的妻子,稍有不顺心,就要拿人行刑砍头。他的行为越来越引起国人的反感,不久,在一次寻找白象的征途中,国王被手下的卫士杀死了。

继位的莽应龙就是那位建立了庞大帝国的国王,缅甸历史上的“三大帝”之一。他和先王完全不一样,虽然他也欣赏葡萄牙人,但他只需要他们的军事能力,却远离他们的美酒。莽应龙从俘虏的葡萄牙人当中选出了一批勇猛善战的家伙,“发”给每人一位缅甸妻子,组成了一支“倒插门”洋枪队。这支队伍在他的指挥下,军纪严明,作风硬朗,无往不胜,在后面的统一和扩张大业中立下了汗马功劳。

 
0
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邮箱:mhwmm.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