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寒冰:红色侨乡孕育的革命传奇

编辑:文明新阳 文章类型:历史回眸 发布于2023-05-26 12:56:16 共144896人阅读
文章导读 新阳小课堂开课啦!!今天要带来的是革命军旅诗人马寒冰的故事马寒冰“我们新疆好地方啊,天山南北好牧场,戈壁沙滩变良田,……

来源:文明新阳


革命军旅诗人马寒冰的故事

马寒冰

“我们新疆好地方啊,天山南北好牧场,戈壁沙滩变良田,积雪融化灌农庄……”这首脍炙人口、流传深广的《新疆好》,唱响了新疆解放后民族大团结的先声。但很多人不知道,这首歌的词作者并不是关外人士,而是祖籍漳州海澄马厝(今属厦门市海沧区新阳街道霞阳社区)、出生于缅甸勃生城的革命志士马寒冰。

侨乡文化孕育革命火种

生于南洋,远耕新疆,马寒冰戎马倥偬的一生,时至如今仍然是祖地乡亲引以为傲的传奇。马寒冰故居所在地古称马厝、上马,是马氏族人聚居地。据传马氏祖上为北方回族移民,定居于此后逐步融入闽南习俗。明清时期,闽南沿海大批民众出海创富,其中也包括马氏族人。

位于海沧霞阳的马寒冰家族祖厝

马寒冰祖父生活贫穷,青年时到缅甸当码头工人,此后到一商店帮工。因吃苦耐劳,马寒冰祖父被商店老板招为女婿。祖父逝世后,商店由马寒冰父亲马式聪经营。1916年8月,马寒冰(本名马国良)在缅甸勃生城出生。

祖辈开创的经济基础,为马寒冰提供了当年难得的教育条件。开国少将、马寒冰战友熊晃为《马寒冰文集》写的序言中记载:“马寒冰天资聪颖,四岁开始上学,十二岁回国就读,十六岁至二十岁求学于上海沪江大学。”

马寒冰故居

虽然在马寒冰40多年的生命历程中,真正踏足故乡霞阳的经历屈指可数。12岁第一次回国定居时,他也是随长辈在一水之隔的鼓浪屿居住。但这里的侨乡文化和国际视野,仍然在他的精神世界中打下深刻烙印,也为他日后坚定投身共产主义埋下了种子。

开阔视野洞见革命大势

1928年,马寒冰随父回国,定居于鼓浪屿鹿礁路,并进入著名的英华中学读书,间而在《星岛日报》《华侨日报》上发表文章,相当活跃。此时的鼓浪屿,歌舞升平、灯红酒绿,是民国政商名流和西方外交官的乐园,马寒冰却逐渐显现出对左翼思潮的浓厚兴趣。

1936年,马寒冰大学毕业归来,在鼓浪屿组织成立天竹文艺社,并担任《华侨日报》文艺副刊《天竹》编辑。在此期间,他不仅与彭冲(时名“许铁如”)等进步青年交游甚密,还顶着肃杀的政治氛围,发起了厦门文化界追悼鲁迅大会,并起草“致鲁迅家属的唁电”。

1937年6月,马寒冰应邀回到缅甸,担任英文报纸《仰光日报》副刊编辑。他在后来的文章中回忆,当时缅甸海关职员“几乎全部是英国人,这些人用一双虎视眈眈的眼睛,注视着每个旅客,特别是从中国去的人,他们翻箱倒柜地搜索所谓‘漏税’货物,实际上只要他们看上眼的东西,不是公开索取,就是悄悄地偷走……”

七七卢沟桥事变

来到缅甸次月,日本就发动全面侵华战争,马寒冰的爱国进步思想进一步被激发,创作了不少抨击当局、声援华侨的文章,旋即被报社解职。但他因此赢得华侨支持,在缅甸声名日隆,受聘为《兴商日报》总编辑。

纸上得来终觉浅,在国家危难面前,马寒冰没有满足于埋头书斋。中国被迫对日宣战后,缅甸爱国华侨巴宁发起成立缅甸华侨文艺界抗日救国后援会(简称“文救会”),马寒冰也全力参与,负责宣传和组织义演工作,为抗战救国筹款。

1938年,厦门沦陷前后,马寒冰家人从鼓浪屿搬回霞阳定居。祖国战事日紧,马寒冰不愿在海外作壁上观,他放弃总编职务,以《兴商日报》特约记者名义拿到护照回国,并径直来到武汉采访。在此,他经董必武介绍,经西安进入延安陕北公学学习,因表现良好,马上就加入中国共产党,并正式参军,“以惊人的速度完成了从爱国主义者到共产主义战士的历史性飞跃”。

马寒冰革命军人证明书

“半年前他还在仰光的写字间里‘爬格子’,转眼……他已经是抗日大本营里的一名共产党员了。”开国少将熊晃在文章中记述,马寒冰不仅抛弃了缅甸的报社要职,还毅然决然地返回祖国,奔赴延安,投身于伟大的抗日洪流,这件事本身就具有非比寻常的意义,“因而延安各界对寒冰其人报以青睐也就不足为奇”。

满腹才华书写革命青春

加入中国共产党后,马寒冰急切希望在战斗一线证明自己,“接二连三地向组织提出申请,到敌人后方去,到抗日战场去,去经受战火的洗礼”。在此后的革命生涯中,他南征北战,足迹遍布晋察冀、广东、新疆等地,解放后才回到祖地故乡。但这里给予他的精神养分和多样才华,让他在众多岗位上作出不可取代的贡献。

王震

凭借无可挑剔的英语水平和会话能力,马寒冰不仅陪同印度援华医疗队出入晋察冀抗日战场,还在国共和谈期间,随同王震到武汉参加由国共和美国三方组成的联合军事调处小组工作。熊晃回忆,当时马寒冰“充分发挥精通外语的优势,在美方代表、中外记者与进步文化人之间广交朋友,宣传我党和谈的诚意和正确主张,揭露和批驳国民党假和平真备战的虚伪面目”。

解放后,马寒冰作为和平解放的先行官之一来到新疆,在宣传、文化等众多岗位上奔忙,创作了大批反映新疆建设和民族团结的文学作品。他创办了新疆第一家定期文学刊物《新疆部队文艺》,并组织开展维吾尔古典音乐套曲《十二姆卡木》的抢救、搜集整理工作。

在新中国外交事业中,马寒冰也作出特殊贡献。1950年初,他到莫斯科参加了联合开发新疆石油、有色金属等矿藏的中苏谈判。此后,他还率领中国艺术团出访西亚、北非、中东的许多国家。熊晃对此评价:“如果把中美建交前乒乓球队互访叫作‘乒乓外交’,那么把马寒冰的出访中东叫作‘歌舞外交’也不为过。”

令人遗憾的是,1957年,年仅41岁的马寒冰英年早逝。直到去世前的1954年,马寒冰因公出差福州,才难得回乡探望年迈的母亲。“长辈经常跟我说起那天的盛况——马寒冰直接坐船到马銮湾古渡口,下船后老百姓夹道欢迎,进村时还放起了鞭炮。”马寒冰的外甥曾荣辉回忆,这是马寒冰最后一次回到故乡,但足可见他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

文字来源:福建日报

图片来源:福建日报 海峡导报 海沧区文化馆


 
0
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邮箱:mhwmm.com@gmail.com